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崛起-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姨,不是我想打击您,就算你部装备了我军的装备,也无法打出类似的效果。”陈燮的回答无疑是肯定的,秦良玉不免要追问:“何出此言?难道说,我土家儿郎蠢笨不堪?”

    “不,不是蠢不蠢的问题,这是一个综合了多种因素的结论,您容我慢慢的解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全新的战术思想

    第一百二十九章全新的战术思想

    想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陈燮花了一番功夫。开场白是:这是一种由于武器装备的杀伤力飞跃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战斗模式。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战斗模式,当我军于后金遭遇时,他们对这种战斗方式完全陌生,遭到打击时更容易产生混乱,进而加大了这种对战的不对等。

    陈燮的口才还行,赤脚医生的岁月,培养了他忽悠病人家属的能力。

    秦良玉听的很仔细,可是她还是没听明白。不得不抬手打断道:“行了,你说战斗过程。”

    “战斗过程其实很简单,就是我能打到他,他却打不到我。综合来讲,就是距离。1500米到1000的距离,我有火炮,射速可以达到20息一发。线膛炮,软木后塞,原理跟步枪是一样的。进入1000到400米这个距离,我有陈氏火箭+炮火的双重打击,虽然精度不高,但是密集覆盖。冷兵器战争必须保持严整的队形,这样的队形恰恰确保了远距离打击效果最佳。400之后,炮火开始压制后续,理论上这个距离步枪可以有效杀伤,考虑到盔甲的作用,一般都是放到250米才开始排枪打击。最后一个距离,30米,掷弹兵投掷小型万人敌。综上所述,这就是一种全新的战术,或者说是一种高效率的杀伤战术。”

    秦良玉这一次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陈燮继续道:“这种模式的战争,对后勤的依赖大大增加。这也是我带了大量四轮马车的缘故。装备好。没有合适的兵源来操作这些装备,也无法形成战斗力。为了这区区数千人。我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客观的说,我这支部队。别人是无法复制的。白杆兵可以少部分装备这种步枪,但是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不是会打枪就能打仗的,而且这种步枪的来源很少。”

    陈燮在最后说了假话,他想要,多的是。不是不想给秦良玉,而是那样太容易让人怀疑居心叵测,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近代军队的特点就是残酷的纪律性,白杆兵能适应?

    “思华。我明白了。”秦良玉说完站起,默默的走回自己的营帐。其实她心里很明白,陈燮说的这些都是实话。人都在一起,一比就出来了。绿皮的团练,走路的精气神都不一样。营地内外,三人成伍,两人成行。进入帐篷一看,人人的床位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个吃饭的饭盒。摆放的位置都是一样的,被子叠的像豆腐块。列队集合的时候,所有人的装束都是一样的,动作都一样。这就不是白杆兵这些自由散漫习惯的土鳖能做到的事情。

    秦良玉还是很眼馋那些步枪。不要多,有个几百杆,关键的事情一顿排枪打过去。就跟下雨一样的扫倒一片。白杆兵的人命不值钱,到时候完全可以以白杆兵为保护。步枪逼近之后射击,那效果!

    陈燮也在想这个事情。实际上是有一种战术很适合白杆兵的。不过陈燮在秦良玉没有主动开口相求之前,不打算说出来。

    这一夜,陈燮睡的很香,秦良玉一夜未眠。听到号声,秦良玉不由叹息一声,绿皮这个号声意味着部队要起床了。果然抬眼一望,对面的绿皮兵营地开始出现人影。信步走过去,井台边上刷牙的绿皮团练排着整齐的队列,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梳洗都要排队。

    回头看看,白杆兵都在睡觉呢。走向陈燮的营帐,途中被哨兵拦了三次。

    陈燮也在梳洗,整理装束完毕之后,走出营帐。黑色的长筒马靴擦的锃亮,军官的呢子服笔挺,圆筒帽子一戴,整个一个**的党国干城。基本上军官都这身打扮,就是要突出军官的威风,这就是陈燮要的效果。

    整个登州团练营,只有陈燮能穿成这样,别的军官都得穿运动鞋,不用打绑腿。

    看见陈燮这样子,秦良玉也有点晕乎,小伙子这么一收拾,太精神了。比起自己手下那些人,真是云泥之别。

    “秦姨,这么早么?”陈燮笑着招呼,秦良玉道:“这是要出发了么?”

    陈燮道:“是啊,兵贵神速。”秦良玉道:“还是等一等吧,我部也要一起上路,回京师。”

    陈燮微微一笑,心里暗暗得意,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她没有死心。这样就好,能帮一把那是最好了,当然不能自己主动,得造成一种不情愿的姿态。

    白杆兵也开始集结了,不过相比之下就乱的多了。收拾完毕的团练兵,还得拆掉营地外的铁丝网,还得收拾垒墙的麻袋,事情还是很多的。花了近两个小时,一切才收拾完毕,这时候白杆兵也收拾的差不多了。

    秦良玉一直在观察,所以不得不服气,这营地外的一切,可都是人家收拾干净的。跟着团练营一起,白杆兵最大的受益就是学会了大小便定点,还有打绑腿。

    白杆兵先走一步,团练营刚出营地,外面的难民就围上来一些,而且都是女子,更远一点,更多的难民站在那里看。大明的兵比匪都狠,团练营这种秋毫无犯,还给食物的官兵,难民还是第一次见到。

    秦良玉见状,微微叹息一声,对陈燮道:“思华,你看着办吧。”

    陈燮下马,朝这些女子走去,他的样子大家都认识,就是那个一刀砍下某位老爷脑袋的年轻军官。这可是个杀神,众女子纷纷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

    “各位姐妹,我叫陈燮。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不是官兵,是登州来的团练。昨日,我们打了后金强盗,今天他们一定会来报复,大家赶紧走吧,离开这里。”说实话,这里的女子有近千人,陈燮是很眼红的,很想都带回登州去。不过明显不现实。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低着头。陈燮装着叹息一声,摇摇头转身走了。心里却在窃喜,这些人十有**要跟上自己一起走。果不其然,最后一支步兵队出了营地后,这些女子中的一部分人,大概有一百来人吧,就慢慢的跟在大队后面走着。

    开始她们还能跟的上,后来被甩下,陈燮一直在注意,走出十里地下令临时休息十分钟,落在后面的斥候来报:“那些女人还在跟着,有几个走不动了,大家扶着慢慢的走,距离大概二里。”陈燮长出一口气道:“红果,你去看看,问问她们为何要跟着。”

    红果带着几个姐妹和一队斥候,乘马车赶过去,看见她们来了,这些女子都慌着往路边让。红果下了马车,走上去道:“各位姐妹,大军远行,你们很苦跟着?”

    一位女子大概是大家的头领,站出来道:“这位姐姐,我们都是些苦命人,叫建奴坏了身子。本也没打算活下去,见了军中有女子,这才动了心思求军爷收留。我们也不求多,只要有一口饭吃,什么都能做。”

    红果眼珠子都红了,自己也是苦命人啊,看着这些女子,好多都摇摇晃晃的站不稳当了,抹着眼泪道:“你们等着,我去求老爷,求他发发善心。老爷是菩萨心肠,一定会收留你们。”

    王启年这个混蛋,走到陈燮身边笑道:“老爷,您明明惦记上了那些女人,为何不干脆都带上?”陈燮放下望远镜,抬脚踹了一下,这货也不躲。陈燮才道:“你懂个蛋蛋。我要的是能吃苦的,有一口吃的就能顽强活下去,能跟着行军打仗的女子。都带上了,遇见一些想着寻死觅活的女子,那不是添乱么?”

    “还以为老爷喜欢细皮嫩肉,娇滴滴的大小姐。”王启年笑的很淫、贱,陈燮愤而抬脚踹之,骂道:“下流!”嗯,其实陈燮也很喜欢,不过陈老爷现在比较功利,从难民营中选出来的女子,都是能干活的才行。

    这时候青青过来,低声哽咽道:“老爷,一个受伤的兄弟没能抗住,去了。”

    陈燮听到这里,好心情也差了一些,仰面做难受状,抹了抹没有眼泪的眼睛,快速使劲的揉几下才开口道:“记下名字,到下一个宿营地,烧化了带回去。”

    昨天一仗,当场战死的倒是一个都没有,重伤的有好二十几个。都是受到钝器重击,基本上这些人都救不下来了,至少红果她们是没能力救的,陈燮也没时间去手术。这就是陈燮最无奈的地方,真正能做外科手术的自己还是个二把刀。

    “好好照顾受伤的兄弟,救活一个算一个。”陈燮交代一番,青青下去了。这时候秦良玉过来,问:“思华,怎么了?”

    陈燮指着后面跟着的女子道:“太可怜了,我想带上她们,给她们一条活路。”

    秦良玉看看陈燮脸上的同情之色,摇头叹息道:“这天下的可怜人多了,你顾的过来么?”

    陈燮苦笑道:“救一个算一个吧。”秦良玉摇摇头,转身走了。

    不等红果回来,一些空出来的马车已经出发,迎上红果,带队的军官道:“老爷有令,带上她们一起行军。”(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章捷报

    第一百三十章捷报

    女子们见到红果和马车回来,激动的一阵欢呼。红果却板着脸道:“都安静,别以为老爷心善,你们就一定能留下。在老爷这里,不会有人欺负你,但是也别想吃白饭,得干活。”

    带上百余女子,继续往前,这个时候的北直隶战场,就整体而言,进一步恶化。

    初四,永平失陷。后金军入城,劫掠开始。副使郑国昌、知府张凤奇殉国。永平的失陷,揭开了后金在正月里的四处攻略的序幕。

    北京城里的官员们,面对朱由检的问计,束手无策!这群让他动作天下第一,遇见事情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文官,让崇祯皇帝的心情失望了到了极致。

    初六日,辰时二刻,一骑飞驰而至广渠门。

    皇极殿,朱由检与群臣正在就北直隶战事商议应对之策,众多大臣的意见比较统一,敌情不明,不可轻举妄动。尤其是遵化失陷后,后金骑兵数日可至京师,不可不防。屯重兵于蓟州、三河、京师等地,是必须做的防备。

    没有一个人提到反击,这让崇祯很恼火。作为一名有大志向的皇帝,朱由检最想看见的事情,就是有人站出来,愿意领兵去赶走还在北直隶东部肆虐的后金军。

    很明显,没有人往这上面去想,“从长计议”这四个字出现的最多,其次就是“不可野外浪战”。客观的说,就大明眼下的情况,这些大臣在战略上都是对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崇祯皇帝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远见的君王。在对付魏忠贤的时候,朱由检可以做到不动声色。那是因为魏忠贤是皇帝的家奴,朱由检很了解他的底细。所以可以做到从容布局,有步骤的拿下魏忠贤这个兵没有实际造反念头的阉奴。

    干掉魏忠贤,借朝臣内斗之手削弱东林党,这些漂亮的手段,只能证明崇祯的帝王心术是合格的。但是不等于他就是一个合格的胜任的君主。从小生长于宫墙之内的崇祯,对整个大明天下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他并不像他的祖辈朱元璋、朱棣那样,对大明的基层有深刻的认知。而偏偏他有想做那样的皇帝,加上性格上的缺陷,在短暂的英明正确期过去后。错误一个接一个。就杀大臣这一点来看,倒是学的很像。别的,那就不要提了。

    明朝中期,文官的权力不断的膨胀,一度发展到文官希望皇帝安心待在宫廷里造人就行了,什么都不要管。这导致了君权和臣权的几度激烈碰撞。互相不肯妥协的结果,就是出了一群奇葩皇帝,十年二十年不上朝,他真是一点都不新鲜。可以说明朝昏君不断。有趣的是,文官集团偏偏就盼望出个圣天子之类的事情发生。问题是,真的出了圣天子,君权这个东西。能让给文臣去随意摆布么?这两种权力之间,平衡才是最稳定的结构。

    朱由检毫无疑问是要牢牢抓住君权的皇帝,这一点体现在他动辄杀大臣之上。但是在崇祯朝这个烂摊子的基础上。朱由检的这个倾向,加剧了君臣之间的裂缝扩大。说句不好听的。还不如让魏忠贤继续当他的九千岁,有他在。朝廷里的文官还是能听话好好做事的。

    现在是大臣们的动嘴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崇祯还是很安静的看着下面的大臣口沫横飞。有趣的是,还是这些人,在后金大军逼近北京的时候,他们都很安静。没有一个大臣愿意站出来,操家伙出城去玩命。

    看着这一幕的崇祯觉得很厌恶,但是又不得不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个局面。

    一直到曹化淳跌跌撞撞,连滚带爬的冲进来时,崇祯才从龙椅上站起来:“曹化淳,你这个老奴,何事惊慌?”

    “万岁爷,万岁爷,大捷!大捷!大捷啊!”曹化淳高举手中的捷报,飞奔上前。王承恩疾步上前,接过捷报呈上。众位大臣都安静了,面带希冀的看着皇帝的反应。

    “……,四日午后,义民首领团练大使陈燮挥师北进,于石门镇外五里处与后金一甲喇精骑一千五百余相遇。……,待臣至,硝烟未散,激战已定。陈部不待休整,急速追击,后金军驱百姓数千为先导,……。正待继续追击之际,有难民者阻挡大军于官道之上……。至此,共计斩首级五百三十一,解救难民三千,缴获无算。陈燮与臣商议,欲让功于臣,……臣石柱指挥使秦良玉奏报。”

    秦良玉是个实诚人,在正式的奏本里头夹了一张纸,把整个过程都写了上来,甚至连陈燮说的那些话担心功劳太大的话也都一一转载。事实证明,实诚人也会说谎话,在提到伤亡和消耗的时候,秦良玉加进去了一些艺术加工。什么浴血奋战,陈某人奋勇当先,鼓足余勇追击贼寇,陈部不堪再战,故而掉头回转,休整之后以利再战。

    看完这么一份奏报,朱由检的心肝颤抖的厉害。不过是一伙团练,民间武装啊这是,竟然敢于直面后金精锐,战而胜之。这让那些每年消耗国家大量财力物力的正规军,情何以堪啊?朱由检心里微微的发酸,口中发苦。

    “各位爱卿,石柱宣抚使秦良玉捷报,与蓟州以北三十里处,遭遇后金一甲喇精骑,得义民陈燮相助,两军合力,阵斩建奴首级五百三十一。现秦良玉率部回京师,陈燮挥军南下香河,首级随军来京。”崇祯还是决定,“保护”义民陈某人。

    皇极殿瞬间沸腾了,捷报在众人手里传阅的时候,崇祯脸上带着笑,袖子里的手紧紧攥着拿份附加的密折。

    “陛下,有秦良玉挥师京师,可保京师安定。”深受崇祯信任的周延儒,先站出来说话了。奖赏什么的,先放一放,确保京师安定才是关键。这个话,深得崇祯的心思。白杆兵有一万三千余,先到一部分,近几日又能到一部分。把秦良玉放在北京,确实可以保证安全。

    想到不用在担心京师被围,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真实的微笑。心里在想,这个陈燮,要好好调查一下了,骆养性这个废物,到现在都没查清楚。

    散朝之后,众官员去商议奖赏之事,朱由检回到书房时,脸色陡然变沉,对王承恩道:“王承恩,骆养性还没查清楚么?”

    “万岁爷,骆指挥使在外等候多时了。”王承恩赶紧回答,崇祯这才缓和脸色道:“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