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兄弟成就一场大事!”
赵普在旁边附和道:“我家将军说的极是,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姑且不要说两位今天酒后闯下弥天大祸!就算没有今天的事情,只怕常将军你也难得善终。先是徐庶、程咬金、徐庶、诸葛亮等人弹劾你,然后岳飞又训斥你。以太尉黄琬为首的朝廷重臣全力批斗你,之所以现在没把常将军你下狱,估计是在等着灭了孙策之后算账。常将军醒醒吧,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君不见韩信、英布、彭越乎?借刀杀人,无中生有,是他们老刘家祖上传下来的门风!”
听着赵匡胤的鼓舞与赵普的威胁,常遇春的反意逐渐在萌生,如同燎原之火一般熊熊燃烧。赵普说的极是,就算没有今晚的事情,只怕自己也难得善终!而赵匡胤也说得有道理,天下群雄四起,烽火连天,刘辩虽然稍占上风,也只是半壁江山而已,就连那么强大的大秦帝国都被摧毁了,更别说日薄西山,四分五裂的残汉了!
“无路可走了,不得不反啦!”
常遇春狠狠的一拳砸在墙壁上,石灰沫子飞溅,一个拳头印深深的凿进了墙壁之中。
“可是这三万人马不听我们的又当如何?而且薛仁贵就驻扎在宛城,相距不过五百里,万一消息走漏,汉军必然纷至沓来。”常遇春皱眉沉吟道。
赵匡胤微微一笑,踌躇满志的道:“常兄尽管放心,我早就谋划好了退路,反正将印在手,我等可以假传诏书,带着队伍与粮草弃武关向西。谁敢质疑,便以军法处置,杀掉异己,裹挟着队伍一路向西,等深入雍凉之后,这些士卒想回头也是不可能了。”
“从武关到雍凉一千多里路,还要从驻扎在函谷关的吕布眼皮子底下穿过,难不成我们插上翅膀飞过去吗?万一薛仁贵率军追上来又如何?”常遇春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常兄尽管放心,朱、杨、吕三人同朝异梦,各怀鬼胎,即便他们明知道你我并非诚心归顺,也想要利用我们打压对方。我等正好抓住这个机会趁势而起,只要笼络到了马腾、韩遂的旧部,我等就可以在雍凉站稳脚跟。到时候有刘协的人马顶在前方,刘辩插翅难过,我等便可以在雍凉慢慢的积蓄实力,发展壮大了!”
赵匡胤志得意满的给常遇春做出了分析,末了拍着常遇春的肩膀,夸口道:“只要常兄跟着我,我保证让你享不尽荣华富贵,名垂青史!”
“我跟着你?”常遇春皱眉。
赵匡胤讪笑:“要不然我跟随常兄你也行,由你来做主我来做副!”
常遇春眯起眼睛,皱眉思忖,片刻之后叹息一声:“算了,还是你来做主公吧,我常遇春跟着你混!不得不说一句,你赵大够阴险,能沉的住气,会抓机会,在这方面我常遇春比不了你……”
“哈哈……常兄过奖了,你放心,只要我赵匡胤有成就霸业的这一天。你常遇春就是一字并肩王!不如你我兄弟今日义结金兰,结为异性兄弟如何?日后互相辅佐,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赵匡胤揽着常遇春的肩膀,继续蛊惑。
“也好!”常遇春点头答应。
赵普抢着道:“敢问常将军今年贵庚?”
“三十一!”常遇春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赵匡胤心领神会,把自己的年龄虚报了一岁:“胤今年三十二,却是虚长二弟一岁。”
“兄长在上,请受小弟一拜!”常遇春方寸已经大乱,只能跟着赵匡胤的节奏走。
赵匡胤大喜过望,伸手扶住常遇春,竭尽所能的安抚道:“二弟放心,愚兄将来定然与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起身之后,赵匡胤吩咐常遇春与自己一块脱掉龙袍,声色俱厉的告诫在场众人:“今日之事,乃是我兄弟二人酒后所为,谁敢泄露半个不字,定让他人头落地!对外,二弟仍然还是大汉的平东将军,我赵匡胤还是建威将军,即刻集合武关所有人马,‘宣布圣旨’,大军向西救援马腾、韩遂!”
赵普拱手道:“张郃身为武关三号将领,怕是不会轻易就范,可先除之!”
赵匡胤颔首赞成,吩咐呼延庆道:“立即拿兵符点起一千人马,包围张郃的居所,不问青红皂白,给我乱刀砍杀!就说他密谋勾结孙策。”(未完待续……)
四百五十三 逃出生天
狡兔三窟。
张合没有这么多,只有两窟。
这几天以来,张合明显的感到了赵匡胤的异常,在队伍中培植亲信,拉拢私党。在太史慈离开武关后,赵匡胤已经强词夺理,无事生非的夺走了好几个偏将的兵权,提拔自己的心腹党羽上位。
而且张合还发现,这几天出关向西的斥候比往常多了一些,说是去刺探情报,可是看那慌慌张张的表情,以及随身携带的干粮行囊,看起来就是跋涉千里的装束。
但张合又没有确凿证据,只能打算等常遇春来了之后把赵匡胤的异常反应一下。但没想到常遇春入关之后仅仅见了一面就再也不见踪影,那还是在武关门外迎接之时,碍于赵匡胤在场,张合也不便多说。回头再找机会登门拜访,却被守门的士卒婉拒,说常将军身体不适概不见客。
这让张合失望不已,于前日傍晚修书一封,把赵匡胤的异常举止以及常遇春的玩忽职守上报给薛仁贵。薛仁贵虽然并非张合的顶头上司,但身居镇北将军之职,在大汉朝武将中排行第四,仅次于征东大将军李靖、征西将军岳飞以及征北将军秦琼,而且还是天子的姐夫。若是有他出面,张合相信一定能够镇压的住赵匡胤。
从武关到宛城只有五百七十里,到襄阳却接近九百里。而且张合与岳飞比较陌生,但与薛仁贵从青州一路赶来,私下里交情不错,就算张合的情报有误。也相信薛仁贵会包容自己的,所以张合选择了向薛仁贵报告。
悄悄派出使者之后。张合还是不放心。左眼皮一直在跳,这让张合多了一个心眼。把自己宅院后面一条胡同之隔的民宅悄悄买了下来,天黑之后就会从后门出去,在新买的民居中入寝。行踪之诡秘,甚至就连连张合的亲兵都不曾察觉。
夜色深沉,大约三更时分,淅淅沥沥的秋雨依然下个不停。
忽然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将张合从睡梦中惊醒,急忙翻身下床,悄悄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凝神聆听外面的动静。“嘶……来者不善,赵匡胤这是要谋反么?”
“尔等要做什么?这可是张将军的府邸!”问话的是负责守卫张合宅院的亲兵。
接着就是一声惨叫,及一片喊杀声,还有十几名张合亲兵痛苦倒地的声音,带队的是呼延庆,大声指挥部下围住张合府邸:“张合勾结孙策谋反,奉常、赵两位将军之名前来捉拿,降者免死!”
“这赵匡胤反了,常遇春十有**也反了!我当速速离去!”
一念及此。张合也顾不得回房间穿衣服,只是穿着白色的中衣,也就是**,足登皂靴。翻墙而走,顺着另外一条胡同飞速的向武关东门跑去。哪里值守的偏将叫做刘能,和张合关系还算不错。张合相信应该能够走掉。
天空的雨虽然淅淅沥沥,但武关城内却已经乱成一团。
号角响了起来。那是集合军队的信号,张合不知道赵匡胤、常遇春想要做什么。但却也无力回天,当前还是先保住自己的性命为妙。
马蹄踩踏的雨水飞溅,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伍从张合面前的胡同里掠过,张合急忙附身躲在一颗大槐树底下,才堪堪躲过骑兵的视线。眼看着关门近在咫尺,却是不敢再走出来。
带队的是呼延赞,率领着队伍一阵风般席卷到关门前,大声的对守将刘能道:“奉命接管东门,你可以去集合了。还有张合不曾出关吧?”
“这东门一直由末将镇守,为何突然更换守将?”刘能一脸质疑,“张合将军又犯了何事?因何不能出关?”
“两位将军有令,违令者斩!”
呼延赞话音未落,左手单鞭狠狠击中刘能头部,顿时脑浆迸裂,死于非命。直把守卫关门的士卒吓得魂飞魄散,不知道自家人为何突然自相残杀起来?
“赵匡胤这是要下狠手啊,看来东门出不去了!”
张合回身就走,顺着胡同消失在茫茫黑夜里。途径一家布匹铺,咬咬牙三下五除二的把店门踹开,冲进店铺,然后在掌柜的杀猪般的叫喊声中抢走了一卷布匹。
张合在武关已经呆了半个月,不说了如指掌也是烂熟于心,城墙上哪个地方最适合出关,张合清楚的不能再清楚。淋着雨一路狂奔,躲过了搜捕自己的兵卒,飞快的上了一处城墙,将布匹末端拴在墙垛的空隙中,然后把布匹从接近十丈的城墙上丢了下去。
这时候有士卒发现了张合,急忙过来查看:“什么人?”
“哦,原来是张将军啊,不知你这是要做什么?”这些士卒由于巡守的地段比较偏僻,目前还没有接到捉拿张合的命令,因此对张合的行为很是不解,一头雾水的询问。
“守好你们的城池,不必多问!”
张合冷着脸,一边搭话一边用双手抓住布匹,顺着城墙缓缓的下坠到了地面。也顾不得扯掉布匹,迅速的转身向东狂奔,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
武关中号角此起彼伏,划破苍穹,不明所以的士卒们纷纷从梦乡中醒来,俱都冒着霏霏秋雨来到校场上集结,还以为是敌军偷袭,可是关外风平浪静,也没见敌人的踪影啊?
很快的,率兵捉拿张合的赵光义与呼延庆就得知了张合逃走的消息,呼延庆建议道:“既然张合侥幸得脱,那就放他一命吧!主公已经吹响号角,集结队伍,准备连夜冒雨向西,还是不要管张合算了!”
“不行!”赵光义眼神中透着阴冷与狠毒,“前几天练兵的时候,张合曾经当着数千将士的面训斥过我,说我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而不是举贤任能!哼哼……今天我要把失去的面子找回来!张合翻墙而走,既无马又无车,料他走不了多远。我率轻骑去追,想来不消片刻功夫就能赶上,你知会我兄长一声,让他先裹挟队伍出关向西,我杀了张合之后,就会率骑兵赶上!”
“开关门,随我来!”
秋雨渐收,赵光义翻身上马,引领了数百名骑兵出了武关,举着松油火把沿途搜寻张合去了。
武关空阔的校场上,三万汉军连夜集结,等待上司的命令,一个个浑身被雨水淋透,一脸的茫然,不知道半夜突然集结全军,到底所为何来?
赵匡胤、常遇春全副披挂,在呼延赞、赵普等一干亲信的簇拥下,来到了校场中央。用严厉的目光扫视了三军将士一眼,赵匡胤大步走了出来,高声道:“昨夜刚刚接到天子诏书,洛阳叛军攻打马腾甚急,马腾向朝廷求援。因此圣上派某与常将军率武关守军星夜驰援西凉,协助马腾、韩遂抵御洛阳军,即刻起兵,不得有误!”
听了赵匡胤的话,校场上顿时议论纷纷:“不会吧,从武关到西凉,接近两千里路程,洛阳军怎么会让我等顺利抵达?再说,武关乃是荆襄要塞,大军若是撤走了,谁来镇守?”
“军令如山,圣旨煌煌。谁敢多言,立斩无赦!”
随着赵匡胤一声令下,刚刚返回的呼延庆带队,从人群中抓了几个闹得比较凶的低级军官,当着数万将士的面枭首示众,三军无不凛然。
赵匡胤继续高声训话:“身为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圣上有令,我赵匡胤与常遇春将军只知道执行命令,谁敢去评论对错?同样的道理,你们身为军士,也该执行皇帝的命令,执行主将的命令!全军收拾粮草辎重,即刻出关向西进军,若敢延迟非议者,立斩无赦!”
在赵匡胤部曲的强力镇压与假传圣旨的忽悠之下,三万汉军默默的收拾了行囊及辎重,将武关粮仓中的十余万石粮食全部装车,在黎明时分出了武关,踏着脚下泥泞的路途,向西而去。
常遇春一边催促队伍急行,一边抱怨赵光义:“我说你家老二真是猪脑子,张合跑了就跑了吧,竟然追到现在不会来,若是走漏了风声。薛仁贵或者岳飞派遣骑兵追了上来,拆穿了咱们假传圣旨的把戏,谁都别想走了!”
赵匡胤胸有成竹的笑道:“二弟放心,我已经于两天之前派人通知吕布,三日之内定弃武关而走。掐指算算,吕布今天上午估计就会率骑兵从函谷关杀到武关接收关卡,到时候汉军插翅难过。我等便是鸟上云霄,鱼入大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能够闯出多大的名堂,就看我们兄弟的本事了!”
听了赵匡胤的话,常遇春方才安心,当下与呼延庆在前面开路;赵匡胤与赵普坐镇中军,呼延赞殿后,裹挟着三万人马一路向西急行军。反正赵光义率领的是骑兵,无论能否抓到张合,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追赶上来;只要吕布的人马赶到武关堵住关卡,就再也无所顾忌了。(未完待续……)
玻璃心的同学请安静——谈本书未来!
作者你要是不按照我说的这样写,我不看了,我下架,我弃书!
这情景与受了委屈的小孩哭鼻子何其相似,你要是不这样那样,我不和你玩了,我真不和你玩了,我再也不和你玩了哦……
好几天不看评论区了,今天晚上码字之前扫了一眼,我去,多少玻璃心在叫委屈?
我也是无语了,得得得,让你受委屈了,剑客给你赔礼道歉了。
你看,我欢迎;你不看,我欢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牛逼的大神也有看不下去的读者,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但因为个别读者的要求而改变自己故事的作者不是个好作者!
我就问,写书到底是按照个别读者的口味写呢,还是按照作者自己的构思来写?也许这样写你觉得不合理,但换个情节,可能更多人觉得不合理。一万个读者眼里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你觉得自己看到的对,或许在更多的人眼里就是错的!
发现评论集中在两点,一是赵匡胤怎么会反?人这么少怎么会反?历史上的赵匡胤是因为手握兵权所以才反的!
我不认识赵匡胤,你也不认识赵匡胤,赵匡胤会不会反,一个人一个看法。你觉得赵匡胤不会反,但也有人觉得赵匡胤会反。
但在我看来,赵匡胤就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你说赵匡胤是在柴荣死后被推上去的,我说那只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赵匡胤就是个野心家,只不过做的含蓄一点罢了。为什么诸葛亮手握大权不反,姜维不反,韩信不反?他赵匡胤却反了,只能说他就一个野心家!
当然,你觉得不是,无论剑客说什么都无法改变你的观点,那又有什么关系?剑客也没法打算说服你。事实上,谁也没法说股谁,但在我的笔下,赵大就是反了!
其次,有人说赵匡胤傻啊,手中三万兵马就反?
我只能说这种人一般都是看盗贴的,一目十行,而且看了这章不看下一章,前后衔接不起来。赵匡胤现在就是个不入流的中层武将,想要等到手握大权,掌握几十万大军的时候,他有这个机会吗?若是把赵匡胤设定成有野心的家伙,现在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
有人问,锦衣卫是干嘛的?赵匡胤谋反不知道吗,那么请问美国的特务机关厉害吧,各种高科技设备都有,你能确保上知天下知地,中间知空气?在这交通、通讯落后的年代,锦衣卫能成了神?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