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这时说:“看来这个皇太极是想说明他真想和平,而且是遵循皇上意愿来的让皇上没法开口拒绝。”
孙承宗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们的想法是女真人要么放下武器要么退到漠北去,这两样估计他们都不会愿意,这样一来就没法谈谈了也是白谈,虽然这样说但谈一谈总比不谈光打要好些,臣建议同意他们的要求。”
孙承宗话刚说完就见一个内卫进来禀报说有紧急军情,孙承宗接过来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对天启说:“皇上,负责在两河口筑城的宁远副将朱梅及其所部三千人全被蒙古人杀了,而且带兵从两河口沿河向东探寻驻兵之地的蓟州副将张静安及所部两千人也不知下落。”
听到朱梅被杀自己的大儿子张静安不知下落,英国公张维迎的脸上也露出焦急的神色。天启看了一眼张维迎然后问:“是哪部分蒙古人干的?插汉部还是朵颜部?张静安又是怎么回事?他蓟州副将怎么出了山海关跑两河口去了?”
孙承宗说:“是哪部分蒙古人干的还不知道,但就算不是插汉部指使他们也脱不了干系,他们有五千人在那里帮忙筑城不可能置身事外。至于说到张静安……”
孙承宗话还未说完就听张维迎说:“皇上,张静安的事是臣安排的,臣主管军情处但发现辽东的情报来源只有皮岛一个方向,对草原上的情报搜集基本上没有。见朱梅将军在两河口筑城,就想何不让人沿大凌河寻找适合情报搜集人员搜集情报和藏身之地,而且还可以训练人马适应山地战斗,同时也可以跟朱梅将军互相间有个照应。臣向孙大人建议让张静安去,谁知道……唉!”说完这些话时脸上已经露出后悔莫及的样子。
天启想了想说:“一是自己派人查,二是通知林丹汗问他要个说法,要快!”说完闷闷不乐地走了。
第二天,两河口方面再次传来消息,这次的消息比较详尽,说朱梅被杀有三个原因,一是朵颜部受到挑唆突然暴起发难,率所部人马一万人悄悄将两河口包围,然后勾结协助修城的插汉部五千人一起动手,由于地势险要各路口都被堵死所以三千明军无一逃脱。第二个原因是朝廷对朵颜部操之过急,在力量没有充分加强之前就提出要在朵颜部成立融合区,让融合区里的蒙古人要么放下武器当顺民要么离开,这就让朵颜的首领速不的大为反感。
第三个原因是朱梅自身的原因,他对懒散惯了的插汉部蒙古人跟手下汉人士兵一样要求,蒙古人如果达不到他的要求就不给吃的,逐渐积起了前来协助修城的蒙古人的怨气,所以这些人一经朵颜部勾引双方马上勾结在一起。至于说张静安的两千人当时正在山里训练,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张静安及其所部人员的下落。
当天启再次来到军务院见到这份情报时,愤怒的心已经渐渐平静下来了。他对孙承宗说:“先生,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知道军务院有什么后续手段?”
孙承宗说:“臣的打算有三个,一是再次派人给林丹汗送去全部所知信息让他看怎么办,我们在大凌河谷的所有行动全部停止,根据林丹汗的行为再做决定。二是尽快找到张静安将军和他带领进山训练的那两千人,已经死了三千人不能再多死两千人了。第三是详细考虑朝廷与朵颜部的关系,看能不能以此为契机变不利为有利,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天启点了点头说:“如此甚好,就按先生所说的办,只不过要尽最大努力找回张静安。”
当天下午军务院就再次派人给插汉部林丹汗去信,告诉他一切经过看他怎么解决。其实林丹汗也不是聋子瞎子,两河口发生的事他当天就知道了,正为如何跟明朝交代伤脑筋,因为这五千人是插汉八大部其中两部的人,但不是他本部的人马。这两部跟几年前叛逃到女真人那儿去的一部关系密切,一个搞不好就会让刚刚裹紧的插汉部四分五裂,但不处理又无法跟明朝交代,这就让林丹汗很为难。
在两河口跟朵颜部勾结作乱杀了三千明军的五千蒙古兵虽然是激于怨气,但也很难说有没有故意和预谋的成份在里面,他们所属的两部一直以来都倾向于跟女真人讲和,只不过被林丹汗的高压统治逼迫阻挡才没能如愿。这林丹汗可能是因为年轻,管理插汉内部各部的手段非常简单粗暴,只说要求不说原因,多行惩罚少见安抚,时间一久自然是怨声载道。
无论是管理什么地方,罚得重肯定就应该赏得多,这样就能让人不顾一切地依附于你,规矩都在你的嘴上,大家都遵守你的话而不是遵守某个制度,这是年轻人喜欢干的事,因为年轻人有活力有冲劲有胆量。另一种管理方式就是轻罚轻赏尽量减少人为干预,一切事务尽量用制度来管理,用制度来管理人会使管理者少很多事省很多心,这是精力和体力都有些衰退的中老年管理者喜欢干的事,但坏处在于如果制度不硬就会让人觉得不公平渐渐丧失人心。
林丹汗是个很有理想的异类,他不用制度管人喜欢自己说了算,但又很懒散怕麻烦,出了事除了责骂就没有别的招,这就是刻薄寡恩所以内部怨恨他的大有人在,现在两河口发生的事就很考验他的政治智慧。
130 准备打仗(上)
就在林丹汗正为怎么处理自己人而大伤脑筋的时候,天启正在军务院中听关于朵颜部的传说。
当年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时准备造反夺天下,为了防备身后的宁王在他背后捅刀子,就花重金买通了宁王手下的一帮蒙古人,这些蒙古人中就有朵颜部的人,这也说明了当时的蒙古人只认金银没有忠心。
燕王造反成功就开始封赏功臣,朵颜、福余、泰宁等三部人马受封后人称其为兀良哈三卫,明朝允许他们在辽东一带放牧并接受封赏。后来当福余、泰宁两部被东迁的喀尔喀部和插汉部联手侵吞时,朵颜部先是狂奔到长城边上接受明军的保护,后来见明军也保护不了他们就开始自保,自保手段就是放低身段向东边的插汉部和西边的喀喇沁部和土默特部屈服进贡,这种忍辱负重的行为只见于汉人的史书,是一般蒙古人做不出来的。
朵颜部的蒙古人不是一般蒙古人,由于他们自低身份以至于他们的女子嫁到其他部时都只能当小老婆,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一边韬光养晦还一边有所作为,这个作为就是利用明朝给他的封赏互市专利搞反渗透。
对朵颜部侵吞得最厉害的就是喀喇沁部,喀喇沁部有能力但脑袋不会转弯还不学习。别个喀尔喀部对泰宁部和福余部是先一口吞了再说,然后再冒充这两部跟明朝交易并接受封赏,活得也很滋润。喀喇沁部见朵颜部捧着明朝给的定期封赏还能互市交易的金饭碗,就忍住了没下手只是要求朵颜部得到明朝赏赐后要分一些出来给他,时间一长双方的关系就慢慢变了。
身份地位这东西只是一时的,长久的利益才是人心所向。就拿朵颜部嫁出去的女子来说,尽管按规矩嫁到丈夫家里只能当小老婆,但这个小老婆在家中的地位比大老婆还要高,没什么别的只因为别个带去的嫁妆多,还能在娘家定期领补助。假如朵颜部的女子死了老公或者被丈夫虐待,很多人二话不说带上儿女就回娘家,因为娘家有吃有喝比在夫家隔几天就要饿一顿的生活强多了。
就这样慢慢地过了很多年,原来喀喇沁的人口慢慢向朵颜部流动,朵颜部跟喀喇沁部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融再也分不开了。对明朝来说他们是朵颜部,对外他们是喀喇沁部的代言人,到底是喀喇沁侵吞了朵颜还是朵颜同化了喀喇沁只有天知道。
听了孙承宗、张维迎、高第、王永光等老臣的述说和补充,天启渐渐明白了一贯温顺的朵颜部这次为什么要暴起伤人了。一是两河口的修建意味着朵颜部的封赏互市渠道不再是唯一的渠道,排他性和嫉妒心使他们失去了理智。二是明朝内部也很急躁,融合要求的逼迫使得朵颜部的人忍无可忍,只得奋起反抗毁城杀人。
看起来这解释很有道理,不过天启思来想去总觉得有那么一些不寻常的味道在里面。从朵颜部的一贯行为来看他们是很能忍的,为了一时的冲动就放弃明朝对他们的定期厚赏,这属于非常典型的意气用事,不符合朵颜部传说中韬光养晦的一贯作风。天启把自己的疑虑跟诸位大臣一说,孙承宗等人也觉得其中肯定有什么内情,但这种事没法猜测只能有了证据再说。
于是大家的话题又转到女真人的谈判要求上,说起女真人天启眼中一亮,问孙承宗道:“先生,听说这女真人跟蒙古科尔沁部杀马结盟,努尔哈赤死前封科尔沁部的首领奥巴为土谢图汗,并且把孙女嫁给了奥巴,你说会不会是科尔沁人挑唆喀喇沁人进攻两河口筑城的明军呢?如果是这样女真人就是主谋,他们也不是真心想和平,只是想用谈判拖住我们好让他腾出手来向北进攻。”
孙承宗想了想说:“没有证据但很有可能。”
天启说:“要不就这样,谈判我们照样谈判,但进攻不能停止。毛文龙的手下有三万人,前一阵派出去了一万五到辽东打仗效果很好,让他马上派另外一万五千人去辽东继续骚扰,不要让皇太极有喘息之机。至于说银子不用担心,现在把全国的火耗都收归中央钱庄所有,昨天中央钱庄的首次分红已经让左光斗笑得合不拢嘴了。”
孙承宗说:“上次派那一万五千人出击辽东过程有得有失,昨前天军参处刚刚对这次东江军的作战过程作了分析,分析结果还没有出来,现在就派出去会不会太仓促?而且两河口的事也不能这么就算了,如果要对朵颜部用兵就该从别的地方向蓟州增加兵力,毛文龙部就应该是首选。”
天启想了想说:“我们现在是两面出击是有些不妥,不过要这样看,一万五千东江军出兵辽东是为了配合与女真人的谈判,谈是虚的打也是虚的,以虚对虚应该不会伤元气。只不过像上次攻打鞍山那样的攻坚战和消耗战不允许再有,这次一定要给毛文龙说清楚。至于说对朵颜用兵先等等看看插汉部的态度再说,如果这次蒙古人抱成团而女真人又跟他们勾搭上了,我们轻率出兵不是好事。”
见孙承宗没说话王永光问道:“请问皇上,女真人要和平想谈判我们却要去攻打,蒙古人杀了我们三千人我们却畏首畏脚,这样一来将士们会不会想不通?”
是你想不通吧?天启想了想说:“女真人是假和平假谈判,所以我们要边谈边打迫使其从假谈变成真谈,而且这样做我们有把握,有把握的事才能放手去做。蒙古人是杀了人但杀人的具体原因不明,周边各势力的态度不明,如果我们轻率出兵会产生变数,不如先积聚人马引而不发看各方势力有何动作,看准了再以雷霆万钧之力一击建功。当然朕只是建议,具体怎么办军参处商议军机处决断,完了给朕一个结果就可以了。”
孙承宗这时说:“东江军出兵的事现在就下命令,正如皇上说的在这上面我们有把握,如果女真人恼羞成怒正好把他们假谈判下面的真实目的打出来。先把祖大寿的五千水师陆战营人马调往宁远,由祖大寿接替朱梅的宁远副将职务,因为我估计这次如果要对朵颜部用兵主要应该是山地战。”
张维迎这时也说:“对,朵颜部大多都是山地,调往蓟州的山地步兵营虽说扩编到三万,但新兵多还在训练战斗力还不强,加上张静安带的两千人还没有回来,把祖大寿的五千老兵调回来应该能增加不少力量,何况山地步兵营和水师陆战营最早是合在一起训练的,如果要在一起配合应该能配合得很好。”
高第这时候说:“我认为先应该给朵颜部的速不的去封口气严厉的质问信,让他本人解释这一切,毕竟到现在朵颜部并没有宣布要跟我大明反目,让他本人解释要好一些。”
见大家各有见解天启说:“那现在就给毛文龙下命令,朵颜部的事军务院商议一下再说。”说完就回宫去了。
下午,天启正在养心殿里面看奏章,谈敬就来说修大殿的事。前一阵皇后说乾清宫大殿老旧,说不清有什么脏东西建议修一修,正好有了点银子天启就命令准备好工匠三天后进宫修一下乾清宫大殿,多派人手准备几天搞完。刚说了几句杨公春来了,带来了军务院刚刚接到的插汉部和朵颜部的解释。
131 准备打仗(中)
上午刚刚准备派人去质问朵颜部他们在两河口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人还没派出去下午就接到朵颜部和插汉部的辩解文书,看来这两部都暂时还不想跟明朝翻脸。
朵颜部首领速不的对这次两河口事件的解释是他不知情,说从头到尾都是亲科尔沁的北部喀喇沁人干的。速不的对朵颜部与偏南的喀喇沁人关系非常密切一事直言不讳,同时也说清了一个事实就是在朵颜部以北地区,还有一部分喀喇沁人自重身份不愿意被银钱粮米所诱惑。这部分人一直与朵颜部保持距离而与北方的科尔沁人保持良好关系,这次袭击两河口明军的行为就是这部分人干的。
对速不的的解释天启有些认可,这世上有那么些人身上总有些仇富心理,你穷或者不如他的时候他会经常跟你来往,如果你有钱了他就拉硬屎跟你少往来甚至断绝往来,偏北部的喀喇沁人应该就是这样的人。速不的的话也证实了天启的推断,这次两河口事件的主谋应该是女真人,他们通过刚跟他们穿上一条裤子的科尔沁人挑唆偏北地方的喀喇沁人对明军下手,至于说速不的是不是真不知情就很难说,一万人通过自己的领地都不知情的说法经不起推敲,这说明要么速不的本人是个傻瓜要么就是他把明朝君臣当成了傻瓜。
林丹汗的解释更离谱,说插汉部派去的五千人不是他亲自管的本部人马,是插汉内部亲女真人的两部的人马。对这种破坏蒙汉关系的行为林丹汗定性为叛乱,他已经率人斩杀了一部分叛乱份子但其他人已经跑了,至于说跑到哪里去了他正在派人追查,请大明朝廷相信他维护蒙汉友谊的诚意,相信他最后肯定会给明朝方面一个满意的答复。
别个朵颜部说杀人凶手跑了至少还能说出跑到哪里去了,这插汉部的人一句跑了就没有了下文,这是五千个人又不是五千只会钻地的老鼠,说找不到肯定是推托之词。不过从林丹汗的话中也看出他现在也是内外交困,不愿意在竭力稳固内部人心和与外部势力争斗的同时再与明朝交恶。
看完插汉部和朵颜部的解释天启又看了看军务院的建议,孙承宗的意思是让朵颜部再次说清楚北方的喀喇沁人的进军路线、撤离日期和撤离路线,朵颜内部有没有人参与其中。看样子孙承宗想追查到底,天启想了想让杨公春把军参处的倪元璐找来。
一会儿倪元璐就来到了养心殿,倪元璐最早提了个建议并根据建议发明了手雷,在宁远保卫战中立下了功劳。天启根据原来的承诺奖励了他三千两银子并提升其为从五品御史,让他专门负责手雷的制造和保管。倪元璐是个很认真的人一做起事来就不要身体,年前为了赶工加紧制造手雷人都瘦了一圈。他本是个很活泼的人,因为他自己的失误使自己老丈人死了,之后就变得不苟言笑显得很稳重。
天启见他既不像原来那么活泼又不像刚刚回京那么憔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