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完美人生- 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说这几天,国内娱乐圈最火的,一是《红豆》,二是《烽火台》。

    羊圈胡同那个目标实在是太显眼了,自从《红豆》上市,那胡同口就总是会有记者过去等着,周嫫还不觉怎样,反正她也不怎么乐意出门,李谦倒是先受不了了,紧急地让房产中介给联系了一栋已经装修好的别墅买了下来,在东观书店的销量排行榜还没有出炉之前,就赶紧带着周嫫悄悄地搬了家——保胎第一!

    而邹文槐这趟过去,就是去为周嫫拿她收藏的那各种各样的唱片的——周嫫的生活里,甚至可以没有书,但绝对不能没有音乐。

    大型suv放倒第二排之后都塞得满满的,一共六大箱的cd和黑胶唱片,被纷纷搬进了别墅,放下箱子,李谦连粗气儿都不带喘的,问:“你没让人发现吧?”

    邹文槐已经累得一屁股坐到沙发上,摆手,“没!你让我去弄,还不让公司的司机跟着,我就知道你这个心思了,放心吧,绝对没被人发现!”

    李谦点点头,这才放心。

    之所以买下这栋别墅,就是为了让周嫫能安心保胎的,不必动辄被外面的那些记者打扰,所以,他连公司那边都保密着,目前知道周嫫住址的,除了他跟周嫫,就只有邹文槐、吴妈,和周嫫的助理曾晓静。

    喘了一阵子粗气,邹文槐伸手从屁股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递过去,周嫫正雀跃地忙着分拣自己的唱片收藏,李谦就接了过去。

    打开一看,是最新一期的东观书店排行榜。

    李谦笑笑,略微扫了一眼,点点头,道:“还不错,挺好!”然后扭头对周嫫道:“销量,你要不要看?”

    周嫫连头都没回,“不看,忙着呢!”

    于是李谦顺手给丢到茶几上,也不搭理邹文槐,跑过去帮周嫫整理唱片去了。

    留下邹文槐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愣愣地看着那边两人的后背,脸上表情复杂莫名,过了好半天,他才一把扯过那张纸,拿在手里抖楞,“你们那心都是不锈钢的吧?这、这都不当回事儿?”

    说话间,见俩人头都不回,他忍不住过去,就站在那两人身后,大声道:“十五万多张啊哥哥姐姐,比《曾经的你》那个单周最畅销纪录还高了近一万张,这是破纪录了你们知道不知道?”

    “哎……我说你俩回个头行不行?好歹给点重视行不行?你们转过身来,看我一眼,转过身来……知不知道现在外头都已经快爆炸了?”

    李谦和周嫫终于先后扭过头来,周嫫微微歪着脑袋,“那很好啊!”

    邹文槐无语。

    …………

    上市的第二周,《红豆》在东观书店一家拿下了单周156355张的惊人销量!比之当初《曾经的你》上市第一周所拿到的147269,还要高了九千多张!

    毫无疑问,这是国内唱片市场一个崭新的纪录!

    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初《曾经的你》的大卖,是在春晚结束之后迅速上市,借了春晚强大的宣传效应,所以第一周直接卖疯,但到了第二周,这张专辑的销量就回落到了单周114892张,到了第三周,又再次下跌到了103548张!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当初《曾经的你》爆出那个销量级别,是非常态的,所以,它的销量曲线是开篇走高,然后次第下降,且下降的速度非常快!

    所以这一次,尽管周嫫的《红豆》拿到了第一周十二万多张的销量,但最初的震惊过后,在业界看来,估计这张专辑是要重演当初《曾经的你》那种销量曲线了,否则的话,第一周就卖十二万多张,未免也太疯狂了!

    但是当这第二周的销量爆出来,事实证明,尽管《红豆》在上市的第一周就把调门起的无比的高,但它在那么高的调门上,仍然游刃有余!

    它要走的,居然是一个在极高位上的正常销售曲线!

    第一周十二万多张,已经足够令人震惊,第二周,它却是更上一层楼,高达十五万多张!

    这一下,整个音乐圈被彻底吓住了。

    而有意思的是,就在这周二,当娱乐圈的各种周报、周榜都已经被陆续公布,《艺术家周报》的一份评论文章,突然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

    《红豆》这张专辑,单周在东观书店销量156355张,按照行业内部多年总结出来的规律,它在这一周内的全国销量,大致应该在300万张到380万张之间,姑且取中间值,340万张,当无问题。

    这张专辑的cd标价15元,磁带标价10元,据记者们在多个城市的实地调查,这张专辑在所有的音像店,都是没有折扣的,一律按照定价销售,这样不打折卖货的方式到底有多特殊姑且不讨论,但至少售价是统一的,这个没有疑问。

    按照东观书店给出的销售数据,以及记者亲自去很多音像店、书店去采访得出的调查结果,这张专辑在很多地方的销售,大致都是维持了cd与磁带销量持平的一个状态,一半对一半。具体来说,在大城市,cd销量略高于磁带,在小地方,磁带销量就要领先cd不少,总结来看,大约磁带销量会略高于cd。

    所以,取一个偏颇一点的推断,在过去的一周里,假定《红豆》这张专辑的cd盘共销售了140万份,而磁带,则销售了200万份。

    那么,在这一周里,《红豆》这张专辑的实际全国销售额,应该是cd的2100万元,和磁带的2000万元,总销售额,为4100万元。

    而与此同期,正在电影市场火热上映的电影大师秦渭的新电影《烽火台》的全国票房统计,为2793万元!

    …………

    《艺术家周报》所列出的这个对比,只是列出了数据,却并没有给于任何的点评,可即便如此,这篇评论刚一出来,就立刻引爆了娱乐圈和媒体圈!

    事实上,尽管都属于娱乐产业,但此前国内还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跨行业的销售额对比,如今经过这么一对比,大家突然发现——原来就是这样**裸的数字,两边往一块儿一放,一个是音乐圈的教主,一个是电影圈的艺术大师,居然在突然之间,似乎有了那么一点可比性!

    而且要知道,这篇文章给出的数字,是只计算了销售额,却并没有计算成本的,但内行人在心里稍微一合计,就能给出两边的成本!

    《红豆》是夫妻店模式,李谦写歌、制作,周嫫来唱,理论上来说,除了要使用明湖文化的录音室,要动用一定的录音师资源之外,其它的基本无投入,而《烽火台》……它的投资不是什么秘密,是很多媒体早就轮番报道过的,不计算宣传和发行的费用,只是制片费这一项,就已经高达5800万!

    结果么,《红豆》就只有十首歌而已,两周下来,总销售量应该在600万张上下了,总销售额应该在7000万到8000万之间!除去渠道费用,其它的都是净赚!而《烽火台》,据说票房要达到一亿五千万左右,才能回本!

    这种对比,当然无法说明艺术的高低,无法说明《红豆》就比《烽火台》厉害到哪里去,因为本来就是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之间的一次不公平的对比!

    但偏偏,这个对比所得出的结论,却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哪怕不计算电视剧这一块儿,只计算唱片的制作和发行,李谦依然是国内娱乐圈最能赚钱的人!

    而只凭借着自己强大的音乐创作能力,只凭借着一张cd碟或一盘技术含量更低的磁带,李谦,和他旗下的那批歌手们,就动辄可以创造出远超一部中型甚至大型投资电影的总票房的商业奇迹来!

    恍惚之间,大家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一直以来都忽视了李谦身上的另外一层属性——他不只是一个音乐才子,一个出色的编剧和导演,同时,他还是一个当下国内娱乐圈最能挣钱、也很有可能是挣钱最多的商业大亨!

    而就在这种突然的“发现”笼罩之下,当新的一周到来,当《烽火台》上映第二周的票房被统计出来,以3328万的全国票房,终于成功地压下了《地球末日》第三周的2755万,扬眉吐气地登顶票房榜榜首。

    而东观书店的销量排行榜也准时发布,《红豆》以单周139560张的销量,继续稳坐榜首,并很有可能已经创下上市三周全国总销量破千万张的神话时,大家此时再看,吃惊虽然还是吃惊,心中却已经能够很平静的接受了。

    《红豆》的销量虽然真的是史无前例,但以李谦和周嫫两个人在歌坛多年的积累——唱功的、口碑的、实力的、渠道的,等等等等,这个成绩虽然令人震撼,但是,也并不算多么的离奇了。

    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或许应该是:时隔数年之后,虽然廖辽已经晋身全球天后,但是在国内以及亚洲的市场这一块儿,周嫫马上就要超过她了!

    两大天后此时的比肩而立,显得是那样的流光溢彩,那样的高高在上。

    甚至让人连羡慕或妒忌之类的心理,都完全可以省去了。

    ***

    六千字大章,再求几张月票!(未完待续。)

第一一一章 开拍

    何颖玉有些坐立不安,老是下意识地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那个曾经被她当成快递员的周智豫,此时就坐在她身边,而此时,正不断地有人进来,熟识的,也不过彼此对个眼神而已,所以,这间不小的会议室里,除了偶尔想起的脚步声,其余时间都异常的安静。

    时间是2000年7月22日,周五,地点是明湖大厦九楼,明湖文化公司影视部的二号会议室。

    每次进来一个人,何颖玉总是忍不住要盯着人家打量片刻,然后不等人发现,就赶紧低下头——今天要在这里举行的,是《我的野蛮女友》的筹备会议,但是,到场的这些人,她居然只认识一个鹿灵犀。

    嗯,身边这家伙,或许也勉强可以算是认识的。

    她低头,凑过去,“唉,听鹿老师说,你是话剧社的?”

    周智豫扭头看向她,点点头,一脸憨厚的笑容,“是,顺天府话剧社。我是松戏毕业的。”

    何颖玉点点头,眼神儿在屋子里扫了一圈,又问:“你认识几个?”

    周智豫在众人身上转了一圈,道:“我知道你叫何颖玉,知道那位是副导演,姓鹿,剩下的就只认识冯老师了。”

    “冯老师?哪个?”

    周智豫悄悄地指给他看,“呶,冯少成冯老师,戏特别好,对我也特别照顾,哦,他是我们顺天府话剧社的老演员了。据说要饰演那个旅馆的老板。”

    剧本是十几天之前就已经发到几个主要演员手上了的,第一次接戏,何颖玉非常认真,不敢说剧本已经倒背如流吧,但主线、主要人物和人物的性格,也算是基本上趟熟了,自然知道这部电影就是紧紧围绕男女主角来讲故事的,戏中唯一稍微重要点的配角,应该就是那个旅馆的老板,和那个游乐场里的逃兵了。

    俩人正窃窃私语,不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了办公室。

    何颖玉顿时眼前一亮,跟周智豫道:“那是明海吗?戚宝山?”

    周智豫点点头,因为在邹文槐找到他谈片约的时候,同时提出了签经纪约,而他毫不犹豫的就签约了,最近一段时间也往明湖文化影视部这边跑的算比较勤快,对于明湖文化一系的一些人力资源,算是比何颖玉要多熟悉一些。

    扭头看看无人注意自己这边,明海一进来就赶紧过去跟冯少成握手,小声谈笑,随后又跟一个看上去蛮年轻的女孩子客客气气地打招呼,这才小声对何颖玉道:“据说他是金汉导演的好朋友,以前都是在怀柔影视城那边接零活儿的,后来被金汉导演推荐给李导,然后李导就让他演了戚宝山,然后就红了。”

    何颖玉闻言先是点头,然后讶异地扭头看向周智豫,“呦,懂得挺多嘛!”

    周智豫很憨厚地笑了笑,没搭腔。

    何颖玉瞥他一眼,实话说,直到现在,尽管剧本都已经很熟了,但她还是不太能接受自己居然要跟这个看上去毫无亮点的家伙在镜头前谈恋爱这件事。

    幻想中大银幕上的初恋,甚至初吻,对方一定是那种帅得掉渣那种有木有?

    结果,这家伙也太人畜无害了点吧?

    片刻后,她问:“哎,你以前演过戏吗?”

    周智豫小声回答道:“我都是演话剧,没在镜头前演过。”

    何颖玉眨眨眼,心说这下子更瞎,俩人都是什么都不会啊有木有!

    但她不打算露怯,小声道:“那边那个美女,看见没?我们学院的老师,我拿到剧本之后,已经找她帮我排过戏了,回头咱俩再过一过,肯定没问题。”

    周智豫很憨厚地点点头,等她扭过头去了,忍不住心想:当初去给你送东西,本来就是安排的让咱俩对戏的,结果……

    很快,何颖玉又扭过头来,小心地指着斜对面坐着的那个女孩,问:“哎,你知道她是谁吗?我看大家都对她很客气!”

    周智豫摇摇头,但又点点头,脸上表情有点拧巴,小声道:“我也拿不准,就是听人称呼她黄经理,据说是明湖文化的两大制片人之一,所以你看,明海都对她很客气,据说是李导最信得过的制片人之一,这部戏,应该是她来做执行制片。小道消息啊,据说她以前是廖辽的经纪人!”

    何颖玉恍然大悟。

    但片刻后,她摇摇头,脸上是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道:“不认识。”

    …………

    九点多,韩顺章跟朱明昱这对夫妻档走进会议室,何颖玉终于又多了一个认识的人——三天前,她接到电话到明湖文化来,见过韩顺章,知道这是师兄。

    九点二十五分,李谦跟金汉最后到来,孙玉婷则跟在两人身后,低调的像一个丝毫都不起眼的小尾巴。

    他一进门,大家都齐刷刷地站起来,李谦赶紧抬手示意大家都坐,“别客气别客气,大家都坐,坐!”他自己也在会议桌的主位坐下,然后才继续道:“首先呢,很抱歉,我们公司的上部戏《流星花园》本来预期是七月上旬左右能结束的,结果一口气拖到十六号才封镜,比预期的晚了些天,所以,咱们这部戏也就比预期的开拍时间,晚了大概十天左右。”

    顿了顿,他道:“时间紧迫,诸位,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一是我来负责介绍,让大家都彼此认识一下,方便咱们接下来的合作,二呢,就是确定一下大家在剧组里的分工和职责,让大家明白,在剧组里出了什么样的事情,该去找谁解决……”说到这里,他才在会议室内扫了一眼,笑道:“差不多都到了,那我从头开始介绍。首先是咱们这部片子的两位副导演……鹿灵犀,韩顺章。”

    随着李谦的介绍,鹿灵犀和韩顺章先后站起来,跟大家打招呼。

    按照责任来说,鹿灵犀主要是跟主线,协助导演拍摄,尤其重点负责演员的表演,而韩顺章则主要负责一些支线,比如需要拍的一些空镜头,以及一些非重点镜头等等,则会由他负责带着摄影师去拍摄。

    从重要性上来说,鹿灵犀负责的貌似主要,但因为基本上是为李谦这个导演打下手,所以反而要略逊,而韩顺章这一次,很大程度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勉强算是独当一面,所以算是李谦对他的一次小放权。

    然后,李谦又次第介绍剧组的几位主要组成人员,执行制片人黄文娟,这是剧组的大管家,摄影指导,金汉,以他为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