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大奈气得破口大骂:“司马德堪,你睁眼说瞎话,不得好死!”
沈光突然说道:“陛下,如果那时候司马将军真的让所有我隋军的弓箭手停止射击,那助小的登城的那一箭,应该是这个阿史那大奈所发,因为小的在翻进城头的时候,看到一具高句丽尸体的头上也同样有这特制的长杆狼牙箭,跟小的手上的一模一样,小的跟阿史那大奈他们上前线时曾看过他们的箭,只有这阿史那大奈的箭比其他人长一些,粗一些,所以小的一眼就能认出。”
阿史那大奈心中一暖,这沈光在生死倏关的时候,还是帮了自己一回,他看着沈光的眼中,充满了感激。
杨广也基本上听明白了,他点了点头,看着阿史那大奈,沉声道:“那么,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箭,后来又会飞到沈侍卫的身上,让他几乎送命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问计李渊
阿史那大奈嚷道:“陛下,小的实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许是有人偷了我的箭吧。”说到这里,他突然两眼一亮,说道,“陛下,司马将军在阻止我射箭的时候,曾经把我的弓和箭袋抢夺过去,扔到地上,可能,可能就是在那时,小的的箭就给人捡了去。”
杨广沉声道:“你没有看到是谁捡了去吗?”
阿史那大奈摇了摇头:“当时,当时场面混乱,小的的注意力放在跟司马将军争执上面,没有留意别的事情,后来宇文成都将军过来调解,要我们继续射箭,于是小的就开始专心向城头射箭压制了,没有管那箭的事情,请陛下明察。”
沈光也说道:“陛下,可能是卑职错怪阿史那将军了,他既然发箭助我,就断没有射箭害我的道理,想必是有其他人所为。”
杨广的眼睛眨了眨,这个时候,他确实很难作决定,也没办法调查下去了,应该如何收场,这让他一时犯了难,沉吟了一下之后,他突然看向了人群中一张很特别的脸:“唐国公,你说此事应该如何处理呢?”
一张遍是皱纹,眉角下垂,活象个老太婆的瘦高个子,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可不正是唐国公李渊,杨广的大表弟?
这李渊在开战以来一直在怀远镇督办军粮之事,前线百万大军的粮草调度,都给他弄得井井有条,只是前一阵虞世基进言,说是李渊掌握军粮。等于掐住了百万大军的咽喉。若有不臣之心。只要卡住粮道,那前线大军必将不战而溃,这话提醒了杨广,他也确实对这个深孚关陇世家众望的表弟有极深的戒心,于是就让李渊亲自押运大量军粮来前线,正好赶上这回攻打辽东城的战役。
李渊不慌不忙地站出了人群,向着杨广行了个礼:“陛下,臣愚见。此事到此为止即可,不必深究。想来这一箭是有人无意中捡起了阿史那卫队长的弓箭,发箭也是想助我军攻城,一时失手,射中的沈护卫,这一切,只不过是个意外,乱军之中,千军万马,又是箭如雨下。怎么可能没有风险呢。阿史那卫队长箭术高超,自是不会射错。可是捡了箭的其他军士却是未必,所以臣以为,此事到此为止,准备下一轮的攻城即可。”
杨广略一思忖,看着李渊,只见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眼中光芒闪烁,似是有话欲言又止,杨广明白了过来,沉声道:“此事容朕再思量一下,诸位爱卿,你们都先退下吧,唐国公远道而来,朕还没有来得及接待,正好借这机会,你陪朕吃个饭,朕还有话要问你。对了,阿史那大奈卫队长还是暂且收押,等事情清楚了再行处置,不过要好生对待,不许给他加刑具”
所有人都看得出,杨广还是要跟李渊单独问计,而李渊提出这样的和稀泥式的解决方案,也肯定是另有隐情,于是大家都行礼而退,只有杨广笑着拉着李渊的手,一路走回到了自己在城中的临时帅殿之中。
宾主落座之后,早有内侍抬上了两席丰盛的美餐,猪牛鱼羊俱全,酒亦是御酒,不过杨广可没心思真的吃饭,直接看着李渊,问道:“唐国公,你阻止朕继续追查此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没有外人,但请直言。”
李渊叹了口气,他也是很清楚自己给杨广深为忌惮,只有装得忠正,进言直谏,才可能打消杨广的猜忌,保自己的平安。
李渊开口道:“陛下,事情很清楚了,是前线将士中有人妒忌沈侍卫,或者是对阿史那大奈怀恨在心,这一箭,不偏不倚地直接正中沈侍卫,又用的偏偏是突厥人的弓箭,这是典型的栽脏嫁祸,一箭双雕。”
杨广点了点头:“你想和和朕完全一样,可为什么不继续追查呢?军中出了这种暗害同袍的败类,不应该一查到底,明正典刑吗?”
李渊摇了摇头:“陛下,法律不外乎人情,定军法是为了打好仗,这时候不去追查,就是为了保持军队的士气不至于崩溃,也是为了打好仗。据微臣的观察,陛下让沈侍卫去打头阵,对于前线的将士来说,那无异于抢了他们的功,本来他们这些天全力攻城,死伤遍地,都有着一股劲呢,这时候骁果军却打头阵,那些将士们肯定心中不服。”
“所以有人借此机会,在沈侍卫的身后射黑箭,就是不想让沈侍卫和骁果军抢了他们的功劳,今天攻城功亏一篑,他日再战,还是少不得这些各军的将士出死力,若是对此事一查到底,斩杀大将的话,那本就有怨言的前线将士,一定会士气崩溃,打仗也是出工不出力了。”
杨广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他们敢!朕可以把他们全部正法!”
李渊微微一笑:“陛下天威,自是无人敢撄其锋,但是给逼着上战场的军士,无异于一群牛羊,只有自己想要打,战意高昂,才是虎狼之师,陛下深通军旅之事,当知这个道理。”
杨广勾了勾嘴角,说道:“可是此人今天会射沈光,明天说不定就会对朕的背后下黑手,这个人,朕还是想查出来,如果不能明察,那暗中派人打探,如何?”
李渊摇了摇头:“那人已经作了周密的安排,偷了阿史那大奈的箭去射,不可能留下痕迹的,微臣之所以不让朕再去追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不可能查出真凶来,若是暗查的话,也得暗中派人去盘问当时接触过阿史那大奈的士兵,军中之事,是藏不住的,一传十,十传百,反而会弄得人人自危,失了前线将士的军心,得不偿失啊。”
杨广长叹一声,重重地一拳砸在了案上,溅得面前的酒爵里酒水一阵飞溅:“那这次就只能便宜这贼子了!唐国公,今天你也看到了整个攻城的过程,依你看,下次攻城,胜算几何?”(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老谋深算
李渊的嘴角勾了勾,从他的内心里,是不太愿意回答这种问题的,但是杨广这样一直盯着自己,也让他没有顾左右而言他的资本,只能沉吟了一下,说道:“城中敌军的士气和兵力看起来还是很充足,今天我军攻上了城头,仍然是给反击下来,虽然有沈侍卫意外中箭的原因,但是沈侍卫落城之后,我军攻上城头的部队也给全部歼灭,这说明敌军不是这么容易给打垮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还有就是今天在此之前的冲车攻城,本来一切计划都很周密,可是离门只有十几步的地方,却是毁于敌军的地穴,这说明敌军在城中也有高人指挥,精通五行战法,他们能用地穴之法保护城门,也必有防我军地穴攻城的办法,所以在微臣看来,强攻并不可取,大军长期围困,只怕是拿下辽东城的唯一选择。”
杨广不满地说道:“围困?我百万天兵天将,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辽东城?唐国公,你这说法也太悲观了点吧。”
李渊连忙起身,走到中间跪伏于地:“此事惟愿陛下圣裁,微臣只是实话实说,微臣才疏学浅,信口胡言,还请陛下恕罪。”
杨广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唐国公,朕知道你也是一片忠心,不必如此,回席吧。”
李渊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回席跪坐于地,杨广突然说道:“唐国公,你负责后勤,再清楚不过前线百万将士的消耗。依你所见。怀远镇的军粮。还够支持多久的?我军若是长期在此围困辽东城,是否后方的粮食补给能跟得上?”
李渊连忙说道:“如果大军的作战目的地,只在辽东的话,后方的军粮,还够一年之用,毕竟百万大军之外,还有二百多万的民夫,一路从涿郡不断运粮支援前线。而通过大运河运到涿郡和怀远镇的粮食,也是源源不绝,这一点暂时不会有问题,只是。。。。”说到这里,李渊欲言又止。
杨广连忙追问道:“只是什么?”
李渊的眉毛微微一挑,回道:“只是大军孤悬于外,久拖不绝,国内有太多的壮丁被抽来做这支援前线的运输工作,尤其是河北和山东一带,大片的田地因为没有人耕作而误了农时。微臣只怕到了秋收之时,那些服徭役的壮丁民夫们无法回去收庄稼。到时候河北山东一带,会有大规模的饥荒出现。”
杨广平时身边总是给虞世基这些马屁精包围着,很少有人象李渊这样直言此事,也就是王世充提点过两句,而且看他不爱听也很快点到为止了,李渊的话,让他的嘴角慢慢地勾了起来,虽然他不喜欢听,但他也知道,这是实情,早晚必须要面对。
杨广沉吟了一下,说道:“那按唐国公的意思,是不是朕应该下令退兵?”
李渊摆了摆手:“不可,陛下,征战辽东至今,战果赫赫,除了这辽东城一地外,其他众城多降,现在只要我军攻下辽东城,那前线就有了一个非常稳固的据点,以后要在这里屯粮屯兵,据此进攻高句丽鸭绿水以南的地区,就容易了,万一我军就此撤退,那已降的各城一定会纷纷复叛,成果只会毁于一旦。”
杨广冷笑道:“可是唐国公你不是说了,百万大军在外的消耗太大,会把河北和山东之地弄得没法收庄稼了,迟早要有反叛么。难道你的意思不是要朕撤军吗?”
李渊摇了摇头:“不,微臣的意思是,陛下有两条路可选,一是速战速决,抽出几十万大军南下,迅速地攻击平壤城,而其他军队则继续在这里围攻辽东城。二是大军撤回,留个二十万左右的军队继续围城便是,这样规模的兵力足以围困辽东,也不至于给后勤运输造成太大压力,围上一年,辽东城必陷落,或者等明年春耕之后,再组织大军前来辽东,也可以一战而下。”
杨广的精神一振,李渊的第一个方案显然更合他的胃口,可是他很快想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说道:“唐国公,你是说速战速决,派几十万大军南下,进攻平壤?可是连这辽东城也攻不下,平壤是高句丽的国都,就能迅速攻下了吗?再说了,我军的粮食补给,只会压力更大吧。”
李渊微微一笑:“陛下,微臣的这个战法,前提是需要平壤城那里,来护儿的大军能打开局面,攻到平壤城之下,从辽东城出发的大军只需要带三个月的粮草,打到平壤城下,和来护儿大军取得联系,到时候共享来护儿大军的军粮,或者干脆是直接收割高句丽人的秋粮,以供大军之用,陛下只需要把江南的粮食直接通过东莱郡走海路去供应平壤一带的大军即可,而无需北上涿郡,再几千里转运到辽东,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后勤的压力啦。”
说到这里时,李渊顿了顿:“不过此计实施的前提,是要来护儿进展顺利,攻到平壤城下,能与我大军直接会师,若是来护儿进展不顺,甚至兵败,只能自保的话,我大军两地不能相顾,那就不能施行此计了。”
杨广双眼一亮,正要再说话,只听外面有一声拖长了的声音:“陛下,平壤道急报!”
杨广连忙说道:“有军报快进来。”他转头对李渊笑道,“说什么来什么,正好平壤那里有消息了,听听来护儿打得如何。”
李渊心中暗骂该死,他本来出的第一条是虚计,内心里认定了以来护儿的兵力,绝对不可能在平壤城有什么进展,到时候正好顺理成章地让杨广选择第二个方案,从辽东退兵,要是杨广真的打下辽东,甚至灭了高句丽,重赏那些关陇世家子弟,那这些人得了好处,以后就会为杨广卖命,而不是站在自己这一边,那自己的全盘计划,恐怕就是要落空,存了和王世充一样心思的李渊,又怎么能看这种情况出现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分兵南下
正当李渊思量间,一个传令兵匆匆而入,看到李渊,迟疑了一下,杨广笑道:“直接报信便是,唐国公正和朕商议军机呢。”
传令兵连忙说道:“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急报,我军已经在南津浦大胜高句丽军,阵斩敌军主将,高句丽国王之弟高建,斩杀敌军五万有余,现在大军已经挥师前进,进逼平壤!”
杨广猛地一拍桌子,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太好了!”
李渊心中暗自叫苦,没想到这来护儿竟然真的可以直逼平壤,他开始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两耳光,能把刚才的话给吃回去。
但事已至此,李渊也只能跟着作出一副大喜的神态,起身行礼道:“微臣恭祝陛下洪福齐天,前线将士也必是托了陛下的福,才能大胜贼军,直逼敌都。”
杨广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来人,给我们把这宴席撤了,召各路大将军进来议事。”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些什么,继续说道,“传令,这桌酒菜赐给沈光沈侍卫,让朕的御医再过去给他医治,还有,阿史那大奈卫队长,现在就释放了,不再追究。”
半个时辰之后,杨广的这个帅殿之中,已经成了与中军帅帐无异的军营,杨广本人脱下龙袍,换了一身金甲,正襟危坐于胡床之上,而李渊也换了一身甲胄,与一众全副武装的大将们一起,分立殿中两边,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色,若不是军令森严,只怕很多人会开始议论起平壤的顺利进展了。
杨广让那传令兵把整个塘报念了一遍,尽管他已经看了十几遍。但每次听到时,仍然会高兴地微微眯起眼睛,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如饮醇酒。
来护儿在这份塘报里自然是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大败高句丽军,阵斩高建的过程。尤其是自己的六儿子来整斩杀高建的过程,更是洋洋洒洒地写了几百字,跟说书评传都差不多了,听得各位隋将们都纷纷夸赞不止。
等到整个塘报读完之后,杨广摆了摆手,示意传令兵退下,在听够了大将们的马屁和溢美之词后,他现在想要听听接下来的正事了。
杨广清清嗓子,干咳了一声。刚才还在不停祝贺杨广的恭维之声一下子烟消云散,跟着杨广出来这么久了,大家都知道他什么时候是要说正事,不能打岔。
只听杨广沉声道:“诸公,你们都是我隋军大将,战事一道上,经验丰富,现在来大将军大胜高句丽 。已进军平壤城下,我们辽东这里。反而进展不如他们这支偏师顺利,眼下辽东城久攻不下,我军当如何行事呢?”
在进帐前就知道杨广下令不再追究那沈光中箭之事,心中一大块石头落了地的宇文述,连忙说道:“陛下,现在正是好时机。我军应该分出三十万大军,带三月之粮,倍道兼行,直扑平壤,与来将军的部队尽快汇合。一举攻陷敌都,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