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乐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乐神-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穿着白色休闲上衣,藏青色牛仔裤,背着一个黑色的大笛包的年轻人,随着三三两两的人流走进了教室,才一进来,便有许多早到的学生和他打着招呼。

    “楚扬,坐这儿吧,这儿位置好!”

    “楚大师来啦,先给大伙儿吹一段儿吧,反正现在马老师还没来!”

    “楚扬学弟,我们都听了你在网上的那首《新牧民新歌》,超炫哦,你可是我们宿舍的集体偶像,怎么样,给学姐签个名吧?”

    ……

    如此众星捧月般的情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第一次参加马迪老师的公开课,在华西音乐学院公开了他“晴舞飞扬”的身份之后,楚扬每次出现在华西音乐学院,都会引来不少笛子爱好者和他讨论交流,或是切磋笛子技巧,或是要求签名合影,俨然一个小小的明星。

    可以说,现在楚扬虽然还没有正式入学,但在华西音乐学院,已经是一个风云人物了。艺考的时候连拿两张通行证,又在网络上发表三首作曲。首首大卖,参加红歌赛一举夺得冠军,在有心人的宣传之下,这些事迹都成为了笼罩在楚扬头上的光环,使得他走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经常遇到一些仰慕者,或是一些自命水平不凡的挑战者,倒是不至于寂寞。

    楚扬笑着和身边的人打了个招呼,便找个椅子坐下了。他虽然笛子水平很高,但倒还不至于在马迪的课上卖弄自己的笛技。他虽然不是马迪的学生。两个人之间只是类似于爱好者之间的切磋交流。但马迪的公开课,他几乎是每节必听。虽然楚扬的演奏水平要高于马迪,但在对笛子演奏的系统认识,以及笛箫作品的艺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却是他的短板。听马迪的课。恰好能弥补上他的这些不足,所以在内心里,他对马迪还是相当尊重的。对马迪属于亦师亦友的感情。

    大教室里渐渐坐满了人,不多一会儿,郑老和几个老干部局的退休老干部也过来了,见到楚扬在,郑志明乐呵呵地和他打了个招呼。郑老是个笛痴,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钻研笛子演奏上了,以前是佩服马迪的笛艺,两个人是挚友,现在又加上了一个楚扬。虽然楚扬的年龄小了些,但在笛子演奏上的水平真不是盖的,郑老私下里和他交流了几次,都是获益非浅。

    “小扬同学啊,你在网络上那个《新牧民新歌》,我和几个老家伙可是都听到了,还是听的正版哦。”郑志明乐呵呵地走到楚扬身边,一个挨着楚扬的同学,马上见机起身,给他让开了座位。郑老是马迪公开客的常客,这些管乐系的学生也都知道他的身份,虽然是一个退下来的市委领导,但在秦海的文化艺术界,郑老依然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只是一点小技巧,倒是让郑老你见笑了。”楚扬笑着冲郑志明点了点头说道。

    “哎,年轻人不用太谦虚,你的笛子水平别人不知道,我们几个老家伙还不清楚?别听报纸杂志上一些人胡说八道,那是嫉妒你,那么厉害的连续吐音,有本事他们站出来吹一个?”郑志明不屑地说道。作为一个笛友,平日里自然少不得关注一些笛坛的新闻,楚扬的《新牧民新歌》最近闹得沸沸洋洋,他也很关注这件事情。

    “就是,楚扬,你那首《新牧民新歌》我们宿舍的几个哥们儿都特别佩服,最后那一段吐音太炫了,就是太难吹,厉害!”后排一个男生也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说道。

    “不是难吹,是你们的手指灵活度和气息的控制功夫没有到家,这首曲子最后那段吐音,要用你们马老师讲的那种舌根断气,似连非连的意境,配合灵活的手指小动作,才能吹得干净清楚,用力过猛,或是手指僵硬,功夫不到家,都是吹不了的。”郑老随口点评着,同时心里也在感慨着那首《新牧民新歌》的技巧难度,他也算是一个半专业人士了,吹了几十年的笛子,手头上的功夫丝毫不输给那些专业演奏家,但楚扬这首《新牧民新歌》最后那段超难的吐音,他硬是吹不下来,连续练几天依然是如此,可见楚扬这首曲子的技巧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九点整,马迪准时走进了教室,看到郑志明和楚扬,他笑着冲两个人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了授课。

    马迪今天讲的内容,恰恰就是郑老刚刚所说的“舌根断气”的吐音奏法。之前楚扬没有听马迪讲过这种技巧,不过他的吐音也是根据自己的领悟,以最舒服的状态演奏出来的,今天听到马迪讲这一课,他倒是来了兴趣,很想听听马迪对于吐音的理解是怎样的。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课,主要来讨论一下吐音的演奏。大家都知道,吐音是笛子演奏中的常见技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在演奏中,这三种技巧经常会混合在一起出现。在座的很多同学都系统地学习过这三种吐音技巧,我就不再一一举例子区分,下面我重点要讲的是吐音的演奏技巧。”

    马迪说到这儿,看到下面很多同学都露出了专注的表情,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许多笛子教材上讲到吐音,都强调舌尖的重要性,但根据我多年的演奏经验来讲,过分强调舌尖的吐音,虽然可以做到短促、富有弹性的效果,但却略显刺耳,不圆润。”

    马迪说到这儿,从笛包里拿出一支f调的梆笛,调了调笛膜之后,开始吹了一小段三吐。

    这段三吐,是笛子名曲《五梆子》中的一段经典三吐音,马迪吹了一遍之后,当真如他所说,每个音都短促、弹性十足,带着一股跳跃的感觉。

    一小段演示很快结束,面对台下响起的掌声,马迪做了一个双手虚压的动作说道:“别鼓掌别鼓掌,我刚刚示范的这是错误的吐音,你们鼓什么掌,你一鼓掌我教错了回头学校扣我工资。”

    马迪的幽默,顿时引得台下响起了一阵轻松的笑声。等到笑声平息之后,马迪才继续讲道:“刚刚这段吐音,就是全部用舌尖的部分演奏出来的。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这样吹也很好听,但实际上这个声音是很噪的,而且在意境上不连,它是断的。大家再听这一段。”

    马迪说着,再次横起笛子,吹的依然是刚刚的那段《五梆子》,这一次,他的唇形比起之前松了许多,风门也似乎大了许多。依然是那段吐音响起,但比起刚刚那种短促、跳跃的笛声来,这一次的笛声却显得自如、连贯了许多,跳音依然是跳音,但每个跳音之间,却仿佛多了一丝似连似断的意境,比起之前那一遍,显然这次的乐句更富整体感,也更有表现力!

    “这是吹的是对的啊,想鼓掌的可以鼓了。”马迪笑着放下笛子说道。

    教室里又是笑声一片,同时笑声之中也掺杂了热烈的掌声。显然,马迪这种幽默的授课语言,深得学生们的喜爱。

    楚扬鼓着掌,却没有笑。他在思考着马迪刚刚讲的那些东西。

    以他对笛子演奏的认识,马迪刚刚演示的两遍吐音,他自然是一下子就听出了区别在哪里。

    笛子教材里,吐音部分舌的动作,一般用字母“t”和“k”表示,但发音发的是汉语拼音的音,而不是英文字母的音。比如单吐就是“t”,双吐就是“tk”,三吐是“tkt或ttk”,其中t就是主要用舌尖发力,而k主要用舌根发力。

    刚刚马迪后面那段的三吐演奏,显然是把t这个主要用舌尖发力的音,也加上了舌根的力量,而且主要以舌根为主,这样一来,舌尖的动作就小了许多,而主要用舌根部的运动来截断气流。比起舌尖动作来,这样演奏的好处是使吐音的断奏更为自然,楚扬几乎瞬间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接下来,我用这种演奏方法,给大家演奏一小段。”马迪说着,横起f调梆笛,下一刻,一股如同万马奔腾般势不可挡的连续快速吐音,从笛子中传出!

    楚扬一震,当即便听出来马迪吹的,正是自己前不久创作并上传到网络上的《新牧民新歌》,而且是最后那段最难的部分!

    听到马迪吹这段最近被网络上笛迷们热炒的“超级吐音”,所有的听课学生也都瞬间兴奋了起来,集中精神伸着耳朵听着,生怕错过了哪怕一个小小的细节!(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良“超级吐音”

    马迪演奏的这段《新牧民新歌》中的超级吐音,瞬间吸引了教室里数百名学生的注意!

    楚扬认真倾听着马迪的这段吐音,同时和自己的演奏相比较,顿时,他便品出了些味道!

    “连绵不断,绵延若存,似断还连,原来吐音,还可以这么吹!”听着马迪的笛声,再看着他演奏的姿态,楚扬一下子便把握了马迪吐音的精髓!

    “这样的演奏,使得吐音的发出更为容易,同时也没有了那种突兀、尖锐的感觉,这种处理方法,当真奇妙,却是以前我没有注意到的。看来,尽看书和凭着以前音修士的经验,果然还是不够!”楚扬品着刚刚马迪演奏的这小段吐音,心里思忖着。

    原以为,笛子这种乐器,既和“摄魂梭”相通,又是自己到地球来之后,所研究的第一种乐器,从制笛,到吹笛,一切的技巧手段都已经穷尽,剩下的只是对个别作品意境上的把握和心境的修为,却没想到,马迪这番吐音的演示,再度让楚扬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马老师的综合技术肯定是在我之下,但他这一手舌根断音,却是深得连绵不绝的意境,可以说单就表现力上,的确比之前我演奏的《新牧民新歌》要高了一筹啊。”楚扬听着马迪的演奏,心里不由得叹服道。

    听着马迪完美地吹出了这段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超级吐音”,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马老师真厉害啊。这段超级吐音我怎么吹都吹不下来,没想到马老师轻松就吹下来了。”离楚扬不远的一个男生一边鼓掌一边兴奋地说道。

    “那当然,没看原奏都在这儿坐着听马老师的课嘛,好歹马老师也是华西笛王,超级吐音自然不在话下。”另一个男生附和道。

    听着两人的对话,楚扬也不由得哑然失笑。所谓的“超级吐音”,不过是《新牧民新歌》大火之后,在网络上笛迷们给结尾的一句快速吐音起的绰号。就本身的技巧来讲,只要是演奏家级别的乐手,吹奏起来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只不过这段吐音因为听起来很酷很炫。又因为《新牧民新歌》这段时间在网络上引发了风潮,这才被炒了起来,有了这个叫法。

    刚刚听了马迪的演奏,想明白了“舌根断气”的技巧。楚扬已经可以肯定。自己再吹这段《新牧民新歌》的吐音。肯定会比照以前,再上一个台阶!

    刚好在他手痒,想要试手的时候。马迪就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笑着点了他的名字。

    “楚扬,你上来一下,这首曲子是你创作的,你给大家讲讲你的感受。”

    听到马迪点自己的名字,楚扬笑了笑,拎起座位上的笛包,走上了讲台。上马迪的公开课还带着笛包的,除了楚扬,基本上也就没别人了。因为别人不会有机会在马迪的课上现场演奏,除了事先安排好的示范。但楚扬不同,自从他上马迪的公开课以来,几乎每节课上,马迪都会不定时喊他上台做示范,同时关于授课内容,马迪也会在这种公开场合和楚扬进行探讨,完全不是那种老师教学生的口气。

    这也使得楚扬在这个教室里的地位十分特殊,说他是学生,但却隐隐有着助教的身份。

    走到讲台中央,楚扬定了定,笑着说道:“其实创作这首曲子,也是即兴之作,大家知道的,之前有个叫曹行之的家伙在报纸上说我不懂技巧,所以一时生气就写了这首曲子。当然后来他又说我这是技巧堆砌,没办法,嘴长在他身上,只得由他说了。”

    听着楚扬的话,听课的学生们顿时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底下坐着的大多数都是笛箫专业学生,有不少都是楚扬的晴迷,对于楚扬和那个乐评家曹行之之间的过节,自然是一清二楚。

    “不过刚刚马老师的讲解,也给了我很好的启发,舌根断音的技巧的确是笛子吐音的一项了不起的突破性技巧,比起传统的ttk或是tkt式发音,这种方法更省力而且更便于掌握,演奏出来的旋律也更为连贯动听。说老实说我也是第一次听马老师讲这个技巧,不然我那首《新牧民新歌》的结尾,就不是那么吹了。”

    楚扬说着,从笛包里拿出了e调曲笛,转身看着马迪说道:“马老师,不介意我在这里试下吧。”

    “没事没事,你吹你吹!”马迪乐呵呵地说道。他的课堂气氛本来就很宽松,对于楚扬更是有一种近乎放纵的味道,基本上在他的课上,楚扬只要在场,就算他自己不要求,马迪也要让他上来吹上一段的。听楚扬吹笛子,马迪总是感觉自己的收获特别大。

    看着楚扬调好了笛子,马迪也很想看看,就凭着自己刚刚那么一小段的讲解,这个年轻人到底领悟到了多少!

    “舌根断奏”虽然是一门将传统吐音进一步改良,使之简单、省力,同时增强表现力的技巧,但吹起来虽然好听,想要短时间内学会,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楚扬之前在《新牧民新歌》里的演奏,马迪也听过,可以说技巧上的确无懈可击,但论到这个技巧的运用,却是一点也没有,毕竟通过了解知道,楚扬之前那些东西只不过是从教材上学的。虽然规范,但却也失了一些特点。

    但凡是成了名,成了家的大师,每一个人的演奏都是有特点的,就像是冯子存的剁音天下最强,陆春龄的江南水乡风韵无人能及一样,说到华西笛派,“碗碗腔”,没有人敢说自己比马迪吹得更有味道!

    就像这个“舌根断音”,就是标准的“马氏风格”,作为笛子演奏中的基本技巧,吐音在不同大师的手中,意境也是不同的。就像是马迪的好友张延武,他的吐音就以轻盈、灵巧著称,和他的独家“小鸡啄米”一样,一粒一粒的音,听着就透着一股子灵劲儿!

    台下的几百名学生,就像是早已经习惯了这一幕一样,静静地看着舞台中央的楚扬,等待着他演奏这段“超级吐音”。虽然早已经在网上听过了,但真人版的还是头一次,看着原奏亲自在他们面前吹,这种震撼自然比网上要强得多。

    横起笛子,左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覆盖住六个音孔,似搭似盖,不多用一份力气,却将六个音孔闭得严严实实的,单是这一个架子,就深得竹笛演奏的“松”字的神韵。

    很多人吹笛子好多年了,按孔的六根手指还僵硬无法,要用力地按着,生怕按漏了孔吹不响,但真正入了门的行家,按孔的手指根本不是“按”的力气,而完全是用指肚“盖”住、“搭”住音孔,这样才能在快速的演奏中随时保持手指的灵活。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有些人吹了几十年笛子,都做不到传神到位,但楚扬却完美地掌握了这个窍门,可见其在竹笛上的天赋之高!

    横笛,覆唇、吐气、运指!

    随着一连串细密的手指小动作,“超级吐音”瞬间在阶梯教室响起!

    连绵细密、均匀流畅,楚扬起音的时候,本来是头微微向下低垂,随着“超级吐音”吹起的时候,他整个人以腰为轴,均匀地由左下到右上,起伏了一条流畅的弧线,同刚刚奏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