现在所有的消息汇总,美国是除当事国之外最先分析出这次摩擦的大体情况的国家,至于真正的细节,相信只要印度的航母一靠岸,这些细节将毫无疑问的被美国人搞到。
现在搞明白了大致的情况就能脑补出很多的细节了,杰西是美国空军的情报分析官,正在撰写报告:
可以明白无误的知道,这次的冲双方是印度海军的海鹞式战机,和来自沙特、巴基斯坦、华国三方共同研制的一架歼七战机的双座教练机。
最后的结果是这架歼七的亚型把海鹞压着打,海鹞飞行员不得不在双方的摩擦中主动投降(这种在战斗机的摩擦中,打不过在国际无线电公用频道上投降的情况非常罕见,可能还有些特殊原因,但是现在情报不足,并不能分析出整个空战过程。)
海鹞作为一款攻击机被一架歼七的亚型打败是很正常,海鹞只是一款有些截击能力的攻击机,这一点在海军陆战队试飞海鹞的时候,留下了很多的具体资料可查。
需要我们注意的不是海鹞,而是这款全新歼七亚型飞机,首先在这次的战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款飞机的作战航程有了很大的增加,远远超过了老式歼七战机和苏制米格21
整篇报告,前期将这次的摩擦双方做了简要的分析,然后用到大量篇幅的是这架超级歼教七的分析报告,各种引经据典。
将范保罗航展上公开的超级歼教七数据复制粘贴,又根据超级歼教七的气动外型做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这架歼七的亚型虽然名义上继承了歼七,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具有了更大的潜力,相信华国海空军高层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必定还会有更加激进的战斗机改进计划。
一番结论,在报告最后开始了一惯的‘华国威胁论’,当然了现在还没有上升到华国。但是嘛:这架歼七亚型改进潜力很大,必定是F16的劲敌,要必须要想办法从华国内部解决掉这架飞机继续发展的支持力量。
没错美帝就这样,他们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就这样这一份原本的分析海鹞和超级歼七的摩擦的报告。到最后成功歪楼,变成了妥妥的超级歼教七威胁论。
杨辉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居然就这样的一次小摩擦,就被美国人把超级歼教七捧得这么高,吹的那叫一个神。若是哪天知道了恐怕杨辉要大笑三天三夜,因为美国人的这种威胁论,杨辉在后世看到实在太多,不管谁都能威胁到民主自由的世界。
然而,就连这位都没有想到,这次的分析报告还真就被美国上层看到了,导致为了制衡超级歼教七的和平某项目提前批准。而这也算是间接的提前了共和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历程,虽然最后这个项目依然难逃宿命。
暂且不说美国这边的反应,接到这次的国际公共无线电频道信号的不仅有美国,还有伊朗、沙特
刚刚靠岸的杨辉总算是放下悬着的心,不仅仅是钱到手了,最主要的是大家这一船人算是安全了。
国内早就安排了工程建设人员在沙特等待着,船一到岸杨辉就和沙特方面交接,走下船看着这个不同于共和国,同样也不同于欧美风格的国家。
不过好景不长,苏尔坦亲王找到杨辉后,马上就招呼杨辉上车,往沙特国防部而去。坐在这舒适的奔驰车上杨辉第一次找到了后世的舒适感。
“杨,现在这么急着叫你,主要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的超级歼教七在昨天和印度海军的海鹞发生摩擦,海鹞飞行员被迫在国际无线电通用频道投降,现在我们的这架飞机终于算是世界知名的飞机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平平安安回家
沙特的国防部就是不一样,不管在那个角落,都显示着沙特这个土豪国度的富裕和豪气,杨辉被苏尔坦亲王带到沙特国防部,来到一间装饰考究的房间里。
这时候杨辉听到了被录下来的对话,当听到张涛的那句中式英语的时候,瞬间就笑了。这位就是基地的试飞员嘛,杨辉也是和他打了好几次的交到,虽然说的是英语,但杨辉也是一耳就能听出来。
激动的说到:“亲王阁下,这就是我们的试飞员,我认识他,看来这次就是超级歼教七,抓住机会,这就是一次让我们的飞机大出风头的时候。”
杨辉出这个主意是一点心里压力都没有,至于沙特和巴基斯坦,他们恐怕就更没有什么心里压力,所以三哥注定是要成为超级歼教七,以及以后的超七的垫脚石。
苏尔坦现在把杨辉叫来,并且告知这个好消息,算是这次谈话的开门之喜,当然这最主要谈的自然就是钱的问题。
一直都担心的导弹被运送到沙特港口,沙特知道这个项目的人无不奔走相告,国王亲自找到苏尔坦,要苏尔坦赶快把该给的款项给结了,咱沙特可不是什么缺钱的国家,不兴什么扣留尾款的事。
所以现在苏尔坦也就爽快无比:“杨,首先要感谢你们的一路的护送,将这批导弹安全的送到了沙特,我个人要对你表示感谢,当然我们现在还更应该说说运费的事。”
果然不出所料,现在是该要谈运费支付一事。咱累死累活不就是为了这点辛苦钱吗?现在就是咱们收获的时候。
1。75亿美元的运费啊,再加上海军的一个亿美元护航费。这想想就激动,至少这次基地能落下1。5美元的净利润。这又可以做好多的事,杨辉在前来沙特的船上时,就对这笔资金做了若干的打算。
安排的是相当紧凑,每一分都可谓是安排到了点子上的,没有任何浪费。
“好的,亲王阁下,我们现在倒是可以将这次的运送费用谈谈了,至于海军那边还是你自己去谈为好,我们谈谈商业上的运费就挺好。”
苏尔坦听到杨辉只谈这次的运输费。不谈护航费虽然觉得有些麻烦,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多说,反正这次再过几天还得再往共和国跑,也不是太麻烦。
“那行我就直接把剩下的资金发到你们指定的这中航政开进出口公司,这次的你们一共是1。75亿美元,还有1。5亿美元没有到你们的账上,我们几天之内就会把钱给你们。”
苏尔坦说的很爽快,但是在心里却有些一些想法:对于0011基地在沙特贷款的一亿美元启动资金,实际上是可以在这次的运费中扣除的。
当然了这个只是灵光一现的想法而已。现在沙特也不缺钱,还没有打算这么快就催钱,但是想到沙特上次在范保罗航展上和巴基斯坦一起提出的建议,苏尔坦就觉得现在有必要再提醒一下。万一这位就给忘了呢?
“杨,这次的1。5亿美元倒是没什么,不过你们还欠着我们沙特一亿美元的超级歼教七启动资金。不知道你们是打算”
苏尔坦在共和国呆久了,居然也学到了共和国的迂回穿插之本领。先绝口不提超七战斗机生产线的事,倒是说起了这笔欠着的资金和运费。
这倒是把杨辉吓了一跳。本来对沙特不提这一亿美元的事情还有些窃喜,但是现在看来沙特好像不傻,又想起了这一茬,现在问题好像有些麻烦了。
陪着笑脸正准备施展拖字觉,先好言好语和土豪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等等在还这笔资金,不过苏尔坦亲王没有给杨辉机会。
“当然了,我也知道你们现在肯定是比较缺钱,这一亿美元你们先放放在说也不是不行,好歹我们也是这么多年的朋友了,这点小事我们沙特还是不会太放在心里。”
“不过嘛”
本来听到苏尔坦开始说的那些是多么的讲义气,多么的豪气云干,但现在看来好像并非想想的那样,沙特应该还会有什么特殊要求。
有要求不可怕,先听听再说:“亲王有事直说,不必拐弯抹角,我们都是老朋友,有啥事不好说的。”
杨辉一脸哥俩好的样子,还真流露把苏尔坦感动的一愣一愣的,甚至都对自己用这一亿美元来要挟杨辉有了深深的负罪感。
“额,是这样的,我嘛。主要就是看到我们这次的超级歼教七不是在巴基斯坦表现很优异嘛,所以就就觉得这超级歼教七很有潜力,所以就觉得你们新搞的那款单座型超七肯定比现在的超级歼教七更好,所以想起了我们上次在范保罗航展上说的引进生产的事,所以”
也不知道苏尔坦用了多少次“所以”,但杨辉就是没有听到过一次“因为”,也不知道苏尔坦的逻辑思维到底是什么级别。
当然了,杨辉还是听懂了苏尔坦的话,明白了苏尔坦的意思:恐怕苏尔坦是看到这次超级歼教七的惊艳表现,越发的对超级歼教七的关注起来了。
明白苏尔坦是在关注超级歼教七的后续超七飞机,以及生产线的问题。那么刚才说的一亿美元因该是在提醒自己赶快把这事处理一下,毕竟自己从范保罗航展到现在,这都是八五年了,时间还是拖得挺久的。
也罢,杨辉这次就准备回去好好关注一下,这巴基斯坦和沙特联合引进设立生产线还是挺有油水的,杨辉又何乐而不为。
想明白了苏尔坦的潜台词,杨辉马上满口答应着:“对对对,就是这个。我想起来了我们上次在范保罗航展还说过这事,当时的埃及也有这打算要引进生产线。放心,我这次回到国内就马上和国内说这事,一定尽快拿出一个答复来。”
对于沙特和巴基斯坦联合引进生产线这事,杨辉觉得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人家都是这个项目的投资方,而且加起来就是这个项目的控股大头,好像引进生产还真不好阻止。
杨辉觉得简单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苏尔坦却是觉得杨辉这是买了一个很大的好处,这是肯定不能亏了人家了对吧?
左想右想,还真就让苏尔坦给想出来了一个主意:“嗯,这样自然就是最好的,我们希望联合巴基斯坦生产超级歼教七,以及后续的超七,若是这事成了,我们这次的一个亿美元就算在后面的生产线的建设费用中。”
哈哈,没想到这苏尔坦还是这么给力,这生产线的建设以后也交给基地,那不就好了,建设生产线可不是简单的活,让基地来做也不是做不出来,大不了就比着基地的生产线来就行了,加工设备在外面购买就好了,总之建设生产线就是一个肥差。
干好了把这一亿美元赚出来,还掉欠沙特的一亿美元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好啊,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事,我们建设生产线这事都是老手了,很熟练的”
愉快的在沙特拿到了后续的1。5亿美元运费,又将出口生产线一事摆在日程上,杨辉坐上了回共和国的航班。
真可谓是提心吊胆押运,平平安安回家,也算是一次传奇旅程了。至于以后,杨辉没有打算再干这种费时费力的事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秘书长多好。(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勇敢的放眼国外
再次回到帝都,杨辉早已经习惯了满世界飞之后,这次回到帝都第一站,前往中航政开公司,当然说简单一点应该说去找谢连发。
现在的中航政开公司,说简单点应该说是0011基地的进出口部门,在中航技的压制下,先天被限制了的中航政开公司,现在显得完全没有什么光明的前途。
不过正是如此这个小公司也没有惹得中航技的大规模攻击,算是勉强存活了下来,现在整个公司就十多个人,就连原本公司的总经理吴老也没有怎么关心这个公司,这里现在是谢连发做主。
杨辉这位老上级、老主顾来了,谢连发这小子怎么也得要亲自出来迎接。
在偏僻的这个小胡同前,杨辉看到了谢连发这小子激动的冲了出来,虽然这家伙跑得很灵活,但是杨辉明显看的出这家伙过的并不好。
“杨组,你终于来了,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啊。”
谢连发最然离开了0011基地,但是对杨辉依然很尊重,当然到底是尊重杨辉这个当了几个月的组长,还是尊重杨辉所带来的钱,这就不知道了。
看到自己的老部下前来迎接,再看看这破落的境况,杨辉拍拍谢连发的肩膀,也不多说就一句话:“走吧,我们进去说。”
在八十年代,手握进出口权的公司混的这样,杨辉实在是想不到,这简直是浪费了这一块金光闪闪的招牌啊,杨辉觉得有必要好好听听是怎么回事。怎么也能找到个出路。
坐下来之后才听谢连发开始诉苦,杨辉听了之后。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若是按照你这样说,公司混成这样倒也不是你们的过错。让我先想想,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要说现在这谢连发遇到的困境还真就是有些恶心,一方面公司的进出口证规定只能是航空工业产品进出口,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去抢中航技的活,这时候就难办了。
这些把谢连发愁死了,要不是现在还有航模进出口的那些利润,恐怕进出口公司的牌子都要被摘掉,混到最后还是需要自己的老上级来支援一下。
而杨辉左思右想都想不出来国内有什么好的项目,像基地的超级歼教七的出口这肯定是谢连发这边经手。不过这些项目并不能支持这个先天不足的进出口公司做大。
要解决问题,到最后还是得要放眼在国内的其他航空产品制造厂所,虽然不能和中航技抢他们已经拿下了的项目,但是那些还没有拿下的项目可就不在总设计师规定范围之内。
“我的谢副总经理,你要想做大,最后还是得要在其厂所想办法。不能进出口他们的主力航空产品,但是你们要盯着他们的一些自己做的项目,这才是你们公司的强项,你们留下的外汇可比中航技留下的外汇比例多了一大截。这绝对是吸引他们的关键。”
杨辉话没有完全说完,但是说的也算是差不多了,谢连发若是还不明白,那他就真的不用做这个进出口公司的常务副总。
杨辉一语点醒了谢连发。自然就不再纠结着公司以后的工作方向。需知就凭借公司可以留下更多的出口外汇,这一点就可以争取到其他航空厂所的进出口产品代理,外汇这东西在这个时候的国企系统那是绝对的硬通货。比人民币还要受欢迎。
当然了不仅仅是代理国内的厂所的一些新产品,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对外开源。这才是赚钱的大头。这年头国内要想找到像航模这样的优质项目实在是难于上青天,而国外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于是杨辉又给谢连发指出一条发财之路。现在去接国外的外包活这种事还没有大规模的风靡起来,国内好多厂都没有经验,也放不下身段去做外包项目。进出口公司没有自己的加工能力,那就去拿国外的外包活,再次外包交给国内厂所来做。
“听说过国际分工理论吗?”
看到杨辉一脸神秘的问道自己,谢连发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个所谓的:‘国际分工理论’肯定是有什么猫腻。
但是绞尽脑汁,谢连发也没有在自己的大脑数据库中检索到‘国际分工理论’这个关键词,只能是一脸疑惑的向杨辉请教着。
“杨组啊,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要不你就说说吧?我相信你说的东西肯定没有错,我们公司这十多口子的人都还在等着你指点迷津。”
看到谢连发一脸虔诚的请教,杨辉也不多磨叽,所谓国际分工这个实在是太简单了,后世只要是看过新闻,读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