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一品世子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宠:一品世子妃-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宣宸突然起身走了过去,满脸含笑地将那说书人拦住,十分有礼地冲那说书人施了个礼,“这位先生,冒昧拦住您,不知道能否请您喝杯茶?”

    “这……”那说书人的年纪大概在四十开外,身形瘦高,穿着件八成新的灰白色的夹袍子,紫脸膛,一脸警惕表情地看着他。

    宣宸笑道:“先生,您别误会,我没有恶意,我是外乡人,爱听书,听您说书说得好,所以想听您喝杯茶,润润嗓子,顺便想听您给我们讲讲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样啊!”因他气度不凡,说书人倒是注意过他,不禁扫了他坐的那张桌子一眼,见都是些半大的孩子,还有个小姑娘,便放了心,笑道。“也好,我刚好口渴了,你愿意做这个东道,我就不客气了。”

    宣宸客气地将他让了过来,请他坐到自己的位子上,他则挨着叶蔚蓝坐了,这茶馆里都是那张可以坐两个人的长条凳子,他和叶蔚蓝也没有胖子,一人一边,倒也不甚拥挤。

    宣宸大声把伙计叫过来,又丢过去一块银子,“换新茶点!”

    伙计把残茶给他们撤掉。

    宣宸笑道:“这位先生我们是打外地来的,都喜欢听典故,先生是说书人,肚子里的典故想必多得吓人,不知道先生能否给我们讲几个,不过我们最喜欢听的还是各地的风土民情,日后回家,也好讲给长辈听。”

    “呵呵……那你可就问对人了。”说书人呵呵笑了起来,打开了话匣子。“要说我们上井镇,最有名的典故就是酒了,我们上井镇出的烧刀子,是这方圆五百里最好的烧刀子。谁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那时候这里压根就没有人烟,后来有个憨厚的后生搬到了这里,以打猎为生。”

    “有一次,他看见一头母鹿跌进了他的陷阱,那头母鹿怀了幼崽,他就放过了那头母鹿,还给那头母鹿采草药治伤。后来,那头母鹿就带他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有一口井,井水十分清澈,那头母鹿又吐出了一块酒糟,让他用井水酿酒。他酿了酒,挑去各处卖,喝了他的酒的人就争相来这里买他的酒,他一下子就成了富翁。”

    说书人慢条斯理地说着典故,小伙计给端来新的茶点。

    宣宸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说书人端起杯子,轻轻地啜了一口滚烫的茶水,放下杯子继续道:“成了富翁以后,他就把那口井买了下来,在那口井的四周盖了个大宅子,把井圈在了自己的宅子里。他娶了媳妇,媳妇给他生了三个儿子,儿子长大以后,就开始争抢他的财产。他没办法,就只好又出钱又在中井镇和下井镇各打了一口井,给他的儿子们盖了宅子,把家产给分掉,才有的上井、中井、下井这三个镇子。”

    宣宸笑着问道:“先生,我家祖母最喜欢听那些野史,比如狐仙啊,或者哪里的宅子闹鬼了,亦或是好好的一个人突然间就不见了的故事,您能不能给我们讲几个?”

    “呵呵……”说书的先生闻言笑道。“前几年,有一本特别流行的话本子,叫《聊斋》的,上边就写了很多狐仙和女鬼的故事,你若是听我说,还不如花几个钱买上一本瞧一瞧。”

    宣宸心中暗道,那本《聊斋》就是他娘开的印坊里印的,故事都是他娘编的,他打小就听,早就会背了,不过此时他却不能说出来,于是笑道:“那本《聊斋》我也看了,里边的故事都是假的,都没有出处,只说是某地,都是人编的故事,我们想听些真事,不知道先生是否知道?”

    “这个……”说书的先生听了他的要求,不禁皱起眉头,抬手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地想了起来。“要说这些玄奇的事情,咱们上井镇还真的有几件,首先是这几年,陆续有不少人失踪,全都是无声无息地就不见了。”

    说书先生突然换了一副神秘的表情,“失踪的要么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要么就是二、三十的壮年男子,这附近的村民们都在传说,搞不好是这附近的山里有狐狸精,把人给迷了去,采阳补阴,修炼仙法呢。”

    “哦?”宣宸和叶蔚蓝对视了一眼,二人全都露出一副感兴趣的表情,宣宸之所以会请这说书先生来喝茶聊天,就是为了同他打听失踪案的事,官方的调查并不能被当成最终的结果,或许当地百姓会有一些线索也说不定。

    宣宸追问道:“果真是被狐狸精给抓去了吗?可有找到尸体?”

    说书先生神情凝重地摇了摇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是真的被狐狸精给迷走了,还是被别的什么人给绑架了,谁也不知道,不过这方圆百里,这些年的确失踪了不少人。”

    “说起失踪,我倒是听我祖父说过一个事。”一旁的小伙计突然插嘴道。“我听我祖父说,二十年前,钱坤山山脚下有个丁李村,村子里有好几十户人家,平常都以打猎和挖药材为生。但是就在二十年前,丁李村的人在一夜之间都不见了。”

    宣宸又和叶蔚蓝对视了一眼,觉得终于有人说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宣宸赶忙追问道:“那后来呢?官府给了什么说法?”

第三百七十一章 闹鬼传闻

    小伙计神秘兮兮地说:“什么说法都没有,这丁李村的地势偏僻,在玉罗山和钱坤山的中间,得打钱坤山绕过去才能看见,周围也没有别的村子,还是有个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才发现整个村子里的人不见了,那时候,说是屋子里的桌子上全都落了挺厚的灰尘。衙门里的人来了以后,什么也没查出来,听说衙门的县志里是以瘟疫灭村为理由结案的。”

    叶蔚蓝心中疑惑,茶馆里的小伙计怎么会知道这件事?便出声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我家有个亲戚,是在县衙里当师爷的,听说是有次参加喜宴,他喝多了,就给说出来了。”

    宣宸又问道:“那丁李村现在还有人吗?”

    “听说后来又有个大财主买了那边的地,盖了个庄子,把整个丁李庄都用青砖垒的围墙给围起来了,把丁李村的名字也给改了,改成了苏家庄,说是庄主姓苏,那义庄就是庄子的主人盖的。”小伙计一直都是神秘兮兮的表情。“我还听说,自打苏家庄盖了那间义庄,就开始闹鬼,我小时候进山都不敢打那过,宁愿绕远路,多走二里地,也要绕开那间义庄。”

    “闹鬼?”宣宸闻言,更兴奋了,他把自己还没来得及喝的一杯茶递给他,让他润润嗓子,然后感兴趣地问。“坐下给我仔细说说,怎么个闹鬼法?”

    小伙计喝了茶,喘了口大气,刚想说话,却见门外又走来几位客人,不禁抱歉地对他道:“对不住了,几位客官,我得去招呼客人去了。”

    宣宸随即拿出十两银子,放到桌子上,“小二哥,把这钱给你们掌柜的送过去,上楼上给我准备个包间,小爷就让你一个人伺候。这位先生,跟我们一起去楼上听听鬼故事!”

    “哎!”小伙计一看这位小爷出手就是十两银子,心中暗暗高兴,不禁想到,要是自己刚刚说的那番话能让这位爷高兴了,搞不好自己也能捞点赏钱,便兴冲冲地把银子给掌柜的送了过去。

    掌柜的看见这么一大锭银子,够他半个月的收入了,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让小伙计只招呼这几位客人。

    小伙计收拾了桌子上的茶点,端到楼上的一个包间里,重新给众人布好,在宣宸的强烈要求下,也坐了下来。

    这个小伙计许是天天听说书的先生说评书,说起故事来绘声绘色的,“我先跟你们说说我看见过的,我家住的地方离苏家庄挺近的,村子里的人从前要想进山去砍柴和打猎什么的,都得从丁李庄过去,苏家庄旁边就有一条被猎人和樵夫踩出来的小路。说起来义庄的旁边就是一个乱葬岗。说起来那还是我八岁的时候……”

    叶蔚蓝便留了心,这小伙计看起来也不过是十五、六岁的样子,他八岁的时候,也就是七、八年前,刚好是开始有失踪案不久的事。

    “那时候是夏天,山里好多野蘑菇,一大早,我爹就带着我进山去采蘑菇,结果就看见坟地里站着个女鬼,身上穿着白袍子,头发也是白的,那么长的白头发……”他说着伸手比划了一下长度,然后瞪着两个眼睛道。“我和我爹吓坏了,结果她一抬头,哎呀我的娘啊……”

    小伙计说着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脸色刷白地说:“那个女鬼的脸刷白刷白的,就跟墙上涂的大白一样,一条舌头耷拉到胸口,就是个吊死鬼。”

    说书先生在一旁呵呵地笑了起来,面上流露出一丝不以为然,“小清,你这是胡说八道了,大白天的哪能见鬼呢?”

    “是真的!那个时候是夏天,天亮得早,但是我爹带我进山的时候,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挖蘑菇这种事,哪能等天亮了再去?晒也把人晒死了!”小伙计以为他不相信自己说的,表情十分认真地说。“我为此还给吓病了,喝了好几副汤药才好,小命差点丢了。”

    “关于义庄的事,我也听过几个传闻,其中一个传闻是,附近有个村子,有一个自称周大胆的人,最喜欢赌钱,几乎是无赌不欢,后来,他就跟几个朋友打赌要去义庄里睡觉,谁敢去义庄里睡上一觉,别人就给他一大笔钱。后来这个周大胆真的去了,结果是一去不回,七、八年了,也没找回来。”说书先生慢条斯理地也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义庄的传说说了出来。

    “周大胆的事我也知道,他就是我们隔壁村的。”小伙计赶忙道。“他们村子上的人都说他是输钱输得太多,不想还钱,想要赖账,就跑路了。他家里的人去官府,让官府的人去义庄抓鬼,结果让县太爷让人给打出来了。”

    说书的先生压低了嗓音道:“关于这义庄闹鬼的传说,那就多了,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也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上井镇周围的百姓,如今的确是不太敢往苏家庄那边去了。”

    宣宸拿出两个一两的银锭子,起身放到说书的先生和小伙计面前,笑道:“你们说的故事我爱听,多谢二位!二位再多给说几个,只要是这样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就行。”

    “哎呦,这……那我谢谢客官了。”小伙计眉开眼笑地站起来给宣宸鞠了个躬。

    说书的先生低头瞥了一眼桌子上的那一小锭白花花的银子,面上的表情淡淡的,只是伸手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随后又拈了一块绿豆糕吃。

    小伙计看到银子就在眼前,觉得不能白拿人家的银子,又神秘兮兮地道:“还有一个事,是听我四舅奶奶说的,我四舅奶奶是干媒婆的营生的,就喜欢走东家串西家,给人保媒拉纤的,而且她长了一张巧嘴,特别会说话,这十里八村的人家,谁家家里有几口人、地里有几亩田、家里的猪下了几个崽儿,没有她不知道的。但就是苏家庄,她从来都没进过大门,她去过好几次,人家都不准她进门。说是看门的庄丁,比县衙门的差役还凶,最后一次还差点放狗咬她。”

    小伙计说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咬了一大口,又喝了一杯茶,把绿豆糕送下去,这才抬眼看了看众人,“你们说,这是不是很奇怪?正常过日子的人家,谁家会不让媒婆进门啊?你们说,难道庄子里的男人都不娶媳妇吗?”

    “小清这么一说,我倒是也想起来了。”说书先生补充道。“苏家庄的确是有些奇怪,仿佛是四邻不交似的,从来都没听说过庄子上的人和附近的谁交往过,庄子的人也不和外人通婚。但奇怪的是,庄子上的人时常会出门办事,有时候还会拉了棺材回来。”

    “你说什么?”宣宸闻言赶忙打断他。“棺材?”

    “是啊,棺材,我都看见好几回了,庄子上的人赶着马车从外边回来,马车上就有一副棺材。听说是在路上捡回来的尸骨,说是打算给这些尸骨入土为安。”

    叶蔚蓝适时问道:“那庄子上的地有没有往外赁?”

    此时的她和宣宸都觉得这个庄子有重大的嫌疑,尤其是庄子里的人会往庄子里拉棺材的事,让他们觉得跟之前在云山县打听到的消息有些温和。

    “有!”说书的先生重重地点头。“那庄子上的人都不种地,地都是赁给周围的几个村子的,而且地租子还很便宜,所以虽然庄子上的人很奇怪,但是在那附近人缘还是不错的。”

    宣宸点了点头,觉得自己搜集的信息已经很多了,便起身道:“今天的故事很好听,多谢二位!我们还有事,得回客栈了,不打扰二位了!”

    看他们几个要走,说书的先生突然开口道:“公子,你们……”他迟疑了一下,突然笑了笑,摆了摆手道。“没什么,你们请便吧!”

    其实,他是想问他们是不是官差,因为他们问了一大堆问题,都是关于失踪案的,但是看到这几个人都很年轻,而且里边还有个小姑娘,又觉得不太可能。

    宣宸冲他笑笑,招呼着自己的同伴离开。

    回到客栈里,他才开口道:“我觉得那庄子有重大的嫌疑。”

    “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那地方这么偏僻,咱们怎么去呀?咱们在这附近可算是陌生人啊?”

    “栾英,你让掌柜的帮忙找几套粗布的衣裳来,要别人穿过的,让人浆洗干净,再给咱们送过来。”宣宸吩咐道,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栾英听了吩咐,一边吃着刚刚打集市上买的五香臭豆腐,一边往外走。

    叶蔚蓝给他倒了杯茶,开口问道:“你有什么计划?”

    “咱们去拜访一下苏家庄的庄主。”

    “拜访苏家庄的庄主?”叶蔚蓝诧异道。“他会见咱们吗?”

    宣宸从怀里摸出一个黑色绣百合花的荷包,抽开荷包上的抽带,从里边倒出一颗龙眼大的珠子,这颗珠子的颜色就像泥丸一样。

第三百七十二章 出售明珠

    “这是……”叶蔚蓝吃惊地问。“夜明珠?”

    宣宸微微点了点头,原来这颗长得就跟地里土坷垃一样的珠子居然是传说中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你说,有一颗价钱很便宜的夜明珠送上门,正常人会不会想要买下来?”

    叶蔚蓝点了点头,思索着道:“或许……是个好主意!”

    “走吧,媳妇,咱们现在就去!”宣宸把夜明珠收了起来,动作十分自然地伸手来牵叶蔚蓝的手,不过却被叶蔚蓝给躲开了。

    “我又不是马,用不着你牵着我走。”叶蔚蓝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这个家伙简直无时无刻不在吃她豆腐,仔细想想,她也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前世的他对她那样坏,这辈子又对她这样好,就跟精神分裂似的,让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该不该继续恨他了。

    宣宸的用心被她戳穿,也不生气,只是嘿嘿干笑了两声,对栾英和杜希华道:“我们两个坐马车过去,你们两个骑马,带着千里眼,找个合适的位置盯着那庄子。”

    “是!”栾英和杜希华神情地答应了一声。

    宣宸又对叶蔚蓝道:“媳妇,你的马太扎眼,我的马身上都有印记,咱们别骑马了,客栈里有马车,咱们就坐马车去吧。”

    “行!”叶蔚蓝点点头,知道他考虑得极是,他的马身上都有王府的印记,若是被人发现不是闹着玩的,而小黑的模样实在是奇特,额头生角的马在这世上极其稀少。

    二人来到大堂,请掌柜的帮忙安排了一辆马车,因为马上就晌午了,几个人现在出发肯定会错过午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