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铭见吴镇长冲自己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道:“洪总有句话说的不错,家大业大,开销也大,我虽然有公司,可现在资金很紧张,短时间内,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现金给镇子里投资。”
不等老吴说什么,苏铭紧跟着话锋又是一转,道:“不过,不能大规模投资,不代表咱们笋镇就没有致富的路子。”
吴镇长就是一愣:“什么致富的路子,你说说?”
“洪总给咱们提供了一条不错的思路,野猪就是个现成的宝贝。”苏铭笑着指了指楼下,说:“洪总是为了骗贷款,所以才提出花大价钱建立养殖场。如果野生放养的话,养殖场不用专门建,也不要花钱买饲料,根本不用多少投资,倒是可以试一试。”
“那从哪来人呢?镇上的亲壮都去你厂子里打工了,镇上没人啊。”吴镇长问。
“我专门问过农科院的人,野猪野生放养,平时没什么重活要干的,镇上留守的女人、半大孩子和老人都能做,也就是每年到了捕捉的季节,需要男人青壮参与。到时候,厂子里的工人可以轮流放假,或者干脆从外面请人,这都花不了多少钱。”
苏铭这几天已经把思路捋清楚了,笋镇分成两拨,各家年轻力壮的,总留在大山里也不是个办法,不妨跟着自己去城里工厂,既可以赚到钱,也能学技术见见世面;
那些老弱妇孺,则靠山吃山,把大自然给予的天然财富利用起来。
“至于养殖技术,镇长你也别担心,我和农科院的人说好了,他们会派人来帮忙,咱们遇到什么难题,也能直接给他们打电话。”苏铭又补充了一句,增强吴镇长的信心。
吴镇长有些兴奋的说:“这法子好,双管齐下,双保险!随便哪一方面能成,咱们镇离着脱贫致富就不远了!尤其是让年轻人出去见见世面,这太重要了。”
在吴镇长看来,苏铭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他这次虽然没有给笋镇投资,但由于见过世面,懂得多,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这才能轻松的识破一个商业骗局,避免了笋镇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指出一条养野猪致富的路子。
这比直接给笋镇几百万块钱,还要宝贵的多。
“镇长,我还有个想法。”苏铭忽然说。
“恩恩,你说!”一番交谈下来,吴镇长对于苏铭信心大增。
“放养野猪,虽然说投资不大,但也是要花钱的。比如山里放养区的围栏、平时的防病防疫,干旱季节还要引水之类的。我想,是不是可以让大伙集资,有钱的出点钱,没钱的人,就出人力,最后赚了钱,按照各自投入的比例分红。”苏铭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野猪的幸福生活(六更)
很快的,笋镇就传出了两个大消息。
第一,是由镇政府牵头,在镇上招募八十个青壮年,等到开年之后,先去阳川市一部分;剩下的,等苏铭的酒厂建好之后,再直接去酒厂报道。
众人一开始的反应了吴镇长如出一辙,之前谁也没料到,苏铭所谓的‘做点小生意’,竟然是整整三个公司!
苏铭开出的工资不算高,平均下来,到手的也就两钱多块钱一个月。不过三家厂,都是包吃住,有五险一金的,折算下来,比在县城里打工三四千一个月还要多,对于笋镇任何一家人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
更重要的,苏铭就是镇上的人,家也在镇上,在他的公司打工,基本不可能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
“不过,丑话先说在前面!”
镇政府门口已经围了一大群来报名的年轻人,吴镇长站在国旗下面,手里拿着个大喇叭,对着乱哄哄的人群大声喊:“人家苏铭现在发达了,不忘家乡,愿意拉咱们笋镇一把。可如果有人去了之后,仗着是公司老总的老乡,捣乱惹事,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不用苏铭开口,我这个镇长,第一个就把他带回来!”
“镇长你放心吧,咱们一定好好干,绝不会给镇子丢脸的。”下面有人说。
“那就好!你们报名的到这边来填表,然后拿着表,去县里医院做体检。”
第二个大消息,是镇子上准备集资办一个野猪养殖场。
笋镇的人穷,赚点钱不容易,家里攒点钱,都是用明确用处的,有的用来养老。有的是要盖房子,有的则是准备给儿子娶媳妇之类的。
集资这事关系到每家每户,因此镇上的长者和各家的代表,都集中到了笋镇的大祠堂里开了个会。笋镇以苏姓居多,后来又陆陆续续的搬来了不少外来户,这个大祠堂就渐渐的变成了大伙商量事情的地方。
“要我说。这是条路子。你们那点钱,不如拿出来,将来钱生钱,打着翻的朝上滚,还不比放在家里强!”二大爷第一个发言,声如洪钟的说。
关系到钱,不由得不谨慎,下面就有人笑着问:“二大爷,您老人家又没养过野猪。咋就知道一定能赚钱呢?万一养得不好,卖不出去咋办?”
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镇上谁都没养过野猪,谁也不敢打包票,将来就一定能赚钱。
二婶子在一边插嘴说:“要是别人说养野猪吧,我是要考虑考虑。可这是苏铭说的,我信他。这样,文书。你给登记下,我家拿五千块钱出来。”
“说的在理。”
二大爷用力的点点头:“要是你们问我怎么养野猪。我也不晓得。不过我活了一辈子,别的不敢说,看人还是准的。你们也不想想,苏铭这孩子,不声不响就挣了这么大一笔家业,换你们。谁能行?再说过年这几天吧,他回来,给镇上解决了多少难事?苏老四,你打了一辈子猎,我问你。让你去抓几头野猪回来骑骑,你能行吗?”
下面一个黑脸汉子讪讪一笑,摇摇头。
“苏成,你家娃也在阳川市打工,有三年了吧?让他开个公司,能行吗?”二大爷又问。
另一个五十多岁的胖子也是摇头笑笑:“我那娃不成,给他钱他也不会经营啊。”
“还有上次老顾他们三家,地被野猪拱了,要是搁在以前,咱们就只能自认倒霉,谁都没想到,苏铭几个电话,事情就解决了?这份见识,这本事,不要讲我们笋镇的人,就是县里的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吧?”二大爷问。
听他们这么说,下面不少人都是暗自点头,说得再好,不如做的好。苏铭回来之后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他们都是亲眼看到的。
“这就对了!我拿钱,不是因为我会养野猪,而是我看准了苏铭这孩子,我就相信,他给大伙指的路不会错!”
二大爷豪气干云的一挥手,对镇上的会计说:“记上,我把棺材本拿出来,一万块!”
“二大爷,平时看不出来,你老人家有钱的很啊!”下面有个人开玩笑,然后说:“那我也拿三千!”
“我拿两千!”
“我四千!”
愿意集资的人越来越多,连陈哑巴都跑到文书面前,比划了两根手指,出两千块钱。
最后一统计,小小的笋镇,居然一共筹到了二十万零五千块钱!
苏妈妈最后站起来,怀里抱着个小小的箱子,当着大家的面打开。
里面全是红彤彤的百元大钞!
“虽说我家苏铭是为镇上着想,才提出这么个养野猪的法子,可大伙也是看着他的面子,这才集资出钱。这里有十万块,是儿子给我养老的钱,我现在拿出来入股,将来赚了钱,大伙一起分,要是亏了,我这十万就不要了,全部给大家!”
……
镇上又是招工,又是集资的,这个年过得和往常大不相同,热闹中带着一份对于将来的希望,人人都有了盼头。
而事情的始作俑者,苏铭,此时却置身事外,在镇子外面的一片空地上。
纯种野猪是国家保护动物,禁制买卖,所谓的‘养野猪’,其实指的是二代野猪。也就是纯种野猪和家猪的杂交后代。
将来二代野猪肉质如何,除了饲养方式等等后天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先天因素:种猪的基因。
二师兄和猪老二都是罕见的成年纯种公野猪,多年在山里吃灵芝、喝山泉长大,用来充当种猪再好不过!
此时,在二师兄和猪老二的眼前,是六头又白又胖的母家猪,挨个排成一排,撅着屁股,甩着短短的小尾巴,等着它们临幸!
在二师兄和猪老二看来,和山里那些皮糙肉厚的母野猪相比,这些家养的母猪简直就是天仙一样,皮肤又白又滑,身上粗大的毛孔诱人的张开,肚子上那一圈圈甩动的肥肉,动听的哼哼声,简直让它们两兴奋的要死。
它们两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而且从苏铭那里得知,不光是今天,以后它们随时有需要,随时可以大干特干。不光是眼前这六头母猪,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母猪,供它们快活。
野猪活到这个份上,这一生算是没白过!
当然,还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猪老二此时无比怀念自己那颗蛋。(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回阳川
少一颗蛋其实并不影响野猪配种,相反,苏铭觉得还可以集中火力,说不定成功率更大!
动物园过年没假期的,不过一般员工只要不值班,都会请假调休,等到初六初七的样子再去上班。很明显,苏铭不是一般员工……所以他有点无耻的把假请到了正月二十二,算起来,恐怕是阳川市动物园有史以来,除了过年结婚的之外,年假放得最长的一个。
在笋镇接下来的这段日子,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苏铭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山坡上,饶有兴趣的看野猪配种,真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多了这种场面,绝对涨姿势,野猪只用后入,可简单的一个姿势,却被玩出了众多花样,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品质……
镇子里,老吴出面招工,80个人的名额,有一百多人报名,最后刷下来三十多个,苏铭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了整个笋镇绝大多数家庭的‘老板’,镇上的人看到他那叫一个过度热情,搞得苏铭都非常不好意思。
春节前后,正好是野猪发情的时候,二师兄和猪老二每天几乎从早配到晚,镇上的那几头母猪估计十有**都已经怀上了,现在这两家伙纯粹就是假公济私。
苏铭越看越觉得这两家伙身体素质好的吓人,就算是野猪,也没听说这么猛的。每天从天不亮,就开始折腾,直到天黑打完收工,几天下来,是个动物都受不了,就算它们是从小吃灵芝,吃羊肚菌长大的。也太过于夸张了吧。
果然,到了年初八的时候,这两家伙终于露出了疲惫之态,走起路来脚下发飘,没走几步就开始吭哧吭哧得大喘气,尾巴也甩不动了。耳朵也耷拉了下来,看见母猪们也不激动了,老远就绕着走。
每一头漂亮的母家猪背后,都有一头****干到想吐的公野猪!
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两家伙没死在人类手上,没死在大蛇嘴下,连缺了一颗蛋都能坚强的活下来,最后却差点死在了床上。
“将来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现在只有六头母猪,不用了一个月。这里就会出现几十头母猪,到时候有你们两忙的,你们一定要为了将来的革命事业保重身体,千万不能倒下啊。我告诉你们,这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苏铭语重心长的对二师兄和猪老二说。
“哼哼……”它俩明显被吓到了,哼哼着一个劲地摇脑袋,头顶上的硬猪鬃毛都趴了下来。四只小小的眼睛一个劲地滴溜溜打转。
看它们有退缩的倾向,苏铭不悦道:“你们这就不对了吧。跟了我一个多礼拜了,思想觉悟怎么一点都没提高呢?祸害了这么多庄稼,镇上的人非但没找你们麻烦,还让你们过得像天堂似得。即便是做猪,也要知道感恩啊!”
这也怪这两家伙自己太纵欲,就算配种站的公牛公猪。也没像它们这样连续作战的,身体底子再好,也得给搞垮了。不管苏铭怎么说,这俩个家伙反正打死都不肯再接近母猪了。看样子,恐怕一两个月之内是没法重振雄风了。
不过这两家伙也有办法。分头去山里跑了一趟。
两天之后,居然带回来十七八头大大小小的野猪,有公也有母,绝大多数都是公野猪。有一大半都是原先它们所在的种群的,倒也还算听话,但另外四头三百多斤重的公野猪,却是新来的。
野猪群等级森严,最强悍的猪王对于其他野猪有绝对的统帅权。新来的几头野猪是被猪老二和二师兄用武力强行收复,一开始还有点不情不愿的,看见镇上的生人,甚至会摆出攻击的姿态。
可仅仅一天之后,这四个新来的家伙态度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里有吃有喝,还有一大群水灵灵的母猪,予取予求,它们每天不用费心费力的去找食物,也不必小心翼翼防备其它凶猛动物,甚至猪王还很慷慨的给予它们公平的交配权力……野猪性情凶蛮,但并不傻,这样的好日子哪找去?
于是,笋镇用来配种的公野猪,数量就达到了十五头,短时间内是足够了。
那几头母野猪在配种这件事上,派不上什么用场。苏铭也好好的养着它们,将来等杂交小野猪出生之后,这些母野猪就可以充当生活导师的角色,教导它们在丛林中的生存技巧。
接下来,苏铭用精神力配合正常的训练野兽的方法,专门对所有的野猪进行了几次特训,让野猪记住几个简单的哨音所代表的意思。这样一来,等他回阳川市之后,笋镇负责养猪的人,就能利用哨子,简单的控制野猪的行动。
年初十的时候,梁实的那个同学,一个叫做沈连的年轻人终于来到了茂溪县,再对笋镇受灾的庄稼进行简单的确认和调查之后,就敲定了三家受损农户80%的赔偿额度,省里会专门拨款下来,直接发到县里,大概两个月左右,赔偿款就能发到老顾头他们三家手里。
初十二一大早,吴镇长就安排了人,去县城里采购散养野猪所需的各类物资,目前主要是铁丝网,大量的铁丝网,把笋镇后面一个小山头围起来,以后就让杂交野猪在这片山头活动。
山里有数不清的野猪爱吃的中草药、浆果什么的,吃一茬长一茬,吃的根本没长得快。
在苏铭的提议下,笋镇选择养野猪的山头,就在镇子的后面,把野猪放在这里放养,不但便于人类照管,同时,将来大群杂交野猪,在二师兄它们的率领下,也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有它们在这里,凶猛的猎食动物就不会接近笋镇,连毒蛇都不会有。
到了正月十五,刚吃完元宵,梁实那边就传来了消息,他和唐教授商量好了,找两个农科院专攻畜牧的研究生,来笋镇帮助养野猪,提供技术支持,顺便进行实习。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好事,何况苏铭还个人掏腰包,给他们开了半年的工资。
老唐托梁实表达了对苏铭的感谢,农科院的学生不太好找实习单位,苏铭半年时间,就帮他解决了三个学生实习的问题,而且待遇都不错。
“讲课,我去给农科院的研究生讲课?”老唐表示感谢的方式实在很出人意料,请苏铭有空的时候,去农科院给大学生研究生上上课。
教他们怎么给野猪配种吗?看来我的魔爪很快就要伸到校园里,祸害天真无邪的大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