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华族-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好!”段义云又好生安抚了她一番。

    待出了屋,段义云脸上温和神色一扫而空,阴鸷的目光投向东北方向,仿佛想插上翅膀,直接飞进宫中,将人带走。

    “阿菲……”他低声呢喃,饱含着不能诉之于人的眷恋。

    “锁了宫门?”李隆基正陪同相王和养母王侧妃用早饭,听了这消息,不以为然地扬眉一笑。

    “不知道皇后又在折腾什么。不过她既然锁了宫门,我们自然打听无望,还不如安生待在家中。最迟不过明日就会有消息。”

    相王叹道:“不知大家身子如何了。皇后如此,吃苦的总是大家。”

韦后摄政

    丹菲写完最后一条懿旨,放下了笔,颤抖的手拿起皇后金印,盖上印章。禁卫领了旨,躬身退了出去。

    韦皇后一直犹如石雕一般站立不动。

    殿中死一般的寂静。柴、贺娄两位尚宫为首,数名高级女官、内侍总管跪坐在后。这些都是含凉殿的人。而那些被关起来的神龙殿的人,估计是活不到明日了。

    良久,韦皇后才轻声道:“给大家装殓吧。”

    众人又重新动了起来。内侍们将遗体抬进了里间,开始收殓。

    安乐公主和武驸马是最先赶进宫来的一批人。安乐公主一进殿,便见到宫人抬着圣上的遗体。她扑在圣上身上,嚎啕大哭起来。

    韦皇后面无表情地走过去,扬手一个耳光扇下,打断了安乐公主的哭泣。

    “阿娘……”安乐公主惊惶,“阿娘你……你做了什么?”

    “你耶耶旧病复发,暴病而亡,有目共睹。”韦皇后漠然道,“你是想坐在这里继续哭哭啼啼,还是起来帮我做事?”

    安乐公主抹着眼泪,扶着武驸马的手站了起来。

    韦皇后道:“你去给你耶耶磕个头。一会儿六郎就该来了,你同驸马替我盯着他。”

    武延秀胆子比安乐大些,已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躬身应下,立刻将还哭哭啼啼的安乐公主拉走了。

    草草收殓过一番的圣上遗体被送去了两仪殿。韦皇后最后看了皇帝一眼,带着宫人起驾回了大明宫,也换了孝服。

    宗楚客、纪楚纳和韦敬、崔湜等人紧随安乐之后匆匆进宫。他们所有人都一脸惶恐、难以置信之色,又夹着一种微妙的狂喜和兴奋。就像闻到了血气的豺狗,贪婪、狡诈之意溢于言表。

    所有人先朝着停灵的宫殿给大行皇帝遥遥磕过头,又抹着眼泪,来拜见韦皇后。

    “当着我的面,就无需再做样子了。”韦皇后冷声道。

    众人讪讪,纷纷收了熏眼泪的香包。

    韦皇后开门见山道:“陛下旧疾复发而去,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因事发实在突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我将诸位叫来,就是看看你们有何高见。”

    韦皇后给出的死因倒也合情合理。圣人进来卧病也是有目共睹的。众人松了口气,开始动脑子。

    宗楚客率先道:“圣人驾崩十分突然,定要防止有心之人拿此事造谣中伤,一来损了皇后清誉,二来也会引起朝堂混乱,让小人得利。臣建议皇后要提防军中哗变,先要部署兵马。”

    韦温也道,“姑母掌印,一切就好说。现下少说要调遣三五万人才够护卫京畿。咱们韦家弟子尽可用上,全听姑母一人吩咐!”

    “好孩子。”韦皇后难得地朝他露出和颜悦色之态,“从各府调来五万人马,分左右营屯驻京城。韦家子弟,选骁勇者,分掌左右羽林军。”

    “朝政由谁理事?”韦皇后问。

    季楚纳想了想道:“刑部尚书裴谈可用。”

    “还有工部尚书张锡。”宗楚客道,“让他们二人处理国政,留守东都。”

    韦皇后点头,对崔湜道:“你同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一起任同平章事,分任朝政。”

    崔湜叩首。

    韦皇后又道:“还有谯王那里,不可掉以轻心!需派人前去防备他才是。”

    “这就让赵承恩与薛崇简领五百精兵去均川。”崔湜道,“有他们守着,谯王不敢轻举妄动。”

    韦皇后点头,对宗楚客道:“中书省里的人,哪些可用的?崔景钰近来可还听话?”

    宗楚客信心满满道:“皇后无需担心。您太后监国,名正言顺,他们都当为您效劳。”

    安乐公主这时怯生生插口道:“阿娘打算立六郎?”

    “是。”韦皇后点头。

    “可是……”安乐立刻露出不甘之色来。

    韦皇后目光凌厉如剑,扫了她一眼。武驸马急忙将安乐拉去一边。

    韦皇后恨铁不成钢地哼了一声,转头对对韦敬道:“我们直接扶温王登基。你父亲为太子少保。你们父子俩务必将他照料好,不许出任何差错!”

    “姑母放心!”韦敬谄媚笑着,“耶耶身子也好多了,可担此任。”

    草草商议完毕后,众人离开了大明宫。

    韦皇后坐在榻上,久久没起身。贺娄尚宫去扶她,一下还没能扶起来。丹菲急忙过去帮手。

    她的手扶住韦皇后的胳膊,只觉得触手冰凉,汗湿纱衣。

    韦皇后做下如此大的事,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她所有的勇气和镇定都用在了先前一时,此时一口气松下来,便浑身乏力,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无。

    丹菲她们费力地将她送回了含凉殿。韦皇后仿佛经历一场大战,疲惫不堪,倒头就睡去。

    柴尚宫和贺娄尚宫退了出来,亦都露出了劳累之态。

    丹菲体贴地扶着贺娄尚宫,道:“我送娘子回屋休息。皇后晚膳前定会起来。今夜还有许多事呢。”

    “我不重用了,你就多担着点。”贺娄尚宫点点头,扶着小宫婢的手走了。

    丹菲寻了一张垫子,坐下来喘气。此刻日头已偏西,她自清早用了饭后,至今一口水都未进。这短短的半日发生的事,简直就像大半辈子一样多。丹菲再是胆大,此刻也依旧感到一阵阵难抑的惶恐。

    “接下来该怎么办?”别说云英,就连见多识广的萍娘,此刻也有点发懵。

    丹菲摸了摸肚子,“有吃的么?天大地大,自己的肚子最大。有什么事,吃饱了饭再说也不迟。”

    云英从厨房里要来了一锅半凉的肉糜粥,三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端着碗,就着一点咸菜,将一锅粥吃得底朝天。

    吃饱了后,好像紧跟着烦恼都少了许多。

    丹菲啃着肉铺,道:“我们俩先好生睡一觉,休息好了,晚上才有力气。事已至此,好歹活着。你看神龙殿里那些宫人,还不知道下场如何。”

    云英打了一个寒颤。

    “怕么?”萍娘问。

    云英苦笑,“我本来以为,当初眼睁睁见我爹被抓走,小侄儿被失手摔死,就是天底下最可怕的事了。今日我才知道,我见识实在太浅了。”

    “我也一样。”丹菲亦苦笑,“我还是见过突厥人屠城的呢。”

    萍娘叹道:“如今封了宫门,也没法把消息传给郡王和崔郎。”

    “我想他们在宫外也看得出情况不妙,自然会有所准备。”丹菲道:“发丧那日,百官会来朝。到时候争取同他们接上头,商议下一步对策。”

    云英犹如溺水者抓住浮木一般拉着丹菲的手,“好阿姊,我能遇到你,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丹菲亦道:“能有你们两个同我在宫中相伴这些年,扶持照顾我,亦是我三生之幸。”

    出了这样的事,三人都心神不宁,干脆和衣倒在丹菲的床上睡了个囫囵觉。直到暮鼓声响,她们被吵醒。起来又饱饱地吃了一顿晚饭,换上了孝服,一群宫人由柴尚宫领着,去了停灵的两仪殿,为大型皇帝守灵。她们三人都比较能抗压,状态还好。旁观别的宫人,一个个面无人色、愁眉苦脸,不少宫婢都哭过。

    丹菲远远地望见温王跪在灵前,少年身躯瘦弱,仿佛被无形的重量压得直不起身来。

    他就要做太子,要做新君了。可是这并不值得喜悦。他就是个傀儡,绳子被韦皇后紧握在手中。他稍要反抗,那绳子就会缠在他的脖子上。

    ***次日是个阴天,起了风,比前一日要凉快些。

    丹菲她们守了整夜,被香火和和尚念经弄得头昏脑胀,出来一吹冷风,各个都不住打喷嚏。丹菲呵欠连天回了屋,本想倒头好好睡一觉,头刚挨着枕头,就又被柴尚宫一声令下叫到了含凉殿里。

    韦皇后盛装而坐,下方坐着诸位宰相。昨日缺席的上官昭容和太平公主也在列。除此之外,诸位公主驸马,韦家的子弟等,密密麻麻地坐满。温王坐在韦皇后身侧,面色麻木,似乎此事发生的事,和他全然没有什么关系。

    丹菲没有看到崔景钰,失落之际,又感到欣慰。

    此时坐在这里的,都是韦氏一党要员,前来参与分大饼的。崔景钰离开了这个权力中心,也不用再违心行事,名声也不用再受损了。

    殿中人人都红着眼,不知道因为熬夜,还是被香包熏的。在他们的脸上,全然看不到悲痛和惶恐,只有**裸的兴奋和急切。

    韦皇后慢条斯理地吩咐:“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璇、长安令韦播、左千牛中郎将韦锜、郎将高嵩等分领驻军。”

    被点名的驸马和韦家子弟纷纷叩首应下。丹菲下步如飞,替韦皇后拟制。

    “还有,中书舍人韦元巡行长安六街,谨防有不法者借事生非。”韦皇后道,“府兵安排得如何?”

    “皆已安排妥当了,皇后放心。”韦温躬身。

    韦皇后冷淡地笑了笑,“接下来,就要让昭容拟一道先帝遗诏了。”

    上官婉儿看了太平公主一眼,一言不发地欠了个身。

    “昭容这边请。”丹菲将她请到屏风后的书案前,伺候笔墨。

    上官婉儿执掌诏令,写圣旨是写惯了。她略一沉思,就拟出了一份遗诏来。

    丹菲在旁边,大大方方地看了。遗诏上让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由皇后知政事,相王且参谋政事。

    “如何?”上官婉儿忽而挑眼看了看丹菲。

    丹菲强制镇定,道:“奴不通政事,且让皇后过目吧。”

    丹菲将遗诏奉到了韦皇后面前。韦皇后看了两遍,又递给了宗楚客等人传阅。

    宗楚客蹙眉,同韦温两人凑到诏书前,嘀咕了一阵,道:“有劳昭容拟旨。可臣觉得有些地方不妥。”

    上官婉儿倨傲地扫了他一眼,“如何不妥?”

    宗楚客道:“相王辅政,于理不合。且嫂叔不通问,将来坐朝之日,又如何相处?”

    太平公主冷声道:“那你想如何?”

    宗楚客道:“应当罢相王政事,为太子太师。皇后独自临朝即可。”

    “抢了西瓜,送他两个枣子,聊胜于无。”太平公主讥笑。

    上官婉儿朝韦皇后看,等她示下。

    “就这么办吧。”韦皇后道。

    上官婉儿皱着清秀的眉头,又朝太平公主看了一眼。太平公主微微点了点头。上官婉儿无法,只得又照着宗楚客的意思,重新拟了一张遗诏出来。

    丹菲将原先那张遗诏卷起,正打算拿去烧了。上官婉儿伸手一拦,将诏书截下。

    “横竖无用了,就由我来处置吧。”

    丹菲只得将诏书交给了她。

    韦皇后最后道:“太子年幼,我又是个妇人,以后要仰仗于诸位之处不胜枚数。我先在此谢诸位扶持相助。今日之恩,来日新帝登基之后,定会百倍报答。明日发丧,诸位今日回去好生休息吧。”

    众人感恩戴德地叩首谢恩,离去之际,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少帝登基

    这日午后就开始狂风大作,天色阴郁,猎猎狂风夹杂着水气刮过宽敞的宫庭。头顶上,厚密的云层激烈地翻涌着,细沙飞舞,迷了人眼。

    隐隐的雷声由远及近,仿佛急促的鼓点,在催促着人们加快步伐。

    丹菲匆匆回屋,刚关上了窗户,就听头顶一声闷雷滚过,豆大的雨点啪啪落下,由疏转密,拉起一张厚厚的白帘。

    狂风卷着雨水从天而降,如倾江倒海一般,冲刷着大明宫,浇透了大半个长安城。

    崔景钰坐在窗下,望着雨帘,衣袖被打湿了一块都浑然不觉。他精致的眉眼笼罩着一层冰冷霜气,眸中映着外面那一团混沌的天地。

    “明日会发丧。”李隆基斟酒,“韦氏想要制胜,动作必须快。估计后日温王就会在灵前即位。”

    “我联系不上阿菲。”段义云面色凝重不安。

    “她这么精明的,又得韦氏信任,不会有什么事。”李隆基安慰道,“景钰,你说两句话呀。”

    崔景钰这才收回了目光,开门见山道:“郡王打算何时起事?”

    李隆基不禁笑了笑,“问得好!”

    崔景钰道:“我们原本都以为这事不会这么早发生。谁都没料到圣上会突然驾崩。”

    “究竟怎么死的,还不清楚呢。”段义云道,“神龙殿的宫人下落全无,想必都已经被处死了。如此看来,死因定有蹊跷。”

    “事已至此,追究死因无用。”崔景钰道,“如今京畿兵马大都被掌握在韦氏子弟之手,朝政也由韦后把持。我因昨日拒绝随宗楚客进宫,已经是彻底同他们断开了。如今局势对我们已是极不利。若再拖延下去,假以时日,韦氏将摄政皇太后的位子坐稳。郡王要再翻身,可就难上加难了。”

    “我懂。”李隆基将酒一饮而尽,又斟满一杯,“最迟,不会拖到下个月!只是兵力有些吃难。”

    “我自会倾力助郡王。”段义云道,“我在羽林卫还认得几位武将,深受韦播、高嵩排挤侮辱,对之韦氏一党恨之入骨,愿以死报追随郡王诛诸韦!”

    “好兄弟!”李隆基与他们碰杯。

    段义云又道:“在这之前,还需先把阿菲接出宫来。”

    “景钰有什么主意?”李隆基问,“你若不方便,我让太平姑母将她要出来就是。”

    “没什么不方便的。”崔景钰道,“新帝登基,我使命已完成,接她出宫再顺理成章不过。”

    李隆基酸溜溜地笑道,“那就等着喝你们的喜酒了。”

    崔景钰微笑着举杯致意。段义云这日的雨下到入夜后方转小,淅淅沥沥的,催人入眠。

    丹菲不用值夜,也不用去守灵,终于可以躺在床上,睡一个舒服的觉。她想到明日发丧,百官都要来朝,就能见着崔景钰了。经历了宫变后,她愈发想见崔景钰一面。不为了寻求他的保护,而只是为了拥抱一下,听他的声音和心跳,感受一下那份真挚的温暖。

    次日晴空万里,前一日的暴雨带走了湿气,也带走了云。今日太阳一出来后,便火辣辣地照射而下,很快地烤干了大地,晒得人头顶冒烟。

    韦皇后盛装打扮,厚重的粉盖住了她发青的眼底,眼中的血丝却还是泄漏了她焦虑的心境。

    “阿娘……”安乐惶恐不安,“万一届时有人发难……”

    韦皇后一摆手,“金吾卫已就位。若有人图谋不轨,当场格杀勿论!”

    “若茂郎不听话……”

    “他想活命!”韦皇后冷哼,“你给我打起精神来,唯唯诺诺的,哪里有半点皇家风范?”

    武延秀偷偷给安乐公主递来一杯烈酒。安乐饮尽,过了片刻,才终于放松了下来。

    洪亮悠远的钟声中,紧闭了两日的宫门,终于再度开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