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斯福问:“有什么区别吗?”

    周赫煊道:“如果仅仅是纽约州政府,那很抱歉,并没有什么好法子扭转局面。”

    “联邦政府呢?”罗斯福问。

    “加强政府对经济和市场的干预,”周赫煊笑道,“当然,这个办法在未来两三年内,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因为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惯性,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

    罗斯福又问:“你对联邦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措施怎么看?”

    当经济危机来临后,胡弗政府并非坐以待毙,已经在前几天出台了相应的对策。

    总统胡弗倾向于自由经济模式,不想让政府过多干预市场。他的所谓反危机政策,说穿了只遵循一个原则:保护大资本家和大农场主的利益,其他人都可以去死!

    周赫煊笑着分析道:“胡弗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保护,千百万失业的劳动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所以他利用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方法,给大资本家提供财政援助,而不管小公司和平民的死活。这种做法虽然很残酷,但胡弗是对的,我从理智上赞同他的反危机措施。”

    “你认为他会成功?”罗斯福挑眉道。

    周赫煊笑着说:“他会成功的扼制经济危机继续深度恶化,但美国的情况会越来越糟,这是经济危机带来的惯性破坏力。所以,当胡弗的第一届任期满时,他或许可以减缓经济危机带来的萧条,但他的功劳不会被民众记住。相反,他要对经济危机负责,因为他是美国总统。”

    罗斯福耸耸肩:“他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

    周赫煊点头说:“我同意这个说法,并且我还能预言,胡弗之后的下一任总统,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幸运的总统。”

    “为什么这样讲?”罗斯福饶有兴趣道。

    周赫煊解释说:“胡弗是不可能连任的,因为选民对他失望透顶。等他任期满后,只要有人站出来,以乐观、积极、无畏的态度竞选总统,然后再施行正确的经济方针,那么很容就能挽救美国,并成为无数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罗斯福问:“下一任总统就能轻松带领美国摆脱危机?”

    “当然,因为几年以后,经济危机的破坏惯性已经慢慢过去。那时只要加强政府干预,就能把美国经济引回正确轨道。”周赫煊说。

    罗斯福又问:“如何加强政府干预?”

    周赫煊说:“美国的经济问题很复杂,包括金融、工业、商业等各方面问题。新总统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整顿金融市场,然后是调节工业和农业生产。如果想尽快挽救经济,甚至可以由联邦政府出面,限定工业品价格,以及农业产品的生产数量。至于平民的救济,可以兴办各种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改善平民收入。而且大修公共工程,还能带动水泥、钢材等相关产业的复苏。”

    罗斯福听得连连点头,他儿子詹姆斯突然插嘴道:“周先生,你说的这种做法,好像不是自由主义经济,更像是社会主义,甚至是**。”

    周赫煊笑道:“我叫它国家资本主义。”

    准确的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就是其中最坚定的践行者。只不过嘛,如今的凯恩斯,还仍旧信奉着自由主义经济,在经历过大萧条后才开始转变想法。

    詹姆斯说:“我并不认同你的观点,而且你的办法在美国也行不通。”

    “或许吧。”周赫煊笑笑不说话,心中吐槽道:所以你大学毕业后只能去卖保险。

    罗斯福突然说:“周先生,你愿意担任我的顾问吗?”

    周赫煊笑道:“朋友之间的交流可以,顾问就不必了。罗斯福先生,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讨好平民,等待几年后的那一场大选。”

    “你认为我会竞选下一任总统?”罗斯福不动声色道。

    “不想当总统的州长,不是好州长。您觉得呢?”周赫煊反问。

    罗斯福大笑:“哈哈哈,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周赫煊说:“州长先生,我想在纽约州建一间工厂,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比如税率上的优惠,比如避免被帮会骚扰等等。”

    “当然,这是应该的,非常欢迎你能来纽约州投资。”罗斯福高兴地说。如今天天都是公司破产的消息,周赫煊是第一个敢在此时开设新工厂的。

    一番围炉夜话,宾主尽欢,只有罗斯福的大儿子满肚子疑惑。

    罗斯福坐着轮椅,亲自礼送周赫煊出门,然后心情愉悦地返回卧室。

    妻子埃莉诺问他:“你这么高兴,是从中国人口中获得治理经济的方法了?”

    “不,不仅如此,”罗斯福笑道,“他告诉了我成功竞选总统的方法,这是个意外的惊喜。”

    罗斯福一直很有事业心,或者说是野心。他在大学时代,就利用学校和州长叔叔(老罗斯福总统)的互相需求,依靠从中牵线,从而顺利当上校刊助理,继而担任校刊的主编,并在美国闯出不小的名头。为了保持这个声誉,他甚至又在哈弗读了一年研究生,只为继续担任校刊主编。

    30岁不到,罗斯福就以民主党人的身份涉足政界,而他的总统叔叔却是共和党阵营的。民主党以此为噱头,力捧罗斯福上位,当他31岁时,已经做上了海军助理部长。

    几年之后,罗斯福便积极竞选副总统,虽然失败,但却被誉为耀眼的政治新星。

    直到罗斯福的腿瘸了……明星坠落!

    罗斯福沮丧了好些年,现在重拾信心当选纽约州长,他的最终目标就是总统宝座。

    周赫煊那一番话,在别人听来或许没什么,但传到罗斯福耳中,却是为他指明了总统的竞选路线。

    嗯,美国版的隆中对。

325【哥大邀请】

    对聪明人而言,话不需要说太多,自然能理解其中妙处。

    罗斯福就是聪明人,不管是竞选下一届总统,还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周赫煊都只说了大致方向。这就足矣,只要罗斯福认为是正确的,自然会朝目标迈进,中途遇到的困难他会自行解决。

    周赫煊与罗斯福搭上线后,立即联系远在加州的张谋之。周赫煊只负责投资和出主意,创建避(和谐)孕套工厂的具体操作,就需要张谋之亲自过问了。

    还没等他离开奥尔巴尼,张彭春突然前来拜访,还带着一份电报和一封邀请函。

    “周先生,可算找到你了。”张彭春笑道。

    周赫煊颇为惊讶:“你不是在陪梅兰芳先生做巡回演出吗?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梅剧团的演出已经走上正轨,具体安排由演艺经纪人决定,”张彭春笑道,“我这次是来帮人传信的,通过美国洪门才知道,周先生原来到了纽约州首府。”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张彭春,此君做过清华大学三年教务长,开创了中国话剧的导演制。他还是“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甚至连诗社的名字都是他取的张彭春崇拜泰戈尔,于是引用“新月”为名,获得徐志摩和胡适的一致赞同。

    至于这次嘛,张彭春是受哥伦比亚大学邀请,由南开大学赞助赴美讲学,并担任梅兰芳剧团的艺术指导和演出顾问。

    周赫煊首先打开张彭春送来的邀请函,却是哥伦比亚大学聘任书,想聘请周赫煊做“哥大”的客座教授。

    张彭春笑道:“周先生,哥伦比亚大学非常有诚意,只要你担任哥大荣誉教授,他们愿意和中国的大学展开合作。至于哪所大学,由你来指定,每年有两个全额奖学金的留学名额。”

    “有这种好事?”周赫煊顿时来了兴趣。

    1929年,属于中国学生赴欧美留学潮的最后一年,此后欧美留学生人数急剧下滑。

    主演原因有两个:一是南京国民政府,控制并提高了留学申请资格;二是留学庚款用尽,普通家庭出身的学子难以承担巨额留洋费用。

    所以在1930年以后,中国学生很少有留欧、留美的,大部分选择更加便宜便利的日本。

    一分钱,一分货,30年代后的留学生里,很少有大师出现。

    像两弹元勋钱学森先生,他属于运气好。30年代中期,南京政府突然重启公派留学计划,钱学森正好碰上这个机会,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但这个公费留美计划,仅仅实施了三年,就再度被南京政府作废。

    如果能帮中国多培养出几个科学家,周赫煊是很愿意接受哥伦比亚大学聘任的。甚至,周赫煊脑子里突然产生个想法,他现在有钱了,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设立“私人留学基金”,每年资助十个、或二十个优秀学生留洋。

    周赫煊收好邀请函,笑着说:“这个聘书我接了。”

    张彭春又指着哪封电报说:“电报是从法国发来的,直接发到了中国驻美公使馆。当时你在纽约,使馆派人送电报过去,结果你又去了旧金山。使馆的人抵达旧金山后,才获知你去了奥尔巴尼,我正好一并带过来。”

    “那可真是费尽周折。”周赫煊狂汗。

    打开电报纸一看,却是李石曾从法国发来的,里面写着两个消息:“诺贝尔文学奖最终提名通过,龚古尔奖有望进入第三轮名单,请速来欧洲。”

    这封电报是10月底发出的,当时周赫煊正在和李费摩尔一起做空美股,所以只说周赫煊进入了龚古尔奖第二轮名单。算算时间,现在龚古尔奖的第三轮入选名单恐怕也已经公布了。

    唉,这年头的通讯太过落后,越洋电报发出去还要到处找人接收。

    哪像21世纪,欧洲那边名单一公布,中国和美国的报刊、网站就已经铺天盖地的报道了。

    哥伦比亚大学就在纽约,离奥尔巴尼很近。周赫煊打算去哥大走一趟,再横渡大西洋前往欧洲,算算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纽约,曼哈顿。

    周赫煊再度来到这里,比起半个月前,景象更加凄惨萧条。

    1929年的曼哈顿,已经集中修建了近200栋摩天大楼。那高楼林立的景象,让任何初到此地的中国人,都从心底感受到无与伦比的震撼。

    包括北平、上海在内的中国各大城市,连电车轨道都没几条,曼哈顿的地铁却已修到6号线。

    周赫煊和张彭春这次来曼哈顿,正好遇到7号线修筑工人罢工。准确的说是被迫停工后,聚在路边搞游行示威,强烈要求纽约政府给他们补发工资。

    “我们要工作!”

    “劳动获利是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

    “……”

    五花八门的标语牌,被工人们高高举起。旁边是几个卖水果的小贩,这些流动摊贩在大萧条时期很常见,你随便找一个摊贩聊天,就有可能是破产后的银行家。

    街面上出租车也好少,因为连出租车公司也宣布停止运营,或干脆直接倒闭了。

    周赫煊和张彭春只能坐电车前往,到终点站后下车继续步行。道路两旁的摩天大楼显得很冷清,因为写字间里的公司大量倒闭,百货商场更是门可罗雀。

    股灾前被炒成天价的曼哈顿房产,仅仅半个月时间,房价已经下跌超过60%。

    别想着抄底买房,曼哈顿的房价还没到底呢,一直跌到了十年后才反弹,到那时中国的抗战都爆发两年了。

    走着走着,周赫煊突然看到路边有个西装革履的家伙,正站在一台奔驰轿车旁边,胸前挂着块牌子:“低价出售奔驰车,只需50美元。本人耶鲁大学毕业,从事金融行业十年,希望得到一份稳定工作,周薪20美元即可。”

    张彭春看得连连摇头:“耶鲁大学毕业的银行家,现在连20美元周薪的工作都找不到,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周赫煊正好走得累了,朝那人招手道:“嘿,伙计!”

    对方见他们是两个亚洲人,稍微犹豫数秒,还是奔跑过来说:“先生,你要买车吗?这辆奔驰轿车是去年才买的,没有任何毛病,只要50美元,他就是你的了。”

    周赫煊边掏钱边问:“你叫什么名字?”

    “艾伦,艾伦巴特。”看在美元的面子上,对方表现得更加热情。

    周赫煊把50美元递给他,笑道:“我的工厂正好需要一位财务人员,你能详细讲讲自己的履历吗?”

    “您是工厂主?”艾伦巴特态度瞬间恭敬起来,连忙说,“先生,我叫艾伦巴特,今年34岁,毕业于耶鲁大学金融专业。我曾做过两年股票交易员,之后进入纽芬银行做中层职员,股灾来临前,我已经是信贷经理了。我工作能力很强的,纽芬银行倒闭不是我的错,是因为大量贷款无法收回,又遇到难以应付的挤兑潮。只要你聘用我,每周20美元……不,18美元都可以,我保证认真的工作!”

    周赫煊指着奔驰笑道:“走吧,车上说,我还要赶时间。”

    艾伦巴特很有眼力劲,主动坐到驾驶室里当司机,等周赫煊、张彭春和孙永振上车后殷勤问道:“先生,你们要去哪儿?”

    “哥伦比亚大学。”周赫煊说。

    艾伦巴特启动汽车,好奇地打听:“您是那里的讲师吗?”

    张彭春笑着插话道:“他的名字你肯定听过,大名鼎鼎的周赫煊先生。”

    “嘎!”

    艾伦巴特猛地刹车,不可思议地回头看着周赫煊,惊叹道:“您就是那位远东巫师?”

    周赫煊满额头黑线:“……”

326【战争与和平】

    一路上,艾伦巴特不停地通过后视镜,偷偷观察后面的周赫煊,仿佛对方脸上有花一般。

    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后,艾伦巴特和孙永振留在车上等待,张彭春则直接带着周赫煊前往校长室。

    此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是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秃顶白发,连胡子都是白的,年纪虽大却很健壮。他似乎跟张彭春很熟,笑着来了个熊抱:“张,我们又见面了。”

    “校长好!”张彭春恭敬道。

    张彭春早年毕业于哥伦比亚教育学院(硕士),而巴特勒正好是这个学院的创立者。

    两人的交流并不止于此,巴特勒还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国际调解委员会美国分会”主席,一生当过七届美国总统顾问。他经常关注亚洲和非洲事务,特别是中国的消息,两年后还将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而张彭春则跟胡适、约翰杜威一起,在曼哈顿创立了“华美协进社”,通过文化和教育交流,来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这次哥伦比亚大学邀请张彭春赴美讲学,就是基于“华美协进社”的努力,这是两国唯一的、有影响力的民间交流机构。

    巴特勒对于中国的了解,显然受到张彭春不小的影响。

    巴特勒看着周赫煊,笑着主动握手说:“这位就是周先生吧?”

    张彭春介绍道:“周先生,这位是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先生。”

    “巴勒特先生你好。”周赫煊问候道。

    寒暄之后,三人各自坐下。

    巴特勒笑道:“周先生,你能向我详细讲述一下,发生在中国东北那场战争吗?”

    周赫煊一愣,他没想到巴特勒不谈股灾和经济危机,反而开口就问中东路事件。

    其实原因很简单,巴特勒是个反战人士,他担任主席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非常关注非洲和亚洲的战事,而周赫煊恰恰又和张学良走得比较近。

    至于巴特勒为啥知道周赫煊和张学良私交甚笃,肯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