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赫煊见两人快打起来了,连忙制止:“好了,好了,都稍安勿躁,听我讲几句。”

    “你说。”张大千没好气道。

    周赫煊问:“张先生,你是否赞成保护文物?”

    张大千道:“我当然赞成。”

    周赫煊又问:“敦煌壁画是不是文物?”

    张大千急了:“话不能这样说……”

    周赫煊打断道:“你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我再问一遍,敦煌壁画是不是文物?”

    张大千闭眼道:“是。”

    周赫煊继续问:“你在临摹壁画的时候,有没有破坏到它?请不要解释,只需回答,有,或者没有。”

    “有!”张大千把脸调开。

    周赫煊又说:“一切中国文物,都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财富,个人是不能随意去发掘破坏的。我想问,张先生你有没有政府的批文?”

    张大千辩解道:“髯翁(于右任)是支持我……”

    “你有没有政府批文,有,或者没有!”周赫煊突然喝道。

    张大千欲言又止,沉默几秒突然说:“没有。”

    周赫煊起身大喝:“你没有政府批文,有什么资格剥掉敦煌壁画!别跟我扯什么保护文物、研究艺术,还扯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是不是我宣称一声,我要研究复原汝窑的制瓷工艺,就可以把故宫的国宝偷出来研究?甚至是砸坏了研究它的分子结构?张大千,我告诉你,你的行为是犯法的!我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勒令你马上停止自己的恶劣行为,否则我将尽一个公民的义务,协助政府把你捉拿归案!永振,国桢,把这人绑起来送回重庆受审!”

    这一连串话说出来,众人目瞪口呆,孙永振和朱国桢则左右按住张大千的肩膀。

    “我……你……污蔑!”

    张大千气急败坏,说话哆嗦道:“我……我这就回重庆,让教育部给我开批文!”

986【甩锅】

    张大千当天就离开莫高窟,只带着儿子和侄子,由几个士兵护送去瓜州。他打算发电报给老朋友于右任,请于右任去教育部弄来批文,然后再派人送到敦煌这边,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

    周赫煊也只带着孙永振前往瓜州,而且还亲自开车赶路张大千坐副驾驶位,孙永振和几个士兵坐在车斗里。

    张大千刚开始不愿说话,后来实在憋得慌,主动开口道:“教育部批文很快就会送来,到时候你别拦着我。”

    周赫煊说:“张先生,我在洞窟里看到那些明代壁画,人物的皮肤都变黑了。你把晋唐壁画暴露出来,再过几十年,那些色彩鲜艳的唐画也会变成黑色。你猜未来的游客会怎么想?他们肯定会以为,敦煌壁画就是那个颜色,中国人的壁画毫无色彩感可言。”

    张大千冷笑道:“还几十年后,谁想得了那么远的事情?你看清朝到现在也才30年,敦煌壁画被破坏成什么样子了!我要是不赶快临摹下来,几十年后敦煌壁画还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

    周赫煊道:“考古发掘需要国家支持,现在正是民族危亡之际,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

    张大千抢着说:“所以我才自己出钱发掘保护!你以为我花那么多钱买颜料雇人,是吃饱了撑得慌吗?”

    周赫煊感慨道:“张先生,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乱世是很不幸的。对于古老的文物和艺术,最好是能保住它不被破坏,至于更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应该留给未来的子孙后代。我很喜欢林徽因先生对沈从文说的那段关于考古的话,她说:‘我们太平时代的事业,现时谈不到别的了,在极省俭的法子下维护它不死,待战后再恢复算最为得体的办法。’对于敦煌壁画,也应该是维护它不死,而不是以极端手段进行研究。”

    “话不投机半句多。”张大千直接把眼睛闭上不说话了。

    两人来到瓜州电报局,周赫煊微笑道:“张先生请!”

    张大千也不客气,对发报员说:“致电重庆最高国防委员会于右任:髯翁台鉴,现壁画研究已步正轨,因遭周明诚及中博院阻拦,须求教育部批文一份,务必托人早日送至敦煌。弟大千敬上。”

    发报员听说是给最高国防委员会致电,连忙噼里啪啦一通操作。

    张大千让出位置冷笑:“周先生请吧。”

    周赫煊对发报员说:“致电重庆《大公报》,就发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a,署名周赫煊。”

    ……

    于右任刚刚在大西北转了一圈回重庆,他在游览成吉思汗陵的时候,还即兴做了一首爱国散曲《天净沙谒成陵》:“兴隆山畔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

    不得不说,于右任这首散曲写得让人拍案叫绝,直把冯玉祥的诗词甩出几个银河系。

    张大千直接把电报发到最高国防委员会,搁古代就是八百里加急,电报内容一个小时不到就送去于右任家中。但周赫煊那边的速度也不慢啊,因为《大公报》有自己的电讯室,分分钟把老板发来的电报送去周公馆。

    于右任正在和老朋友喝茶聊天,耽搁了好几个钟头才去找陈立夫。他面子大,一路都不用通报,直接就找上陈立夫本人。

    陈立夫连忙起身迎接,热情笑问:“什么风把髯翁吹来了?”

    “西北风,”于右任说,“张大胡子在敦煌考察壁画,需要开一份考古批文,麻烦教育部通融通融。”

    陈立夫脸色的笑容顿时僵住,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张大千道:“髯翁,不是我不肯帮忙,你先看看这个。”

    周赫煊在离开重庆之前,就写好了三封信,根据不同情况让崔慧交给不同的人,最坏的打算是直接告状到老蒋跟前。

    给陈立夫的那封信很简单,先是强调了一番敦煌壁画的宝贵,又指着张大千肆意破坏文物。信的结尾,周赫煊隐隐威胁陈立夫,说一旦教育部批准张大千发掘敦煌壁画,那么他将专门写本书纪录此事,一切恶劣后果都将由教育部承担,说白了就是让陈立夫来背骂名。

    周赫煊是什么人?

    国际知名大学者啊,而且还是正经的史学泰斗。

    如果周赫煊专门写书痛批敦煌文物被破坏,那后续影响难以想象,说不定百年后都还有人戳陈立夫的脊梁骨。

    于右任把信读完,脸色阴沉道:“一派胡言!”

    陈立夫劝道:“髯翁,你最好也别掺和进去。否则周赫煊一怒之下,把你也写进书里,您老的一生清誉就毁了啊。”

    于右任皱起眉头,嘀咕道:“明诚到底想干什么?简直莫名其妙。”

    不用说,于右任和张大千的思维模式一模一样,他们都是站在艺术家的角度看问题。

    陈立夫和稀泥道:“你们都没错,就是立场不同。我觉得吧,敦煌壁画一事太过重大,不如让中博院组织专业考察团去调研,综合各方意见再下定论。”

    于右任哭笑不得:“你这是在拉偏架啊。中博院明摆着是反对发掘敦煌壁画的,他们怎么可能同意?”

    反正陈立夫绝对不愿背锅,就算是没有周赫煊,历史上他也让中博院组织了西北考察团。只不过中博院的考察团成员不硬气,更不敢像周赫煊那样动粗绑人,导致此事不了了之,张大千也赖在莫高窟死活不走。

    让教育部下达正规批文?

    呵呵,陈立夫才没那么傻,屁好处没有还弄个一身骚。

    于右任也没办法了,厚着脸皮说:“你先给开个条子吧,组织考察团的事情以后再说。”

    陈立夫的姿态越放越低,拉着于右任道:“髯翁,论年龄您是长辈,论资历您是前辈,于情于理我都不该拒绝您的要求。但这件事比较复杂,我代表的是教育部,不能因个人偏好而做出决定。如果您私人找我帮忙,那我肯定是不会推辞的,还请髯翁包涵!”

    一套太极拳打得于右任无话可说,他摇头道:“罢了罢了,我也不为难你。告辞!”

    见于右任出了房门,陈立夫才嘀咕冷笑:“什么乱七八糟的,浪费我时间。”

987【挖坑】

    “老汉儿(父亲),髯公回电了!”

    张心智拿着电报冲进旅店客房,脸色难看道:“事情没弄成。”

    张大千一直留在瓜州等消息,此时连忙夺过电报纸,内容只有八个字:“兹事体大,不易办理。”

    “咋个办?”张心智问。

    “凉拌!”张大千郁闷无比。

    张轶凡在旁边焦急地说:“叔叔你买物资、请工人,已经在莫高窟花了上千两黄金,难不成就这样灰溜溜离开?”

    张心智出主意道:“依我看,不如跟周赫煊打个商量,先答应他只临摹宋明壁画,更里面的晋唐壁画以后再说。他总不可能一直留在敦煌守着嘛,等他一走,莫高窟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张大千思忖点头:“只能这样了。”

    三人在隔壁客房找到周赫煊,很快说明来意。

    周赫煊笑嘻嘻道:“既然张先生答应保护文物,那我自然赞成。不如这样,我们先定一个章程出来,再依章程办事,你看如何?”

    “可以。”张大千只想赶快糊弄过去。

    周赫煊说:“考古方面我也不太懂,我们回莫高窟找夏博士商量一下。”

    张大千对夏鼐非常反感,但现在不是闹情绪的时候,一切得等到把这些人糊弄走再说。

    周赫煊又亲自开着车赶回去,及至傍晚时分抵达莫高窟,众人围着火堆商量该如何发掘敦煌壁画。

    夏鼐说道:“张先生,我必须先说明一点,你或许对金石学有研究,但金石学和考古学属于不同的学问。所以,请你不要把金石学那一套,生硬照搬到考古上边。你懂我的意思吗?”

    张大千冷笑道:“懂。你是说金石学已经过时了,现在是考古学的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陈腐守旧之人。”

    “你可以这样理解,”夏鼐毫不示弱道,“考古学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新兴学科,它还包含有很多社会学、人类学知识,单凭个人是很难完成考古任务的,这需要一个专业团队的协作。所以,张先生你,以及你的学生,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对莫高窟进行考古发掘。你们只能在不损坏文物的前提下临摹研究壁画,这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张大千本来想敷衍了事,但还是受不了一个小辈在他面前指手画脚,他反问:“中国有相关的法律吗?”

    别说中国,此时许多欧美国家都没有考古相关法律,全凭考古学家的操守自觉。许多西方考古学家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探险家,美名其曰探险,其实就是文物强盗。

    君不见埃及金字塔被西方考古学家破坏得有多厉害?

    不能怪张大千没有基本的考古概念,因为中国考古学界本身就是一团糟,不仅没有考古相关法规,就连考古学界自己都定位模糊。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刚刚留学归国时,本来想把西方考古学那一套照搬到中国,但在实际操作时发现根本没法搞下去。李济不得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考古学做了一番本土化,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第一,把考古学归为史学研究范畴,所以考古不是独门学科,而是史学属下的子科目,最高负责单位为中央教育部。

    第二,中国考古学的宣传和发展,是以民族主义为依托。现今考古界的终极目标,是发掘考察文物古迹,以此来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以此来证明中华文明不输给西方文明。

    特别是第二点,几乎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也是此时的中国人对考古学的基本印象。这在宣传发展考古学的同时,也带来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只论结果不论过程包括张大千在内的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在乎破坏文物,只在乎研究成功,并以此来证明中华文明的伟大性。

    我们批评历史人物,不能纯以后世的眼光看问题,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

    这么说吧,把张大千的行为放到网上披露,大部分网友都要痛骂臭批。但在民国时期,只要张大千将敦煌壁画研究成果公布,那么当时99%的国人都会拍手称赞,只有考古学界的专业人士才会站出来指责。

    张大千此举,放在1940年代属于为国争光!

    周赫煊问:“夏博士,当今中国考古界的原则是什么?”

    夏鼐说:“没有学界公认的考古原则,如果真要总结原则,那就是‘真实性’,考古研究不能作假。”

    得,连专业的考古学家都没有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制,那就别怪张大千这种门外汉了。

    周赫煊说:“鉴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我觉得吧,我们这一代人必须为子孙后代考虑。在没有完善的科学技术和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不能对文物古迹进行盲目发掘。比如敦煌壁画,你剥开外层,就把内层暴露出来,而内层必然氧化变黑,几十年后就基本毁掉了。你说是不是这样?”

    “是的。”夏鼐点头道。

    周赫煊又说:“但凡是也有意外,比如某个农民,一锄头挖出大型古墓。即便我们没有完善技术,也必须对其进行快速发掘,这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

    夏鼐赞同道:“应该的。”

    周赫煊说:“所以我认为,考古应该定一个基本原则做为大前提,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夏鼐拍手大赞:“此乃金玉之言,当为考古学界共识!”

    张大千突然说:“敦煌壁画都毁得差不多了,我就是在抢救。”

    夏鼐连忙反驳:“敦煌壁画毁的只是外层,只要你不去乱剥,内层再过一百年都没事!我们现在该做的,就是保护,保护现存的壁画,而不是所谓的抢救。”

    “反正嘴巴长在你身上,好歹都是你说了算。”张大千郁闷道。

    周赫煊道:“那咱们就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为前提,把张先生在敦煌的研究定个章程。首先,只有那些内层已经受损或暴露的壁画,张先生才有资格把外层剥掉。其次,在临摹研究壁画的时候,必须遵循基本的考古操作。比如不能在画壁上题字,比如不能直接把梯子压在画壁上,一切有可能破坏壁画的行为都不能有。”

    “没问题。”张大千答应得很爽快,反正只要把周赫煊糊弄走,剩下的事情随便他怎么搞。

    “那好,我们就签一份君子协定,”周赫煊喊道,“国达,拿纸笔和印泥过来!”

    一个钟头过后,周赫煊把协定拟好抄录两份,笑着说:“张先生,请签字用印吧。”

    张大千提起毛笔刷刷写下大名,又盖上自己的印章,没好气说:“周先生,你现在该不会再阻拦我了吧?”

    周赫煊笑嘻嘻的对夏鼐说:“夏博士,请你在莫高窟多留一段时间,把所有洞窟的情况全部检查存档,并拍下照片做证明。一旦张大千先生违反协议,请务必发电通知我。”

    “包在我身上。”夏鼐笑道。

    周赫煊又对负责保护安全的兵头子说:“马排长,等夏博士考察完毕,他会给你一个清单。清单上注明了那些壁画不能动,一旦张大千先生有破坏行为,请你立即给我拍电报。若情况属实,张大千先生破坏了一面墙壁,那我就奖励你十根金条!”

    马排长听得两眼发光,乐呵呵说:“我一定盯牢了,请周先生放心。”

    周赫煊告诫道:“你别为了金条,自己跑去损毁壁画。要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