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下溪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下溪村-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枝第一次在屋顶上跳跃,第一感觉是瓦片很硌脚,找不好发力的地方,但跑两步之后就习惯了,因为她平常练习的树枝,受力面积更小。

    飞奔之后用力跨越,林枝辛苦练习多日,终于尝到点甜头,凌空中,体会到了轻功的吸引力。

    林枝家附近这片,房屋靠的比较近,高低差不多,对于林枝来说,这样的跳跃还不是什么难事。

    林老爹、林大伯以及梁小,站在牛车边上,看林枝的身影,嘴都合不上,“阿枝真厉害啊。”林大伯感叹。

    一家人看过林枝爬树和跳远的不少,但从来没看过林枝爬房顶,还爬的这么有技术。

    林老爹和林大伯之前还见过林枝师傅的出场,或多或少心里都有些地,被这场景震撼的最为强烈的,是梁小。

    他自皇城而来,虽说一直对林枝一家恭顺,但内心总有那么一处,有些瞧不起庄户人,就算他们家总能做出各种新鲜吃食,但制作吃食,在他眼里算不得本事。

    直到他看到林枝凌空一跃,他才觉得自己内心的那一点极其可笑,在瞬间明白,在这家中,真正做主的,并不是说一不二的林杉、也不是持家有道的樊氏,更加不是他一直以为的内藏心机的长子林雨,而是这个不过才四岁的女娃娃。

    没一会儿林枝又顺着房顶跑回来:“爹,你们还不走啊,我和师傅到前面管道上等你们,快点啊。”

    林老爹一行三人,上了牛车,朝北山镇走。

    就他们到北山镇的这会儿功夫,林枝和郑枫两人都翻了几个来回了。

    在私窑门口碰面,这次到镇上来,最主要就是想委托私窑东家,做几样东西。

    听明来意,东家把他们带进小屋商谈,林老爹把要做的几样东西的图纸递给东家,私窑的东家看到图纸的瞬间就皱起了眉,“这是个啥?”

    东家看的第一页就是便池,林枝过去抽出底下的瓷砖放在最上面,“伯伯,这是瓷砖样式。”

    “瓷砖?”东家的声调都变样了:“用瓷做的砖?”

    林枝点头。

    “胡闹,瓷器易碎裂,怎么能做砖去沉重?”东家说道。

    “这不同于一般的瓷器。”郑枫关键时候开口了,他是个大人,林老爹对待他的歹徒有不同,所以东家自然会留意他说的话。只听他继续说道:“瓷器成品,大多追求造型成色,有些越是透薄越是收到追捧。根据这样要求制程的瓷器才会碎裂,但瓷砖不同。”

    “首先,我们并不用它来沉重,而做隔离和防水用。你也知道,瓷器表面光滑,用这种材质放水最合适不过。”郑枫坐在椅子上说:“制作瓷砖的瓷泥和你制作瓷器的不同,不必要过滤其中的杂质,我们对成色没有要求,烧出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当然,毕竟是瓷嘛!大力冲击还是会碎的,为了减少碎裂,我们的瓷砖只要两寸见方的大小。”

    听郑枫一大串讲下来,东家整个人都有点懵:“瓷器是盛水的东西,你用来防水?”

    郑枫点头,告诉他:“贴在地上。”

    “贴在地上!”东家惊了,“你咋想得出来的!瓷譬如玉之美,你怎么想得出来把他贴在地上!”

    听东家的话,林枝知道自己大意了,她一味的考虑实用性,忘记了在这个时代,瓷器更多的占据着比较高的地位,幸好自己先拿出了瓷砖,而不是开口就说便池,不然,东家要直接赶人了吧。

    林老爹和林大伯有些尴尬,想起来缓和一下气氛,但顾虑着郑枫在这儿,找不到恰当的话。郑枫的手指划过被口,问东家:“这也是瓷吧。”

    “这是茶具,自古瓷器做茶具就有的。”

    郑枫说:“瓷乃瓷泥烧制而成,再覆于泥表面,东家难道不觉得这也是一件美事吗?”

    郑枫的目光扫过小屋里拜访的瓷器:“你这些多少又是被人真正用上的?先人制瓷只为了让后人用,你将他们这般摆在桌上,不是废了先人的苦心?”

    东家被郑枫噎的一句辩驳的话都说不出,他心里开始偏向郑枫的观念了,他经营的不是官窑,所以只有‘有用’二字,才能让他的私窑得以盈利。

    看东家表情松动,林枝趁势说道:“伯伯,这种瓷砖只贴在经常被水溅到的地方。像是澡堂之类的。”

    “澡堂?澡堂不都用木制的地板吗?”东家说。

    “伯伯,木头做的东西经常泡在水里,能用几年?”林枝说:“瓷砖贴好的地面,能一直用下去。”

    东家在沉思,他已经彻底动摇,正因为他做着瓷器买卖,所以对瓷器耐用度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一番纠结后,说道:“好,这东西我做了,这下面又是什么?”

    郑枫在介绍这张图纸的时候,叹了口气:“便池。”

    东家再次切换成懵逼模式,“啥?”

    便池只是林枝这样叫,别人自然不知道。

    “蹲坑。”这个形容东家大概能猜测到它的用处。

    东家脸色都变了,看到郑枫,心里的那股气没当即发出来。

    听郑枫解释清楚它的原理和当中便利之后,东家的脸色到好转了,如果这东西能做成,想必镇上好多人家愿意用上,到时候,他的私窑也能多些收入。

    最后一项就是陶管,说蹲坑的时候一起说了。林枝虽然给出了图纸,但这图纸,说到底太过简单,有用的大概就只有上面标注的大概尺寸。

    其他具体的东西,还要东家自己去琢磨。

    林枝不知道,北山镇虽然有私窑,但当地没有合适的瓷泥,私窑用来制作瓷器的瓷泥,是从别处买过来的。

第67章:匠师() 
林家来过后,东家关了私窑,背着他的行囊出了门,几天之后才回来。

    就在林家开始找工匠的时候,林大伯家传来喜讯,大伯母樊氏有有身孕了,林大伯去镇上请了大夫回来把脉,说是已经一个多月了。

    林奶奶很高兴,宰了家里的老鸡,亲自下厨熬汤。

    樊氏高兴之余,也跟李氏说,暂且先在家养胎,不必着急来帮忙。

    “在你那边又不做什么重活,不碍事的。”李氏不在意。

    樊氏拍了拍李氏的手,“知道你要强,但家里现在人手也够用,我家要做的活虽说不如下地辛苦,可要一天做到晚的,总归劳心劳力。而且家里人多,难免磕着碰着。”

    李氏听这番话,只好安心歇下。

    李氏这边歇了,林枝家可彻底人手不够用了,梁小在跟着私窑那边,每天上午去私窑那边看着,把做出来的东西带回来给林家人。林老爹每天早晨去镇上寻摸工匠,他已经在蓬莱斋的介绍下见过两三位工匠了,但听完他说的要求后,大多不愿意接。

    那天郑枫跟着去镇上回来后,问林枝要了她画的图纸,“我帮你重画。”

    “干啥要重画啊?”林枝问。

    郑枫抽过纸,敲了林枝的脑袋,“就你画的这东西,糊弄你爹娘还差不多,给匠师看了,怕是人家压根用不着。”

    林枝嘿嘿一笑,带着狗子跟郑枫进了后山。郑枫在回木屋之前,去看了林枝家买下来的地,问了林枝他家要建多大的房子。在空地上走了一圈,把长远走的步数记在脑子里,回去细化了尺寸。

    郑枫重画这些图纸,用了三天,将大小结构重新整理后,画出了简易俯视图,和重要地区的结构图。

    林枝就在边上看了三天,这是她第一次住在木屋,除了感叹她家师叔什么都会之外,还感受到了野外方便的心惊胆战。

    等林枝拿着图纸背着狗子回家之后,发现家里人都累的差不多快瘫了。

    家里原本糕点制作就不轻松,再加上这段时间,筹备建房的事情,林老爹和梁小各处奔忙,林木和林雨去念书只有放课之后能稍微帮上点忙,林枝为了见识下真正的图纸,又去木屋住了三天,所以剩下的人只能超负荷运转。

    林枝觉得一直到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于是晚饭后和樊氏林老爹商量,是不是可以不做板栗糕了。

    “爹,咱家板栗糕,早晚都是不做的,加上家里现在这么忙,干脆直接把板栗给蓬莱斋,让他们自己的糕点师傅去做吧。”林枝说。

    林雨跟着说:“凡事当有取舍,板栗糕的收入虽说占了大头,但什么也没有身体重要,爹和娘要是忙坏了,什么都是白搭。”

    “就是。”林木也说:“咱家现在也不差钱,大不了咱还像之前那样,我少吃点肉,爹和娘不要这么拼命赚钱了。”

    林老爹和樊氏对视了一眼。樊氏摸了摸边上林露的脑袋,对林老爹说:“孩子们说的也对,要不这板栗糕,咱就不做了。”

    “行。”林老爹说:“明天我去和蓬莱斋的掌柜说。”

    第二天吃过早饭没多久,小二照例驾着马车来拿货,林家给了昨天拼命赶出来的糕点,还拿了一筐没剥皮的生板栗。

    小二不懂林家的意思,问:“林老哥只是啥意思?”

    林老爹笑道:“今天要去跟掌柜打个商量,劳烦小哥把我也捎带过去。”

    小二自然同意,带着林老爹和多出来的一筐板栗去了蓬莱斋。到了镇上,店里的小厮看到马车过来,小跑到门口,帮着拿东西。

    看到林老爹从车上下来,笑道:“您来啦,我去跟掌柜说一声。”

    林老爹帮着小二把糕点从车上拿进铺子里,掌柜走了出来,看见那一筐板栗,问林老爹:“林老弟这是何意?”

    林老爹拍了拍身上的衣服,“掌柜实在不好意思,家里这段时间太忙,糕点数目又多,没那么多人手去做。我就想,直接把板栗给你们,让你们的糕点师傅做。可行?”

    掌柜引着林老爹在椅子上坐下,给他倒水:“当然可行。只是原定这板栗糕你们家要供应到刺团籽成熟,这样一来,你家不是少了这一项收入?”

    “我家每天进项多少,掌柜你心里有数,少一个板栗糕的收入,也不碍事。”林老爹说。

    掌柜点了点头,又说道:“林兄弟,今天你可来得巧。”

    林老爹喝了口热茶,看着掌柜等他继续说下去。

    “我昨天下午打听到一位匠人,等会儿我让小厮去请他,你们见上一见。”掌柜说:“这人是从匀城来的,我打听过,匀城的官衙就是他带徒弟建的,本事可不小,说不定他能接你家的活。”

    林老爹高兴道:“那真是要谢谢掌柜了,这么些天来,你可没少帮我打听,改日定要好好谢谢你。”

    掌柜哈哈一笑,“连你家阿枝都知道,咱两家是长久的交道,何必去计较这些。”

    林老爹在蓬莱斋等了一刻钟,吃了两块莲子酥,终于等来了掌柜介绍的工匠。

    工匠看起来四十多岁的年纪,留着一把胡子,头上有几缕白发,穿一身棕色短打,整个人看起来很精神。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跟林大伯差不多年纪的汉子,看起来是这位师傅的徒弟。

    掌柜对这位匠人很是恭敬,在两人之间介绍了一番,给工匠和他的徒弟倒上水之后,退了出去。

    林老爹跟匠人说了自己大概的要求,匠人没说可不可以做,只说:“你说的这样详细,是有图纸吗?”

    林老爹掏出郑枫画的图纸,递给他。匠人拿着图纸看了半天,问道:“这位画图的师傅在哪儿?”

    “画图的人,是我孩子的师叔,他隐居山上,一般不出来。”林老爹说。

    “哦。”匠人把图纸给徒弟看:“这图纸画的很有意思,如果真如纸上所绘,那当中难度不是你北山镇里的匠师能做到的。”

    林老爹点头:“找了好几个匠师,一听我说的,就不愿意接这个活。”

    “当中所提及的各样材料,可都准备好了?”匠师问。

    “还在做。”

第68章:建房() 
匠师搓手问道:“你上面列明的材料,我闻所未闻,你如何保证它能做出来?”

    “这里边说的瓷砖,已经做出一些了,这种瓷管也已经在做。”林老爹说。

    “这些东西都在哪里做?方便我们去看看吗?”匠师问。

    林老爹点头:“就在镇上的私窑,你们什么时候有空,随时可以去。”

    随后匠师又问了些问题,林老爹都一一答了,带着匠师去看了私窑做的东西和买下的空地,最后匠师才说:“这活我能接,但这价钱可不便宜。”

    林老爹咽了口口水,“您说。”

    “工钱之外,再要五十两银子。”匠师说。

    “好!”

    价钱商定之后,接下来的内容,双方就能坐下来好好谈了。林家在西边空地买下两亩地,这次建房,家里人讨论下来,没必要两亩全盖上房子,于是定了一亩大小。

    匠师带着他三个徒弟去测量的同时,商定了以后的工钱,匠师一天五十文,他徒弟一天四十文,按天数付。

    一亩的面积,不可能就匠师带他三个徒弟做,所以还是要请人,建房这方面,林老爹不懂行,所以匠师出面,在镇上找了二十几个熟手。他们的工钱也是匠师出面商定的,一天三十文。

    这二十几个人,不可能每天一个不差的都来,所以除了熟手,还要找些打下手的,这个林老爹和林大伯知道,他们之前就给别人打过下手,认得好些人。临近的村子招呼一声,就能有二十几个来帮忙的。这些人的工钱也是按天算,去了就给,一天二十五文。

    林老爹晚上让林雨算了笔账,光是工钱,一天下来就要八百多文,这钱简直跟水一样泼出去啊。

    虽然心疼,但建房本来就烧钱,林老爹倒没想着省钱。

    匠师带着一大片人开始挖地基,林枝家的设计图上标志的排水管道和化粪池,都要预先挖出形状,匠师是个考究的人,地基严格按照图纸的标注来挖,光是挖地基这一项,就用了十来天的时间。

    私窑这边,东家终于做出了陶管,现在只剩下便池还未做成过。

    把管道铺设进去,林家的新房才正式开始动工。

    这会儿天气已经热了,冬天穿的棉袄早就收了起来。

    去年买回来的羊羔已经长大,林枝看到它就想到了羊毛的事情,让林老爹去镇上的时候,托人打听一下绵羊。

    林老爹考虑,绵羊买回来不能养在家里,就想着要不先在新房另一边搭一个小屋,把羊养在那里头。

    为了方便,匠师在建房的时候,就在边上的空地搭建了简易的住房,他和他三个徒弟都住在那边。

    这天林老爹去空地那边送饭的时候,拜托匠师再弄个小屋出来,匠师没二话当即就答应了,并且没有另外收钱。

    林枝家,林雨使劲揉搓手里的面团,跟背后的樊氏说:“娘,家里现在这么忙,我要不先跟先生告假一段时间,好在家里帮帮你们。”

    樊氏正在做板栗酥,听了林雨的话,手上的动作没停,却是坚决的回绝了他:“不行,你本来就启蒙晚,现在更是不能耽误。”

    林雨没说话,樊氏继续说道:“一切以你们念书为重,要是家里真的忙不下去了,你爹会去跟蓬莱斋说的。”

    林老爹虽说答应帮林枝打听绵羊,但家里的事情太多,他只是托了蓬莱斋的小二帮忙打听,他自己在家里做点心,顺便监控空地那边的进程。

    空地那边一群人,最多的时候能有五十来个,当初跟他们谈的时候就说好了,来这儿做包中饭的,但樊氏和江桃要准备这么多人的午饭还真是一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