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完美人生-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严格来说,这个圈子不大。

    圈里顶尖的制作人、词曲作者,都有固定的合作对象,那些制作人往往只给某几个甚至某一个人操刀制作专辑,而那些顶尖的词作者、曲作者一旦有了作品,也往往会优先给自己的老熟人看,只有老熟人确定风格不和不要了,才会拿到各大音乐公司、唱片公司之间流通,像此前郑总亲自出面要来的那首棉棉的《阴天》,就属于这种情况。

    而且据说,那些顶尖的制作人、固定搭档的词作者、曲作者,一旦达到了某个级别,就不单纯是拿保底的稿费、制作费了,他们甚至可以参与专辑的销售分红。

    所以,音乐圈的惯例就是,一个当红的歌手背后,往往会有一个强大的制作人和一个接近固定的词曲作者圈子。

    再所以,好东西就那么多,能流通出来的,太少了。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达到那个级别的词作者、曲作者就没有好作品了,也有。这个圈子里每年出现的最好的那一批作品之中,那些顶尖的词曲作者们顶多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会是一些普通作者偶尔灵感爆发所得,甚至还有新人作者的。

    但问题是,一来那些好作品不一定轮得到你来挑,等你知道、听到的时候,往往已经被人定下了、买走了,甚至有些都已经出成唱片了,二来么,就算歌曲一出炉就第一个投递到你们公司来了,选歌的人的眼光和境界,真就能第一时间把它挑出来么?这个圈子里,先是明珠蒙尘,后来才被人发掘出来的好作品,可并不少!

    而且,一旦作品走红了,显然,词曲作者的地位立马就会水涨船高,再想找人家邀歌,就不容易了。

    最直白的来说,人家就算是有了好作品,也会首先提供给大牌歌星,一来希望卖个更高的价钱,二来也希望能借大牌歌星的名气和实力,让自己的作品更红不是?

    所以,像廖辽这样初出茅庐的小歌手、半新人,能有多少机会拿到让她满意甚至惊喜的作品?尤其是……她的要求还那么高!

    太大众化的……不要。

    词、曲达不到一定水准的……不要。

    不符合自己审美风格和趣味的……不要。

    所以,八个月的时间,七十三首歌,她只选中了四首。加上她自己那几十首创作中优中选优选出一首,加一起,只凑够了五首。

    再想要……没了。

    制作人赵姐赵美凤给她找不来了,连郑总这个大老板也干脆放任自流了。

    …………

    在屋子里又走动几步,廖辽突然站下,然后她回头看着黄文娟,问:“有纸和笔没有?”

    黄文娟愣了一下,立马从兜里掏出她的工作日志和一根中性笔递过去。然后就见廖辽一把接过,翻到一页空白的地方,稍一犹豫就开始写。

    黄文娟一开始还有点激动,意味她这是突然来灵感了,可是凑过去一看,上面全是一个又一个的……人名。

    刷刷刷,她一口气就写出了十几个,然后速度就慢下来,要想一下,才又写上一个两个的名字——黄文娟这个助理毕竟也干了一年了,就算此前对音乐圈一无所知,一年时间也练出来一点儿,所以她很快就弄明白这些人名都是干嘛的了。

    都是词曲作者。

    而且还都是圈里著名的词曲作者。

    于是,她有点傻眼。

    十几分钟之后,小本子上已经写了足足二三十个人名,就黄文娟所知,圈子里顶尖的那批词曲作者,几乎已经是一网打尽了。

    然后,左手端着笔记本,廖辽开始咬笔。

    咬一会儿,她就在本子上划掉一个人名,再咬一会儿,就又划掉一个。

    不一会儿,二三十个人名就只剩下七八个。

    黄文娟在旁边偷偷地看,很快就闹明白了:那些注定了是不可能收到歌的、退隐的半退隐的、或者是已经拿到了人家的作品却不准备用的——比如棉棉——这些人,都被廖辽给划掉了。

    又思索片刻,廖辽把本子往茶几上一摊,说:“就他们了!”

    黄文娟有种要死的感觉,问:“姐,你这是想干嘛?”

第二十七章 廖辽(下)

    “去约歌呀!”廖辽一脸的振奋,好像是自觉想到了什么好主意,很兴奋地说:“老总不是让我自己想办法吗?那我就去挨个儿拜访他们!就这批人,我就不信了,我软磨硬泡,还能一个都磨不动泡不软?这是……六、七、八……一共八个人,我要的不多,能成功一半就行,再有四首说得过去的,这张专辑就成了!”

    黄文娟咧咧嘴,“这……不大现实吧?”

    廖辽讶异地看着她,“为什么不现实?”

    黄文娟指了指小本子,说:“别人我不知道,像这个‘牛五郎’,你跟我说过,我知道他的曲子写的极好,可问题是,你不是说他住昆明么?还有这个,‘曹霑’,他好像住济南?你这是准备……跑遍全国?”

    廖辽很认真地点点头,“跑遍全国怎么了?只要能有好歌,让我去津巴布韦我都去!对了,赵姐那里肯定有他们的详细资料,你待会儿就去把这八个人的地址、联系方式都给我查到、整理出来,然后我定一下路线你就帮我订票去,我要去一一拜访他们!”

    黄文娟一脸快哭的表情,“你上门……人家就能答应给你歌?”

    廖辽不屑地瞥她一眼,神采飞扬地说:“不给我就抱着他们的腿不撒手!再不给,我就哭!还不给,我就说他们**!”

    这回黄文娟是真快哭了,“姐,咱不能这样吧?”

    廖辽瞥她一眼,“切,你知道什么!对了,周嫫当年的事儿,我没跟你说过?”

    “呃……”黄文娟愣了一下,想起圈子里有关周嫫的那条八卦,果然就犹豫了一下,却仍旧是皱着眉头,问:“这样,真行?”

    话说周嫫不但在音乐圈里是数得着的歌好,而且八卦也极多,其中她早年的一桩八卦,更是很多人在入行的时候必然会被前辈给科普一遍的。

    据说周嫫刚出道的时候,其实是走清纯路线的,主要是唱一些小女孩的歌,后来她甚至还发行过一张戏曲选粹的唱片,但销量一直都很普通。后来也不知道是别人给出的主意,还是她自己发了狠,总之据说是她很崇拜圈子里的某位大师级制作人,一直想让他给帮忙制作专辑,但人家是大师啊、大咖啊,她就一个小歌手,人家哪里有时间搭理她?

    于是,她就按照地址找上门去了,怎么赶都不走。别看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却愣是豁的出去,饿了,她就到外面去买块面包买瓶水回来对付一下,困了,她就在人家家门口睡,只要碰见大师出门或者回家,她就抓住机会给人家唱歌,把那位大师弄得是苦不堪言……你打电话报警都没用,警察不可能给你24小时站岗,再说了,人家就一小姑娘,还那么漂亮、那么可怜,就连警察都同情的了不得、下不去手哇!

    到最后,也就是半个月到二十天,那位大师真撑不住了,终于咬着牙答应了给她制作一张专辑。因为他要是再不答应,别的不说,他老婆就快要跟他离婚了!

    然后……然后周嫫就红了。

    当然,周嫫那是特例,当时她虽然没红,但她的实力、她那特殊的声线在那里放着呢!那都是很硬扎的东西!人家大师也并不单纯就是因为受不了她的纠缠才点头答应的,归根到底,还是看中了她的实力!

    可问题是,八卦就是八卦,虽然你说我也说,但真正相信这事儿的,却未必有多少!

    别的不说,按照公司里能查询到的唱片资料,就至少能够证明,在周嫫遇到那位大师级制作人之前、也就是在她真正走红之前,她发行的那三张唱片就已经有两张都达到黄金唱片级别的销量,虽然不算顶尖那一级别,至少也算个小明星了,并不像八卦里说的那样惨到快混不下去。

    所以,对于廖辽居然要参考这个例子,黄文娟觉得严重不靠谱。

    于是她问:“这事儿……是不是先跟赵姐打个招呼?”

    廖辽赶紧摆手,“当然不行,我这趟出门,你谁都不许告诉!”

    黄文娟眨眨眼,一脸无奈。

    虽然她觉得这事儿严重不靠谱,但她只是个小助理啊,严格来说甚至都不是长生唱片公司的人,只是公司给廖辽请的助理,连工资都是走廖辽这边的,只要廖辽打定主意了,她能怎么办?

    于是,小丫头眼珠子急转,然后突然说:“你要去也行,必须让我跟着去!”

    “你去干嘛?”廖辽很纳闷。

    我去当然是要拦着你,至少不能让你说人家**啊!那咱还要脸不要了?

    黄文娟在心里腹诽几句,脸上却是笑眯眯的,“那个,你看,姐,我长那么大了,还没在全国逛逛呢,你就带上我呗?”

    廖辽想了想,说:“也行吧,我考虑考虑,你现在先去找赵姐给我弄地址去!”

    “哎!”

    这下子小姑娘脆生生地答应一声,扭头拿起小本子和笔,出门忙活去了。

    廖辽想了想,掏出手机找到一个熟悉的号码拨了过去。

    “喂,宝贝儿,我。”

    “我知道你,有什么事儿,说。我还有三分钟就要去上课了啊,你长话短说。”

    “朕最近准备出去转一圈约歌,其中就有一站是济南,你准备一下啊,做好接驾工作!”

    “……你要来济南?”

    “啊,要去!”

    “太好了,我还真有点想你了!咱都一年多没见了吧?你放心吧,都交给我了!包吃包住**陪行!对了,什么时候到,飞机还是火车?”

    “还早呢,行程还没定下来,我准备先去东北,那边有位大咖,我先去那里,顺便还能回趟家,大概……下周三周四的吧,大概那个时候过去。”

    “行,你定好了时间订好票,看看什么时间能到,提前给我电话,我去接你!”

    “好!”

    …………

    放下手机,齐洁顿时心情愉快许多。

    正好上课铃响了,她拿起课本,和其他老师一起走出办公室。

    今天下午,她只有两节课,上一节是六班,这一节是五班。

    全校都已经进入了期末复习,距离期末考试也仅剩两周多一点的时间,实话说,老师能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所以现在的上课,往往就是老师拿出十分钟左右来概括一下重点内容,然后就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复习。

    讲完了复习重点,齐洁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谁有难题要问,她就停下来讲一讲,没人问的时候,她忍不住就要扭头去看看李谦。

    前几次还没事儿,她看她的,李谦复习李谦的。有那么一次,巧了,她看过去的时候,正好李谦也抬起头来,俩人目光一碰,齐洁顿时就觉得有些慌乱,勉强挤出个笑脸冲他点点头,然后就赶紧转开视线。

    “连续三天了,他愣是没有唱过重复的歌,那首唱小鸟的歌,真是必须主动开口让他唱才能再听到么?可问题是,如果要说,就必须先把此前偷听他唱歌的事儿说出来呀!”齐洁心里纠结不已地想道。

    事实上,对于一个喜欢听歌的人来说,一旦碰到一首自己喜欢的歌,会怎么办?

    十个之中至少有**个人会说:重复播放!

    可现在的问题是,齐洁也喜欢听歌,而且她也碰到了自己喜欢的歌,但是,她却不可能重复播放!

    那首歌词里有小鸟的歌就不必说了,事实上在得知李谦居然可以自己写歌之后,震撼之余,齐洁仔细回忆,发现其实李谦此前唱过的那些歌也都很好听,毫不客气的说,在已经听到的那些歌里面,至少有一大半都是她很想重复播放的,至少也是想再多听几遍的!

    可是,李谦那里似乎有一个歌曲宝库,他似乎有着唱不完的新歌!

    所以,他每天就唱那么两三首到三四首歌,第二天绝不重样!

    在所以,齐洁觉得有点小苦闷。

    当然,苦闷之余,在她某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没有课只能坐在办公室里跟其他老师闲聊的时候,去猜一下李谦接下来要唱什么歌,还让她原本平淡之极的生活多了一点小趣味和小期待的。

    “要是他唱的那些歌都有磁带或者cd就好了!”她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于是,当这个念头在脑海里转悠的次数多了,突然,她就觉得眼前一亮,一个念头一下子冒了出来:对呀,想重复听,我去买个好点的录音机把它给录下来不就行了?

    这么一想,她差点儿就浑身打个激灵。

    抬起手腕一看,好,还有七分钟就要下课了。

    而下午第三节,她没课。

    反正开车去开车回,完全来得及!

    …………

    下午放了学,李谦自然没着急走。

    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他就抱着吉他箱来到了天台。

    实话说,现在这个天气,又是在济南府这么个城市,即便已经到了下午五六点钟,楼顶天台也绝不是什么练歌的好去处。

    但是没办法,李谦不可能因为自己练歌而搅扰得四邻不安,别的不说,他甚至都不愿意影响到父母,可他又没钱,没法出去租个适合练歌的地方。

    所以,哪怕再热再不舒服,他也只能来这里。

    到了天台,放下吉他箱取出吉他背上,然后又打开水杯喝了两口水润润嗓子,李谦就打开记谱的本子,开始练习。

    他现在的习惯,还是练够一个小时。其中前半段练习这个时空的歌,准备用作暑假里去面试驻唱,而后半段,则用来唱自己上一世的歌,以便随时让自己保持对上一世那些歌曲的记忆、并触发出对其他歌曲的回忆,以免因为重生日久逐渐忘记。

    今天和以往一样,把昨天整理好谱子的两首“新歌”各自练习几遍,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然后他喝点水休息片刻,就开始唱上一世的歌。

    当然,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的他不可能知道,有个人不但已经在过去的几天里摸清了他唱歌的习惯,而且还特意花了两百多块钱买了一部记者采访用的高端录音机。

    而现在,他在楼顶天台,弹琴,唱歌。

    她却就在那道门、那堵墙的后面,小心翼翼地按下了录音键。

第二十八章 橘子,苹果,香瓜

    济南府终于下雨了。

    一阵倾盆大雨过后,整个城市都满是清新的味道。

    最妙的是,雨下完了,天却依然阴着,且凉风习习。那种凉爽的感觉,对于已在闷热中煎熬了几十天的人来说,简直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透着舒服。

    齐洁穿了一身月白色的西装套裙,站在济南府西客站的出站大厅里,皎洁如一朵莲花,来来往往的人,哪怕只是下意识地,都会看她一眼。

    她脸上带着笑容,一边耳朵塞着耳机,眼睛在出站的人群中不停地搜索着。

    过去五天的时间,她偷偷地录下了七首新歌!

    每一首都是音像店里买不到的歌!

    每一首,都是很好听的歌!

    每一首,都是让她反反复复的听,却一直都还没有听厌的歌!

    虽然那些歌的伴奏永远都只是那一把吉他,虽然那些歌的录音质量比起音像店里出售的磁带差了很远,但是,它们现在是齐洁的最爱!

    只要不开车、不上课,她就会戴上耳机听上一段!

    又是一波客流从出口处涌出来,齐洁微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