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医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豪门医少- 第5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居然还有这样的东西,挺有意思的。”韩雅惊讶地说道。

    文房四宝人人都知道,就是笔墨纸砚,但是臂搁什么的,不是那个年代的人,还真没有多少人认得的,毕竟现在写毛笔字的人都很少了。

    正如林萧所言,臂搁是书写绘画时垫臂肘的用器,也叫搁臂、腕枕、秘阁等等,其中秘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

    臂搁的出现,与国古代书写用具和方式密切相关。

    古时候,人们写字时手拿沾满墨汁的毛笔,悬腕自右向左竖书。这就使得稍不留意,手臂、衣袖就会刮到写完的东西上。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之事,有人就想出了用东西把臂肘垫起来的办法,后来逐渐加以改进,成固定的形成,臂搁这种文房用具就成了书斋中不可或缺的集实用与观赏于一身的案头小品。

    臂搁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名品荟萃。

    明代屠隆在他的专著中记载,“有以长掸古玉赢为之者,近以玉碾螭文、引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紫檀雕花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者。”还有“倭人造墨漆秘阁,如圭元首方下,阔二寸余,肚稍虚起……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为秘阁上品。”

    实际上,除了屠隆所提到的玉、木、竹、漆质的臂搁外,也还有以象牙、瓷等制成的,这些从考古发掘和传世之作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由于质地不同,臂搁的装饰手法也不同,有浅雕书画怡情的,有镌凿诗句为座右铭的,有刻饰花草人物、历史故事等欣赏多,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传世臂搁中,以竹刻臂搁,雕玉臂搁、次臂搁为最多,尤其是竹刻臂搁。

    竹刻臂搁是刻制最多的竹刻品之一,也是竹刻艺术的主要代表品种之一。

    明清两代的竹刻名家,几乎都竹刻臂搁传世。

    无论是“金陵派”、“嘉定派”还是浙派的“留青刻法”、“陷地浅刻”等等,仅举几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朱三松人物图臂搁:这是一种明万历至崇祯间由朱稚征(16281644年)刻的臂搁精品,朱三松,名稚征,三松是他的号。他是嘉定派竹主和创始人朱鹤的孙子,秉承祖业,把嘉定派的高深刻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所刻的人物臂搁,笔筒等等竹刻作品,无不精致深厚,生动自然。

    张希黄花卉图臂搁:明末浙派“留青”法刻竹创始人张希黄作。张希黄,浙江嘉兴人,他创造的“留青”又称“皮雕”竹刻技法,就是一改以往竹刻家在刻竹前先把竹皮、所谓的“青”刮去再进行雕刻的方式,而是保存竹皮,只将竹内稍加刮磨后就在竹皮上雕刻,刻完后,再将没有绘画或写字部分的竹皮擦掉,使图案高出竹雕地子,好似浮雕。经年之后,刻成图案的竹皮微泛黄,而竹肤颜色变深,就形成了明暗对比,具有一种高雅淡泊,巧而不媚的文人之气。

    玉臂搁的传世量少,一般来讲,这种臂搁纹饰很繁杂,象明代陆子冈青玉竹节臂搁那样,仅刻饰两枝稀疏的翠竹者比较少见。

    象牙臂搁主要流行于清雍正、乾隆年间,且大多为宫中御用品,如“罗汉渡海图臂搁”、“松阴雅集图臂搁”、“旭日东升图臂搁”等,均为此中精品。

    瓷臂搁是到了清康熙以后才烧造的,由于本身为瓷质,其优劣的认定多以瓷的好坏为标准。画家高凤翰曾涉足此事,他传世的五件的臂搁都是康熙晚期作品。

    清代末年,景德镇烧造出了一种仿竹臂搁特征的瓷臂搁,竹黄色釉,上刻花纹,但传世者不多。

    “臂搁在文人雅士当中,流传很广,但是大部分都是竹木制品。”林萧从韩雅的手上,接过那黄杨木雕刻的臂搁,对她解释道,“但是竹木制品很容易被虫蛀,火烧,或者跌打摔坏,再加上当年破四旧,大部分都给烧掉了,所以留下来的就极少了。”

    接着他又说道,“当年这只臂搁,如果是在国内的话,也未必就不会遭到毒手,好在是流传海外,逃脱了被烧毁的厄运,如今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建国初之后的二十多年中,毁掉的珍贵文物不计其数,华夏民族的大部分瑰宝,无论是地上建筑,还是地下陵墓,无论是皇宫珍品,还是民间私藏,但凡是跟四旧扯得上边儿的,就给毁了一个干干净净。

    多少价值难估的历史文物,统统给烧了、砸了、毁了,灭了,想起当时的情景来,林萧也不由得有些扼腕叹息。

    就像是道门的许多秘法,也彻底断绝了传承,以至于现在连个像样儿的道士,都找不到了,道门密咒什么的,更是无人会吟诵了。

    “四爷的运气,还算是不错了,终于找到了这么一件祖上的遗物,虽然说多花了点儿钱,但是也值回票价了。”林萧感慨道。

    “这么说的话,四爷总算是了却一桩心事。”韩雅点头说道。

    太祖留下来的私人物品本来就不算多,大部分都进了博物馆,如今四爷高价从海外回购了太祖当年用过的臂搁,而且还是太祖的老师亲自赠送,这东西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自然都是很高的。

    尤其是对于四爷这种太祖后人来说,能够保有一件太祖亲自使用过的物件,当然是弥足珍贵,就算是花很多的钱,也是合算的。

    眼前这件臂搁,看上去已经有很明显的磨损迹象,但是磨损处圆润光滑,早已经被磨得光可鉴人,足以证明这件臂搁是太祖当年用了多年的。

    对于这么一件物品,四爷自然是志在必得,只是这东西不好过海关,若是用走私的方式拿回来,四爷的面子上又挂不住,所以干脆委托林萧来办这件事情,结果就跟轻松办成了。

    “等晚上了,我把这件臂搁给四爷送过去,也算是交差了。”林萧说道。

第963章 又见叶家兄妹

    四爷的时间可不是那么清闲,也就是接到了林萧的电话,听说他已经带着东西回来了,这才推掉了其他的活动,特意等林萧过来。|经|典|小|说||【】

    不过这一次,既不是在酒店,也不是在会所,而是在四爷京城的家中见面。

    四爷的家,是典型的京城四合院结构,面积要比普通的四合院大了一些,但是也没有林萧得到的陈家大院儿那么离谱儿,毕竟这是闹市区内,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面积。

    饶是如此,这个四合院儿也比普通的四合院大了一倍有余。

    林萧过来的时候,天色还没有彻底按下来,他的车子才停在大门外面,就听得四爷的声音传了出来,却是得到了门卫的通报,直接迎出来了。

    “四爷客气了,还亲自出来。”林萧笑着说道。

    “贵客临门,当然要亲自迎接,按照以前的规矩,那得是大开中门才对。”四爷笑着握了握林萧的手,然后搂着肩膀把他请了进去。

    旁边儿几位大概是朋友什么的,看到了这个情景,顿时对林萧刮目相看。

    毕竟四爷的身份,大家都很清楚,他平时的谱儿也摆得挺大,一般人来了,都是爱搭不理的,除非是家世特别显赫,又跟四爷家祖上有来往的那种,才会给予礼遇。

    像林萧这样的年纪不大,看上去也面生得很的人物,居然也能够跟四爷把臂言欢的,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所以大家都在猜测,这位又是什么大人物的子弟,不然的话,完全就没有可能被四爷这么对待的。

    进了屋里面之后,林萧就看到不少人都在,估计四爷这是准备在家里面接待客人什么的,连羊肉火锅都给支上了,炭火也烧了起来,还有些帮闲们此时正在准备酱料和肉片什么的,几个女人正在整理那些洗净的蔬菜。

    “四爷这日子过得,美啊!”林萧看了就笑道。

    “唉,瞎混而已。”四爷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朋友在山里面放养了一群羊,如今长成了,特意杀了几只来待客,我这里就是提供一个吃饭的场地罢了,反正大家人多了热闹,倒也是一桩盛事。”

    然后四爷又说道,“待会儿你也别走,吃过了再回去吧,反正羊肉多着呢,只是得慢慢切,不比在饭店里面能吃现成的。”

    “切羊肉什么的,我最擅长了。”林萧张口就来,倒是也没有胡说,毕竟以他的能力而言,且羊肉真的是小菜一碟,就算是把羊肉切成头发丝儿那么细,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真要说起来的话,他切羊肉片,根本就不需要用到刀。

    两人说着话,就进了后面的正房。

    此时落座之后,四爷就有些希冀地看着林萧问道,“东西带回来了?”

    “幸不辱命。”林萧顿时就笑道,然后就从怀里面掏出一个用黄绫子包裹着的盒子来,放到了桌子上。

    四爷大喜,当下就接过了那盒子,然后打开包裹,将那里面的黄杨木雕臂搁给取了出来,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摩挲观看,神情之间,颇为激动。

    林萧见四爷沉湎其中,倒也不觉得奇怪,他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然后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唉,林萧老弟,让你见笑了。”四爷良久才从那种深深的沉湎之中,清醒过来,旋即就将臂搁放到了盒子里面,重新盖上了盖子,然后有些感慨地对林萧说道,“实在是睹物思人,有点儿情不自禁而已。”

    “四爷客气了,这是人之常情,理解理解。”林萧点头回答道。

    林萧说这话,倒是由衷得很。

    毕竟当年太祖他老人家确实非同一般,雄韬伟略,经世济民,种种风采实在是令人神往。

    可惜是他的后人,却没有沾到多少光,四爷虽然是嫡系传人,也就是担了一个虚名而已,实际的好处并没有捞到多少。

    甚至是太祖的遗物,也没有留下来几件在他的手中。

    如今好不容易从海外回流,找回了这么一件,四爷当然要激动了一些。

    再说了,这件遗物的意义也不同,这可是当年太祖的老师赠予太祖的一件臂搁,无论是从文人惺惺相惜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岳父对女婿的看重来说,这件臂搁所承载的涵义,确实是很厚重的。

    四爷正是太祖原配这一脉的后人,当然会对这件臂搁非常重视,所以才不惜借重林萧的力量,将它给应了回来,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我身边儿,并没有几件像样的太祖遗物,这一件,也是偶然听说,才找人相求,人家也是听说是我要,才给了一个面子,不然的话,这绝对不是有钱就能够买回来的东西。”四爷絮絮叨叨地对林萧说了一番。

    “确实难得的很,我也看了也羡慕得很。”林萧也随口捧了几句,“这臂搁我也看过了几次,不论是从历史价值来看,还是从艺术价值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四爷有句话,我深表认同,那就是这东西花多少钱买下来都是值得的。”

    “还是林萧兄弟你理解我,晚上千万别走,除了涮羊肉,还有更好的东西呢。”四爷拍了拍林萧的手臂,笑着对他说道。

    林萧点点头,平心而论,这件臂搁怕也是太祖留存于世的唯一的一件亲手刻制过字样儿的臂搁了,只凭这一点,就有无数人趋之若鹜,更不要说其他。

    四爷将东西收好之后,就拉着林萧到了西房,这边儿已经支好了桌子,开了四桌儿,都是架着铜火锅,抻长了脖子等着羊肉下锅呢。

    “来来来,先坐下再说。”四爷拉着林萧,来到一张空着的桌子旁,就坐了下来。

    各式器物此时都已经摆好了,羊肉、韭花酱、芝麻酱、辣椒、糖蒜、香葱什么的,摆在小碟子里面,格式蔬菜放在一旁的架子上,此时的铜火锅中的水已经开了,正是吃着白水羊肉的最佳时机。

    “林萧兄弟,大家也别客气了,就当是在自己家里面一样。”四爷笑着对林萧说道,“吃涮羊肉这种个事情,讲究的就是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没错儿。”林萧也点头赞同道,“要的就是这个味儿,真要是旁边儿站俩丫头伺候着,那也就不叫涮羊肉了,毕竟这个涮羊肉的讲究,就是一个涮字。”

    “羊肉下锅,羊肉下锅。”这个时候,四爷就喊了起来。

    于是两人也就不客套了,各自夹着羊肉在开水锅里面涮着,然后蘸了那酱料,美美地吃了起来,偶尔再喝一口冰镇的啤酒,果然是非常舒爽的感觉。

    说起来,涮羊肉是京城的老传统了。

    刚入冬之后,来这么一锅子涮羊肉,绝对是至高无上的享受。

    不过前些年的时候,因为一场疫病的影响,京城里面不大流行吃这铜火锅涮羊肉了,说是这么多人的筷子口水什么的搅合在一起,不卫生,也容易传染什么的。

    所以有一阵子铜火锅涮羊肉就无人问津了,后来有人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啊,不吃涮羊肉,就感觉到生活当中少了点儿什么一样。

    而对于华夏人而言,如果吃不舒服,那还不如死了算球。

    当然了,聪明人还是有的,他们就发明了一个顺应时势的分餐制,用小酒精锅来涮肉涮菜,这样的话,一人一锅,岂不是避免了传染的风险,而且还能够继续享用美食?

    只是这么一搞的话,究竟还是不如整一个大铜火锅爽快,所以时间久了,大家觉得已经没事儿了,这铜火锅就又回到了餐桌上了。

    当然了,能够跟四爷同桌吃饭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其他人虽然闹腾,但也都是在自己的桌上吃饭,偶尔向四爷敬酒而已,却绝对不过来骚扰四爷和林萧。

    林萧一边儿吃涮羊肉,一边儿看这里面的情形,就觉得这些人可以说是等级分明,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级别,如果不是一个圈子里面的人,绝对不会硬往一块儿凑合。

    两人一边儿吃,一边儿闲聊,不多时就听到四爷的手机响了起来。

    四爷看了一下手机上面的来电显示,然后就接通了电话,嗯嗯啊啊了几句,干脆说道,“那你们就过来吧,速度快一点儿,还能赶得上吃肉呢,不然的话,就只有喝汤了。”

    林萧倒是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四爷这话听得挺有意思的,这饭都吃了一半儿了,居然还喊人过来,而且他说的也没错儿,如果对方来晚一点儿,京城的路况再差一点儿,林萧和四爷再吃得快一点儿,那么等他们过来的时候,就真的只有喝汤了。

    不过对方来的也挺快的,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样子,就进了大门儿。

    林萧正在煮菜叶子,听到有人进大门的脚步声,不由得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却发现居然是叶老三和叶浅秋兄妹俩联袂而来,这让他感到有些诧异。

    不是说,叶家人跟四爷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般般而已吗,怎么现在倒是好像有点儿拉近了呢?

    只是这种事情,跟林萧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自顾自地煮菜叶子,又用勺子往铜火锅里面添水,却没有注意到叶老三和叶浅秋兄妹,已经走过来,坐在了自己的身旁。

    “林大少,多日不见,一向安好?”叶浅秋挽起了袖子,端了一盘儿羊肉片过来,笑意盈盈地对林萧说道。

    “嗯,好,我好,你也好,快吃吧,现在汤料的温度刚刚好儿,过一阵子再吃的话,就得换汤了。”林萧抬起头来看了叶浅秋一眼,嘴里面还塞着羊肉,含含糊糊地对她说道。

第964章 心有所感

    什么叫我好你也好啊?这话说得实在是有点儿暧昧了。请加经|典|书友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