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下溪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下溪村-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自己说了算,你还有一个小姑未出嫁,闲在家里,再好说话的人也难免生事端,你教她针织,她也能帮帮你。”

    林春的胆子虽比不上林枝,但同龄的人比起来,要胆大许多,短暂犹豫过后,还是接下了。

    林春这边一接下,林枝就省力很多,她只需要把预定的尺寸交给林春就好,后面的制作,包括编织、洗涤、熏香、晾晒、熨烫,全部由她来管。

    林枝手头就只剩下两件事:接订单和纺线。

    说道纺线,这也是个难题,林枝把家里能用的人都用上了,但总归是一个繁杂的工序,羊毛出来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而且他们家还做糕点,原本把剪羊毛的地方选在自家羊圈边上,后来发现剪下来的羊毛到处飞,实在不卫生,就把地点移到了老宅里,晾晒羊毛放到了老房子里去做。为着这个,林枝还给老宅建个了围墙。

    林春新婚一月后,王家村边上的制作点,正常运作开来,今年秋季收上来的羊毛,按现在的制作速度,能用到明年开春。

    那些养羊的人,所有都拿到了卖羊毛的钱,上半年没有领到羊的人家就眼红了,有上林家问现在还有没有绵羊的。

    原本林枝是不打算再从关外买羊了,但看匀城的订单一直没有少下去,并且还有增长,而且随着气温下降,铺子里的围巾的披肩也开始热卖,林枝决定再买五十只羊。

    林枝自己用轻功到了北山镇,打算去平顺镖局找他们说买羊的事情,结果看到郑志远也在。她猜到郑志远和平顺镖局有关系,但到底是什么关系,她不清楚。

    “致远哥,你也在啊。”林枝掩下心中疑问,打了个招呼。

    郑志远点头,“我从皇城回来后,一直在平顺镖局做事,你来这儿是有什么要送的东西吗?”

    林枝有眼色,没问他在平顺镖局做什么,说道:“我要托镖局从关外买些东西。”

    “绵羊?”郑志远问道。

    “你怎么知道?”

    “看到好多人都上你家去问,还有没有绵羊。你又说是从关外买的,我就猜了这个。不知道这次,你要多少?”

    林枝说:“还是五十只吧,不过要大羊多一些,毕竟马上要入冬了。”

    两月后,林枝在入冬前,收到了这五十只羊,照着之前的价格收了押金,让人把羊领回去了。

    入冬之后,家里糕点的供应量往上涨了不少,林枝一直托人问的马也回来了,这样林家就有了两辆马车,这回的马车可是林枝自己出钱买的,车里的布置也按照她的意思来,内里各处都铺上了软垫。

    有了新马车之后,林枝还跟梁小学会了驾车。

    大年三十前一天,林枝关了铺子,去武馆接了林木,带着曾玉和曾珏到了下溪村。这是林老爹和樊氏第一次见到这对龙凤胎,之前听梁过他们,也从林枝口中打听到他们的遭遇,所以对他们分外照顾。

    林木这次回来把林老爹他们心疼的要死,他瘦了不少,关键是在武馆吃不饱,虽然林枝隔三差五给他送吃的过去吃,可是他饭量本来就大,林枝送过来的东西还要分些出去给别人,自己就只能吃个半包。

    曾家两兄妹跟林木很熟悉,毕竟经常去给他送东西,他又是一个好说话的人,所以不管是曾珏还是曾玉都愿意跟玩在一起。本来挺和睦的一个场景,却有人因此不高兴了。

    这人就是二丫,自从林木去了武馆之后,林枝也渐渐明白了二丫对林木的心意。虽然对这种年纪的早恋咂舌,但想想这个时代结婚的年龄,九岁就有爱慕的人似乎也可以说得过去。

    晚上,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了饺子,林老爹作为一家之长,在饭桌上,总结了这一年自家发生的事情,也期许明年,家里能事事顺利。

    大凉十年的第一天,天还未亮,林枝就叫醒林老爹和樊氏,给他们拜年,得了红包之后,叫醒曾家两兄妹,要赶早匀城。

    “稍微等会儿,娘给你们烙饼,你们带着路上吃。”樊氏说。

    “我们去匀城在吃,娘你再睡会儿吧,天还没亮呢。”

    曾家兄妹已经在马车上等着了,林枝跃上马车,挥动手里的鞭子,三人往匀城赶去。(。)

第112章:师傅和师叔的关系() 
一路赶到匀城,这时辰本是早市最忙的时候,不过大年初一,做早饭的摊子比平常少了不少,这一天大多数都得等到辰时才开张。

    三人在路边上吃碗面,林枝让他们等着,自己去炮竹店买了串鞭炮,在自家铺子前放了。起这么早,就是为了放个鞭炮,谁让匀城都信这个呢。

    到了铺子里,林枝给曾家兄妹二人发了红包,又说:“我今天还有事情,这就得回去了。今天是年初一,估计人不会太多,要是过了午饭还没人上门,你们就关了铺子到别处玩玩吧。”

    兄妹二人不是让人操心的性格,看他们点头,林枝也就放心回去了。

    马还没歇够,又拉着林枝回了下溪村。

    到家,立刻解开马车,把马牵回棚里。老爹他们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到林枝进来问她:“鞭炮放了?”

    “放了,曾珏他们看着铺子呢,我就回来了。”林枝说:“今年大年初一,我还没给师傅师叔拜年呢,爹我去一下后山。”

    “还回来吃午饭吗?”樊氏问。

    “不了,现在时辰也不早了,到木屋那边刚好是午饭的时间,我跟师傅师叔一起吃。”

    林枝没出门,直接跃到房顶上,施展轻功往后山去。

    “小姐的功夫越来越好了。”梁叔说。

    “我不懂功夫,不知道她长进没有,不过听你这样说,也觉得阿枝跳屋顶要比之前轻松了。”林老爹接话。

    林木在边上叹气:“唉,我要是会轻功多好的。”

    “二少爷的拳法,在这片也不可多得,现在又在匀城武馆做学徒,将来武学的造诣,不会比小姐差的。”

    “你从昨天回来,一直吃到现在了。”林老爹语气虽然不好,但实际上是心疼他:“要那里实在吃不饱,就干脆别去了。”

    林木一听这话,立马扔了手里的肉脯,“我不吃了。”

    “你好好的说他干什么!不过是些小食,又当不得饱。”樊氏把木桌上的盘子推到林木手边:“你继续吃,别理你爹。”

    “算了,马上就吃午饭了,我不吃了。”林木说。

    听到前门响动,很快林雨走了进来,林老爹问他:“送去的东西,王先生收下了吗?”

    “收了,今天司马小姐去看先生,我就先回来了。”

    “阿雨,今天也别看书了,就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吧。”林老爹说。

    “哎。”田梅又搬了个板凳出来,林雨坐到林木边上,“爹,咱家这些天都不做糕点,蓬莱斋没说什么吗?”

    老爹哼了一声,“之前宁少爷还想让卓姑娘来做咱家的糕点,现在咱家不过停几天,他有什么好说的。”

    “看你爹说的,咱家入冬之后,做了不少糕点了,停几天也不碍事的。”

    “这糕点生意,咱家还随做随不做了。”说到这件事,林老爹高傲起来了,“阿枝的针织坊做起来了,生意还很不错,给她自己置办个嫁妆绝对是够了。咱们之前存下来的钱,省着用,也够咱一辈子开销了,咱不求着他蓬莱斋什么。”

    樊氏踢了林老爹一脚:“大年初一你说这些话做什么?人家没说什么,咱还是继续做下去,孩子们长大了用到钱的地方多的是。”

    林枝身上穿着她自己做的羊毛衫,外面还套着一件薄棉袄,虽然比别人穿的少,但她还是觉得动起来很碍事,所以走了一半的路程,就把棉袄脱了。

    靠近木屋,狗子老远就跑出来,林枝看到它才想起来没带骨头。

    歇下来抱着狗子揉了一通,一边揉还一边保证下次一定带猪大骨来。

    林木推开门的同时唤了声“师傅”,然后她开门的动作就僵住了,她看到了什么?师叔抱着师傅,还想亲师傅……等等、原来师傅和师叔之间是这种关系吗?

    那她以后要怎么称呼师叔?师傅的丈夫怎么叫来着?

    她还没想明白,师叔已经被师傅一巴掌拍在地上,“阿枝,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

    “就是!你往年不是初三才来嘛!”郑枫从地上爬起来,对林枝摆了张臭脸。

    “今年我初二初三都有事,就今天有空。”林枝现在还没回过神来,她还在想师傅的丈夫怎么称呼。

    郑苗苗吩咐郑枫,“你去做饭。”

    “师傅,请教个问题。”

    “我说你怎么这么急跑过来,原来是有事,说吧。”

    “我以后怎么称呼师叔?”

    郑苗苗以为林枝是真有事情要问,却没想她是拐着弯打听她和郑枫的事情,“还叫师叔呗。”

    林枝的试探被郑苗苗巧妙避开,既然师傅有意回避,林枝不再追问了,在木屋和郑苗苗他们一起吃的午饭,之后又在郑苗苗的指导下,练了段时间的暗器,郑苗苗问她:“阿枝,你要学蛊毒吗?”

    说实话,林枝觉得蛊毒上不得太台面,并不想学,“师傅,我觉得我学个轻功和暗器就够了。”

    “你学了蛊毒,又不叫你去用,再说你师傅自己都不怎么会用,就是让你认识认识,以后看见了也好防备,别跟个傻子似得,被人害了还不知道。”郑枫的话虽然语气不太好,但内容还是很中肯的。

    林枝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决定见识一下蛊毒。

    就像郑枫说的,郑苗苗自己也不怎么会用蛊毒,这东西她也没有像轻功那样教,就给了林枝一本书,这书的纸页已经泛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这是我师傅传给我的,我现在传给你,你可要好好保管。”

    林枝拿着这书,没有立即就捧着研究,而是回去先把书抄录了一边,然后将原本放到盒子里藏进了地窖。

    林枝的铺子开在匀城,各处的消息,要比往常知道的多。今年开春没多久,就有传言说南方下了好几天的雨,从没有这个时间就开始下雨的,照着形式下去,南方怕是要发大水了。

    这话说的时候,林枝也就跟着感叹了一下,却没想那路人所言竟然成真了,十多天后,打南方过的商人说了那边的所见,南方一些堤坝不牢靠的地方,已经被冲毁了,不过幸好官府事先把人都疏散到地势高的地方去了,人都没事,但地里的庄稼都没用了。(。)

第113章:劝架?() 
林枝预感,南方水灾的事情不会轻易结束。性命虽然保住了,但地里的庄稼都没了,这话一出,有点脑筋的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了。

    她家做的是糕点生意,直接就与粮食挂钩,林枝知道这件事情后,立马找到了张掌柜,这事情北山镇有可能还不知道,林枝又在匀城,最快就是跟张掌柜商量。

    南方的困境没有影响到匀城,蓬莱斋进出的客人并没比平常少。伙计看到林枝,热情的跟她打招呼:“林姑娘来啦,掌柜在忙呢,您在雅间稍微等一会儿,等掌柜那边客人走了,我就喊掌柜过去。”

    林枝独坐在雅间,理着自己的思绪,伙计给她上了盘点心:“这是南方的名点茉莉酥,林姑娘尝尝。”

    听到南方两个字,林枝都有些神经过敏,“南方不是受了水灾,还有点心传过来?”

    伙计给林枝倒了开水,“姑娘,坊间的话就喜欢夸大了说,南方今年雨水虽然多,但真正受灾的只是少部分人。我们蓬莱斋的铺面都在城镇内,自然不会受到波及。”

    林枝尝了一块茉莉酥,淡淡的茉莉香,甜而不腻的口感,确实不愧对蓬莱斋的招牌。没等多久,掌柜也过来了,伙计出去的时候带上了雅间的门。

    “阿枝,今天怎么有空来找我?是你爹要带什么话吗?”掌柜问。

    “掌柜,最近听到不少人都在说南方的水患。蓬莱斋南北生意往来,消息向来很灵通,不知道掌柜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掌柜在凳子上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杯水,“这话,还真是不好说。”他看了窗外一眼,过去把朝街的窗户也关了起来。

    “现在只是降水比往年多,江里的水位虽然上涨,但堤坝目前还能拦得住。如果这雨能就此停住的话,也就损失些作物罢了。且就目前损失的田地来看,只要朝廷下发赈灾粮,让农户撑到五月,那时重新种下去的南瓜甘薯都上来了,百姓能也能勉强度过今年。”掌柜分析道。

    林枝咬了一口茉莉酥,“真有这么乐观,掌柜就不会关窗了。”

    “你是懂事的孩子,知道什么话可以在外边说,什么话不能说。我也不瞒你,这形势怕不会这么乐观,有句古话,五年一旱、十年一涝,仔细算一算的话,今年碰巧就是遇涝的年份。”

    “如果仅仅是水灾,还不可怕,最怕是水灾之后,还会有虫灾,不过这些天灾再难也比不上人祸,最可怕的,是官员安置灾民不到位,克扣赈灾粮,让百姓饿死,甚至发生瘟疫。”

    听完掌柜一番话,林枝只觉得后背发凉,当然掌柜说的是最坏的打算,事实或许比预想的要好,只不过,做打算,总要按最坏的来。

    “掌柜,不去谈你刚才说的那些大灾,就目前看,南方本来五月要收的小麦全部被淹,面粉的价钱,铁定会往上涨。蓬莱斋是做吃食生意的,当中用到面粉的糕点,在半数以上。”林枝说:“我家做的这些糕点,全部都要用到面粉,原本面粉的价钱,想必会因此灾上升不少,那我家再用原本商定的价钱来卖糕点就太亏了。”

    掌柜笑了一下:“原来阿枝是来跟我谈价的吗?”

    林枝摇头,“掌柜误会了,我是想让蓬莱斋供应面粉,我家自然也会在价钱上去掉面粉的成本。”

    “你倒是算得一笔好买卖。”掌柜说:“只是这次,我蓬莱斋怕是也要受到波及,到时候,跟你家的买卖或许就要先缓一缓了。”

    “这样更好。”林枝看着掌柜:“不如我先和掌柜说好,如果南方水灾进一步加重,那我家的糕点生意,就先不做了。”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等我写信问问宁少爷。”

    “请掌柜在信中表明,这是林家的意思。”

    掌柜点头,林枝就此告辞。

    回到针织坊,曾家两兄妹守着铺面,见到林枝回来急忙说:“刚刚武馆来人了,说阿木少爷打了人,让东家赶紧过去。”

    林枝没耽搁,立马跑去武馆,就两条街的距离,林枝又会轻功,很快就到了。

    武馆门口,有人看到了林枝,“小东家来了,你家哥哥打人了!”说话的人,是平常老跟在林木后头要吃食的人,跟林木的关系比武馆里其他人要好。

    “我哥呢?”林枝问。

    “在里头呢。”

    林枝跟着人进去,看到好几个人站在内堂,自家老哥就站在中间,他对面还有一个鼻子正淌血的男人,这男人比林木高不少,也比林木年长许多。

    “哥!”林枝唤道。

    林木看到林枝,有些摸不着头脑,“你咋来了?”

    “我叫小东家来的。”带林枝进来的人说。

    “哼,你来得正好,你哥把我打成这样,你看怎么赔吧!”鼻子还在滴血的男人说。

    林枝没理会他的话,问林木:“你没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这么多年的拳法,难道白练的?”林木不当回事。

    两人在这边说话,没理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