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下溪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下溪村-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于到了匀城,郑志远在城门口下了车。

    “致远哥,这里倒镖局还有好一段距离,我们送你过去吧。”林枝说。

    郑志远带着笑,说道:“不用了,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办。”

    林枝又说:“那行,我们先走了。等会儿要接你一起回去吗?”

    “我今天不回去,不必等我。”

    告别郑志远,到青兰道下车,曾珏已经问到了详细地址,林枝拿到地址后又去了城北。

    路上梁小问林枝:“小姐要买铺子,为什么不跟老爷说一下?你身上的钱不够,老爷也能帮你。”

    “这些钱足够了,老爹那边还没机会说呢,梁叔回去后帮我转达吧。”

    “小姐还是自己说吧。”

    两人说话间,很快到了地方。

    林枝进去的时候,里面好几个人正在收拾东西,听闻林枝是来买铺子的,还都有点高兴。

    那户人家自己给出的价钱已经很实惠,林枝没有再还价,当下买下了那处铺面。

    手续地契交办好后,原先的主人把门上的钥匙交给了她,但没有带林枝去看铺子。

    回青兰道,经过那条街的时候,梁小问林枝:“小姐,咱去看看铺子吗?”

    “不急。”林枝说:“等到深秋再说。”

    林枝今天在匀城走了一圈,发现匀城多了很多衣着破烂的人,他们跟乞丐不同,虽然也有坐在路边的,但他们不伸手要钱,很多人身上都背着包裹。林枝很快意识到,这些人是从南方过来的灾民。

    但凡知道点大凉历史的都知道,像南方水灾,灾民流散到其他地区的,当有该地区的府衙救助安顿这些人,怎么会出现灾民聚众的情况?而且还是在城内!既然没有一个衙役上前询问。

    灾民聚众容易生乱,虽然目前匀城还没有多少灾民,但林枝已经开始担心了。

    回到针织坊,直接让曾珏和曾玉收拾东西,跟她回去。(。)

第124章:美人集册() 
曾家兄妹很听话,立刻收拾行李,“东家,出什么事了吗?”曾珏以为林枝出去了一趟遇到了不妙的事情。

    “没什么事啊,铺子里不是没生意吗?你们闲着也无聊,跟我回去吧,带你们到山上玩。”林枝说。

    曾家兄妹的东西不多,没多会儿收拾好了,林枝去武馆跟林木打了声招呼,让他这段时间不要出去,就在武馆待着。

    带着曾家兄妹回了家,这是他们第二次来林枝家,第一次是过年的时候,就一个晚上,林枝就让他们在耳房凑合了。这次来,他们最少也得住一个月,所以用了给林露准备的屋子。

    搬到新房好几年,那间屋子东西是置办齐了,但林露一次也没去睡过,前两年跟着林老爹他们住在主屋,后来又靠林枝睡。

    林枝找到林老爹,说的不是她买铺面的事情,而是匀城多出来的灾民,她是问林老爹的意思,要不要把林木接回来。

    “还是接回来。”林老爹放心不下林木,让林枝第二天就去接林木。

    还是梁叔带她去的,但是林木这个死犟的人,没肯回来。

    下午林老爹亲自跑了一趟,才把林木拎回来。老爹去匀城,接完林木,当然还要顺便看一看张掌柜。

    蓬莱斋还是照常开着门。

    林老爹带着林枝林木进去,小二把人请到了雅间,很快掌柜也过来了,跟老爹好久不见,张掌柜看到林老爹还是很高兴的,打完招呼后,埋怨林老爹:“你家不做蛋糕,按说你闲着也没事,怎么不来匀城看我?”

    林枝没想到,自家老爹和张掌柜的交情如此之好,跟林木两个人一人抱着一盘点心,在旁边啃。

    一些闲杂的话说完,林老爹问起了灾民的事情。

    今天他来时在一条巷道里看到了一群灾民,林老爹对灾民没有好感,小时候被灾民抢过东西,那些人都是不要命的,为了口吃的就能杀人。

    “他们也是受苦的人,说到底都是朝廷不作为,那些赈灾的粮食,如今有多少是落在他们手上的?”张掌柜说。

    “现在匀城的府衙再不出面,怕是匀城要闹起来。”林老爹说:“南方逃难的人,想要往北方去,必经匀城,灾民如果不好好安置,下面几个镇都要连带着倒霉。”

    “林兄弟,知道我这蓬莱斋,为什么撑到现在还不关门?”张掌柜问。

    “蓬莱斋在皇城也有铺面,自然不用怕匀城府衙。”

    张掌柜摇头,“按着我的算计,应该七天前就关门歇业了,但我收到了皇城的消息,让我继续开着蓬莱斋,为的就是防止灾民为了吃的闹起来。”

    “那蓬莱斋是要施粥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但保的不是府衙中的那位。”

    林老爹不理解,可他知道什么事情能问,什么事情不能问。之后的事情他也不去打听了只说,“掌柜要是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掌柜预备什么时候开始施粥?”林枝问。

    “蓬莱斋也不是专门做善事的,等到灾民撑不住的时候吧。”

    这么说来就是没有确切的时间了。

    带着林木回家,匀城如何,暂时跟林枝一家没有关系了。

    林木到家后,连着几天带着曾家兄妹到后山上玩,让二丫看了很气闷,常在林枝边上说:“后山有什么好玩的吗!”

    后山果树多,这个时节去,能采到不少果子吃。还真的有些玩头,“你跟着去看看,不就知道是不是好玩了?”

    二丫没去,她得帮着家里做事情。

    在家歇两天,林春上门了,她来的时候,林枝正在研究家里的鸡蛋要怎么办呢。

    “大姐一个人回来的?”

    “他也来了,陪着我爹喝酒呢。”林春口中的他,不说也知道是谁。

    林枝给她到了茶,拿了瓜子花生做到葡萄藤下面,“大姐今天来有什么事吗?”

    “是有事情。”林春说“你在匀城的铺子,不是暂时不开了吗?我是来问问你,王家村那边还要不要做下去。”

    “做啊,为什么不做?”林枝纳闷。

    “之前定下的披肩、围巾,都差不多做出来了,再往下做就不是做预定的了。”林雨觉得林枝没听懂。

    “做了这么多的披肩,每件披肩都有尺寸记录,大姐,你现在应该能够知道标准尺寸了吧。”

    “标准尺寸?”

    “就是多数人都合身的尺寸。”林枝解释:“接下来就按标准尺寸做,只是接下去做的披风,要每款样式都不一样。”

    “样式都不一样?”林雨觉得有些为难。

    “对,不管是花纹上的变化,还是颜色搭配的变化,最好是款式的变化,我要每件披风,都不一样。”

    林枝说:“要考虑什么颜色来做什么花样比较好,也要考虑这种花样什么年纪的人最喜欢穿,她们这个年纪的人又喜欢什么样的款式?每件做出来的披风都要合情合理。”

    林雨缓缓的点头,她明白林枝要做什么了,可是她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够出林枝想要的披风。

    “大姐,我半月前不是送了一本美人集册给你吗?”

    说到这个林雨脸红了,“你一个孩子哪里来的那种书!”

    “大姐,我是让你看衣服,不是让你看人家露出来的地方。”林枝就知道她会乱想,当时还特意让二丫转告她重要的是衣服。

    只是二丫当时送去的时候,林雨恰巧不在,二丫就把书直接放在林雨房里了,所以,可以想象林雨当时看到那本书的表情,她没把书撕了算不错了。

    林枝提示道:“你可以参考那上面的衣服,咱们这个毛线,不一定只做披肩啊,罩衫什么的也可以做啊。”

    “行,我清楚了。”林雨说:“那我就回去了,你有空的时候也去王家村看看。”

    “嗯。”

    曾家兄妹和林木从山上回来,带来好多枇杷,卖相乘次不齐,不过味道很好,林露吃了不少,吃完还要跟林枝抱怨:“姐,你看看山上的枇杷,再看看你种的枇杷树,都多少年了,一个果子都没结过!”

    “呵呵,我种的这棵叫有个性,就不结果,就不给你吃。”(。)

第125章:该死的好心() 
林枝从后山回来的时候,听到林老爹他们在说林柴的事情。

    问清楚了才知道,林柴要去镇上学做木匠,林老爹的意思是能学到一门手艺也是好的。可是他选择的时机让林枝很纳闷:“大哥到什么地方学木匠?”

    “就在镇上,是给咱家做家具的那个木匠,你大伯送了好多礼过去。”林老爹说:“已经都谈好了,明天就过去跟着学。”

    “大哥再过两年都可以说亲了,怎么这个时候才去学木匠?”林枝问。

    “以前吧,是没有钱,没有礼送去给人家师傅,所以学不了,后来家里跟蓬莱斋做生意,大伯家负责收板栗,你大伯就想着把这个生意传给你大哥,省的他出去受苦。”

    樊氏说:“手艺学出来是好,但哪个手艺师傅是好说话的?要不是为了口饭吃,谁愿意把孩子送去给人打骂?”

    “大伯是觉得咱们不做糕点生意了,他们家收板栗的差事也不能做了。”

    “都跟他说过了,等过段时间,咱家这糕点还是要做的,他还是要把阿柴送出去。”林老爹坐在长凳上叹气。

    林枝问:“大哥自己怎么说?”

    “你大伯的意思,阿柴还能说什么?”

    “那大伯娘呢?”

    “你大伯娘也说好。”樊氏说。

    林枝点头,“大伯一家都觉着好,你俩在这儿叹什么气?出去学门手艺本来就是好事,别家孩子送多少礼,人师傅还不收呢。”

    老爹说:“不说这个了,你今天咋回来的这么早?”

    这几天,林枝都是早早就进了山,等到下午快吃午饭了才到家,她在跟着师傅学打架呢,“我今天得去一趟匀城。”

    樊氏站了起来:“这时候去匀城干什么?你铺子不是关了门吗?”

    曾珏刚好出来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说:“东家,有什么事情交代我去办就好。”

    “我找张掌柜有些事。”林枝说:“去去就回来。”

    林枝这样说着,去后头牵马车,樊氏跟在她后头,“这个时候去匀城干什么?你自己不知道里头有灾民吗?”

    “没事儿,我就去一趟蓬莱斋。”

    “偏偏你梁叔这时候不在家。”樊氏看到跟在后头的林老爹:“你爹跟你去吧,他跟你梁叔学了很长时间,现在也会驾车了。”

    “娘,你别担心了,我很快就回来。”林枝说完上了马车,一挥鞭子,自家马儿往匀城跑去。

    到匀城的时候,状况比林枝想象的要好,街道上也还算干净,不少灾民都是坐在路边,有的直接在小巷里安了家。

    到蓬莱斋,一路上都没什么阻碍,快到蓬莱斋的时候,却不得不停下马车,前面路上有好多灾民,仔细看了下,发现他们手上都拿着碗,林枝绕了一下,把马车停在蓬莱斋后门。

    掌柜坐在柜台后面,看到林枝过去把账本合上了,“阿枝,怎么这时候来了?”

    “特意来看看掌柜。”林枝说。

    “那感情好啊,既然特意来看我,有没有给我带点吃的?”掌柜说着本来是开玩笑的,但林枝还真的就带了,她早上吃饭的时候顺手拿的,自家做的肉干,想着张掌柜没吃过,就拿来点过来。

    看到林枝递过去的东西,掌柜还有些惊喜,“还真是来看我的,这是啥?”张掌柜打开油纸,“这是肉吗?”

    “我娘做的肉干,用自家做的辣酱腌制过的,掌柜不是喜欢吃我家的辣酱吗?”

    掌柜当下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嗯,多谢了。”

    “来来来,坐这边,我给你倒杯茶。”掌柜给林枝搬了张椅子。

    两人坐下后,林枝问起外面站着的灾民,“这条道上可有不少人。”

    “差不多到匀城的灾民,都到这儿来了。”掌柜说:“身上有盘缠的,继续往前走,到江城或者别处去投奔亲友,没有盘缠的,或者盘缠被抢了的,只能在这儿等着。”

    “要是官府能够安顿他们,趁乱行不义之事的人也能少些。”

    掌柜不屑的笑了,“都这会儿了,我到想着那位干脆不要来沾手,他这一弄,自己死的不痛快不说,我这些天花下去的钱也白费了。”

    “张伯伯这是第几天了?”林枝问的是开始救济灾民几天了,她虽然说得不清楚,掌柜也知道她的意思。

    “第四天。”

    林枝站起来:“我出去看看。”

    “出去干什么啊。”林枝这时候已经往外走了,掌柜见来不及拉住她,只好说:“就站在外面看看就行了,别挤到人群里去。”

    蓬莱斋大门口,五步开外就是施粥的地方,沿着边缘走到施粥那边看了,发现还真的就是施粥啊,每个人一碗粥水,里面的米粒都少的可怜,这东西也就只能勉强度命了,想在匀城吃饱,继续往下面走,基本上是不可能。

    林枝看到好几个大人还牵着孩子,大人还能挺几天,孩子正当长身体的时候,靠着没几粒米的粥水,怕是要营养不良。

    但说到底,这是蓬莱斋出的米粮,作为一个商户,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在蓬莱斋门前的这条街,有蓬莱斋的伙计维持着秩序,而且也有话放在前面,但凡有闹事的,施粥立马停止,所以这条街上的灾民还很守规矩,但离开这条街,一些小巷中,不乏抢别人食物的。甚至还有匀城的地痞混在里面,专门偷灾民的包裹。

    告别掌柜,离开时在马车上听到孩子的哭声,林枝加快了速度,到家后看了自家专门放粮食的房间。

    自家有什么东西是多的,可是施舍出去的?

    大豆,家里有很多大豆,当初买下后山边上的几亩地,基本全部种了豆制品,除了榨油,和自家偶尔做些豆腐,那些豆子基本没怎么动过。这几年下来,存了不少,林枝也不指望这些豆子发财,所以干脆把这些豆子都用掉。

    “阿枝,你干嘛呢?到这里来看啥?你吃过饭了吗?”樊氏问她。

    “娘,咱得做一回好人。”林枝说。

    “啥意思啊?”

    林枝把在匀城看到的景象都跟林老爹和樊氏说了,最后表示,她想把家里的豆子全部捐出去。(。)

第126章:墨玉() 
夫妻两人都不反对,“以前咱是没钱,现在有些钱了,这些豆子又暂时用不到,捐就捐了吧。”

    黄豆吃多了会胀气,直接煮好给灾民,反倒害了他们。

    林枝的决定下,家里又开始忙了起来,这些豆子,一部分磨成粉,剩下的做成豆干。因为这个还特意到里正家借用了大石磨。

    里正还问:“老三你家又要做什么买卖?”

    “就磨些豆粉,还做啥买卖。”

    “你家咋这么多豆子?”

    林老爹拿过来磨粉的,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在家里做了豆干,“都是这些年收的,一直没吃它。”

    豆干磨成粉,林枝用上了之前自己定制的铁锅,两个炉子一起烧开,开始做杂粮煎饼。

    煎饼由豆粉和少量的面粉做成,闻起来虽然香,但吃起来有些卡喉咙。林枝和樊氏一人看一边,手上都拿着推杆,做出来的煎饼也不是圆的,有不规则的边。

    江桃田梅和家里的孩子开始做豆干,豆干相比豆腐保存时间更长,更适合路途上携带。

    林老爹他们则去了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