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跃马大唐-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光弼张张口没说出话来,只微微拱手道:“那便依你,你一定要活着回来,我还要和你喝酒呢。和你喝酒最对味。”

    哥舒翰哈哈大笑道:“放心,一定。”

    说话间,吐蕃骑兵阵中号角再次吹响,黑压压的骑兵开始缓缓的冲锋,马蹄踏下积雪飞溅,腾起一片雪粒冰晶笼罩在前方的天空。冬阳高照,这雪粒漂浮在空中竟然折射出七彩之光,形成一道巨大的彩虹。

    这是唐军将士们此生中见到的最让人胆寒的一道彩虹了。

第五七七章 覆没

    数万吐蕃骑兵铺天盖地而来,像一道巨浪一般汹涌而至。自开战以来,吐蕃人连丢两座城池,不得不龟缩在石堡城中防守,处于绝对的被动。但现在他们终于有机会正面与唐军开战,而且面前的唐军已经不再是数月前汹汹而来的唐军了,他们又怎会放过这个一雪前耻的机会。

    排山倒海而来的吐蕃骑兵发出,响彻天地的喊杀声,大地在颤抖,马蹄扬起的雪尘遮蔽了太阳,像是滚滚而来的沙尘暴一般迅速接近。唐军士兵一个个胆颤心寒,虽然身子站在原地,但握着武器的颤抖的手和眼中的惊惧难以掩饰他们心中的恐惧。

    此时若是有一人呐喊一声转头逃走,定会一呼百应瞬间溃败。但没有人喊出那一句,因为这是王忠嗣手下的河西陇右兵马,是经过严格训练,军纪严明的两支兵马。虽然恐惧,但他们的双脚依然如钉子一般钉在雪地上,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王忠嗣面色从容的横枪立马站在唐军阵中。眼前吐蕃兵马冲锋而来的气势虽然摄人,但在王忠嗣看来却属寻常。王忠嗣见识过比这多数倍骑兵冲锋的场景。经历过近二十万骑兵相互冲锋的对战,那场面才叫真正的大场面。

    当年王忠嗣成名的一战便是北出雁门关,率十万骑兵于桑干河畔三战三捷大破契丹和奚族的联军。那三战将契丹和奚族的十二万万骑兵和五万步兵组成的联军尽数击溃。最后的那一战,王忠嗣正是用八万骑兵和敌方近十万骑兵于桑干河旁的草原上正面交锋,硬撼敌方骑兵,硬生生将以骑兵作战著称的奚族和契丹联军击得粉碎。

    在此之前,大唐边镇流传着胡人骑兵不败的神话,契丹奚族突厥人的骑兵纵横往来无往不利,往往数百骑兵便可破数千唐军,唐军闻之丧胆。但此战之后,胡人骑兵不败的神话便彻底被打破。王忠嗣也正是从此役之后崛起,成为大唐边镇的定海神针,身兼三镇节度之职。直至皇甫惟明身死之后,连皇甫惟明的陇右道也交给了他兼任。

    所以在王忠嗣看来,对方的这两万多骑兵的冲锋的场面只能算是个小场面。然而王忠嗣却也明白,眼下即便这两万骑兵也非自己的兵马所能抵挡。他手下本有三万骑兵在手,若和吐蕃骑兵正面交锋也绝不输于下风。只可惜数日之前那三万骑兵还属于自己指挥,而现在他的手头只剩下了八千骑兵,其余两万多名骑兵被董延光尽数带走,此刻不知身在何处。

    但即便如此,王忠嗣还是下达了骑兵出击的命令,他展示了他作为一名名声远扬的将领的智慧,他并未让这八千骑兵迎上吐蕃人的骑兵洪流去送死,而是选择了更为聪明的作法。

    “骑兵两翼出击,攻击骑兵后方吐蕃步兵队。步兵弓箭手准备,长枪手准备,结阵迎敌。”王忠嗣高声下令道。

    八千骑兵从大军左右两翼飞驰而出,踏起漫天雪雾从往东西两侧冲了出去,远远避开扑面而来的吐蕃骑兵。他们斜斜的绕了个弧线,朝着吐蕃骑兵后方喊杀而至的数万吐蕃步兵冲锋而至。以骑兵攻击后队的步兵是聪明的作法。就好像你打我老婆,我便打你老婆,双方都用自己最强悍的手段去攻击对方最薄弱的部位,以造成更大的杀伤。

    相较于唐军而言,他们需要这八千骑兵挡住后方潮水般的吐蕃步兵,拖慢他们的脚步,以便对正面冲锋而至的强大吐蕃骑兵进行有效的抵抗。

    唐军前阵,长枪兵结成了一个个方阵,不计其数的长枪斜斜向上对准吐蕃骑兵攻击的方向。这是标准的步兵防骑兵冲锋的防御阵型。以盾牌为墙,以长枪为林。冲锋而至的骑兵会撞上这荆棘般的人肉工事,起到缓冲敌军冲锋之力,阻挡骑兵践踏碾压之功。

    而且,在这些人肉工事之前,还有另一道防线,那便是弩箭的攻击。上万唐军弓箭手站在长枪盾牌的人肉工事后方,弯弓搭箭,对着滚滚而来的吐蕃骑兵弯弓施射。

    箭矢如发出刺耳的尖啸之声,数万只羽箭在空中组成了一朵乌云极速的漂移又极速的坠落。无数只羽箭落入吐蕃骑兵的冲锋阵中。战马翻滚倒下,骆驼喷着泡沫打着跟头。马上和骆驼上的骑士们摔落雪地里,紧接着便连人带座骑被踩踏入雪地之中,将血肉融合进泥沙冰雪之中。

    唐军的弓箭手给吐蕃骑兵造成了第一波的杀伤,一轮箭雨之后,上千骑兵滚翻在雪地里。这些人虽然当时未死,但他们没有一个能活命,哪怕只是受了轻伤。只要落入雪地之中,便难逃千军万马践踏的命运。

    “嗡,嗡!”弓弦枯燥的振动发声,像无数蝗虫振动的羽翼发出的声响。唐军弓箭手虽然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射出箭支,但箭支的射程决定了他们有限的发射次数。从吐蕃骑兵进入射程的两百步内到骑兵们冲锋至阵前长枪和盾牌之墙前仅仅只需要数十息。这段时间,一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最多也只能射出四支箭而已,而大多数的弓箭手只能射出三支。

    唐军弓箭手在这段时间总共也只射出了三四轮箭。这三四轮箭带走了三千多名吐蕃骑兵的生命,然后,如浪潮撞上礁石一般,骑兵的洪流狠狠的撞上了唐军步兵的盾牌和长枪组成的人肉之墙上。四下里响起无数的凄厉的叫喊声,马匹和骆驼的嘶鸣声,兵刃交击之声,刀枪如肉之声。

    两军交接之处血肉横飞,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将人肉工事轰然冲塌的同时,巨大的冲击力也给他们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斜指的长枪毫不留情的洞穿座骑或骑士们的身体,盔甲在此时如纸一般根本毫无作用,巨大的冲击力可以轻易的让长枪将他们连人带马穿个通透。阵前倒下一片座骑和士兵的尸首。

    吐蕃骑兵毫不停留,后续的骑兵飞跃而起,踩踏着地上的尸首,若虎入羊群一般冲入唐军阵中。唐军步兵也无所畏惧的蜂拥而上,围杀冲进来的骑兵。双方更为残酷的混战拉开帷幕。

    后方,唐军的八千骑兵斜斜的绕了个半圈,从两侧向吐蕃步兵阵发动冲锋。虽然兵力相差太多,八千骑兵面对的是四万吐蕃步兵,在接近时已经被射杀了两千多,剩余的六千骑兵还是一往无前的冲入敌军阵中。

    茫茫雪原之上,十几万兵马在严酷寒冷的大地上殊死搏斗,若能从高空俯瞰他们,你会发现他们就像是一群蝼蚁一般。但到了地面上近距离的观看,你会发现这些蝼蚁的相斗是多么的残酷和血腥。每一瞬间,都有头颅飞上天空,都有断肢残臂跌落在雪地上,都有热血飚洒在空中。空气中回荡着兵刃砍入骨肉之声,粗重的喘息声,兵刃盔甲交击的沉闷的声响,以及生命消逝之前绝望的嘶哑的呐喊。

    战场就像一座有着强大吸引力的黑洞,将无数鲜活的生灵魂吸了进入,谁也无法逃脱这里,只能战斗至死。

    混沌混乱的状态持续了不知多久,战场的态势却逐渐明朗起来。随着冲入吐蕃军中的八千唐军骑兵中的最后一人被乱刀分尸,吐蕃步兵付出了伤亡过万的代价,但终于能成功的冲向前方唐军的主阵。

    而三万吐蕃骑兵也损失过半,更多的唐军士兵倒在血泊之中。王忠嗣的五万大军攻城时损失了数千,八千骑兵之外只有三万余步兵组成主阵,这当中还包括数千攻城时受伤的伤兵。而吐蕃骑兵的数量便有三万人,基本上是以三万步兵同三万骑兵相抗衡,这几乎是不可能获胜的。拼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全体唐军将士都已经悍不畏死的拼杀,将三万吐蕃骑兵斩杀过半,但唐军剩下的兵马已经不足六千人,其余两万多人尽数阵亡。

    浑身浴血的哥舒翰不知砍杀了多少吐蕃骑兵,他大砍刀的刀刃已经成了锯齿状。眼见已经胜利无望,不久后吐蕃步兵将要赶到,到那时四面八方合围之下将再无逃生的希望,哥舒翰挥刀砍杀了一名吐蕃骑兵后策马朝后方飞驰。

    后方李光弼率千余亲卫紧紧保护着王忠嗣,王忠嗣坐在马上,面色煞白,紧闭着嘴唇一言不发,握着长枪的手微微颤抖。那是脱力而非恐惧。

    “光弼,护着大帅立刻走,我来断后。”哥舒翰拍马而至,带着数千士兵冲散了围拢在李光弼和王忠嗣身旁的吐蕃骑兵。

    李光弼高声喝道:“五百人随我保护大帅撤离,其余人等跟随哥舒将军断后。”

    五百名亲卫迅速围拢过来,将王忠嗣的马围在当中,王忠嗣怒道:“本帅不走,大不了一死,本帅绝不逃走。”

    李光弼也不答话,探身从王忠嗣的手中夺过缰绳,将战马拉的转身,一名亲卫照着马屁股便是一枪杆,那马儿吃痛狂奔起来。李光弼和五百亲卫拍马跟上,裹挟着王忠嗣飞驰而去。王忠嗣兀自高声的叫喊着,但喊叫声越来越远。

    吐蕃骑兵蜂拥而上欲追赶王忠嗣的座骑,哥舒翰长声大骂,率剩余的数千兵马堵住去路,死死的缠住吐蕃兵马。

    ……

    夕阳西斜,茫茫雪原之上恢复了平静,雪地里铺满了尸体,散落的兵刃盔甲乱七八糟的横在地面上。地面上的鲜血融化了冰雪又冻结成冰,像是一朵朵雪原上开放的血色花朵,在夕阳下反射着夺目的光芒。这片方圆数里的战场也成为了一片血花开放的平原,恐怖中带着一种诡异之美。

    厮杀声已经远去,无数的灵魂已经逝去,这片土地上方才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噩梦。十几匹战马远远沿着西边的雪原飞驰而来,当他们看到雪地上的场景的时候,立刻掉头飞奔而回,再也没有回头。

    他们是董延光派出的斥候骑兵,他们给董延光带回了王忠嗣大败的消息。董延光惊的瞠目半晌,立刻下令连夜拔营,带着五万兵马仓皇往北逃离石堡城。讽刺的是,自始至终这位被玄宗下旨任命为攻城主将的董将军甚至没有同吐蕃人有过一兵一卒的交锋便仓皇而归。

    攻击石堡城之战,以王忠嗣的五万大军全军覆没而告终。一场浩浩荡荡准备充分的讨伐吐蕃之战,以大唐兵马的大败而结束。

第五七八章 霹雳

    (谢:moshaocong兄弟的打赏,谢:sevenpolo、kofgheaven的月票。)

    河西军和陇右军攻击石堡城大败的消息传到成都之时,正是黄三迎娶谭妮儿的新婚之日。王源作为谭妮儿的义兄主持这次婚礼事宜,将两名新人送入洞房之后,王源便接到了京城送来的急报,得到了唐军大败,十五万兵马折损近一半,连夺取的羚羊城和多玛城也不得不放弃,仓皇退回碎石山大营的消息。

    王源极为震惊,这种失败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无论从实力上还是准备上,唐军都要比吐蕃人更胜一筹。更何况领军的将领是大唐名将王忠嗣,这更是不可思议。朝廷送来的急报虽然没有详细说明落败的前因后果,但王源知道这当中一定有问题。

    当初杨国忠曾得意的跟自己透露过只言片语,说王忠嗣这次离京便再也回不来了,说李林甫给他准备了强力的后手。当初王源也曾不明白,有什么缘由能阻止王忠嗣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然后带着功劳凯旋回朝。但现在王源隐隐觉得,这场战役的失败显然和李林甫和杨国忠有关。

    王源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若这场失败真的是李林甫和杨国忠的后着,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权力的争斗已经到了不顾国家大局的时候,李林甫和杨国忠把持的朝廷还可以用什么来拯救?

    王源倒不是对王忠嗣有多少的好感,虽然王忠嗣当初曾经出兵在巨石关外救过自己的属从,但王忠嗣当时的表现给王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当初王忠嗣是最后听说了柳钧也困在巨石关外,这才同意出兵的。与其说是自己说服了他,还不如说是杨家的地位说服了他。但即便如此,王源也绝不希望大唐在和吐蕃之战中如此的惨败。

    这场战事的失利将会引发轩然大波,王忠嗣代表的是太子的势力,王忠嗣一倒台,太子将受重创。太子现在仅有的外部力量便是王忠嗣和他所辖的河西陇右以及朔方三军了,王忠嗣下台,太子无所凭依,难道太子会坐而待毙?显然不会。在绝境之中,太子会不顾一切反戈一击,就像当初李亨居然敢于命李龟年和自己刺杀杨贵妃想用一名长相酷似杨贵妃的宫女取而代之一样。从那件事可以看出来,太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该有多么的疯狂,他的手段也会难以预料。朝中将会掀起新一轮的相互倾轧,恐会引发大地震,大动乱也未可知。

    另一方面,王源看似置身事外,但其实也受此事波及颇深。且不说在绝境之中的太子李亨会不会要求自己亮明身份支持他,帮他正面对抗李林甫。光是唐军大败给吐蕃人这件事,便会大大威胁野牛城的安全,威胁正大把大把流向王源口袋的巨额金钱的来源。

    若王忠嗣在北境获胜,不但可牵制吐蕃国的注意力,吸引大量的吐蕃兵马驻扎在北境防止王忠嗣乘胜南下。在那种情形之下,野牛城是绝对安全的。只要野牛城的唐军不惹是生非,吐蕃国会宁愿忍下失去野牛城的苦果而选择隐忍,因为他们无暇顾及。但现在,北境大破唐军,短时间内唐军将无力侵犯吐蕃北境,吐蕃人便会将注意力集中到野牛城上来,他们不会忘记在北境告急的时候剑南军在屁股后面捅了他们一刀,他们一定会调兵夺回野牛城。

    王源有些焦躁不安,野牛城是绝对不能失去的,失去了野牛城便失去了资金的来源,自己规划的蓝图便成了一张废纸。他不能责怪王忠嗣居然败了这场战役,引发了自己的危机,要怪只能怪朝廷中的争斗之残酷和无底线。朝中的争斗会波及各方,甚至无辜的老百姓。一个强盛的王朝之所以衰落的原因之一便是内耗产生的巨大损害,眼前的事情便证明了这一点。

    王源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他立刻派人去野牛城通知刘德海加强警戒敌情,同时命雅州驻守的魏光中率雅州守军五千进驻野牛城。并下令调运重型器械拨付野牛城中。剑南军中金贵之际的伏远弩,军中数量有限的臂张弩也被拨付野牛城守军,做好迎战的准备。

    与此同时,王源不得不将本来预定年后开始建设的火药作坊提前,开始进行火药榴弹的研制成型。如果能在吐蕃兵马进攻前制造出一批榴弹来,对于守住野牛城又将多了重重的一份保障。

    新年将至,所有人都忙着买年货准备过新年的时候,王源却带着张正一等人在城西北的火药大作坊中忙碌。开始王源的设想是制造铁制装配火药的榴弹,但现在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烧制的球形陶罐作为榴弹的外壳。因为这样能大大的降低成本而且简单快速,缺点便是陶罐的重量不够,会影响投掷的距离,并且在搬运运输的途中会很麻烦。

    但王源也顾不得这些了,在城外征集了两座民窑用来烧制球形的陶罐。张正一带人分解宝石硝配备火药,制作了几十只样品榴弹。开始试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