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明理正要说话,谁知俘虏武纳格先开口了,这个奴才知道面前乃是明军主将,马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道:

    “大人,奴才武纳格投降,从今往后效忠大明绝无二心,请主子收下奴才吧!”

    “啊?”黄明理没想到这个屠夫如此怂包有些哭笑不得,但是他笃定的认为把活的武纳格交给家主,一定会被活剥皮,为了确保家主得到玩剥皮填草的机会,黄明理决定给武纳格希望。

    “本官乃是大明‘战神’南国公家将,至于是不是收留你做奴才本官无法做主,只能面见南国公再作定夺。来呀!把武纳格押下去好生看管。”

    摇尾乞怜的武纳格道:“奴才谢主子不杀之恩,奴才还请主子在南国公面前美言……。”

    几个黄家私兵憋着笑牵着武纳格下去了,马上会专门给他量身定制一个狗笼运回觉华岛,不知这小子旧地重游是何感想?

    崇祯六年的五月端午相当喜庆,辽东六百里加急连续报捷几次,南国公大军合计阵斩建奴甲喇额真三员,斩杀后金军正兵过千,其中有白甲兵四百余,有牛录额真、拔什库近百级。

    由此看来锦州解围之战明军大获全胜指日可待,朝廷上上下下津津乐道。

    京师的茶楼说书人已经在讲不同版本的“战神”解围锦州如何激战的段子,建奴三个甲喇额真怎样被南国公斩杀也讲得神乎其神。

    老百姓最感兴趣的已经不是“战神”带着人马如何杀敌,而是议论纷纷明军是用什么办法飞进锦州城。

    这当然又被说书人编了许多版本,说书人可不管是不是实事求是,他们只要听众多、打赏的人多就好,专门挑选大家爱听的内容来上一段。

    南国公有可能会筋斗云,或许会驾祥云,至于是不是乘风而去也未可知,以讹传讹渐渐地传得面目全非。

    黄胜已经被神化得无所不能,京师粉丝团壮大到了十几万,许多京师好人已经开始供奉南国公的长生牌位。

    崇祯皇帝这些日子精神好了许多,未老先衰的身板再次挺拔起来。几位阁臣已经在合议锦州解围之后事宜,朝廷封赏南国公势在必行,大明异姓王呼之欲出。

    彩儿在四月底又来到了京师,还没来得及做任何事情,宫里就来了宦官,原来是周皇后召见。

    宫闱里的女人也爱打听新鲜事,街谈巷议都是南国公派人飞入锦州的种种故事,她们当然也无限好奇。

    市井传言当然不可以当真,如今有当事人之一来到了京师,她们自然要弄个明白。

    彩儿去宫里讲了三天的奇闻异事,不久连崇祯皇帝都知道了南国公麾下能够乘坐一个大大的热气球飞上天空,上面的人还可以往下面扔万人敌、震天雷。

    年轻的皇帝自然满脸向往,真的想看看明军一个个在天上往地面上的建奴头顶扔火器的壮观场景。

    京师内城王恭厂商业区更加繁荣,街上车水马龙,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大剧院和大钱庄附近。

    华夏通宝金、银、铜币已经被大明民间广泛认可,现在都用这些货币结算,少了用银夹钳把银子夹得支离破碎,每一次交易都必须用银秤反复称量的繁琐。

    汉人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用银子作为货币不但会出现损耗而且麻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银子的成色需要相对专业的人才能看得准。

    如今使用华夏通宝,方便快捷绝对公平肯定童叟无欺。

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岛

    老百姓纷纷用家里的碎银兑换铜币、银币,把暂时用不着的一点点银子放心地存入“华夏大钱庄”赚取一点点利息。

    由于信誉度广泛提升,“华夏大钱庄”的存兑汇票业务暴增,连官府的税银都在“华夏大钱庄”走流水。

    “华夏大钱庄”银票这一种纸面货币早就被商家和官府接受了。

    面额一百两、一千两、一万两的通存通兑的银票方便了太多需要大笔现银出入的商贾。

    这一种银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背书,留下暗语或者约定提款人,也可以如同金银币那样无条件流通,但是这里就有了风险,拥有人被盗窃了没有背书的银票就等同于丢了这么多银子。

    “华夏大钱庄”哪怕明明知道这没有背书的银票来路不正也只能给来人兑现,没办法,信誉才是钱庄立足发展的根本,破案抓盗匪那是官府衙门的职责。

    当然“华夏大钱庄”不会忍气吞声任由宵小横行,可疑的提款人会被军情处的特工调查,如果真的是盗匪或者是流寇,不明不白被军情处特工在隐蔽处沉塘那就说不准喽。

    现在京师的粮食生意已经被黄家做了一小半,黄家其实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垄断粮食市场。

    但是黄胜不允许这样做,黄家粮行只做精粮生意,只卖大米、白面,按斤计价公平买卖,折合成大明以石计价合每石大米两枚银币外加五百文铜币。

    但是黄家粮行不收银子和质量低劣的铜钱,只收华夏通宝系列金、银、铜币。

    这又是黄胜布局的暗棋,目的就是凸显出货币的存在价值而不仅仅代表它含有的贵金属价值。

    明末动乱不已天灾不断,物价马上会混乱不堪,粮价会高企不下,而黄家有海运的便利有交趾省这个粮食基地,大量的南方大米会运来北方销售。

    哪怕市场上粮价到了七八两银子一石大米,黄家还是会维持在两个半华夏通宝银币一石,这时华夏通宝的价值就体现了。

    没有华夏通宝根本买不到华夏粮行的米面,必须去“华夏大钱庄”兑换,一枚银币可不是每个人拿出一两银子就可以换取。

    享受这样的兑换比例只有“华夏大钱庄”的储户和客户,平时和钱庄素无往来,现在需要华夏通宝买粮食想着来兑换,哪有这样的好事?“华夏大钱庄”不予接待。

    钱庄工作人员还会大肆宣传权力和义务,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那时黑市兑换就会愈演愈烈,一枚银币说不定兑换二两银子也未可知,这一阵风过去,谁还敢用不靠谱的银子?

    谁还会不来“华夏大钱庄”开户办理存储业务?汇通天下自然水到渠成,大家都信任并且使用华夏通宝自然顺理成章。

    到了货币是以黄家信誉存在时,是不是使用贵金属已经不会有太多人在意,统一了货币还可以平抑物价,其实在明朝管理物价相对容易,只要严格管控好粮食价格就解决了一大半问题。

    管控粮价就需要自己有大量的粮食资源,如果有奸商恶意收购哄抬物价,黄家可以从南方调集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放给他们。

    与此同时以平价往市场大量抛售,让胆敢拿粮食这样关系到升斗小民生存问题的生活要素,囤积居奇赚黑心钱的奸商们血本无归。

    搞商业竞争要有足够的实力,黄家实力在当今世界恐怕都不会落后于人,体系里有太多屯田,可以调拨的粮食不知凡几,把黑心商人玩亏得吐血没有什么挑战性。

    黄家搞商业竞争不会让升斗小民活不下去,家无隔日粮的穷苦人会得到黄家的救济口粮,只不过为了防止冒领,只能以施粥的形式让饥民当场吃到肚子里。

    想要摆脱饿肚子的悲惨命运吗?没问题,去交趾去海南岛啊,马上还会移民去马六甲,那里肯定会让所有人得到工作温饱无虞,只要不是懒汉小康的生活会等着你。

    黄家体系给大明带来了五花八门的商品,带来了管理城市的理念,进行了金融改革,得益者多不胜数。

    连皇家都沾光了,王承恩管理的内帑已经收获了七八万两利息,迄今为止内帑在“华夏大钱庄”的存款额度已经加大到了一百余万两,年底有望收入利息超过十万两。

    黄东山留在海南岛管理已经一年有余,他是个务实的领导,几乎不在琼州府衙当坐地虎,而是带着一个百总火枪手轻车简从沿着环岛大道去下面的县衙现场办公。

    海南岛的基础投入不断加大,康庄大道自然四通八达,小流域治理卓有成效,太多中小型水库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大量的水力机械解放了太多劳动力。

    繁忙的港口,相对先进的码头上,使用人力、畜力配合滑轮组的土吊杆、龙门吊拿后世比不值一提,但是在这个时代在同样用工的前提下也提高了三四倍工作效率。

    顾山海领导的联合钢铁厂产量日新月异,黄家工程师已经舍得把大量的钢材、螺纹钢用于混凝土。

    混凝土由于有了足够的加强筋,桥梁承重梁的长度和跨度有了突破,黄家修建的桥梁越来越长跨度越来越大。

    修桥铺路谋发展,如今海南岛可谓条条大路通环岛线,没有需要摆渡的渡口,取而代之的都是坚固的混凝土浇筑的大桥。

    崇祯五年底,崖州押解来了悲悲戚戚被流放海南岛的六七百口犯官家眷,这是流放罪官三族来崖州已经开始进行。

    他们大都是孙元化和张焘的三族亲属,有一小半是两个在孔有德破州县时望风而逃的县太爷家眷,当这些准备在蛮荒之地苦挨下半生的人们见到了欣欣向荣风景秀丽的崖州一个个目瞪口呆。

    孙元化刚刚下船就被赶来的顾山海邀请去了钢铁厂参观,这小子有意身穿正六品文官服饰来接待孙元化。

    他认识孙元化,但是人家根本不认识他。

第五百八十章:总兵官当城管

    想当年在宁远城之时,孙元化是文官大老爷从六品朝廷命官。

    顾三一家子只不过是个卑贱的匠户,当时十八岁的顾山海见到孙元化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如今的科学家已经毫无生气,他从云端跌入地狱,还差一点点丢了性命,已经心灰意冷,被热情的顾山海拉着去参观也不敢拒绝。

    因为孙元化现在是被革去功名的白身,还是被发配海南岛的罪人,顾山海很明显是朝廷正六品命官,他一个罪人哪敢不听话。

    孙元化当然不知道顾山海这个六品文官是黄胜私自委任的,根本不是什么举人、进士出身,居然是一个蝼蚁般世袭匠户家的打铁匠。

    这就是黄家体系和大明本质上的区别,黄胜不对大明读书人抱有成见,只不过要看大家是读了什么书,有没有读傻了。

    读书不是都能增长知识,读了某些政治宣传书会变傻,读了邪教的书会变疯。

    黄家人都读书,都是读实用的书籍,现在黄家体系的人民都知道。苦读大明士大夫口中的奇淫技巧书籍在黄家一样能够成为官老爷,读技术书的热情高涨。

    曾经的铁匠做了正六品文官,虽然朝廷不认,但是黄家体系都认,而且一个个争相效仿。

    在海南岛像顾山海这样匠户出身,根本不会四书五经的文官占绝大多数,正九品到正六品都有,他们都是毕业于新学堂的文化人、或者是去成人夜校完成了学业,都具备专业知识。

    黄家体系不搞跪拜那一套,老百姓见文武官员只需抱拳行礼即可。

    意气风发的顾山海在以前如高山仰止般存在的孙元化面前总算大大的满足了虚荣心捞足了成就感,他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自己付诸心血的一个个车间一座座小高炉。

    才跟着顾山海走马观花三天,死了心的孙元化又心痒难耐了。

    他被太多先进的生产工艺吸引了,有许多是他曾经幻想过可惜由于所需巨大没有能力付诸实践,现在都一个个出现在眼前。

    他以前就构想过如何生产钢板,见到了海南岛热扎车间,瞧见了一张张宽一步、长三四步厚度在半寸内的钢板,顿时觉得大开眼界。

    热扎就是轧钢过程中或轧钢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把原材料再次改变形状的一种工艺,一般要把钢锭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

    在上下相对旋转的轧辊间,通红的钢锭、钢坯不断被挤压变薄边宽。

    说简单点,轧钢板和擀面杖擀面条差不离,经过擀面杖的多次挤压与推进,面就越擀越薄,钢铁同样如此,轧辊的多次挤压钢板就渐渐地形成了。

    关键就是轧辊要有足够的重量产生挤压力量,经过笨重的上下轧辊挤压钢锭,渐渐地钢板雏形就出现,再多次挤压经过初轧机反复轧制之后,进入精轧机,厚度在十六毫米以下的钢板黄家就能够得到。

    后世不值一提的工艺,在这个时代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当然壮观,扎制钢板的车间壮劳力多达一千余人。

    带动一个笨重轧辊的齿轮组和链条就需要十几根,靠水力加人力、畜力辅助来驱动这些联排的钢铁轧辊当然效率低下。

    因此钢板的产量上不去,超过十六毫米厚度的钢板根本无法生产,但是这已经开创了新纪元,相信不久的将来真正的钢板战舰会纵横四海。

    很快孙元化被焕发了工作热情,他被兵工厂招募,顾山海开出每个月五两银子的保底报酬雇佣孙元化工作,还以每个月一两五钱银子的基本月钱雇佣孙家所有的识字男子做工。

    孙家人这段时间被一惊一乍都快搞出神经病,来到崖州以为仅仅了此残生罢了,现如今发现这里根本不是穷乡僻壤,而是一个繁华所在,已经暗自庆幸老天眷顾。

    谁知好事接踪而至,一家子都能够获得高收入的工作,老爷还得到了自己最喜爱钻研的铸造设计。

    这个时候孙家人都知道海南岛是老爷好友“南国公”的地盘,老爷留下性命也是黄家人出马,能够来到海南岛也是“南国公”有意为之。

    老实人孙元化想通了来龙去脉感慨万千,他知道好友南征北战对武器的需求会永无止境,他决定发挥余热为了改良武器用足自己的知识。

    张焘跟孙元化乃是难兄难弟,见孙元化一大家子都被较好的安置,再也忍不住主动找上门求职。

    没几天他家一百多号人都得到了工作,他自己在崖州昌化县当上了典史,带着三个武力值不错的子侄参与管理城市维护治安缉捕盗匪,相当于城管。

    另外两个被革职夺了功名的大明前县太爷也在衙门里找到了书办的差事,家人有许多进入工厂做工,他们中也有一部分人是种田的好手,打听到海南岛粮价稳定,田赋不高,租种了水稻田开始侍弄。

    原大明总兵官张焘乐滋滋在黄家体系当城管,日子过得无忧无虑,每天都有要忙的事情,过得很充实,精神状态居然好了许多。

    原大明巡抚大人孙元化在海南岛兵工厂当技术员,每天忙忙碌碌,总有画不完的图纸,总有需要研究的太多课题。

    他累着却快乐着,他马上就会考级过关成为火炮设计师,估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再次考级通过成为火炮设计大师傅。

    获得了新生的孙元化写信给恩师徐光启,把在海南岛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情况一一告知,当然也流露出对现在的生活无比满足。

    黄胜有意不关照孙元化,让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一个普通设计员做起,相信以他的水平再接收到黄家体系的新知识,以后成为兵工厂的高级别领导人人都会服气。

    有了孙元化这个科学家死心塌地在兵工厂负责产品质量,以后就可以调出顾山海开创新天地。

    孙家的子侄辈都是江南读书人,如今他们落户海南岛理论上是没有自由的,黄家给他们自由,雇佣他们工作,相信假以时日,这里又会出现许多技术人才。

第五百八十一章:如火如荼

    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