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下溪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下溪村-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剩下的怎么弄?就这么吃?还是再做些蛋糕卷?”樊氏问。

    “娘,咱们做些三角蛋糕吧。”林枝也是突发奇想。

    “咋做?”

    林枝用了好几个烤蛋糕卷的模具,在里面倒上一层稍薄的蛋糕糊,放到烤炉中。

    樊氏戴着手套将烤好的薄蛋糕取出,“这不是跟做蛋糕卷一样吗?”

    “做这种东西,最开始都差不错,就最后花样上有点变化。”林枝说道。

    将蛋糕倒出,撕去油纸,让樊氏帮忙把这些蛋糕切成大小一致的长方形。“切的这么小待会儿还能卷起来吗?”樊氏担忧道。

    “这个不用卷。”

    林枝到烧饭的灶房里,拿了她用的小木锅铲过来,取一块蛋糕在上面涂满奶油,之后在涂满奶油的蛋糕上叠放一层蛋糕,再涂满、再叠放。

    蛋糕一共叠放了三层,加上每一层厚厚的奶油,整个看起来倒是有些像样了,但看着总觉得少点什么,白白一层似乎没有什么美感。

    林枝一拍手,跑了出去。

    回到自家原本的灶房,烧火热锅,快速挖了一碗紫薯粉,倒入锅中,不断搅拌,使其受热再次制熟。

    “这是做什么呢?风风火火的跑过来。”樊氏跟了过来。

    “娘,帮我把白糖磨碎。”

    樊氏纳闷,还没听说过要磨白糖的,但她没说什么,直接照着自家女儿的意思去做了,林枝热着紫薯粉的同时,还把极少量的干桂花捣碎了。

    等到白糖磨好,锅中的紫薯粉还是热的。把白糖和干桂花一起倒入锅中,充分搅拌后,迅速取出。

    回到后边的灶房,用密纱网将这东西过滤,撒在做好的蛋糕上,这样一来,没什么看点的白色上就覆盖了一层浅浅的紫色。

    把长方形的蛋糕按对角线切开,就是三角蛋糕了。

    林枝菜刀控制的不是很好,第一个她自己切的,切的一塌糊涂,自己一生气,全吃了。接下来的几个都是樊氏切的。樊氏下刀干脆不拖沓,但即便是这样,切出来的蛋糕还是有些乱,到底不是西点专用的刀,林枝想着干脆把刀也一并做出来。

    “这样一切到好看了不少,阿枝还是你有想法啊。”

    林枝摸了摸鼻子,不是她有想法,是她以前照着别人学的啊。

    做成的三角蛋糕一共八个,她想的是刚好几个孩子一人一个。林枝拿了三个去大伯家,自家留了五个。林木他们还没回来,林枝到做栗子糕的地方把二丫叫了出来,带她到大屋和林露一起吃。

    和梁家相处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除了最开始他们非常拘谨外,没过多久,他们就找到了和林枝一家相处的方法,现在两家都已经慢慢习惯了对方。

    二丫只比林木大一岁,说到底也还是个孩子,小孩子的喜好不可能一下子改掉,比如爱吃之类。

    二丫爬上炕,看到炕桌上的三角蛋糕,哇了一声:“这是什么?好漂亮啊,就跟蛋糕卷一样。”

    林枝介绍:“这叫三角蛋糕,跟蛋糕卷差不多,上面那层是糖粉,你吃吃看。”

    盛放蛋糕的盘子边上,放着一把木制的水果叉,这都是林雨和林柴两个人弄出来的,他们家吃蛋糕的时候,一般都用这个。

    至于她之前向蓬莱斋推荐的银制水果叉,蓬莱斋是送了两套给他们,但家里人不用,还是放在原来的锦盒里,收在柜子底下。

    “好甜。”二丫笑眯眯的说道。

    边上自己吃的林露非常赞同的点了点头,林露因为还小,所以很少给她吃这种糖粉很多的东西。

    林老爹驾车去镇上买材料,顺道去了王家村接林木他们方回来。

    时候很巧,林老爹去的时候,林柴三人已经走到王家村村口了,三人看到牛车,很是高兴,跳上牛车就开始翻看林老爹买回来的东西。

    李老爹这次去主要是买材料的,大部分都是面粉啊、白糖这些,三个孩子看没什么东西就不翻了,林木和林柴瘫坐在牛车上。林雨则端正的坐在车上,手上还拿着写了大字的纸。

    “今天先生都教了什么?”林老爹只要来接他们,总要问这么一句。

    “还是教了千字文。”林木懒洋洋的说:“每天只教几个字,我一会儿工夫就记住了。”

    “阿柴呢?学的咋样?”林老爹问。

    林柴叹了口气:“先生一天教五个字,我就能记住两个。”

    林老爹安慰他,“一天记两个,十天下来也记得二十个了,念书嘛,慢慢来就好。”

    林柴在林枝家院子外面下了牛车,“小叔,我先回去了。”他原本心情稍许有些不好,但看到家里的三角蛋糕,暂时把烦心的事忘了,摸着小满的脑袋说:“小满长大了,知道留给哥吃了,要放以前,这东西早就进了你肚子了,哪还有我的分。”

    再说回林枝家,林木和林雨看到有三角蛋糕,也是很高兴,有吃的哪能不高兴?

    “这东西,不留着给蓬莱斋的掌柜看看了?”林老爹问。

    “这个不急,爹我想托你办件事。”林枝凑过去,把怀里的纸给他看。

第62章:裱花嘴() 
“这画的是个啥?”林老爹也看不懂。

    “用来做奶油花型的东西。”林枝解释,“这得用铁做,爹镇上的铁匠铺做得出来吗?”

    林老爹拿着手上的纸仔细研究了一下,“铁匠铺也就做做锄头铁锹什么,这种精巧的东西怕是做不来。”

    林枝一腔热血被扑成了冰渣,这裱花嘴要是做不出来,她的生日蛋糕大计不就死在摇篮里了吗?

    林老爹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过……”

    林枝眼巴巴的望着他,不过!不过就是转机啊!

    “不过这东西拿去首饰铺说不定能做出来。”林老爹说。

    林枝先是高兴了一会儿,突然想到,“首饰铺不是做金银买卖吗?我们这个得用铁做,人家肯给我们做吗?”

    林老爹挑眉,摸着林枝的额头:“咱家有钱。”

    ……怎么办?感觉老爹越来越像地主了!

    北山镇是个小镇,像粮铺啊、铁匠铺,甚至是包子铺都只有一家,所以这种一家独大的铺面,还真不愁生意。

    北山镇的首饰铺也只有一家,主家少年时去匀城拜师,学得一手精湛的手艺,回来开了这个铺子,一边出售自己做的金银首饰,一边收徒教学,在北山镇,是个很有面子的人物。

    这样的人家,大概是不会为林枝家的钱折腰的。

    林老爹带着林枝坐着牛车去北山镇,到了镇上把牛车停在蓬莱斋后门,两人牵着手去了首饰铺。

    林老爹身上带了一百两,他这些银子都可以买下两把玄铁名剑了,但林老爹还是有些担心,他看过自家女儿画的东西,阿枝还大概给他比了大小,那么小的东西,不知道能不能用铁做出来?

    关键,做的时候,切口要很整齐。林老爹知道铁要比黄金硬,首饰铺的刻刀能化开金片,但不一定能化开铁片。

    虽说怀揣种种疑问,林老爹还是要去首饰铺试一试,如果这地方都没办法把图纸上的东西做出来,那就只能去匀城打听了。

    林老爹这个时候,以为林枝是照着她师叔的意思画的东西,而且根据林枝的表情判断,这东西做出来后,说不定有大用处。

    天气还有些了冷,首饰铺里没什么人,一个穿青色棉袄的年轻男子,站在柜台后面,翻着账册。林老爹刚跨步进去,内屋里就出来一个抓着一把花生米的男人。

    男人走到柜台后面,靠近年轻男子。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摸出一块手绢,铺在柜台上,把他手上抓的花生,小心放到手绢上,对年轻男子说:“诺,特意给你剥出来的。”

    年轻男子没理会他,继续看手上的账本。

    男人留意到了林枝父女,问道:“是来买首饰吗?进来看看。”

    林老爹牵着林枝走到柜那边,跟男人客气的说道:“我是想定做个东西。”

    男人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很是习以为常:“哦,那有参考的样式吗?要金的还是银的?”

    林老爹拿出图纸,递给男人,“就是这样的。”

    男人皱了下眉:“这图样倒是新奇,不知道你这是做什么用的?”

    “用来做吃的。”林枝说。

    “倒是听外面的人说过,南方的面点师会有奇怪的制作工具。”男人接受的很快,“只是,这东西我第一次见,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出来啊。”

    他这样说,那个一直看账册的年轻男子终于抬起了头,看过图纸后对男人说:“就是做不出来呗。”

    林老爹心里没了希望,预备拿回图纸,到匀城去打听,却听男人说:“这东西有什么不会做的,还能比九凤钗难做?”

    男人问林老爹,“你这个要用什么材料做?自己带还是用我们铺子里的?”

    “我们手上没有做这个的材料,还要摆脱你们帮忙准备材料。”林老爹说。

    男人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等林老爹说关键的。

    “这个我们想用铁做。”林老爹说完这句话,柜台里面的两个人脸色就不好看了。

    “我们这里可没用铁做东西。”年轻男子说。

    “铁片弄起来要麻烦许多,我也没做过,不知道能不能做成。”男人说:“你要是愿意的话,图纸留在我这里,我先琢磨琢磨,要是做成了,你再付钱,做不成也就只能这么算了。”

    林枝稍许有些失望,但人家的回答并没有什么错处,相反还很严谨。“能不能定个日子?”林老爹问。

    “两天吧。”男人说:“两天之后你来看,要是能做出来,我大概也就做出来了,要是做不出来,我也不继续耽误你时间。”

    林老爹点头,又问道:“那我付多少定金合适?”

    “你这东西用的东西虽比不上金银,但做起来麻烦,得付一两银子定金。”男人说。

    林老爹很爽快的掏出定金,放到柜台上:“那就麻烦你们了,过两****再来看看。”

    出了首饰铺,林枝心里还是没底,跟林老爹去布庄买了两匹布回去。

    这边人一般不像林老爹这样买,基本都是要多少,裁多少回去。林家之前也是那样,不过,他家现在有钱了,加上直接买一匹布,人家还会便宜些,所以林老爹直接买了两匹。

    回去后,大伯家、王寿家分一分,再给梁小一家三口留些出来,这些个布料,也没有的多出来。

    樊氏和江桃准备给家里人做单衣,樊氏也想着也给私塾的王先生做一套,就把自家两个孩子叫过来,问王先生高矮。结合两人说的话,樊氏自己估摸了尺寸,做好后,让林雨他们带给了王先生。

    樊氏捉住林枝给她量尺寸,林枝不要:“娘,我还长身体呢,每天又要去爬树,穿哥的旧衣服就好了,用不着再做新的。”

    樊氏摸索着手里的布匹:“咱家现在有钱,我愿意给你做新的,有本事我做出来你不穿。”

    “我不穿,那不就浪费了嘛。”林枝没骨气的说。

    “你不穿,等阿露长大了能穿。”

    “等她长到我这么大,说不定,到时候咱家更有钱了,哪还能让她穿粗布衣服啊。”林枝笑眯眯的说道。

    樊氏和江桃每天做完糕点后,就和刘氏一起制作单衣。江桃针线功夫厉害,这点牙行的男人早就说过。不过,她的厉害之处在于刺绣,成衣方面,还是做惯了衣服的樊氏比较厉害。

第63章:抽水马桶() 
林枝隔天去了后山的木屋,郑枫还以为她来练功的,结果她拿着纸笔趴在桌上画了起来。

    郑枫看了一会儿,发现她不是在乱画,而是画的房屋平面图,代表门窗的标志很有意思,简单的一笔,让人一目了然,这是一种他没见过的作画形式。

    郑枫盯着林枝的脑袋看了一会儿,走回自己的房间,给林枝算了一卦,出来后什么也没说,以往该怎么缺心眼还是怎么缺心眼。

    看着时间差不过了,郑枫带着小花出去溜了一圈,顺便捉了一只兔子回来。

    “天还没暖过来呢,你到哪里抓的兔子?”林枝纳闷,自己这个师叔身上的本事可不小。

    郑枫摸了摸兔子,“窝里扒出来的,身上没什么肉,勉强能吃个一顿。都这个点了,你今天在这儿吃吗?”

    “嗯。”林枝放下手里的毛笔,跑过去摸了小花一把:“好久没吃到兔肉了。”

    郑枫去溪边处理兔子,林枝顺便去洗米,回来后两人分工一个煮饭,一个烧兔肉,“师叔,你在这儿可以养些兔子啊。”

    郑枫非常不屑的看了林枝一眼:“养兔子干什么,林子里多的是,要吃就去捉好了。”

    林枝在心里吐槽,不是谁都有你这个本事的,兔子精!“师叔等天暖了,帮我捉几只吧,我带回去养。”

    “野兔子哪里养的住?一不留神就跑了。”郑枫说。

    林枝没说话,心里盘算着还是自己去抓,结果没一会儿,郑枫又说:“给你捉,要几只?”

    林枝笑了,“最少两只,多几只更好。”

    吃过饭,林枝还是坐到那边接着画,郑枫也跟了过去,有些他不明白的地方,就直接问了林枝,“你这里画的方块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留出来的,准备做厕所的。”林枝一不小心说出了上辈子的话,赶紧改口:“做茅房的。”

    “你把茅房放在房间里?不嫌臭啊?”

    “呃……”不知道为什么,被郑枫这样一说,她瞬间觉得有味道了,“我打算在这个里面挖个坑,秽物会直接落进坑中。”

    “咦……”郑枫上半身往后倒,不可思议的看着林枝:“你要不想出去解手,在房里放个马桶不就行了?”

    林枝扶额,这家伙理解的跟她想的根本是两个概念,她是要做抽水马桶啊!

    翻出一张空白的纸,林枝在上面画了一个便池的形状,边上画了一个箱子,再下面画出管道,连到之前画的坑上。“这叫抽水马桶,房子建好后,会把这个坑覆盖掉,上面只看得到这个。”林枝指着便池解说:“这个边上的箱子会放上水,水会流过这里面,最后流进坑中。”

    “没次用完之后,只要把这里面的塞子拉开,这个地方就会被冲洗干净。”林枝一边比划一边跟郑枫说。

    郑枫一开始是皱着眉头听的,后来听出门道来了,觉得这个东西,如果真如林枝所说,那只要把坑挖深,以后就可以不用洗马桶了。虽说他现在也不洗,都是野外解决。

    这东西要真的可行,在他房里装一个,他冬天解手,屁股也不会冻紫了。

    “你画的这个,要是用木头做的话,也是要清洗的。”郑枫指向管道:“这东西又用什么材料做?竹子径口太小,别的又没有这个形状的。”

    “陶瓷。”林枝两眼发光,“陶瓷表面光滑,结构稳定,只要烧厚并且安装妥当,也不会碎裂。”

    郑枫托着下巴试想了一下,“你这个管道,要通到坑中的话,必然要做的很长,现在哪个私窑能做这么长的陶瓷管?”

    林枝摇头:“用不着做的太长,我们可以一节一节拼起来,只要算好口径的大小,将前一个套进后一个管道中,就可以连城很长的管道。而且就算管道接口有水渗出来也没事,管道埋在深处,会被泥土吸收,反倒滋养泥土。”

    郑枫回了房间取了五百两银票给林枝,“拿去,要是做好了,也给我这边弄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