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医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豪门医少- 第6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他们警戒的地点就是在港岛大学的考古实验室周围,只要到了九点钟,专家们就会在四台告诉摄像机的围观下,开始在无氧环境中,打开那尘封地下七十年的大锡桶了。

    至于说里面藏着什么东西,也将会在几百万港岛人的瞩目中,显露出来。

    九点整,文物专家们正式开始对礼宾府挖出来的这些大锡桶,做开启工作,他们穿上了特质的衣服,将大锡桶给运道无氧环境当中,然后通过外界的机械手臂,将这些大锡桶们给慢慢打开。

    这个时候,是最令人揪心的时候。

    就算是在执行任务的林青雅,也不由得多看了电视屏幕两眼。

    毕竟,这里面究竟能找出什么东西来,大家都是非常关切的,而且这一次直播的意义也在于此,到底英国人为港岛留下了什么呢?

    此时的林萧等人,也坐在酒店里面,正在关注这件事情。

    不过韩妃和韩琪是真的在看电视,而林萧和韩雅则是在安排别的一些事情,他们的注意力完没有放在电视屏幕上。

    “让你安排的那些事情,都妥了?”林萧问韩雅道。

    “嗯,已经安排下去了,你说的那些软文,也都找了枪手处理了。”韩雅点头肯定道,“这一次,英国人算是躺着也中枪了,被你坑得不轻。”

    “这也算不了什么,反正他们在这一次的学生们闹事儿中,也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虽然比不上美国人,可也绝对不是干净的。”林萧就说道,“让他们头上扣个屎盆子,一点儿也不算过分。”

    “嗯,时间上应该把握的比较合适一些。”韩雅点头同意道,“这些软文,太早出现,或者太迟出现,都不合适,所以我们现在还是得关注着事态的变化,才能作出决定。”

    “放心好了,这一次绝对是万无一失。”林萧握了握韩雅的手道。

    事实上,林萧最近对于美国人自然比较反感,对于英国人,同样也没有什么好的印象。

    就在最近,港岛的学生占领运动声势渐弱,有本土派示威者不满运动走向,欲发起500人于到英国驻港总领事馆外进行请愿活动,扬言要将行动升级,将港岛问题搬上国际舞台,获取外部支持,以向中央及特区政府施压,惟行动仅获得最多数十人撑场,现场组织更一片混乱,恍如闹剧。

    根据他们的策划,首先向英领事馆递信,其后由现场人士自。由发言,并于晚上统一撑起黄伞,又播放主题歌曲,最后会在现场展开留守占领活动。

    但在他们接受记者访问期间,已有到场人士在另一侧抢先撑开黄伞、呼喊口号及挥舞港英旗帜,又有人自备扬声器发表言论,更有不同诉求人士也在一旁自顾展开请愿活动。

    而扬言要将港岛问题搬上国际舞台的该名学生,却在外媒记者提出英文问题之后不知所云,须由其它记者为其翻译成中文,而在满口答应以英文解释立场及回答问题后,不出三两句又转回粤语答问,令在场一众外国记者哭笑不得。

    英国驻港总领事馆派代表接收示威人士的请愿信,但拒绝示威人士在领事馆外留守。

    警方也在晚上增派警力到场,并在示威者与英领事馆之间筑起人墙戒备,另有围栏设于领事馆门前以阻隔示威者。

    就本次事件,英国驻港总领馆表示不予置评。

    虽然说英国人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他们在港岛的表现当中,却一直有意图重返港岛的想法,只是这种想法根本就不现实罢了。

    毕竟现在的情况是很明显的,华夏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了,就连美国人也暂时退避三舍,在东海及南海问题上表现出软弱立场,早已经是末日帝国的英国人,自然更没有实力跟华夏叫板。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港岛的国际地位已经开始逐渐下降,失去了华夏这个最大的市场的支撑之后,港岛除了旅游业什么的,已经找不到更有利的经济增长点了。

    尽管港岛的很多居民认为港岛对内地的开放影响了自身生活质量,但不可否认,港岛与内地关系的加深,对于港岛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港岛金管局以前做出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港岛在很多传统指标上,尤其是外汇和债券市场的深度上,与很多传统金融中心差距很大,但依托于一个较大的经济母体是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关键要素。

    如果内地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达到美国的水平,港岛通过金融产业对内地的出口,将比目前的水平提高数倍。

    事实上,在这项研究做出的两年后,华夏币离岸市场在港岛开闸,在几年的时间内高速发展,为港岛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毋庸置疑,港岛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需要依托大陆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一个民选的港岛政府不断挑战中央政府的底线,不能与内地达成和谐的政治生态,未来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也将受到严重削弱。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港岛最为关键的竞争对手,明珠将是最大的赢家。

    翻开两座城市的历史,都有着从小渔村向殖民地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涅槃历史,但更加重要的是,两座城市的发展与衰落,都没有离开华夏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前三十年华夏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治稳定,才出现了两座城市的迸发力量。

    从海外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港岛和明珠各有优势,但一个很明显的共识是港岛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步丧失,明珠正在迎头赶上。

    从目前来看,明珠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港岛,而明珠的年均经济发展速度几乎为港岛的两倍,这样的赶超效应将十分明显。

    即使港岛引以为傲的金融业,明珠也在快速地逼近港岛。

    明珠与港岛的差距体现在其他的很多方面,比如说资本市场的深度,在股票市场的活跃度、筹资能力以及衍生品交易上,再比如在外汇市场方面,港岛的交易量也要高出明珠数倍。

    港岛最大的优势仍然在相对透明和成熟的法律制度上,这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是港岛最独特的优势,但是明珠也已经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并已开始着手通过明珠自贸区的建设和推进,来逐步拉近与港岛之间的距离。

    事实上,这也正是港岛需要担忧的,如果明珠更加熟悉国际金融环境与操作并与国际接轨,那么港岛的比较优势就会逐渐消失。

    由于港岛方面不断跟中央政府制造摩擦,其原有的司法制度的优势将不可避免地消失殆尽,而华夏商业代理人的身份一旦消失,那么未来港岛的发展将面临不可避免的衰落。

    总而言之,从现在已经能够看出港岛的发展颓势,已经是不可阻挡了。

    “啊……”

    这个时候,电视上就传来了一阵惊呼声。

    林萧和韩雅看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专家们已经打开了第一个大锡桶,里面空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是流出了一些水迹而已。

    这个结果,让观众们感到大失所望,不过他们也不是很心急,毕竟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个大锡桶没有被打开呢,或许,惊喜就在下一个大锡桶里面藏着也说不定。

    “可以考虑开始第一步操作了。”林萧看到了这个情景之后,就对韩雅说道。

    “嗯。”韩雅点了点头,然后就通过手机,发布了几个命令下去。

    虽然第二个大锡桶还没有被打开,但是这一次的事情的结局,早已经是注定了的,在无数港岛人失望的眼神当中,丧失的是对于英国人的最后一点儿好感。

    相信这件事情经过之后,英国人在港岛的地位,会变得非常尴尬,这也正是林萧需要达成的最终效果,不然的话,他也没有必要闹出这么多的事情来了。

    果然,第二只大锡桶,第三只大锡桶,一连十只大锡桶里面都是空空荡荡,只有一些水迹流出。

    整个电视屏幕前面的气氛,都陷入了很低沉的状态,港岛人的心情,也已经到了爆发的前沿。

    几个专家操纵机械手臂的双手,都有点儿发抖了,他们有点儿担心,如果这些大锡桶里面都是空的,那么今天的市面上会爆发什么样的反应呢?

    这个,可真不好说了。

第1134章 推波助澜

    “弥天大谎!”

    “大失所望!”

    港岛日报上,一连用两个黑框大字体,表达了媒体对于这一次公开开启宝藏直播活动的严重失望。

    毕竟,流传了七十多年的藏宝传闻,今天终于得到了证实,确有其事,但是开启之后大家却发现,这些大锡桶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一些水迹。

    文物专家们之前就对这些大锡桶做了分析,认为封口完整无缺,没有开启过的迹象,而这些大锡桶的定制样式,也正是当年流行使用的密封容器。

    很显然,这些大锡桶确实是当年英国人埋在总督府的院子里面的那一批无疑。

    但是为什么里面空无一物呢,这个问题就令人匪夷所思了,谁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英国人要将几十个空的大锡桶给埋在地底下长达半个多世纪?

    “根据历史专家的分析,证明当年英国人确实将一部分宝藏进行了埋藏。”电视上面的专家和主持人就坐在一起进行探讨,“众所周知,当年,前立法局和行政局非官守议员、著名商人遮打爵士收藏了一批极具价值的画作及瓷器,该批私人珍藏在他去世后捐赠予港岛政府,大部分的画作摆放在港督府内。1941年,在港岛沦陷前夕,港府计划将部分遮打藏品匿藏。1941年12月8日,港督副官巴蒂史密斯上校秘密约见负责藏品修复工作的匈牙利专家冯?科布扎及工务司署的托马斯?哈蒙,负责匿藏该批画作。有档案资料显示,贵重的画作被卸去画框,经处理过后再放进密封的锡罐内,并埋在港督府的花园里。不过,负责匿藏画作的巴蒂史密斯、冯?科布扎及哈蒙三人在日据时期相继去世,画作的确实位置成为秘密。战后为追寻这批画作,政府在1945年及1976年数度进行发掘工作。至1979年,适值港督府大肆修葺,港督府里里外外、地库,以至附近的地道及防空洞都被彻底搜寻过,部分旧建筑构件亦被拆除,但依然未能找到名画。”

    “彭教授,根据你多年来对港岛史料的研究,你认为这一次礼宾府挖掘出来的那些大锡桶,是否就是当年英国人在港岛沦陷前夕埋下的宝藏呢?”主持人询问道。

    “从那些大锡桶的定制样式,以及埋藏时间来看,应该就是当年沦陷前夕埋下的那一批宝藏无疑。”彭教授点头肯定道,“只是不清楚为什么会是空无一物,这个疑问也在我和我的同伴当中,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会不会是这样子,当年英国人只是埋下了空桶,而造成一种还要回来的假象呢?”主持人问道。

    “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有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彭教授咳嗽了一声道。

    几乎是一日之间,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网络媒体甚至是电视台上,都在播报关于礼宾府藏宝的事件,从来龙去脉到历任港督对于此事的重视等等,一项项都挖掘出来,说得条理分明。

    就好像当年英国人藏宝的时候,他们就在眼前参与了一样,说得头头是道,栩栩如生。

    此时,港岛的网络上,以及一些纸媒上面,就开始出现了质疑英国人当年做法的文章,文章认为英国人利用几十只空桶,将港岛人愚弄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如今真相终于揭穿,却是令港岛人大失所望,原来所谓的藏宝不过就是一个骗局而已。

    更有文章深层次地进行分析,历数英国人治港期间所犯下的历历罪行,以及对港岛人的各种欺骗等等,言辞激烈,字字珠玑,一看就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短短的一天之内,港岛的舆论就开始掀起了轩然大波,针对英国人的谴责和谩骂开始升级,连带着那些闹事儿的学生们,也受到了牵连,被人无端暴打的例子很多。

    而对于目前的状况,特首表示此事内情究竟如何,特首办方面也不清楚,只是确定那些大锡桶确实是从锦鲤池下面挖出的,至于其他的事情,则表示一无所知,也不能够认定这些大锡桶,就是当年英国人撤离之前,埋藏的那些宝藏。

    但是特首办这边儿发布的消息,就让人们意识到,这些大锡桶的来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会埋藏这么多的空桶在原港督府的地下呢,他们绝对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别有用心。

    根据现在专家学者们的分析认为,这批宝藏绝对是存在的,但是它们应该已经被英国人运回了英国,这里留下的只是一个空壳子而已,并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就是为了愚弄港岛人,制造出英国人对港岛非常重视的假象而已。

    更有文章表示,这一行为简直就是弥天大谎,令人激愤,同时联系到目前学生们闹事儿的背后,仍有英国人不甘心在港岛失败的影子在其中绰约晃动。

    在这样的论调的支持下,港岛多地都发生了反对英国人返港的活动,群情激奋的人群,甚至冲上了中环,跟学生们发生了激烈冲突。

    警方临时负责人林青雅高级助理处长则在事后表示,群众运动不宜过度干预,中间爆发了肢体冲突亦属正常,只是事态尚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还好没有发生人命事件,亦属幸运。

    不过林青雅高级助理处长也对学生们作出呼吁,由于他们对于港岛事态的影响过久,对于站街运动持反对意见的市民数量急剧上升,以后的事态更不容易控制,警方在这方面也无能为力,不能够继续保证这种极端行为的继续。

    林青雅的讲话发布之后,媒体方面则分析认为,这表示警方对于站街运动已经感到厌烦,而市民也强烈要求警方不能将有限的警力资源,浪费在这些无谓的事件上,目前港岛多地仍有最需要警力支援的地区得不到足够的关怀等等。

    林萧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和韩雅等人,已经回到了京城。

    韩圣贤听说三个女儿和准女婿林萧都回来了,感到有些高兴,特意让他们都回家,说是中午要一块儿在家里面吃饭,团聚一下。

    “你老丈人这是要犒劳你一下呢。”韩琪就对林萧说道。

    “呵呵。”林萧笑了笑,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事实上,这里面倒是的确有这方面的因素在内。

    林萧在港岛做的一些事情,别人可能无法得知,但是因为有韩雅的参与,所以他老丈人韩圣贤肯定是很清楚的,尤其是当时跟港岛驻军也有联系,作为韩圣贤这个军委副,就更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了。

    正是因为韩圣贤明白林萧在港岛的一番动作,直接影响到港岛最近的社会动态发展走向,让原本有些混乱的港岛社会局面,变得比较清晰起来,而对于外部势力的打击也是很沉重的,所以才会对林萧这一次的做法感到非常赞赏。

    在韩圣贤看来,这也就是港岛那里的情况特殊了,不然的话,怎么会由着一群外国势力去挑动学生们闹事儿,搁在他身上的话,早就给他们镇压了,哪里还能让他们捣乱这么久?

    说起来,港岛那边儿的政策,确实是有一些问题的,特区政府方面的手段有点儿太软弱了,虽然说是要保证市民的部分权利不受影响,但是为了少数人的权利,影响到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很明显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