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有点类似于黑话,常在四九城里混的麻三,哪有不明白的。立马就怂了,大刑他可熬不过去,也没必要去熬。

    紧接着麻山有抖出了很多金州城布防的情报。有些情报根本不应该是他这个小小把总应该掌握的。不过,麻三喜欢四下里到处串联,拉人来耍钱。各营各哨,各个岗位参与的耍钱的人可不少,玩得兴起的时候,哪还有什么保密意识啊,

    经过麻三的描述,清军在金州城的布防安言信了解的差不多了。只是徐邦道率领的拱卫军是从旅顺赶来驻守金州城的,麻三不大清楚他们的情况。不过还是大致描述了这支敢于在野外和日军硬钢的清军,总体的评价就是,新兵很多,装备很差。

    麻三在一边倒豆子般的交代,杨小东再一旁记录着。等麻三交代完毕,安言信给他使了个眼色,他拿着这份审讯记录去找赵之一。

    安言信让守在帐篷外的海豹队员给麻三喂了点水,顺带给他解开了脚上束带。让他可以活活动动,恢复下不畅的下肢血液循环。

    这个时候,麻三觉得自己的小命大概算是保住了。

第十七章 李萨虎的怨念() 
杨小东拿着麻三的审讯记录来到指挥中心找赵之一的时候。赵之一有点讶异于安言信的手段了,这也太快了呀,这就审完了啊。而一些知道海豹突击队要审讯清军的士兵,悄悄得聚在了那个审讯帐篷的附近。虽然看不到帐篷里面的情况,但是打算能听听严刑拷打的惨叫声。

    没穿越前,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审讯这场面也就是在电视的社会新闻或者电视剧里看过,刑讯那就在各种神剧才能看到的,不过好的演员不多,那些小鲜肉的演技太差了。吃瓜群众们表示完全看不出受刑有什么痛苦的。现在有机会接触下正真的刑讯逼供,一时间好奇围观的人竟然不少,看来国人爱看热闹的天性,换了个时空也是热情不减啊。

    围观的人群中就有李萨虎,昨天带着侦查小队抓麻三的就是他。他在这围观不仅仅是因为好奇,他幻想着要是动手的海豹队员累了,他就接替上去,绝对让麻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话说李萨虎哪来如此大的怨念呢,这得从麻三坐的那匹马说起了。昨天在俘获麻三并完成侦查任务后,他们就原路折返了。在回基地的路上,居然碰到了那匹把麻三掀翻在地的马。

    李萨虎穿越前去过华夏西北地区旅游,尝过烟熏马肉的味道,那可是美味佳肴啊。在穹顶光幕里呆了六个月,他严重怀疑自己的味蕾,都被老美那些食物搞到退化了。

    看着这匹膘肥的马儿,脑海中记忆里佳肴的味道,让李萨虎做出了把马带回基地宰杀的决定。

    侦查小队没有一个人会骑马,李萨虎只好把身子探出车子,自己牵着缰绳,让“皮兰哈”步战车低速行驶,以便配合这马的速度。

    作战任务都是有严格时间表的,什么时间到达,什么时间完成任务,什么时间返回,都是有计划的,而且指挥中心会随时跟进任务进度。有计划外的因素导致未能按时间表运作时,要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的。

    李萨虎为了享用美食,私下更改任务时间表的举动,回到基地后被他的OC(直接指挥他的上级指挥官)狠狠的训了一顿。

    看官们也许被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美军不就是以纪律松散著称的吗?也许美军在很多方面都纪律松散,但是在战场纪律方面可不会马虎。

    李萨虎一个分队出去执行侦查任务,指挥中心要给他们小队在通讯上开通专用的通讯频道,还要给他们预备医疗、救援、重火力支援上的人员以及装备,这些都是处于待命状态的,侦查小队如有需要随时提供各方面支援。李萨虎私下里更改任务时间表,这些资源就要给他的任务继续占用着。

    这要是放在原来时空的美军里,也就是洒洒水了。可是昨天穿越者刚刚到达这个时空,各种人力物力的调配都捉襟见肘,李萨虎这一举动无疑是招骂的。各个作战单位也是第一次配合行动,这小子一开始就给他的上司来这么一出,让他的OC如何下的了台啊,大家都在看着呢。

    这个时候,各个作战单位都彼此评估着自己身边的这些友军,谁是猪队友,谁是神队友,在彼此心中都还是待定的。李萨虎的OC可不想自己带的部队成为基地里的笑柄。

    假如你认为被狠狠骂了一顿,就是李萨虎怨念的源头,那你就错了。

    当李萨虎把马牵回基地后,那些趁施工间隙跑来围观的吃瓜群众可是不少。这也很正常,毕竟穿越者里大多数都是城市里长大的人,有几个人摸过马,骑过马啊?

    其中,胡大壮和李萨虎就有那么一点心有灵犀的意思。上来就评价到,这马大概三岁左右,马肉熏制后香而不柴,又是屁军马,肌肉结实,做出来的熏肉有嚼劲。胡大壮甚至计划了如何拆分这匹马,大概需要什么佐料,每人大概能分到多少肉。

    胡大壮的评头论足,完完全全地勾出了李萨虎肚子里的馋虫。熏马肋排,爆炒马腱子肉,熏马肠,炖马骨汤,马油煎饼,胡大壮开出了长长的菜单。

    不单单是李萨虎,边上的人都是听者为之动容啊,在座谁不是啃了6个月米帝的西式快餐啊。所有人都跃跃欲试了,就等这基地的工事构筑完成,宰了匹马,打打牙祭,就当奠基礼的庆功宴吧。

    这个时候吕向阳出现了,看着他安抚马儿的熟练动作,李萨虎感到自己期待的全马宴要坏菜了。

    吕向阳很快就安抚了这匹因为被围观而不停打着响鼻的马儿,它不在躁动不安地转动了,任由吕向阳抚摸它的鬃毛。

    吕向阳告诉大家这匹的品相很好,正宗的关外好马。只是它还是匹生马,没上过战场,所以才受惊把骑手给掀了下来。

    吕向阳和赵之一说,我们不能全指望我们的基地里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啊,万一哪天“导演组”把油料或者零配件给我们掐了,我们就抓瞎了。整个部队就完全只能靠腿来机动了。

    再者本时空的交通这么落后,很多地方马匹在很多地方要比汽车、装甲车要跑得快。我们也有必要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让士兵们学学骑术了。不指望弄出什么挥着马刀冲锋的骑兵,但是能提供另一种快速机动的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有这样一匹马,是个不错的开端了。等空暇时,吕向阳打算先指导有兴趣的人学学骑马。毕竟以后有缴获马匹的时候,总得有人回来了啊。

    赵之一也很认同吕向阳的想法,“导演组”从来都没怎么靠谱过,多一手准备,就多一种选择。

    然后,李萨虎就悲剧了,典型的羊肉没吃到惹了一身骚。被上级一顿狠批,还得继续啃面包罐头,他上哪找人说理去啊。

    没吃到美味的李萨虎怨气冲天,和一帮吃瓜群众围在那个审讯的帐篷周围,期待拷打行刑时麻三的痛苦叫喊声冲淡自己的愤懑。最好是海豹队员累了,出来喊帮手,自己就可以进去活动一下手脚,发泄发泄。

    然而,李萨虎的这一愿望又破灭了。没有想象中哭爹喊娘的求饶声,也没有誓不低头的大声疾呼。杨小东就这样兴冲冲的从帐篷里走了出来,拿着一本审讯笔录。

    很显然,麻三都招了,而且看杨小东的表情,麻三交代得很彻底。估计赵之一不会再为难他了。李萨虎和围观的吃瓜群众都散去了。

    “这些情报的真实性怎么样?”赵之一问安言信。

    “长官,你应该问的是准确性。麻三交代得这些很多都是他在赌博中道听途说的,情报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是,我保证他说的都是他听到的原话,和看到真实情况。麻三是个很会权衡利弊的人。”安言信回答。

    赵之一一边看着那副新画的地图,那是一副用日军地图和航拍照片从新制作的地图。一边根据麻山提供的情况在地图上做标记。

    “把吕向阳中尉请到指挥中心来,看来情况比我们之前估计得还要糟啊。”赵之一向杨小东说。

    此时的杨小东由临时历史顾问转职成他的传令兵了。

    “老吕,你看,这里。”赵之一指着地图和吕向阳说。

    “这里叫石门子,离金州城大约有4公里,直隶正定镇总兵徐邦道带着大约2200名清军在这里构筑了工事,打算在这里狙击日军。”赵之一接续解说。

    “麻三提供的情报显示,徐邦道带的这些清军都是些新招募的士兵,武器装备也很差。根据我们空中侦查带回来的照片也印证了这个说话。”赵之一又翻出了航拍照片给吕向阳看。

    “你看,这些事清军构筑的工事,很不规范啊,还有只有这几门炮,口径看起来也不大,还分散布置。看来清军的战斗编制有问题啊,连独立的炮兵都没有设置啊。”赵之一不禁摇了摇头。

    “说到战斗编制,我们也好不到那里去啊,你看得出我们这一个营的兵力是按什么来组编的么?典型的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飞机坦克,装甲车,海豹突击队,这都什么战斗编制啊。你啊,也就别吐槽人家清军的编制了。”吕向阳说。

    大家别小看了战斗编制的作用了,在实战中,合理的战斗编制才能发挥出军队和武器的最大优势。

    就拿甲午清日战争来说,清军和日军在陆军装备上差距是不大的,至少纸面上是这样的。清军拥有的步兵炮和日军的在数量上是不相上下的。有些资料上还显示清军步兵炮的在数量上海优于日军。质量上就不说了,日军还有一部分青铜步兵炮在使用,而清军都是钢制的步兵炮了,还有很多是当时最好的克虏伯炮。

    然而,为什么每每炮战,清军总是一败涂地?除了人的因素,这不合理的编制也是一大原因。

    清军没有独立的炮兵部队,把步兵炮分到了每个营里,大约是每个营500人就有4门步兵炮。然而日军有独立炮兵,例如日军第一师团就有一个39门野战山炮的炮兵部队。

    一旦发生炮战,日军呼叫炮兵支援,总是他们的炮兵部队来完成和清军炮兵的对抗的。前面提到了,清军是每个营都有4门炮的,战斗时,这些炮也是随着这个营一起布防的。

    战斗打响时,这些炮会因为跟随所属的部队驻防,而分散在战线之上,这势必会导致在和日军独立炮兵对抗中出于数量上的劣势。这是典型的让人家击中火力揍自己。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来战斗编制带来的战力了。

    同样的,“导演组”给穿越者们一大堆的先进装备,看似很优待他们。其实,是包藏祸心的。

    每一样先进的武器装备,再给它配备了合理配置后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一个机步营,配多少坦克,多少步兵战车车,多少步兵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重型武器装备少了,火力达不到最大化,多了严重拖累后勤。

    “导演组”这种瞎堆先进武器和作战队部做法,对穿越者来说,并不能充分发挥出一个365人机步营应有的作战能力的。

第十八章 医院() 
绿漆区指挥中心,赵之一用三合板隔出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作为战情处和会议室。

    各个作战单位的军官都到了,除了军医韩梅。作为基地里军衔最高的韩梅一如既往的傲娇,直接说明不参加作战行动会议。

    “大致情况就这样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赵之一把麻三提供的情报结合昨天的空中侦查的结果,向在座的军官们做了讲解。

    “今天早上,我们继续了对日军这两路进攻部队的空中侦查,在金州大道上的那支日军基本到达战斗位置,估计在一到两小时内会对在石门子布防的清军徐邦道部发起进攻。而我们北面的这支日军,主力在今早也抵达了昨天和我山地部队发生遭遇战的地方。据航拍显示,正在收殓昨日遗弃的骑兵尸体。”赵之一继续讲解今日日军动向。

    “这次向我们进发的这支日军携带了野战山炮,其作战主力也悉数到达基地北面15公里处,估计也将在今天白天向我们发起进攻。”赵之一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

    “这是今早的航拍照片,日军的行军队伍呈直线型,各个部队间的间隔不大,队伍长达近两公里。估计是受到昨天昨天战况的影响,日军侦查部队频繁的向两翼派出侦查部队,我们打伏击的可能性不大。你们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看得出日军的侦查部队搜得很仔细。看来有人为了甩锅,把昨天的遭遇战描述成了伏击战了呀。”赵之一在一张放大了的航拍照片上指出了日军的动向。

    “大家对这次作战有什么意见?”讲解完毕,赵之一问。

    “日军这种行军队形,就算我们躲过他们的侦查进行伏击,效果也不会太理想的。近两公里的行军队伍,受到攻击,总有一部分有时间从容应对的。我们的作战人员太少,不足在两公里这么长的距离上发起全面进攻。”邓洛普发表了看法。

    “我也同意邓中尉的意见,再说,日军和我们的距离也太近了,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预设伏击战场了。”肖飞说道。

    “我和老吕的意见也是这样,既然不好开展伏击战,我们就和日军正面刚吧,他们也就3000人左右的作战部队,其它的都是后勤人员。”赵之一看到下面军官的步调和他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

    “这个时候的进攻战术无外乎,炮兵构筑炮兵阵地,步兵展开队形,骑兵从侧翼或后方骚扰。日军这个时候能不能做到步炮协同还要打个问号呢,正面刚我们也没什么压力。”吕向阳在给军官们打气了。

    “我们等日军集结完毕,就直接发起突击,主要是摧毁起野战炮和辎重,他们的人能歼灭多少算多少,我们不作太远距离的追击,假如他们抛下辎重和野战炮,就让他们逃吧。”赵之一道出了他的全盘计划。

    绿漆区的医院里,军医韩梅少校正在指挥着医务人员,安装医疗设备。昨天清点人员已经把医疗用品都从物资堆里分拣了出来。这个工作时作为最优先等级的,和分离出弹药一样的优先等级。不过,弹药因为考虑到绿漆区机库安全,比马上转移到机库外的弹药库去了。

    而医疗用品则在分拣出来后,已送到机库的一个角落,由医务人员处理。如何处理这些医疗物资,别人真还插不上手。一些常用的药品,普通战士还是了解的,但是那些医疗器械,根本不知道具体用途,更不知道如何处置。

    韩梅先是提出立即给医院通电,理由是很多药物,比如胰岛素、血浆等需要冷藏储存。要知道,这是前线,虽然称为为基地,但是实际上这里就是最前线了。在前线,发电机组可不敢像和平地区那样,随随便便就搁在一个地方。

    首先,对一个单位供电,你得要两台发电机组,分别放在不同的两地方,然后用防爆墙把发电机组围起来。然后布线,你也不能让电力传输线路直接暴露在地表,不要说,受到炮击之类的情况。基地里穿梭的各种履带式战场、工程机械,分分钟会让你断电。

    不过即使在D…day当日那么繁忙的情况下,赵之一还是让工兵迅速满足了韩梅的这一要求。

    韩梅首先把需要冷藏的医疗物资转移到了医院的冰箱里,紧接着把手术设备安装调试完毕。

    赵之一优先给医院提供电力的决定很快得到了回报,D…day下午和日军接火后,一个大腿股动脉破裂的伤员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