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下溪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下溪村-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赶紧问樊氏要了家里不用的渔网,把它挂起来。剩下一些准备做核桃粉,只是光核桃感觉有些单调,“娘,咱家有芝麻吗?”前几个月家里吃了芝麻团子,不知道还有没有剩下。

    “有,你要吃团子?”樊氏正在和刘氏蒸紫薯馒头。

    “我要做芝麻核桃粉。”林枝说。

    樊氏根本没听清,只是隐约听到她要做个什么吃的,想着反正女儿心里有主意,也不在意,直接告诉她,“在柜子下面。”

    林枝打开柜子,发现里面一排三十公分左右的罐子,她家的罐子真的好多啊,“娘,爹买这么多罐子回来干什么?”她在这边三年,林老爹总是断断续续的从镇上带罐子回来,她爹难道对罐子有什么特别的情怀?

    “这罐子不是买的。”樊氏说。

    “难道是捡的?”林枝问。

    “还真是你爹捡的。”刘氏说,“你爹经常在私窑做工,里面有很多这样卖不出去的罐子。私窑的东家是个好说话的,你爹问他能不能便宜买两个,他就全部送给你爹了。”

    哦、那还真是捡来的。

    不对,关键是私窑?“就是做瓷器花瓶的那种私窑吗?”

    樊氏摇头,“北山镇上的私窑很少做花瓶,一般是做家里用的碗勺什么。最多还是做这种罐子,卖给做酱的作坊。”

    有私窑就好办,那以后她的想法就不那么难实现了。

    了解到这些后,林枝拿着特意留下的核桃去敲壳了,端个小板凳坐在她爹劈柴的树墩边上。

    敲完壳之后,取出里面的核桃肉,放到铁锅里炒熟盛出来,再把芝麻炒熟。核桃用石磨磨成粉,芝麻用石杵捣碎,最后把两个合到一起搅拌均匀。

    昨晚这些用了不少功夫,樊氏他们明天供应的馒头都已经蒸好了。

    大屋里刘氏说:“阿枝在做啥?这么香。”

    “刚才好像说了个什么,我没听清。”樊氏说,“待会儿等她过来,再问她。”

    芝麻核桃粉里面特意没加糖,吃的时候往里面加一勺蜂蜜就可以。

    林枝做的不多,分别装在两个十五公分高的罐子里。

    弄好后,特意冲了三碗出来,端到隔壁去。

    刘氏看到林枝进来,赶紧去接了她手上的碗,“咋不一碗一碗端过来,烫到怎么办?”

    林枝知道她关心自己,“我这不是力气大吗。”

    “做的什么,这么香。隔着一堵墙都闻到了。”樊氏笑说。

    “这是芝麻核桃粉,吃的时候,加一勺蜂蜜,拿开水一冲就能喝。垫饥而且还补脑。”林枝爬到炕上,“我一做好就赶紧给娘和大伯娘冲了一碗,快尝尝好不好喝。”

    小娃娃也晃悠悠的走了过来,林枝把她抱到怀里,“姐可没忘了你。”

    林枝端起自己面前的喝了一口,感觉不烫了,才喂给小娃娃吃。

    “这个怪好喝的。”刘氏说,“阿枝怎么想到弄这个的?”

    “我看我师叔经常喝,就问了做法。”林枝又开始编了,她万能的师傅和师叔啊。

    “嗯,这个不错,你爹他们下山回来,能喝上一碗填填肚子。”樊氏说。

    庄户人没有吃下午茶的习惯,以前她爹饿得不行了,就用开水泡冷饭吃。自从林枝家开始给蓬莱斋供货后,饿了就吃做的不好看的板栗糕或者紫薯馒头,倒也没以前那么凄惨了。

    可是林枝家的人,这几年拮据惯了,能有这样即食的东西放着,心里会很充实。

    “大伯娘,我做了两罐,咱们一家一罐。”

    “那可真是谢谢阿枝了!”大伯娘说道。

    樊氏笑说:“大嫂可别再说这些见外的话。”

    因为有林大伯的加入,家里的栗子和紫薯成倍的增长,板栗已经装了几十罐子,要是蓬莱斋不再加货的话,这些可以用到明年栗子成熟。

    紫薯堆在灶房已经像一座小山,林枝越发觉得烘干紫薯的速度太慢。

    柴火也已经很多,之前他们家的柴棚完全不够用,现在临时堆在灶房后墙边。

    二伯家。

    林清以为林枝是怕了她,所以在被泼泥之后拉她爹回去。而且自从林枝被她泼尼之后,都很少看见她出门,肯定是在躲着她。

    林清不知道每天天未大亮,林枝就进后山练功了,她那时候正当在睡梦中,怎么可能见得到林枝。

    一家的乡巴佬、害人精,还想来当她的路。林清越想越觉得可气,要没有他们出来闹事,外婆打骂林雨一顿,爹再把他买了,换了几两银子赔给外婆,她就不会被外婆留在下溪村。下次再见到她,一定要往她身上泼粪水。

    林清已经在家里等了好多天了。她外婆都没有让人来接她。她心里有些不舒服,外婆不会是不要她了吧?

    林清缠着自家娘,让她把自己送到镇上外婆家去。

    李氏自己心里也觉得奇怪,她娘是最宠小清的,怎么会这么多天都不让她男人回来接女儿?可能是镇上事情太多,李氏这样宽慰自己,也安慰自家女儿,最晚到过年,他们一家去镇上探亲的时候,就能让女儿留在镇上。

    林枝不会想到林清有这些心思,就是知道,也不会理会。

    她抱着狗子正高兴。狗子在家养了三天,居然睁眼了!!不枉费这些天,她羊奶、白米粥、大骨汤的喂。

    这三天里林老爹一直都在和自家大哥商量烘箱的事情,结合林枝大概描述的内容,两人终于有点眉目,在之前腾出来的地方正式开工。

    这种东西关键就是想的时候花费时间,等林老爹他们上手做,直接一夜就做好了。材料用的是家里剩下来的青砖和河泥。

    把青砖垒成主要的形状,再用河泥涂在表面,这样烧制的越久,上面这层河泥就越硬,跟烧制陶器有些类似。

    林老爹做的这个烘箱,倚墙而建,一共三层,最底下一层,和灶膛一样,口小内里大,用来烧火。第二层同样是口小内大,里面温度大而且相对密闭,可以做烤箱用。最上一层,口是一个长方形,能轻松塞下家里一米二的竹篾,这一层才是现在急需的烘箱。

    烘箱能够一下堆叠几层竹篾,而且热量不易流失,所以烘干紫薯泥就变得很快速。

    不过这个林老爹自制烤箱也有一个坏处,就是林枝现在的身高够不到最上一层的烘箱,所以樊氏不仅要做自己的事情,还要帮着林枝换紫薯泥进烘箱。

第30章:加货() 
烤箱做好的隔天。林老爹去镇上送货,蓬莱斋的掌柜拉住了他,要他增加糕点的供应量。

    林老爹一听送生意上门,自然高兴,“不知道掌柜要增加多少?”

    掌柜坐在椅子上,笑眯眯的说道:“板栗糕增加到五千个。玫瑰卷和开花馒头增加到一千个。”

    林老爹听到这个数量,汗都滴下来了,这么多东西,就算加上大哥大嫂,也来不及做啊。林老爹只好跟掌柜说实话,意思就是他们家没有这么多人,做不了这么多。

    掌柜明白这些东西别人家做不出来,过分要求反倒会把他们惹毛。

    虽说增加的数量是上面规定下来的,但人家做不出来也没办法,想必只要跟上面解释,上面也会理解。

    之后掌柜和林老爹又商量了一番,最终的决定是:板栗糕供应两千五百个,玫瑰卷和开花馒头供应五百个。正好是上面规定的一半。

    掌柜心里其实还有些想法,想让林老爹把方子交出来,蓬莱斋给他家提成,可上面既然没说,他也没必要提出来。

    林老爹推着推车一路小跑回去,到家后背都湿了,家里三个孩子去后山了,就樊氏和小娃娃在家,樊氏看他这样还以为出事了,“怎么了这是?咱家供的货有问题?”

    “不是。”林老爹摇头,“蓬莱斋又要加。”

    樊氏听到是这个事情心就落回肚子里了,给自家男人把早饭端出来,问他:“要加多少?你怎么急成这样?”

    这时候林大伯和大伯娘也过来了,刚巧听到他们的对话,就顺便在边上听林老爹说。

    “最开始,掌柜说要板栗糕要加到五千,两种馒头各加到一千。”林老爹喝了口米粥,继续说:“我一听这个量,咱们几人做死了也赶不出来啊,我就跟他商量,最后取了个折中的数,板栗糕两千五,两种馒头各五百。”

    “咋要这么多?”林大伯深吸一口气问道。

    “光咱们北山镇用不了这么多,小叔也说过,蓬莱斋别处地方也有铺子。上次致远不是就从匀城带回板栗糕了吗。我看咱们家这些糕点不光是卖到了匀城,还卖到了其他地方。”大伯娘刘氏分析。

    刘氏说的这个林老爹心里清楚,他是不管糕点卖到哪里的,只要有钱赚就行,关键问题是,现在钱摆在面前,他们家却没有人手来做这个糕点,简直就让人肉痛。

    “行了。”林大伯拍了拍自家老弟,“你既然说好了数量,坐在这里愁也没办法,还是动手做吧。我看你说的这个数,咱们还是能做得出来的。”

    他们说到后边的时候,林枝已经从后山回来了,她心里开始冒各种办法,但现在时机不对,他家的钱还没攒够,起码要过了这个冬天,她的计划才能实施,这段时间,自己家人只能辛苦些了。

    “娘,既然蓬莱斋又增数,那咱家就重新分一下各自要做的事情。”林枝走进去说。

    “阿枝回来啦。”樊氏说:“你刚说这个事情要怎么分?”

    林枝说道“大伯和大伯娘做的事情不变,二哥和哥就早上上一次后山,之后就回来帮着剥板栗壳。咱家的板栗和紫薯已经存了很多,就爹和大伯两人上山也够了,哥他们回来能帮忙做不少事情。”

    “咱家灶上有两口锅,一直都是一口做糕点,一口留着自家做饭,现在两口锅都用上,做饭的事情就包给我了。”

    “包给你,你没锅做啥?”樊氏说她。

    林枝笑说:“咱家不是还有两口炉子吗?简单做点饭就够了。再说二哥不去后山,回来还能帮我,我听你们说,二哥可是三岁就会做饭了。”

    樊氏叹气,“叫阿雨帮着做饭,我倒是放心。就是辛苦你们这些孩子了。”

    “辛苦啥,都是为了自己家。”林枝说。

    刘氏抱过林枝稀罕的揉了揉,“看看咱家小女娃,多听话啊!但要是来不及做饭,可以让阿春做了端过来。”

    “大伯娘,不用麻烦大姐,你们过来帮忙她家里还一堆事情呢,我能做饭,而且肯定做的好吃。”林枝保证。

    没说太久的话,林老爹就带着大伯上山了。没多会儿林雨他们回来了,帮着樊氏剥板栗壳。

    做板栗糕最麻烦的步骤就是剥板栗壳,现在多两个人帮忙,樊氏他们能稍微轻松些。

    如林枝所言,她和林雨包了家里的午饭,林枝上辈子厨艺就不差,虽然很多东西不能吃,但不妨碍她喜欢做饭啊。林雨更是从三岁开始给二伯一家做饭。

    家里前几天腌制的辣白菜,现在也可以吃了,林枝到外面搬了一小坛子进来。

    这一坛子辣白菜,是林枝特意让他爹腌制的,预备提前吃的。

    今天早上爹回来得及,没有带肉回来,不过家里还有之前买的腊肉。林雨帮着林枝将腊肉切片和辣白菜一起炒,这算是一道下饭菜。

    预备再做一道汤,去后院看了一眼只有韭菜,林枝割了把韭菜,做了道韭菜蛋花汤。

    简单的一菜一汤,但是分量足。午饭的时候,分了一半的菜让大伯他们带回去,林春在家也做了两道小菜,午饭端在林爷爷的炕桌上等着爹娘回来开饭。看到她爹手上端的菜问,“这是啥啊?”

    林大伯笑道:“这是你小叔家腌的辣白菜。”

    “辣白菜?”林爷爷发问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白菜有这样的腌法。

    “八月份的时候,小叔不是拿了一盒辣椒粉过来,就是用那个腌制的。”刘氏继续说,“今天的菜可是阿枝和小雨一起做的,快尝尝看好不好吃。”

    “阿枝都会做菜啦。”二姐小满惊讶道。

    刘氏摸了摸自家女儿的脑袋,“可不是,阿枝小小年纪就帮着做饭了。娘的小满也懂事,爹娘去小叔家做事,也帮大姐做事情,都是好孩子。”

    “媳妇快点吃吧,咱们今天吃完早点过去。”林大伯提醒。

    “咋了,阿杉不是让你们在家歇一歇的吗?”林奶奶问。

    林大伯刚吃了口辣白菜,赶紧吃了口饭,才回答林爷爷的话,“镇上的掌柜订的糕点又加数了,吃完了要赶紧过去做。”末了又说:“这菜蛮下饭的。”

第31章:板栗酥() 
这些糕点数目听起来多,其实家里人真正做出来,还是可以赶得上。

    第二天林老爹起身后,林大伯他们也来帮忙,把蓬莱斋要的糕点全部准备好,林大伯看推车上的东西太多,不放心,也跟着去了镇上。

    林枝早起到后山爬树回来,刚好遇到老爹和大伯推车过来,推车上放着好几个空的竹篾,竹篾上有林老爹今天在镇上买的东西。

    林老爹这次送去的货,掌柜给了四千七百多文,差二百多文,就是五两银子。掌柜原想凑个整数给的,但林老爹没要。

    林老爹赚的钱多了,就琢磨着要给林大伯涨工钱,林大伯说什么也不要。

    当时林老爹是这样说的:“现在做的事情比以前多,涨钱也是应该的。”

    林大伯立刻摆手,“当初说好了,就是五十文一天。不能说订货多了你就给我涨钱,别忘了这个里头还有阿枝师傅的一份。”

    林老爹硬要给,林大伯硬是不要。两人推来推去的样子也是十分有意思。最后的结局是林大伯胜利。

    这天忙完之后,林大伯躺在自家炕上叹气,“我还没见过那么多钱,老三一天就赚到了。”

    刘氏在边上拍了他一下,“那早上小叔说给你加钱,你怎么没要?”

    “那我能要吗?哦,原来答应的五十文一天,现在看见他赚得多了,我就要加钱,我是这么做事的人吗?”林大伯说,“再说,咱们家现在这样,一天一百文,也比原来我出去做工要好很多了。”

    “你知道就好,还在这里不满足。”

    “我可不是不满足。”林大伯解释,“我就是想啊,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啊。”

    “咋老说这话。”刘氏说:“咱家现在这样,吃的都是小叔家的,又没什么花用,慢慢攒着总会有的。”

    “哎,媳妇儿,咱家这些天攒了多少了?”

    “有八百文了,再过两天,就攒到一两了。”刘氏回答。

    林大伯躺在炕上,没多久叹了一口气,“老三有条路子,知道惦念着我。老二这么多年在镇上,说是混得有多好,我之前让他帮我留意有没有短工,他都不愿意。”

    刘氏没说话,权当自己睡着了,再怎么样,他们也是血亲的兄弟,自家男人作为大哥,说什么都不要紧,她一个做嫂子,说他们弟兄之间的关系,肯定不好。再说,对上那家人,她可没什么好话说出来。

    第二天,林大伯陪着林老爹一起去镇上送货,林枝端着早饭,站在烤炉面前。想这个烤炉可不能空太久啊,有什么目前能做的东西吗?

    林枝看着锅里正在煮的栗子,这不是现成的吗?刚好做栗子酥。

    说做就做,林枝磨了一上午的紫薯粉,把下午的时间空出来准备做栗子酥。做栗子酥要比板栗糕和紫薯馒头难的多,关键是这个东西,就算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