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由校给娜木钟的圣旨抵达西安府的时候,娜木钟率领一千五百户正式归降大明。而这一千五百户被朱由校全部安置到了青海大草滩。
四月二十日,两万天雄军渡过黄河。四月二十八日,在娜木钟的部下的指引下,两万天雄军趁着大雾包围了额哲营帐,并派苏泰之弟南楚劝降。苏泰大福晋便是额哲的亲身母亲,也是插汉现在实际的掌权人。
此时,插汉已无退路,除了归降,就剩下一条死路了,苏泰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二十九日,苏泰、额哲母子奉传国玉玺出降,蒙古帝国正式宣告灭亡,至此漠南蒙古也全部收归后金版图。额哲被朱由校封为北王,长居京师,而且朱由校还给额哲在贵族院中安排了一个席位。
而此时,将商税从三十税一提高到十五税一的圣旨正式颁行天下。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心里也早有准备,但是整个帝国依然是一片哗然。
南京、扬州、苏州等地都出现罢市了情况。江南等地一时间群情汹涌,危机四伏,似乎随时都会爆发民变,各地请求撤回加税的奏章像潮水一样涌向朱由校。而北方各省由于很早就实行了十五税一,并没有任何的波动。
江南一地乃帝国的赋税重地,江南的动荡,使得内阁、各部以及大都督府都感到非常的担忧,在朱由校的主持下,特意召开紧急会议。
“情况怎么样了?”朱由校冷声说道。
“南京城情况稍微好一点,只是市肆昼闭,商旅不行,但却也是群情汹涌,而其他地方却有拦官诉求的,有匿名张榜的,有集体在衙门前哭诉的,甚至还有在衙门前高声喝骂的,投掷瓦砾,砸打衙门的等等。”孙承宗回报道。
“陛下,如果此事处置不善,恐会激起民变。江南乃帝国赋税重地,江南不能乱,乱了,是会影响江山社稷安稳的。”黄士俊说道。
“朕好久没杀人了,你们觉得他们是不是以为朕不敢杀人了?”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不可……”孙承宗听到朱由校的话,赶忙劝阻道。
“太康伯,你给那些商人带句话,一天,朕只给他们一天的时间,朕的圣旨到达各地之时,一天之后如果还不复市,就不要怪朕了心狠手辣了,你们都知道朕缺钱,如果在江南杀个遍,朕相信国库最少十年都不愁钱钞的事情。”朱由校冷声说道。
“诺,臣一定将陛下口谕带到。”张国纪胆战心惊地说道。朱由校身上释放出来的杀气让他心生畏惧。
“陈四!”朱由校说道。
“臣在!”陈四站出来说道。
“调三万御林军,马不停蹄地赶往罢市的城市,如果你的大军到达之时,却还没有没复市的地方,立刻进城杀人。”朱由校冷声说道。朱由校不打算动用应天都督府的军队,而是调动京师都督府的军队来做这件事情。
“诺。”别的都督府的都督执行此条命令可能还有犹豫,但陈四绝对不会。
“传旨,令应天都督府各部原地待命,不得擅动,否则以谋反罪论处。”朱由校接着说道。应天都督府的军队中有些军人常驻江南一地,朱由校害怕他们跟这些商人有联系。
“诺。”
“陛下,据锦衣卫报,张溥率众抗税,甚至将征税的官吏投入河中,导致征税的官吏被淹死。”王礼乾报告道。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之事。凡参与此事者一律斩首示众,家产全部籍没,家眷全部流放冷洲。”朱由校冷笑道。
“诺。”
“陛下,此事不可……”朱由校的话终于说完了,众人终于能插句话,他们急忙想劝阻朱由校,但朱由校根本一句话都没听,直接一甩手就走了。
……
看到朱由校头也不回的就走了,众位大臣都知道再怎么劝朱由校也没有用,而且他们也知道,别的皇帝可能还会顾忌到影响,但朱由校不会,朱由校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就算屠尽江南一地商人他也是做得出来的。
“太康伯,陛下的口谕一定要尽快带到,不可耽搁了,否则江南真的会是人头滚滚的。”孙承宗说道。
“孙阁老,你放心,最多两日必定送到所有的地方。”张国纪搽了搽额头上的冷汗说道。
“陈都督,从调集京师军队需要多久?”孙承宗说道。
“回阁老,今日先锋部队便可整装出发。”陈四说道。
“明日再出发吧,如果陛下责怪,本官替你担着,如何?”孙承宗问道。
“可是……明日午时大军便要出发。”陈四想了想说道。
“如此甚好。我现在便进宫见驾。”孙承宗说道。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圣公
“吾师,如果是为了税制改革之事,就不要再提了,朕意已决。”朱由校说道。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陛下今日所为太过刚硬,于人于己都不太好,过刚易折啊!”孙承宗委婉地说道。
“朕知道,但是此次新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税制改革的政令已经颁行天下,如果今天朕退了一步,明天朕就会退第二步,到时候,所有的新政就都会变成空谈,整个帝国在新政执行之前犹如一团死水,外有强虏,内有內患,而整个帝国却没有一个人想着如何去改变现状,整个帝国死气沉沉,就像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朱由校轻声说道。
“所有的人仿佛都在等大明帝国死掉一样,但朕却觉得我大明帝国还有希望,还能挽救,既然整个帝国都在等死,那朕就拖着整个帝国往前走,如果有人和朕背道而驰,那朕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他们,但如果有人敢阻拦朕,朕也会毫不犹豫地从他们身上碾压过去。”朱由校冷声继续说道。
“吾师,自从新政实施之后,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个就不用朕来说了吧。”朱由校说道。
“的确自从陛下实施新政以后,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民间也都说陛下是中兴之主,大明帝国也即将进入一个盛世,但是陛下在推行新政之时,有点过于激进了。”孙承宗说道。
“从古到今,推行新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推行新政的人,还是反对新政的人都要付出代价,从无例外,今天轮到反对新政的人付出代价了,而朕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千古的骂名,或者更多,但朕不在乎,杀一人是为罪,屠万人是为雄,屠得百万人便为雄中雄!朕自从推行新政以来,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杀的人何止十万,朕根本就已经不在乎再杀个百万。都说人是万物之灵,这一滩死水也许用鲜血来浇灌才能重新焕发生机。”朱由校说道。
“臣不知道该如何劝说陛下了,臣只希望陛下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将事情做得太狠了。”孙承宗说道。
“朕自然会把握好尺寸的,朕从来都只杀该杀之人,张溥一定要死,他会成为此次罢市的牺牲品。虽然朕这次只是杀鸡骇猴,但如果这猴依然不听话的话,那就不要怪朕开始杀猴了。”朱由校说道。
“当年先帝曾让臣教导陛下孔孟之道,治国之道等等,但今日陛下似乎却是走了上另外一条路,臣真的有怀疑陛下是否曾经另寻名师?”孙承宗也不再计较了,他知道如果这些人一定要和朱由校决一胜负的话,那他说什么也没用了,朱由校手握百万雄兵,已经不是以前的朱由校的了。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朕的确曾另寻名师寻求治国之道。”
“陛下可代为引荐?”孙承宗说道。
“朕的这位师傅朕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每次当朕得到他的消息想去寻找之时,却是每次都错过了。”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陛下多次出巡可是为了寻找此人。”孙承宗问道。
“有这方面的原因。”朱由校睁眼说瞎话本事见涨。朱由校每次出巡都有人反对,朱由校觉得这样说的话,也许会让出巡的阻力会小很多吧。
“陛下如果再碰到此人,一定要替臣引荐,此人学究天人,臣实在是想见见。”孙承宗诚恳地说道。
“吾师,只要朕再碰到,一定会替你引荐的。”朱由校说道。
“谢陛下!”孙承宗说道。
“说起孔孟之道,朕在江南之时,曾听人说,孔家人说:‘天下只有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这里指得是龙虎山的张天师);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不知吾师可曾听闻此话?”朱由校问道。
“臣的确不知此事,陛下肯定是听得是谣言,绝不可信。”孙承宗听到朱由校说起这事,心里也是一惊,顿时觉得朱由校想对孔家人动手。
“吾师,你可以告诉衍圣公,朕真的很小气。”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陛下听得肯定是谣言,衍圣公孔懋甲一直忠于大明,绝不可说出这样的话。”孙承宗说道。
“孔懋甲是忠还是奸,朕心里明白,但这大明的天下还姓朱不姓孔,也永远不会姓孔。”朱由校说道。
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胤植,字懋甲,这可是个汉奸。在历史上,1644年,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登基称帝,孔胤植便立即在第二天上书顺治皇帝称臣。他还在《初进表文》中谀颂满清君主,极尽阿谀奉承之词。
孔家人享受了中国人最好的待遇,历经两千年不倒,这跟他们的处世哲学是分不开的,每当外族人入侵中国之时,孔家人绝对是迅速地向外族侵略者投降,然后屁颠屁颠地请求这些外族侵略者去册封延续他们的“衍圣公”的封号。
在孔家人的字典里就没有气节和操守这两个词语。朱由校对孔家人没有一丝的好感,只是现在还不是废除孔家特权的时候。
“陛下,道统不可轻言废弃,孔家之事关乎天下读书人的看法,务必慎重。”孙承宗说道。
“朕明白。但吾师你要明白一件事,如果明亡于后金这等外族人之手时,孔家人会怎么做?这个你也应该能猜到吧。”朱由校说道。
“太祖高皇帝当年封赏衍圣公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天下人归心。”孙承宗解释道。
“太祖高皇帝此举的用意朕明白,但是将来也许有一天就不再需要了。每当朕想起蒙古人入主中原之时孔家人的嘴脸,朕就明白这样的特权家族根本就没存在的必要。”朱由校说道。
“难道陛下的科举改制就是为了废除孔家?”孙承宗惊讶地问道。
“只是为了废除孔家还不值得朕如此兴师动众。”朱由校说道。
(本章完)
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联姻
“陛下,孔家存在与否并不对帝国造成任何影响,此事陛下还需慎重。”孙承宗劝说道。
“不讨论此事了,朕决定成立青海承宣布政使司,而治所朕准备放在西宁,吾师你以为如何?”朱由校问道。
“陛下成立青海藩司的目的何在?”孙承宗问道。
“为了西番,固始汗与藏巴汗在西番一时之间难分胜负,但对帝国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朕控制了青海,便随时能进入西番,掌控大局。”朱由校说道。
“西番乃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孙承宗说道。
“朕不这么认为,西番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南下便可进入莫卧儿王朝的领土,同时西番又犹如一道屏障,也可以防止莫卧儿王朝进入帝国,所以西番必定要控制在帝国的手里。”朱由校解释道。
“臣对莫卧儿王朝并不了解,无法评论。”孙承宗坦白地说道。
“莫卧儿王朝是一个极其富有而又强大的国家,只是暂时对帝国构不成威胁。”朱由校说道。
“陛下,帝国的敌人已经不少了。”孙承宗说道。
“朕明白,控制西番主要也是为了防备莫卧儿王朝。”朱由校解释道,“另外,朕准备将西安都督府迁到兰州,将西安都督府改为兰州都督府,以应付西边的卫拉特蒙古。”
“卫拉特蒙古迟早会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陛下此举,臣绝对是赞同的。”孙承宗说道。
……
张国纪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将朱由校的口谕传达到了商人们的耳中,张国纪、江演等大商人首先宣布支持朱由校的决定。但是大部分商人还在观望,他们认为朱由校会法不责众。
但是在张溥等数人被朱由校斩首示众之后,商人们意识到朱由校绝不是开玩笑的,同时京师御林军开拔前往江南一地镇压商人罢市一事更是被传得沸沸扬扬。
“听说昨日复社的魁首张溥被锦衣卫斩首了,不知是真是假?”
“此事千真万确,被斩首的人还不止张溥一人,同时被斩的还有十多人,而且被抄家的就更多,据说此次有数千人会被流放冷洲。”
“连张溥说杀就杀了,看来陛下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可不是,陛下派出三万御林军,就是为了镇压此次罢市,衙门的公告里说,御林军到达之日,如果还未复市,一律杀无赦。”
“唉,胳膊扭不过大腿啊!”
“要不这生意干脆别做了,谁愿意做谁去做去,我就不相信我都不做生意了,朝廷还能把我怎么样。”
“不做生意了吃什么,商税提高了,做生意只是少赚一点,如果不做生意可就一分都没赚的了,难道等坐吃山空吗?”
“唉,朝廷这次赢了,以后的生意更不好做了!”
……
商人们的罢市在朱由校的威胁和镇压下迅速结束了,江南各地纷纷复市。但这次罢市也对江南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次罢市的时间并不长,很快江南的经济又恢复如此。
七月,朱由校下旨废止了半两银元、一钱银元和一元铜元,并规定三年之后,此三类钱不再允许流通,取而代之便是五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二十文、十文的五类宝钞,但朱由校依然保留了一两银元、五钱铜元、一钱铜元三种金属货币。
娜木钟此时也已率先抵达了京师,随行的还有林丹汗的女儿淑齐。娜木钟到达京师之后,就立刻被送往了皇宫。
“妾,博尔济吉特?娜木钟见过皇上!”娜木钟施礼道。
“平身。”朱由校说道,“这是林丹汗和你的女儿淑齐吧。”
“正是。”娜木钟回答道。
“林丹汗虽是朕最主要的对手,但他既然已经病逝,那一切恩怨也该结束了,朕决定封淑齐为西宁郡主,由你来亲自抚养,可否?”朱由校问道。
“谢陛下!”娜木钟拉着西宁郡主淑齐一起叩谢道。
……
一个月之后,苏泰、额哲也抵达了京师,随行的还有俄尔哲图福晋、苔丝娜伯奇福晋,以及林丹汗的妹妹泰松格格,而跟随他们的一千户牧民也全部安排到了青海大草滩。
额哲被封为北王,参与贵族院的议政。而苏泰、俄尔哲图、苔丝娜三人却在内阁的建议下,一起被纳入了后宫。因与娜木钟联姻成功,使得内阁看到了处理问题另外一种办法,而这三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北方大部落。
苏泰,叶赫那拉氏,海西女真的后人,海西女真的四部都亡于努尔哈赤之手。俄尔哲图,那拉氏,汉译为纳兰氏。苔丝娜,来自与蒙古察哈尔部落,在明朝时大明人称为插汉,也就是林丹汗所在的部落。苏泰被朱由校封为贵妃,其他两人被朱由校封为妃子。
而泰松格格却被朱由校做主嫁给了朱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