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坐船正好到东莱郡。”
杨广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也就是说倭国来我大隋,得经过那百济和新罗国是吗?跟他们自古以来关系密切的,也是这两个国家吧。”
王世充正色道:“不错,那百济和新罗所在的三韩地区,本来是萁子朝鲜被卫满所灭之后,末代国王萁准逃过去建立的国家,后来**建立高句丽之后,他在夫余国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与到高句丽地区后与当地女子所生的另一个儿子不和,这两个儿子有一个名叫温祚,他逃到南方的三韩之地,灭掉了萁子朝鲜的残余势力,建立起了百济和新罗,所以说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这三个国家,算起来源自高句丽的首任国王**,算得上是三国同源。”
杨广点了点头:“这三国的起源,朕也略知一二,哼,都是些弹丸之国,不服王化,尤其是高句丽,几次三番地挑战我大隋,实在可恶,王爱卿,你说这倭国如此无礼,不会是高句丽挑唆的吧。他们会不会联起手来,共同进犯我大隋?”
王世充摇了摇头:“陛下,微臣以为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因为百济和新罗现在跟高句丽,乃是死敌,百济新罗现在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咄咄逼人的高句丽,这双方在朝鲜半岛中部的汉江平原一带,已经打了一两百年了,双方都有国王战死沙场。所以他们绝不可能结为同盟的。”
杨广的心里松了一口气,尽管他嘴上一直在吹大气,说这些都是弹丸小国,但心里也清楚,这些“弹丸小国”也都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兵力,而且民风尚武,几乎是无年不战,真要是抱团跟自己作对,实在是件头疼的事情。
杨广面不改色,继续问道:“这倭国与百济和新罗算是盟国吗?是不是站在他们一边跟高句丽作战?”
王世充正色道:“倭国原来是小国林立,如后汉书上所说的那样,有百余国,每国都有国王,征战不休,到三国时期,有一个名叫邪马台国的女王卑弥呼,自称倭国女王,派遣使者到当时的曹魏,那也是我中原地区第一次知道有这个倭国的存在。”
“当时在中原王朝看来,倭国只不过是如同南边的那些蛮夷部落那样的小国,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可是臣后来查过一些百济和新罗的史书,却发现这倭国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很强的实力了,那个卑弥呼女王,在他们国内被称为神功皇后,曾经以女子身份,征战沙场,打下了大片的疆土,又曾经三次渡海远征,打败过当时刚刚立国不久的百济国和新罗国,甚至连新罗国王也成为了她的俘虏,后来不得已向倭国称臣纳贡,才保全了性命。”
杨广倒吸一口冷气:“倭国有这么厉害?新罗和百济朕听说过,实力并不弱啊,都有十几万军队,即使碰上了善战的高句丽,也能打得有来有回,怎么碰上这倭国,就不堪一击了呢?”
王世充叹道:“百济和新罗在建国之初,主要居民还是三韩地区的原始人,生产水平和战争水平极为落后,打仗还是用石制兵器,也无任何兵法军制可言,所以萁准和温祚才能这么轻易地在当地建国,那倭国人无论是徐福带去的秦人还是吴越遗民,都在中原久经战阵,比这些原始人要厉害得多,而且其人作战不畏生死,凶悍异常,远非三韩之人所能敌。”
“新罗臣服于倭国之后,倭国还在百济的西南方建立了一块殖民地,名叫任那,移民派兵驻守,随着岁月的流逝,百济和新罗的实力开始慢慢增长,逐渐地摆脱了倭国的控制,而百济也是经历了上百年的战争,才把倭人的任那殖民地慢慢蚕食收回,倭国毕竟离百济太远,不可能从本土一次次地调兵作战,最后也只能默认了这个事实,但还是通过结盟的方式与百济交好,所以现在倭国也能以百济为跳板,派商人和使节来我大隋。”
***************************************
新的一个月,希望各位忠实书友的继续支持。感谢上个月末书友夕树枫,秋叶落飘零,袁博仁,涂成伟等朋友的月票支持。起点的保底月票和推荐票功能在今天开始升级,希望订阅本书的朋友能慷慨解囊,在多余的票支持一下天道,这对天道写书很重要,谢谢。(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二章 撮尔小国
ps: 感谢书友也想写,巴小炫,心漂浮,涂成伟等朋友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涂成伟的打赏鼓励。
杨广笑道:“原来如此,朕还以为这倭国有多厉害,搞了半天连个一海之隔的百济也收拾不了,还口气这么冲,哼,王爱卿,依你所言,朕只要派个三四十万精兵,假道百济,渡海远征,就可以一举消灭了倭国啊。谈何万万不可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陛下圣明,臣以为倭国并不是我们大隋现在必须要消灭的首要目标,如果应付得当的话,还会成为我们征服高句丽的盟友呢。”
杨广奇道:“此话怎讲?”
王世充眨了眨眼睛,说道:“第一,我军现在如果发大军前往百济,那势必会引起百济的警觉,尽管他们现在名义上是我们的盟国和藩属,但是春秋时期晋国假途伐?的故事,他们也是知道的,真要是我们几十万大军想要借道,他们一定会拼死抵抗,绝不会允许我们通过的。”
杨广怒道:“百济敢对抗天朝?他们不想活了吗?”
一边的裴世矩接话道:“陛下,这些蛮夷之国,多数只是表面上臣服,若是我天朝大军真的踏上他们国土,他们一定会以为我们是要灭他们的国,会拼命抵抗的。开皇十八年的时候,本来先皇是想要派兵假道百济,以十五万大军由南向北地攻击高句丽,与北道从辽东出征的主力相呼应。”
“可是百济国王坚决反对我大军假道百济,所以才只能被迫从东莱出海。直趋平壤。结果路上碰到风暴。前军船队几乎全军覆没,加上辽东的主力因粮尽而溃散,所以才会无功而返。不过那次百济虽然没让我们的军队登上他们国土,却也派了几万军队趁机攻略了高句丽的不少南部城池,整个汉江平原几乎尽数被百济和新罗夺取,这也是高句丽难以为继,被迫向我大隋称臣的主要原因。”
杨广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来。如果想要灭高句丽,还是得想办法假道百济,然后南北对进,这样最稳妥是吧。”
裴世矩笑道:“只怕百济人不愿意,当年倭国假道百济去讨伐新罗国,结果就在百济的西南方建立了任那殖民地,后来百济花了一两百年才总算夺回,这个亏是再也不愿意吃了,宁可跟大隋翻脸,也不会允许我们的大军从他们的国境中穿越的。陛下若是想再征高句丽,南方的水师部队还是只能从东莱出发。直指平壤,然后再让百济和新罗从陆地出兵,主力从涿郡出营州,走辽东,这样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必可一举消灭高句丽。”
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裴爱卿果然深谋远虑,想不到你不仅精通西域和精势,还对高句丽一带的情况这么了解。朕以后真要出兵高句丽的时候,一定会重重地用你的。”
裴世矩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芒,恭声道:“谨遵圣旨。”
杨广继续转向了王世充:“王爱卿,现在朕也算听明白了,这个倭国离大隋太远,我们这里很难渡海直接攻击倭国,得先灭高句丽,然后再想办法慢慢吞并百济和新罗,一统朝鲜半岛之后,再派大军渡海远征,消灭倭国,对吗?”
王世充心中冷笑,这杨广果然不懂兵事,高句丽哪可能这么容易消灭得了,只怕你没灭了高句丽,自己的江山就先完蛋了,但他仍然恭敬地回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倭国虽然难挡大隋的雷霆一击,但路途遥远,所以要把大隋兵威加之于上,只怕还有待时日。”
杨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转向了鸿胪卿元文都:“元鸿胪,朕看你在这个位置上,真的要多跟裴爱卿和王爱卿好好学习学习了,身为掌管四夷事务的你,却连这些番邦蛮夷的情况也一无所知,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元文都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低头说道:“是,陛下,臣业务不熟,有负圣恩,深感惭愧。”
杨广点了点头:“元鸿胪,以后四方蛮夷如果再献上这些不够恭敬的国书,也别再拿来给朕看了,朕操心国事已经够多了,还要受这些蛮夷的气。哦,对了,裴爱卿,王爱卿,依你们所见,这倭国在这时候献上如此的国书,意欲何为啊?”
王世充本来已经转身要走了,听到杨广这话又转回过了身,他和裴世矩对视一眼后,开口道:“依臣愚见,这应该是倭国在准备对新罗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前,要掌握我大隋动向的投石问路之举。”
杨广一下子来了兴趣:“你说什么?倭国准备去打新罗?”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现在倭国跟百济乃是同盟关系,不会出兵攻打,能打的只有新罗了。”
杨广眨了眨眼睛:“等一等,百济和新罗不是盟友关系吗,怎么会看着倭国来打新罗?”
王世充微微一笑:“陛下有所不知,百济和新罗的这个盟友关系,只是因为两者要共同对付北方的强大高句丽王国而结成的,两家合作的顶峰应该是联手与高句丽在汉江平原一带争夺,并趁着我大隋攻击高句丽的时候夺取了汉江平原,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行动,让两家的盟友关系名存实亡。”
“正如当年的孙刘联盟,在对抗曹操的过程中,孙权出了大力,可是荆州却被刘备所夺得,在朝鲜半岛也一样,夺下汉江平原的主力是百济的军队,可是新罗却占据了大半的地盘,因此百济国王咽不下这口气,与新罗国现在的关系非常紧张,倭国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打起假道百济,攻击新罗的主意。因为从海上攻击城市的难度会很大。可是从陆地平原穿越。那就会简单很多。”
杨广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么王侍郎,这个倭国使节来我大隋,是想看我们大隋是否会干涉他们的举动吗?”
王世充正色道:“应该是如此,百济是倭国通向朝鲜半岛的跳板和通道,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盟友关系,但百济和新罗同为我们大隋的下属,如果我们大隋要求百济不得为倭国入侵新罗的军事行动提供帮助。那倭国的入侵就很难实现,所以倭国现在写了这样的国书,目的就是想把自己提到可以和我们大隋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将来我们大隋出兵攻击高句丽时,也会无暇来管控新罗与百济,到时候倭国趁机出兵偷袭新罗,我们大隋也无法惩戒它们,因为大隋一向对于藩属国之间的争斗,是不派兵直接介入的。”
杨广咬了咬牙:“这么说来,倭国也想趁着我们消灭高句丽的时候。横插一脚是吗?”
王世充点了点头:“以微臣对倭国的了解,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侵略性和扩张性很强的国家,因为局促在小小的岛上,唯一能扩张的方向也只有朝鲜半岛了,对于这个国家,我们大隋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千万不能因为他们国家不大,又离我们隔着大海而掉以轻心。”王世充想起在一千多年后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倭国已经成为了整个中华的劲敌,表情就变得异常严肃起来。
杨广不在乎地“哼”了一声:“促尔岛国,也敢和天国上朝争锋吗?不自量力,等朕以后收拾完了高句丽,然后一统朝鲜半岛,接下来一定会收拾这个倭国的。”
裴世矩和王世充,还有元文都同时恭声道:“陛下圣明。”
杨广摆了摆手:“好了,你们都退下吧,王侍郎留下,朕还有事对你说。哦,对了,元鸿胪,那个倭国使者朕就不见了,你安排他回去吧,多给他点财物,让他见识一下咱们大隋的富强。”
殿内很快只剩下了王世充一个臣子,杨广这会儿的心情好了不少,对王世充说道:“王侍郎,上次宇文化及兄弟在榆林郡设计害你,你想让他们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王世充的心猛地一沉,从杨广那看似和善的微笑中,他感觉到了一丝危机,也许杨广是在试探自己,如果自己想要对宇文化及赶尽杀绝的话,没准倒霉的就要变成自己了,他的脑海中飞快地回想了一遍这几个月来一直在想的应对措施,微微一笑:“此事惟愿陛下圣裁!”
杨广笑了起来:“自从捉拿他们兄弟以来,已经过了七八个月,当时朕没有以国法处置这二人,是有全盘的考虑的,王侍郎,你是不是一直在怪朕不按国法办事,没有给你出这口恶气?”
王世充不假思索地回道:“不,微臣理解朕的苦衷,国法嘛,那是对付平民百姓的,对于象宇文述大将军这样的国之柱石,并不是太适用了。”
杨广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满:“王侍郎,你身为刑部尚书,却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有点太过份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才是国法。”
王世充笑着摇了摇头:“礼记里早就说过,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陛下刚才的那句话,自古以来从没有实现过,即使圣明如先皇,对于犯下谋逆大罪的几位亲王,也没有痛下杀手,象房陵王,蜀王和汉王他们犯的罪,换了庶人早就灭族几次了。这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杨广的嘴角勾了勾:“可是宇文将军并非亲王,而且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犯的是走私生铁给突厥的大罪,形同谋逆,这样的大罪若是不加以处罚,只恐人心不服啊。”
王世充摇了摇头:“陛下明鉴,此次的事情,宇文化及兄弟并不是有意地勾结突厥,以图对陛下,对大隋不利,而只是出于某人的挑拨,而想设套来侵吞微臣的产业而已,他们图的是财,而非陛下的天下,再说此事与宇文将军无关,他可是国之柱石,又和陛下是亲家,如果因此事追究宇文将军的责任,只怕是亲痛仇快的事情。”
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王侍郎,你果然眼光独到,也很能体会朕的心思,朕其实也是为了让你出这口气,同时也警告那些企图借着权势打你家产主意的人,才把宇文兄弟关了这么久,这半年多来,宇文将军担任朕的护卫时仍然是尽职尽责,毫无怨言,而回到东都后也是闭门谢客,几次三番地上书请求辞官,还请求以国法来处置他的两个儿子,更有甚者,他还把远在塞外游荡的孙子宇文成都派人寻回,自首领罪,朕看宇文将军也表达了足够的悔过之意,王侍郎你的这口怨气,也应该消散了吧。”
王世充笑道:“陛下,微臣和宇文将军本就没有什么仇怨,陛下的国法,是为了巩固陛下的君位,震慑民间和臣子中的宵小之徒所设置的,如果一板一眼地办,只会自毁长城,宇文将军的忠诚是没的说,您如果可以赦免他的两个儿子,微臣以为非但这两人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且宇文将军一定会感激涕零,对陛下更加忠心耿耿。”
杨广哈哈一笑:“王侍郎,你真是好口才,不过赦免呢,就算了,今年并非有什么重大喜事,如立皇后或者是立太子,所以朕想选择另外一个方式。”
王世充的心中微微一动,另一个完美的计划一下子浮上了心头,但他仍然装 着讶道:“不是赦免?这应该是最好的手段了吧。其实……”他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杨广笑道:“其实王爱卿是想说,外面很多臣子们都在上书劝谏朕,要朕立齐王为储君,是吗?”
王世充立马装得表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