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崛起-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誓将禽兽建奴斩尽杀绝。不死不休!”狗腿子王启年激动的振臂高呼,所有人都跟着一起举起拳头。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

    这一夜,陈燮住在了这个大院子里的书房内。书房里有很多书。问过幸存的丫鬟才知道,这里的主人姓高,有举人的功名,建奴来犯时,已经举家逃进了通州。好些个丫鬟和下人都没带。知道这个情况后,陈燮对于占据民宅的举动根本没有心理压力了。

    陈燮选择了一个人在书房里发呆,谁敲门都不见。红果心思细腻,知道这个心跟菩萨一样善良的老爷内心不好受,捧着晚饭给送进书房,看见陈燮对着墙壁上的地图发呆。

    放下盘子的时候,红果看了一眼地图,上面的“保定”被一个黑色的大圈子圈住,一看就知道是陈燮画的。接着又看见了通州被一个红色的圈子圈住,这个时候陈燮回头了,眼睛里除了愤怒再没别的。

    红果吃了一惊,陈燮指着地图道:“你也看清楚了,保定在哪,通州又在哪?堂堂的保定巡抚、御史、总兵,麾下近万大军,奉命勤王却从京师的西南的保定跑到了东南的通州。大明朝靠这帮王八蛋能保住天下都是怪事了。”

    红果淡然的低声道:“老爷跟其他老爷是不一样的,您拿我们这些苦水里泡大的百姓当个人看,其他老爷的眼里,我们这些百姓就不是一个人。给他们磕头下跪当牛做马是应该的。”

    红果的话,深深的触动了陈燮的神经!两年的时间,陈燮对这个时代的“精英”们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他们是大明王朝统治的基础!不管是谁来当皇帝,都离不开这些人的帮助,必须依靠他们来治理天下。

    尽管陈燮恨不得把这些人都杀光了,但是现实告诉陈燮,这个想法不合时宜。

    接下来的明朝之路该怎么走?这是一个陈燮不得不必须正视的问题了。

    当然,在这问题想清楚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执行军法。战场上犯错的士兵和军官可不在少数,全部都被各自的军官记在心里的,这回当然要好好收拾一下,只有赏没有罚是不行的。就在村子中的空地上,板凳一横,十几个二货被脱了裤子,露出白花花的一片屁股,啪啪的板子声此起彼伏,打的叫一个畅快淋漓。

    挨打还是小事,丢人的是有女兵在旁观,捂着嘴在吃吃的笑,凡挨打的士兵,甚至一些事士官,没有不牢牢记下这次错误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合理推断遇见了开挂者

    第一百一十四章合理推断遇见了开挂者

    通州东面的三河城外不远的一个村子里,人喧马沸。负责扫荡周边,监视掩护后金主力的正白旗和镶白旗的二十个牛录驻扎于此。永定门一战,算是彻底的打断了明军的脊梁,京师周边二十万大军别说出战,派斥候侦查都没一个将领去这么做。

    后金主力已经过了三河,这个情报三河城里的守军送不出去,京城自然无法知道,北京以东的河北大地,现在任凭后金铁骑驰骋。黄台吉的计划是尝试走山海关回去,省得再绕远路。运气好的话,回去的路上把讨厌的山海关给拆咯。

    狼狈不堪的多古那自缚求见,一个牛录三百余勇士及三百余披甲奴才,正常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明军敢于主动挑战,就不要说战败了。所以,看见这奴才的惨状,正白旗主多尔衮和他的同胞弟弟多铎,也都吃惊不小。

    年少气盛的多铎,听说多古那被在通州被一万多明军打败了,丢了抢劫的财物和人口,带着二百来人逃回来,其中后金镶白旗的勇士损失了一百多人,气的一脚踹翻多古那,拿起鞭子就是一顿没头没脑的狠抽。

    皮鞭将衣服抽成了布条,皮开肉绽的多古那惨叫连连,就是不敢躲避,在地上抱着头滚着硬抗。这顿鞭子要是不抽下来,小命都保不住。

    为了保命,多古那跟下属们窜串供,都说被一万多明军包围了。这样就算打了败仗。也不会招致太坏的下场。

    抽了好几分钟,多尔衮总算是开口制住多铎道:“好了。不要打了,问问这奴才。被哪支明军打败的?真是奇怪了,这些天我们可是一个明军都没见着,这支明军从哪来的?竟然敢于主动出击,伏击我军。”

    多尔衮就是想当然,认为明军的能力根本不足以万人的兵力,正面战斗能造成那么大的伤亡。说去这个,多铎就心疼,后金才多少人口?这次出征的十万后金军,实际上真正的后金战士。能有五万就不错了,其他的都是披甲奴才。可以说每一个后金战士都是宝贵的,这一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一次被干掉一百多人,多铎不发泄一下得气疯了。

    无视其他牛录额真的嘲讽笑容,多古那爬起来后勉强跪着道:“回二位主子爷,此战大有名堂,这支明军装备了一种火炮,射程不下千米。而起每次开火间隔很短,二十余息可发一炮。再者,这支明军装备了一种新式鸟铳,一百五十步之外可破三重甲。奴才事先不知。所以吃了大亏。现在想来,这支明军很怪,带着一种浅灰色的圆帽子。绿色的衣服也不像明军常见的鸳鸯战袄。这股明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全部不着甲。”

    一开始多尔衮和多铎还不怎么在乎。可是听到最后的时候,表情也露出了惊讶。一支不着甲的军队。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相比火炮、鸟铳能打的远,这个事情更加不合常理。

    两人都不会怀疑多古那说假话,所以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这支明军要是真的有一万多人,真是太可怕了。更为老成的多尔衮,让人去把其他败兵叫来,仔细的问起战斗细节。

    很快都得到了差不多的答案,火炮样式奇怪,两个大轮子,射速快似乎不怕炸膛。鸟铳打的很远,穿了三层甲的后金勇士,在一百五十步之内都被打穿了甲。开战的时候,拍着两条长队,看上去阵型很薄,等你往前冲的时候,先用炮轰,进入二百步,就是又急又狠的鸟铳排枪射击。以往习惯的骑马步兵战术,被打的根本没还手之力。个人勇武,完全用不不上。

    兄弟俩互相看看,打发了其他人出去后,这才商议道:“这事情有点古怪,明日大军上路,我想亲自带着几个牛录押后。如果他们追上来,正好可以称量称量这支明军的成色。”

    多铎的话多尔衮没有表示否定,而是沉吟一番才道:“还是想想,怎么跟老八怎么解释吧,他可不会放过任何打击削弱你我的机会。”

    “也只能按照多古那那个奴才的说法来解释了,虽然在奴才没说实话。”多铎还是很了解自己的部下,一语道破玄机。多尔衮对这话也没怀疑,点点头道:“几个奴才的说法,多有漏洞。这支明军的规模不会太大,应该是得到了通州明军的增援。”

    这哥俩都是能耐人,从多古那和下属的话里听出了问题,但是他们也只能是按照正常的逻辑来判断,多古那与明军交战正酣,通州守军见有机会占便宜,杀将出来。

    这个判断的推断过程一点都没问题,问题在有人是开了挂的。

    不管怎么说,七百多人被一万多人围上了,还能冲出来二百多,这也算不得什么太丢人的事情。无非两人要担负一点指挥不当的责任。这个事情的副作用,就是兄弟俩做出决定,多铎亲自率十个牛录断后,多尔衮先走一步,带上抢来的钱粮人口。

    单独弄了个大院子,三十三个被救下来的女子住在里面,红果带着十个姐妹也住了进来,给她们作伴的同时,也讲一些事情安慰她们。如果不是因为红果她们的存在,这三十三个女人选择活下来的不会超过一半。饿死是小,失节事大,这时代对于女性而言,混蛋透顶。

    当然了,这些女人是不会有觉悟去抱怨这个社会,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寻常人家的女性还好一点,活着就是一个本能的举动。那些上吊的女子,都是一些大户人家出身的,对她们来说,死确实是更好的结局。

    身子被污了,女人们的情绪都不高。裹着这支明军特有的棉大衣,多数人挤在一起互相依靠,少数人自己找了个靠的地方,表情麻木的等待未知的命运降临。

    同样是女人的青青,推开门进来看了一眼这些神情绝望麻木的同类,低声道:“出来几个人帮忙,烧水做饭。”这是陈燮交代红果的安排,尽量给这些女人找一些事情做,免得她们想不开寻死。女兵就这么点人,根本就照顾不过来。

    俗话说蝼蚁尚且偷生,陈燮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想去死的人终究是少数,就算在明朝也一样。她们这些人真正害怕的是世俗的不容,而不是活下去。

    都是农家的出身,这些女子被招呼到了之后,纷纷挣扎的起来。这些穿着女色军官的姐姐们待人不错,给每人拿了棉衣穿着,不能叫她们为难了。就是这么朴质的想法,这些幸存的女子都起来了。

    青青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大家都在忙,能多几个人帮忙做事也好。尤其是医院那边的规模需要扩大,一直缺人手。希望这些女子里面,能出几个给老爷帮忙的护士吧。

    “厨房在那边,过去几个人帮忙做饭,院子里架了行军锅烧水,去几个人帮忙看火,西厢里有大木桶,姐妹们轮流去洗一洗。不用带换洗衣服,那边都备下了。还有,大家别担心有男的进来,老爷治军极为严格,一旦发现侮辱女性者,砍头是最轻的。”看看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娃子神情紧张,青青指她道:“你,跟我走。”

    几个年轻的团练担着着劈好的柴火进来,熟练地把火点上后退了出去,院子门关上的瞬间,几个被救女子的神情有点恍惚。因为她们从这些男兵的眼神里看见了温和的人情味,就像自己的家人和姐妹的眼神。

    “这位姐姐,我叫小兰。”小女孩怯怯的开口,青青对她笑了笑,伸手摸着她的脑袋道:“小兰,我叫青青,以后你叫我青青姐。遇见了老爷,你们算是彻底得救了。别担心以后被人看轻了,我们这些姐妹,以前还不如你们呢。这不,被老爷收留后,学了本事,走到哪都不低人一等。”

    类似的场景对话,在厨房,在院子里,在洗澡间里,都在不断的上演。小兰跟着青青出了院子,走到一个农家院子跟前,看着这个姐姐对里头的兵指手画脚的。

    “张大柱,拿一百个罐头,肉的鱼的各一半,小号的干净内衣,六十六套,鞋子三十三双,帽子三十三顶,武装带三十三条。对了,还有,新鲜肉有也送点。”里头出来的个三十来岁的男子,一边记录,一边陪着笑道:“青青姑娘,我兄弟不要紧吧?他那腿还能保住么?”

    青青笑道:“这我可说不准,按照老爷的教的医术里讲,这条命保住了八成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得看老天爷的。”呃,这话怎么说呢?陈燮没带破伤风针来明朝。

    很快这个男子就出来了,身后跟着一个推着小车的士兵,车上装了青青要的东西。张大柱自己拎着个袋子,笑道:“青青姑娘,一条猪腿,够不?”

    青青笑道:“多了,你这么干,会有人说闲话么?”张大柱笑道:“谁敢啊,各位姑娘都是老爷的亲传弟子,吃小灶天经地义。哪个孙子敢废话,回头您拿大号针头给打针,那不得疼死。”青青笑着往回走,心里却在想一个问题,老爷真是神了,居然让辎重队带了好些衣服,看来连救下这些姐妹的事情都预先想到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团练营的软肋

    第一百一十五章团练营的软肋

    通州,一场分赃会议正在进行。陈燮愿意把一场大功劳拿出来卖银子,这事情暂时还只有三位大人知道,之前光顾高兴了,这会坐在一起商议的时候,觉得事情也没那么简单。

    这个奏折该怎么写?要不要彻底的把登州团练营抹掉?

    一番商议,最后的结论是登州营不能抹掉,可以采取艺术的手法来表现。最后这个奏折里有了这么一段文字:20日午后,建部复来,攻城正急,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登城,亲冒矢石,鼓励杀贼,……,登州营旗号自南而来,建部见不能胜,恐其侧翼被击,弃尸而退。

    文化人玩笔头子那叫一个溜,重点突出了两位文官在城头的作用之后,其他的都是陪衬。

    陈燮卖了功劳,那是一点都没有心理压力。这年头,啥都没银子实在。再说了,不能白白便宜了登州营,什么功劳和升官,陈燮都没放心上。

    晚上开会,总结白天的战斗得失,并且就建奴的战斗得失也做了一些总结。

    陈燮坐在边上捧着茶杯不说话,主要是王启年、何显、张彪、丁子雄、翁正清等军官,以及一干年轻的参谋学员们在商量。

    这个会议绝对是自由发言,想说啥都可以,但是你得言之有物,要是胡说八道,后果自负。王启年作为这支队伍的实际最高指挥官,战斗中并没有像陈燮那样站在最前面,所以对整个战局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至于说到为啥没有拦着陈燮站在第一位。这个还需要解释么?团练营军规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

    王启年站起发言:“建奴战阵惯以百姓、仆从为前驱。必须要看到,今日一战多有侥幸。我部装备皆为火器。如建奴驱赶百姓为前驱,以仆从随后,届时将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必须有所准备,以免措手不及。”

    这个问题很尖锐,登州团练营最大的软肋,被王启年很明确的指出来了。燧发枪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连续发射十余弹之后,枪管发烫。火药池内的温度,足以在瞬间引燃倒进去的火药。如果建奴真的像王启年说那样做,就算不顾这些百姓的生死,开枪射击,也会导致火枪发热后火力密度不足的问题。

    抛出这个问题,大家很快就开始商量了,有的认为不该对百姓开枪,有的认为开枪是必须,不能让百姓冲乱了队形。团练营的这种线性队形。一旦被冲散,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毫无优势可言。

    怎么解决枪管发热的问题,一干人等进行了激烈的议论。最后得出了一个一致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增加队列的纵深。临战之时,必须要保证足够的预备队。一旦出现枪管发热不能继续的情况,立刻顶上去轮换。

    听到这里。陈燮咳嗽一声,众人纷纷注目之际。陈燮才开口道:“我想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战前侦查。我们只有两千多人,一旦陷入包围之中,后果不堪设想。今天的战斗,对于今后的作战没有太多的可借鉴性,理由很简单,我们是优势兵力。未来的战斗,我们很难再遇见这样的好事了。那么大家就应该以劣势兵力作战为主要的商讨方向,没有记错的话,在训练的科目中,有一个快速构筑胸墙的科目。如何把这个科目,在作战中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大家没有去想过么?没有想过,现在就好好的想想。”

    说着陈燮站了起来,对王启年道:“你主持会议,我出去转转。”

    望着陈燮的背影,所有人都有点羞愧,毫无疑问,方才一番话表示了陈燮的不满。

    “好了,大家都别耷拉着脑袋,都给我把脑子转起来,想到啥就说啥,回头老爷要看总结。别到时候啥都说不上来,吃老爷的挂落。”王启年敲了敲桌子,心里暗暗对老爷的眼光表示敬服。登州团练营里有工兵队,携带了大量的麻袋。士兵人人背着一把小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