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赫煊问:“就你一个人?”

    “雅泉还在上班,小冬在天台晒太阳,”婉容疑惑地看着罗家伦,“这位先生是?”

    “你别管他。”周赫煊都懒得介绍了。

    幸好他没介绍,否则被罗家伦知道婉容的身份,恐怕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晚上吃饭时,几个女人共坐一桌,其中孟小冬还有些显怀了。

    罗家伦也不感到惊讶,民国娶姨太太的事情太常见。他如军人般坐得停止,三两下把饭吃完,就在那儿静静地看着。

    周赫煊哭笑不得地说:“罗兄,这都开校一周有余了,你就不急着去清华上任吗?”

    “不急,不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罗家伦语气颇为悠闲,“周先生一天不答应做清华教授,我就一天不走,学校的事自有副校长安排。”

    这人属狗皮膏药的,黏住了就甩不掉。

    周赫煊好笑地叫来佣人:“帮这位罗先生安排一间客房,以后每顿多煮一个人的饭,他要在这里长住。”

    “好的,先生。”佣人立即去收拾客房。

    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简单?

    当天晚上,周赫煊走到哪里,罗家伦就跟到哪里。就连周赫煊进了婉容的房间啪啪啪,这家伙都站在外面听墙角,第二天甚至跟着周赫煊一起去报社上班。

    仅仅一天时间,周赫煊就直接崩溃,他举起双手无奈地说:“我服了,罗校长,我答应做清华的客座教授还不行吗?”

    罗家伦就像打赢胜仗的将军,哈哈大笑:“那我就在清华等着周先生,告辞!”

    这瘟神终于走了,周赫煊长舒一口气。

257【又要抄书了】

    周赫煊回天津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让朱湘担任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监事,专门负责监督基金会钱款流向。

    朱湘属于骨子里的愤青,这辈子都改不了。而且他有着浪漫激情,早就在《大众》编辑部待烦了,一被周赫煊委以重任,立即就大张旗鼓地着手查账。

    基金会那帮高层,以前都是张学良的亲信,因此对周赫煊和朱湘的举动极为不满。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张学良都退回东北了,根本没人出来帮他们撑腰。

    九月中旬,周赫煊带着新编好的讲义,前往清华大学上课。不去不行,他生怕罗家伦那个狗皮膏药再找上门来。

    好在天津到北平距离很近,半上午坐火车出发,还能在清华大学吃顿午饭。

    “还我学校,还我学堂!”

    “我们要读书,不要游行!”

    “……”

    半路上,周赫煊很凑巧的碰到游行学生。事实上也并非凑巧,这些学生天天闹,因为学校无法开课,他们整天闲着没事干。

    周赫煊本不想管闲事,却被眼尖的学生一眼认出来。

    “是周校长!”

    北大学生纷纷脱离游行队伍,跑过来将周赫煊乘坐的黄包车围住。

    周赫煊只好下车,笑道:“同学们好。”

    一个男生期冀地说:“校长,你回北大吧。我们只认你是北大校长,不承认那个李石曾!”

    “对啊,校长,你回来吧。”众学生齐声说道。

    被人信任的感觉很好,但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很大。周赫煊无奈地说:“同学们,北大已经被除名了,以后只有中华大学。这是中央大学院的决定,我也没办法。”

    学生激动地说:“狗屁的大学院!把我们北大强行并校,新任的校长、副校长现在都没露面。难道他们一日不来北平,我们就一天不开课吗?”

    周赫煊头疼无比:“同学们,我不是神仙,真的无计可施。”

    有学生建议说:“周校长,我们现在缺个主事人。只要你回北大主持工作,肯定有老师愿意讲课,以前半年不发工资都能坚持,为什么现在不能坚持?”

    “是啊,现在北大停课,就是因为没有主心骨。周校长,你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只认你。”

    “校长,你回来吧。只要你在,很多老师都愿意上课。”

    “周校长,你能忍心见我们荒废学业吗?”

    “……”

    面对众多学生的哀求,周赫煊实在不知该怎么回答。这些学生是无辜的,就因为南京那边搞什么教育改革,又玩什么派系争斗,把九所公立大学的学生都给耽误了。

    周赫煊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你们选几个代表出来,以我的名义去联系老师。我别的不能保证,只能保证老师们能够吃得起饭,不至于饿着肚子教书。”

    “校长万岁!”学生们顿时欢呼起来。

    周赫煊摇头叹息,默默地坐车离开。

    这年月,读个书都那么难啊。

    北大学生们的欢呼,把其他几所大学的学生吸引过来。等问明情况后,另外八所大学的学生纷纷叹息:

    “周先生是北师大的校长就好了。”

    “是啊,我们北洋大学也想开课,可惜没有敢站出来做主的校长。”

    “周先生真是好人,他若是做教育部长就好了。”

    “哪还有教育部,现在只有大学院。”

    “去特妈的大学院!”

    “大家也别游行了,等北大开课以后,都去北大旁听吧。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度过难关。”

    “对,去北大旁听!”

    “……”

    周赫煊一路上也没闲着,脑子里思考着该如何把事情闹大。

    首先必须装得惨一些,越惨越好,再利用报纸掀起舆论,引得社会各界同情。

    常凯申还是要脸的,狠狠地扇他几耳光,这家伙自然会站出来干预。

    转眼到了清华大学,周赫煊先去找王国维、吴宓、陈寅恪等老朋友叙旧,聊到开课时间才慢悠悠地走向教室。他教授的属于选修课,每周只开一节,学生爱来就来,不想来拉到,反正不影响毕业成绩。

    所谓新校长、新气象,罗家伦这个校长刚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如今清华历史系主任已经被撸了,由罗家伦兼任系主任。另外还有个教音乐的洋人教授,因为对女学生动手动脚,直接被罗家伦勒令滚蛋。

    清华大学的校园也将成为大工地,教学楼、教职工宿舍那是想修就修。这土豪的做法,跟北大比起来完全是两个世界,一边富得流油,一边穷得没法开课。

    周赫煊端着讲义走进教室,这是间大课堂,虽属选修课,但学生却坐得满满当当。他名气够大,学生们都是慕名而来的。

    “老师好!”上百名学生齐刷刷站起来。

    周赫煊抬手道:“坐下吧,以后我上课不用起立,大家就当是朋友之间互相交流。我呢,连小学都没毕业,上的也不是正经历史课。你们愿意听就听,觉得我讲的有错误,也随时可以提出来。好了,现在开始正式上课,课本暂时没有,内容是我临时编出来的。勤快的就用笔自己抄写,觉得自己记性好的,坐着听即可。我们第一课讲文明的起源……”

    “老师!”突然有学生举手。

    “请说。”周赫煊道。

    那学生问:“你讲的课,课名叫什么?”

    “额,”周赫煊想了想说,“你觉得《人类文明史》这个名字如何?”

    众学生狂汗,读书那么多年,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开课后临时取课名的。

    “很好,既然没人反对,那我们的这门课,就叫《人类文明史》了,”周赫煊在黑板上写下几组关键词说,“这门课总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即文明的起源、文明的成长、文明的衰落、文明的解体、文明在空间中的接触、文明在时间上的接触、国家和宗教。”

    周赫煊有够无耻,准备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鸿篇巨著《历史研究》。

    这是一本非主流的历史书,却在现代历史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一个哲学家的角度来阐述人类历史,探讨文明的兴起与衰落,籍以思考未来的人类命运。

    汤因比去年就开始写这本书了,但他是想点写点,以论文的形式在媒体上发表,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会写多少内容。他在未来几年内撰写的论文,编撰起来后只是这本书的绪论。

    而周赫煊直接抛开绪论,从此书的正文讲起六年后汤因比才会发表相关内容。至于本书的最后几部分,还得等30多年才能问世。

    汤因比花了近40年时间来写这本书……

    周赫煊都还没开讲,学生便已经兴奋起来,只听“文明起源、文明衰落、国家和宗教”这些大标题,就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258【非主流课程】

    汤因比毕竟是英国人,他跟大多数欧美历史学家一样,都是以西方世界为中心展开学术研究。

    原版《历史研究》以英国为起点,逐渐扩大到欧美,最后推及全世界。而且在论述古印度和古中国时,汤因比是有成见和偏见的,思维的局限性也不小。

    比如,汤因比强行把欧洲的大统一宗教那套理论,生搬硬套挪置在古中国身上。他的原话是:古代中国社会也是通过一个教会,即大乘佛教才成为今天远东社会的亲体社会。

    这就有点扯淡了,包括汤因比对中国先秦思想的一些论述,也表现得似是而非。

    周赫煊必须进行修改,在原著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删改增添部分自己的思想理念。

    周赫煊在黑板上写下汤因比的名字,开始讲述道:“英国有位历史学家叫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他以前是《曼彻斯特卫报》记者,后来转行研究历史。1925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国际史教授,并担任伦敦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的研究部主任。他去年发表了几篇论文,讲的是世界各大文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关于研究领域和术语的定义。这些论文对我启发很大,我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就是基于汤因比教授所提出的理论……”

    “当我们接触到文明社会,就会产生一种疑问,文明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它又是如何产生的?汤因比教授把有史以来的文明,大体上归纳为21个社会。在我看来,这21个文明社会可以分为两类,其中15个文明是另外7个文明的子体,那7个母体文明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的。是哪七个母体文明呢?它们分别是古埃及、苏美尔(两河文明)、米诺斯(古希腊之前的青铜文明)、古中国、玛雅、安第斯(南美古文明)和古印度……”

    在座的大部分属于历史系高材生,当周赫煊讲到这里,立即有人举手道:“老师,不是四大文明古国吗?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为七大文明了?古希腊在哪里呢?”

    周赫煊笑道:“米诺斯文明,就是古希腊的前置文明,我们接下来会将两者一起探讨。”

    又有学生问:“老师,米诺斯是什么文明?”

    “南美自生自长的古文明。”周赫煊解释道。

    不愧都是些高材生啊,立即就有学生举手道:“老师,可现代史学界一致认为,美洲古文明起源于中美洲和墨西哥的一些地方。玛雅文明传播到南美洲后,才在安第斯引发了几次印第安文明的兴起。按照你刚才的理论,安第斯文明应该算玛雅文明的子体吧?”

    周赫煊笑道:“你说的是七八年前的考古史学观点,而今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南美古文明是独立发展出来的。我们从地理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安第斯与中美洲有着天然隔绝,古代社会很难进行长距离传播。而且,从南美的一些考古遗迹中可以发现,南美与中美洲的古文明,早期艺术风格差别很大。”

    学生问:“这是西方史学界的新观点吗?”

    周赫煊笑着摇头说:“不,是我的新观点。”

    此言一出,教室里瞬间哗然。

    周赫煊居然在跟他们讲新观点,一种不被当今史学界承认的新观点。

    “你们有兴趣,又有机会出国的话,可以尝试做一下相关研究,说不定可以证明我的观点。”周赫煊笑道。如今史学家和考古学界对南美文明的研究,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阶段,只要坚定决心去做实地考察,很容易就能出成绩。

    周赫煊接着往下讲:“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它们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制度,因为制度是人和人之间表示个人关系的手段,在所有的社会类型里都有。社会分工也不是根本区别,因为原始社会也有酋长、巫师、工匠等分工。在我看来,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模仿的方向。原始社会,模仿的对象是老一辈,是已经死去的祖先,传统占据最强势的地位。而在文明社会,人们模仿的是富有创造精神和成功的人物,社会沿着一条变化和生长的道路前进……”

    随着周赫煊越讲越深入,台下的好些学生已经脑袋发晕了。

    因为周赫煊讲课的内容,并非线性历史,也并非常规的历史研究,而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历史和人类文明。

    有些学生脑子犯迷糊,听得昏昏欲睡;有些学生则两眼发光,听得精神奕奕。

    这是一堂非主流的历史课,跟当下历史学界的任何研究都不同,它就像一道闪电从漆黑的夜空劈出。

    “好了,差不多快要下课了,”周赫煊最后笑道,“听不懂不要紧,反正这是选修课,你们就当我在胡说八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回去慢慢思考,说不定对你们的学术研究有所启发。”

    下课之后,周赫煊直接走人。

    却有几个学生将他围住,其中一人说:“周先生,能借你的讲义抄下吗?刚才听课时,有很多内容记不清了。”

    “可以,下次上课时再还我,”周赫煊把讲义递过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学生答道:“我叫吴金鼎,山东人。”

    周赫煊:“……”

    靠,怎么随便一问都是牛逼人物啊。

    吴金鼎,中国“龙山文化”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最恐怖的是,吴金鼎此时虽然还在清华读书,却已经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龙山文化进行考察研究了。

    吴金鼎说道:“周先生,我今年4月份路过山东章丘县龙山镇的一处遗址,在那里发现了许多黑陶器。陶器色泽乌黑、表面光滑,样式极为精美,我觉得应该是史前遗物,但它又跟已知的仰韶文化有所不同。”

    周赫煊随口说道:“或许它跟仰韶文化一样,是中国古文明的又一源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吴金鼎激动道,“我的导师李济先生,正在向学校申请考古经费,只要经费批准下来,就可以进行大规模发掘工作。”

    “祝你们好运!”周赫煊笑道。

    龙山文化啊,那可是中国考古界石破天惊的发现,周赫煊也算是见证历史了。

259【恼骚】

    周赫煊走出教室,居然迎头碰上清华校长罗家伦。

    罗家伦笑呵呵地握手道:“周先生,我站在外边听你讲了半个小时,讲得真好,我这次请对人了。”

    “原来罗校长是来检验我教学水平的。”周赫煊开玩笑道。

    罗家伦的话并非恭维,他本人就是学历史和哲学出身的,如今还兼着清华历史系主任。同时,罗家伦游历欧美多国,辅修文学、教育、民族地理学、人类学等等。

    周赫煊刚才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估计罗家伦比那些学生听得还更明白。

    罗家伦笑道:“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人类文明史,周赫煊的学术见解令人叹为观止啊。其中涉及的知识门类之多,令我这个学历史、哲学和人类学的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