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汤因比在创作《历史研究》第三卷时,明显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资金支持,许多内容都在为英国30年代的外交政策服务。也因此,《历史研究》第三卷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话歪着说,有些话不说透,类似于孔子、司马迁著史时的春秋笔法。

    就拿“大一统国家”来说,汤因比为了阻止希特勒将欧洲结成统一板块,疯狂否定“大一统国家”的积极影响,完全就是在玩学术恐吓。连带着把中国往死里黑,认为中国走向衰弱,正是源于早早就形成“大一统国家”。

    而在字里行间,汤因比又通过对印度的论述,暗示只有英国才有资格搞“大一统国家”,并认为印度形成大一统归功于英国恩赐。而事实上,英国为了长期统治印度,不遗余力的将印度“碎片化”,这导致印度独立之后,经济、文化、宗教、政治完全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周赫煊当然不高兴,他已经不想跟汤因比“合作”了,现在两人的历史学术文章都是分开署名发表的。汤因比已经沦为英国政府的御用学者,《历史研究》第三卷的某些观点是违心的,只不过汤因比还保留着学者底线,把真话藏在假话后边,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然而,汤因比已经是国际学术权威,他的著作观点不容置疑。包括中国此时的许多史学家,在读汤因比的作品时,往往都不带脑子,英国文化学术扩张随着《历史研究》第三卷风行全世界。

    直至二战结束,《历史研究》的后续内容出版,汤因比依旧靠着学术文章影响全世界。这本书的内容,是跟英国外交政策息息相关的,比如战后通过文化“捧杀”,引导美国和苏联对立,顺便把中国也一起绕进去。

    “冷战”的文化学术基调,完全可以在《历史研究》当中找到影子。

    正因为汤因比利用学术理论挑起两极对立,到了1950年左右,他的学术思想遭到许多历史学者的抨击。

    没有谁是圣人,汤因比有自己的祖国,他的学术就是为英国服务的。

    于是乎,这个时空的史学界,就出现了两个版本的《历史研究》。前两卷为周赫煊、汤因比合著,从第三卷开始,他们虽然还保持着交流,但学术思想已经分道扬镳了。

    到了21世纪,后来的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周赫煊版的《历史研究》更为纯粹,而汤因比版本掺杂了太多私货。

    下午时分,众人抵达柏林火车站。

    这次虽然没人出钱组织,但迎接周赫煊的依旧很多,而且全部都是华人。

    纳粹德国是没有文学的,政府已经明文规定,“政治”等于“文学”,“文学”就是“政治”,这两个词汇已经合二为一了。所以,周赫煊在德国没啥真正的书迷粉丝,就连德国本土的文学家,都已经大规模移民出逃。

    但在柏林的华人却很多,因为此时是中国和德国的蜜月期,蓝衣社欧洲分社的总部就设在柏林。

    “周先生,欢迎欢迎!”

    “周夫人,你好!”

    中国驻德国全权大使程天放,带着使馆人员和蓝衣社成员,笑容满面的上前握手。

    程天放,晚晴时期湖广总督程采的曾孙,“五四运动”上海学生领袖,国党cc系骨干分子,历任安徽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央政治学院教务主任等职。

    “程兄,这次来德国,还要多多打扰啊。”周赫煊笑道。

    “哪里哪里,周先生斩获诺贝尔奖,乃我华人之骄傲。如需帮助,鄙人一定竭尽全力。”程天放说。

    其实程天放也是刚刚到任,1月底坐船来到柏林当大使,现在自己都还没完全搞清楚状况。顺便一提,中德两国的外交关系,已经升格为大使级别,程天放是第一位中国驻德大使。

    这家伙还是个希特勒的迷弟,极度推崇德国法西斯的高度组织力和整齐划一精神,认为这种精神对一盘散沙的中国非常有价值。

    于是乎,程天放一到德国上任,就积极与纳粹党结交,后来还两度受邀参加纳粹党年会。德国的总统府、国防部、外交部、经济部、宣传部……程天放很快就能混得门儿清,到处都有他的纳粹朋友,想要见希特勒也只需预约即可。

    正是由于程天放和纳粹党打成一片,他任期内解决了许多中德两国的历史遗留外交问题,还帮非法入境德国的华人,解决了居留、营业权等实际问题。中日两国爆发全面战争后,程天放成功争取到德国中立,并在自己的任期内疯狂联系购买德**火。

    总的来说,此人非常有能力,大概是30年代最风光的中国外交官中国驻美大使想见罗斯福很难,但程天放想见希特勒,就跟拜访老朋友一样简单。

    走出火车站,周赫煊就跟汤因比分开了,各自前往他们国家的大使馆。

    路上,周赫煊对程天放说:“程兄,中国奥运代表团,下个星期就要到柏林。你能不能帮他们物色一下住宿和训练场地,经费方面我来解决。”

    “这么快?”程天放惊讶道,“奥运会还有半年才举行啊。”

    周赫煊解释说:“旅途奔波对运动员影响很大,上次美国旧金山奥运会,刘长春坐了三个星期的船才抵达,马上就要投入比赛,怎么可能发挥得好?而且,中国的运动员也不习惯德国的气候和食物,最好能让他们适应一段时间。”

    “那行,我马上让人处理此事。”程天放郑重道。

    历史上,中国一共派遣了69名运动员参加柏林奥运会,但他们的情况非常凄惨。为了筹集路费,国术表演队员跑去南京大光明戏院卖艺,足球队员跑去东南亚打表演赛募捐。

    而程天放也在其中做了贡献,他成功说服德国政府,为中国代表团免费提供团徽和开幕式服装,据说希特勒私人承担了全部费用。

    就此而言,元首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只可惜程天放对体育一窍不通,以为人到了就能比赛,完全没有做任何赛前准备工作。

    对于这种遗憾,周赫煊自然要去填补。他这次来德国的最主要目的,并非是见希特勒领勋章,而是安排好半年后的中国奥运代表团事宜。不说拿几个奖,就算能有中国运动员进入决赛,都可以振奋国人的精神。

705【元首亮相】

    汽车在柏林街头前进,跟周赫煊想象中完全不同。这里看不到政治混乱,看不到示威游行,看不到警察逮捕,甚至看不到乞丐和流浪汉。

    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一切都是那么光鲜亮丽。

    街头被打扫得异常清洁,行人被规定了行走方向,市民脸上看不到恐惧,而是弥漫着积极奋进的喜悦。

    只看柏林街头的情况,就已经把伦敦甩出了一个银河系。

    “是不是很美?”

    程天放看着车窗外的街景,由衷赞叹道:“德国是最有凝聚力的国家,德意志是个整齐划一的民族。把柏林跟南京、上海比一比,就知道两国的差距有多大。不仅是经济与军事上的差距,而是文化与精神上的差距。如果有一天,中国能达到德国十分之一的成就,我就感到极度满足了。一定有那么一天的!”

    周赫煊别有深意地笑道:“光明背后,往往隐藏着黑暗,古今中外皆如此。”

    “黑暗?你说的是那些犹太人吧。”程天放道。

    周赫煊摇头说:“不止犹太人,是一切所谓‘无用’之人。我非常好奇,柏林的流浪汉都到哪里去了?估计是集中营吧。”

    程天放笑道:“我听说,流浪汉都被抓去劳动改造了。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国家不应该养废物,只要每一位国民都努力起来,国家才能快速向前发展。”

    周赫煊没有再说话,因为很明显,程天放是个崇拜纳粹的疯子。

    汽车又往前行驶一阵,周赫煊突然看到路边竖起两根立柱,他好奇地问:“那是在修什么?”

    程天放解惑道:“是电视,你听说过电视吗?这两根水泥柱竖起来,用作专门放置大型电视屏幕的平台。据说整个柏林市区,要设置25台大型电视屏幕,到时市民可以站在路边观看比赛。”

    电视机?

    好遥远的词汇,周赫煊都快忘记那玩意儿了。

    元首玩得够新潮啊,电视机发明出来也就10年时间,柏林居然要设置几十台大型室外电视屏幕。

    汽车很快来到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程天放带着骄傲的语气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体育场,可容纳11万名观众。体育场西侧的五月广场,会用作马术项目和大型体操活动的场地,可同时容纳观众25万人。我们的国术表演团队也收到了邀请,就在五月广场表演中国武术,到时候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国术。”

    “你倒是打听得够清楚。”周赫煊笑道。

    “这几天,我都在寻找训练场地,”程天放指着远处说,“那边是奥运村,差不多已经竣工了。等我们的运动员来到柏林,可以直接提前住进奥运村,我已经跟对方联系好了,到时只需付钱即可。不过训练场地有些麻烦,奥林匹克体育馆还没对外开放。”

    周赫煊想了想说:“我去跟希特勒谈谈,或许可以解决。如果不行的话,那就找其他的体育场。”

    程天放眺望着奥林匹克体育场,感慨道:“德意志真是个伟大的民族,如此大规模的建设,他们居然只用了四年时间就竣工。恐怕不仅中国做不到,美国、英国和法国也做不到。今年的奥运会,将是空前绝后的盛会,只看这些奥运建筑就知道了。”

    希特勒确实是个疯子,此时根本没有“奥运经济”的说法。其他国家举办奥运会,根本不可能大兴土木,那纯属白白的浪费资金。

    但今年的柏林奥运会却是个例外,光是比赛主体场馆就占地1。32平方公里,用于马术表演和体操活动的五月广场占地10万平方米,这两处的观众席加起来有30多万座位。

    另外,德国政府还专门修建了占地52万平米的奥运村,以及150多座奥运辅助建筑。

    事实上,希特勒最开始不想举办奥运会,因为奥运会标榜“跨越文化和民族的理解”。这是什么鬼?伟大的雅利安民族,完全不需要跟劣等民族互相理解!

    许多纳粹党徒认为,举办奥运会属于精神错乱,有失雅利安人的身份。

    最后还是戈培尔说服了希特勒,他列举出举办奥运会的诸多好处,比如提高第三帝国的声誉,宣扬雅利安民族的优越性,凝聚德国民心,为扩张进行精神上的备战等等。

    周赫煊突然笑起来:“希特勒手下有能人啊。”

    “什么能人?”程天放不解道。

    “德国失业人口众多,”周赫煊指着奥运场馆说,“只是修建这些奥运建筑,至少就能解决几万工人的就业问题,还能拉动建筑相关产业的内需。德国有了面子,工人有了活路,企业有了订单,社会经济就是这么盘活的。”

    程天放听得目瞪口呆:“发展经济还能这样搞?”

    周赫煊点头说:“罗斯福在美国也是这样搞的,前提是,政府要有钱才行。”

    “是啊,政府有钱才行。”程天放苦笑不已,南京国民政府的钱都拿去打内战了。

    “回去吧,”周赫煊走向轿车,笑道,“明天就去见希特勒,听说他还要给我发勋章呢。”

    程天放追上来说:“周兄,今晚纳粹党有个派对聚会,参加的都是中高层党员,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

    “你自己去吧,我没兴趣。”周赫煊摇头道。

    ……

    翌日。

    周赫煊和汤因比驱车前往总统府。

    他们刚刚下车,就看到两排持枪核弹的纳粹士兵,庄严肃穆地守在道旁。总统府外飘扬着几面纳粹党旗,大门正上方悬挂着纳粹党徽,这一切都宣告着此地的统治力量。

    总统府的武官穿着军装出来,士兵立即敬军礼,那位武官也回了个军礼,然后走到周赫煊和汤因比面前。

    周赫煊稍微有些惊讶,居然是军礼,而不是纳粹抬手礼,看来德**队中的礼节还没更改。

    武官带领周赫煊、汤因比来到一间大厅,里面已经聚集了许多德国记者。那些记者非常有纪律性,并没有一窝蜂拍照,而是手持相机随时等候命令。

    “嗨,希特勒!”

    突然,大厅门口的两个士兵立正抬手,身穿军装的元首跨步而入。

    记者们整齐划一的举起相机,还没按动快门,希特勒突然抬手整理领口,说道:“等一下,我还没准备好。”

706【原来是小说迷】

    把衣领整理一番,希特勒又觉得少了些什么,立即让侍从给他找来件大衣披上。

    梳着二八偏分发型的元首阁下,一手握拳把大衣撩开杵在腰间,一手自然垂放在身侧,呈15度角面向记者的镜头。

    这些御用记者立即搞清楚状况,连忙齐刷刷排成一条线,半蹲着从相同的角度按下快门。

    一张照片足矣。

    希特勒立即脱掉大衣,快步走向周赫煊和汤因比,握手道:“欢迎两位!”

    “非常荣幸。”汤因比说。

    周赫煊笑道:“你好,总理阁下。”

    “我们一起拍张照片,”希特勒仰头望了望周赫煊的身高,吩咐侍从说,“凳子,我要凳子!”

    侍从很快搬来两张小凳子,希特勒站上去感觉很满意,这样他就比周赫煊高出半个头了。

    周赫煊和汤因比分站在两边,希特勒踩着凳子立于中央,微笑道:“可以开始。”

    “咔嚓,咔嚓!”

    快门声不断响起,周赫煊忍俊不禁,强憋着笑意任由德国记者发挥。

    接下来是元首的讲话时间,希特勒开始长篇大论起来:“今天,我请到两位东西方最权威的史学家,他们诠释了文明的诞生和更替。文明就是火种,文明就是力量,而西方文明代表世界的未来。几万年前,众神在地球洒下文明的火种,并创造了最优秀的雅利安人,他们居住在一个叫‘亚特兰蒂斯’的大陆。‘亚特兰蒂斯’已经沉没了,但雅利安人却遍布全世界,而我们日耳曼民族,就是雅利安人的直系后代!雅利安人种,是最聪明、最美丽、最优秀的种族,超越了世界上的一切族群……”

    周赫煊仿佛在听神话故事,他好奇地看向汤因比,对方也是满脸古怪表情,就跟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希特勒还在继续,而且语调越来越激昂,挥舞着拳头大喊:“我们要以雅利安种族的名义团结起来!为一个新的、公平的世界而奋斗!我们为人人有工作而奋斗!为那些奴役我们的人滚出德国而奋斗!为我们不需要整天喊着抗议而奋斗!为我们的尊严而奋斗!为我们的诺言而奋斗!为解放这个国家而奋斗!日耳曼人,我们为我们的祖先的荣耀而奋斗!为什么的子孙后代能够骄傲的宣布:我们是从来不屈服的、最最优秀的雅利安人后裔而奋斗!我的同胞们,德国和德国人民万岁!雅利安人万岁!日耳曼人万岁!自由,万岁!”

    “德国万岁!自由万岁!”

    现场的记者和官员大声欢呼,然后他们齐刷刷的举起手臂:“嗨,希特勒!”

    周赫煊突然想起一个词汇传销。

    希特勒喊得嗓子冒烟了,喝了口水说道:“下面,我要为两位优秀的历史学家颁发勋章。”

    工作人员捧着两个盒子走来,希特勒首先颁给汤因比,握手道:“先生,感谢你的学术贡献。”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