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崛起- 第5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役的开始,还是由海军唱主角,不甘心做地面战争配角的海军,动员了所有陆战队,一共三个陆战师,考虑到直布罗陀方向的兵力太多,三个师都部署在马耳他待命。

    摔下行动还是舰队,由欧洲舰队十八艘铁甲舰领衔,五十艘当今最强大的风帆战舰辅助,对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的各个港口以及海域,进行了封锁和炮击。直布罗陀海峡外海一战,打断了欧洲海军的脊梁,就算是被堵在门口狠揍,也没有一艘战船出来迎战。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地中海各国,也没有多少海军了。海上力量还算完整的法国,根本就没有多少海上力量。

    正式打响战役在七月一日这一天,首先动手的不是什么陆军,而是海军陆战队。在欧洲舰队的掩护下,直接扑向瓦伦西亚。这就是西班牙的悲剧了,作为地中海国家,一旦失去了制海权,就得处处受敌。当然从马耳他启运的陆战队还在路上的时候,从陆地上出发的非洲军团欧洲作战部队,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进攻。

    首先开启的战斗并不是直接北上,而是分出两个步兵师,向西南、东北两个方向进军,目的是清扫周边。实际上类似的工作一直在做,西班牙人只能龟缩在阿尔赫西拉斯以及马尔韦利亚两座城市内。如果不能占领这两个城市,非洲军团下属欧洲远征军的后勤补给线,将受到威胁,这是不能接受的结果。

    这是一场关系到大明命运的决战,陆军部高度重视,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将岁数都大了。这一次挑大梁的只能是一些中年军官。陆军部特意派出了年富力强的副部长元观海担纲非洲军团的总指挥,坐镇亚历山大港,原非洲军团司令尹杰,改任副司令的同时兼任欧洲远征军团司令,亲自乘船来到了拉利内阿,指挥整个欧洲战局。

    正是因为是用兵稳妥的尹杰指挥。欧洲远征军的准备期才会长达两个多月,甚至还默许了海军的擅自行动,当然这也是元观海的意思。元观海的履历很复杂,毕业于辽东步兵士官学校,在山地部队中服役五年后,保送陆军大学高级参谋学院,毕业后历任山地师团长、旅长、师长,后调任漠北服役五年,十八岁从军至今整整三十年的军旅生涯。

    因为平时不显山不漏水。在陆军中一直比较低调,并是名气太大。这个也跟大明周边没有地面上的敌人有关,可以说任何一个小国敢扎刺,随便拍过去一个师,就能灭了人家的国。达到这个地步的大明陆军,对于军官们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伤。

    阿尔赫西拉斯,这个只有三千多守军的城市。在杀鸡用牛刀的战术思想指导下,面对的是一个三团制的步兵师。总兵力一万两千余。在尹杰的要求下,两路出击的部队打的都非常的沉稳,绝对不冒进。西班牙境内河流众多,道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只能沿着大路推进,而且只能是步步为营。

    在稳健的战术思想指导下。三天时间才发起了攻城的战斗,师属炮兵团的火力准备之后,端着最新款步枪的士兵们,跟着旗号往前冲。仅仅是一次冲锋,突击部队就轻松的撕开了城防。西班牙人的抵抗非常坚决,但是他们的还停留在火绳枪的水准上。加上兵力上的优势,进攻部队打的非常顺利。真正的困难在于进入城市之后,西班牙人展现出来的保卫家园的果决。大明陆军步兵五十三师的进攻,陡然一滞。

    这是一直前身为秦军的步兵师,师长关中涵是标准的三秦好汉。关中弟子不发死战的勇气,但是面对这种牛皮糖似得巷战,多少有点不适应。西班牙人藏在房屋内,在街头巷尾,用简陋的武器袭击侵略者,甚至女人和孩子也拿起了武器战斗。

    激烈的战斗打了整整一天,伤亡三百人的数字,把关中涵吓了一跳。这个时候的五十三师,一共也才占领了半个城市。把各团长叫来问原因,开了一晚上的总结会得出一个结论,士兵们手软了,很多时候的伤亡,都是因为一些他们放过的目标造成的。比如、妇女、半大的孩子、还有老头。这些目标,本不是打击对象,但是他们却用极为简陋的武器,给正规军造成了一百多人的伤亡。

    “总结报告发给尹司令并上呈非洲军团总指挥元中将,明天的战斗不能再这么打了。我们面对的不是一群职业军人,而是一群保卫家园的死士。我宣布……。”

    次日一早,再次发起进攻的五十三师作战风格完全变了,不再是沿着街道向主要目标推进,而是改成了挨家挨户的搜索攻击前进。每一户人家先喊话,让里面的人出来,也不管对方听不听的懂关中口音的官话,没人出来就往里头丢手榴弹,然后以班为作战单位,冲进去把看见的活人全部杀死或者抓起来。遇到一些坚固的建筑,则直接把山炮推上来,抵进了直接射击。这种不顾平民伤亡的战术,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一天的战斗下来,整个城市落在了五十三师的手里,但是城内的百姓死伤无数,因为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也不知道伤亡多少平民。但是第五十三师却仅仅伤亡了十八人,只有一个重伤,其余都是轻伤。

    多年以后西班牙人统计过一个数字,称在这场攻城战役中,三万无辜百姓死于战火。当然这仅仅是一家之言,大明帝国是不承认的,即便是西班牙官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是用平民伤亡惨重来代替了,因为谁也不清楚具体的数字。大明也有一些“圣母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说三道四,他们提出的数字是伤亡三十万。嗯,大明帝国在西班牙犯下了累累血债。好在这个时代的大明,圣母婊没什么市场。没人来谴责五十三师。

    马尔韦利亚方面没有犯错,上来就是简单粗暴的招数。只要还是执行任务的是大明步兵第十六师,这是在埃及经历过心慈手软教训的部队,从上到下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而且这尼玛还是个日裔师,尽管士兵换了一波人,但是营长连长排长这个级别的军官。基本都是经历过埃及城市战争的。顾忌什么平民伤亡啊,在这个世界上,大明的人命最金贵,这是尼玛日裔的统一认识。不这么认识不行啊,当年幕府时代,被收拾的太惨了,要不是大明心怀博大,张开了臂膀欢迎迷途羔羊,哪来大明帝国东瀛省。没有大明帝国东瀛省。一帮渔民和农民出身的家伙,哪有机会挣一个月二十块钱的军饷,哪有机会挣战时的双饷?哪有机会在别人的土地上抢劫以及做一些罪大恶极的勾当。

    反正就是一句话,大明人才算人,日裔算二等人,后代争取成为人,至于其他的民族,没有大明国籍你也算人?也不知道为啥。马尔韦利亚战斗居然没有人谴责,西班牙人自己都不谴责。尽管伤亡一点都不比阿尔赫西拉斯小。

    解决了两翼之后,尹杰下令主力北上,在西班牙平民复杂的目光中,这支军队踏上了对西班牙人家园的践踏之旅。实际上在这段时间内,西班牙平民很清晰的感觉到,这帮大明的官兵比本地的老爷要好相处多了。买卖公平。不抢不夺,只要你乖乖的当顺民,连尼玛税都不带收的。军队吃的粮食,都是用大明的华元买的,这玩意说实话在欧洲也是硬通货。很多欧洲商人。宁愿用这种纸币,也不愿意用金币。你要是不放心,可以拿去找一些专门兑换货币的商人换取西班牙的金币和银币。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要被宰一刀。

    当然了,砸欧洲的各个国家,大明的华元目前是被禁止使用的货币,那不是大明没有打过来之前么?现在嘛,呵呵呵,谁说商人是爱国者的?有也是凤毛麟角,多少商人因为西班牙王室的愚蠢,私下里没少臭骂。你惹谁不好,惹来了这么一尊煞神。

    也许是欧洲远征军的口碑不错,又也许是两座城市的战斗过于残酷了,远征军主力出动之后,沿途的抵抗没有那么激烈了。只要是放下武器,就算是军人,也会受到优待。

    相反,一旦在进攻中遭遇类似之前的城市巷战,大明陆军立刻变成另外一群人。从温和有序转变成残暴的过程,这帮人非常的娴熟。

    七月十五日,大明帝国的红旗在科尔多瓦城市上空飘扬,欧洲远征军在这个城市没有受到任何的抵抗,当地百姓没有夹道欢迎的意思,都躲在家里,从门缝或者窗户里,用冷漠的眼神,看着进城之时,井然有序的大明陆军。

    如果非要说观赏性,大明陆军的服装显得有点简单,不像欧洲各国的军装那么花哨。但是这种简单,在战场上就是高效杀人的代名词。

    马德里方面一再告急之后,法军越过了比利牛斯山,进入了西班牙作战。指挥两万法军的是名将孔代,如果不是大明帝国的异军突起,法国和西班牙之间还会上演一些缠绵的恩怨大戏。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法国和西班牙为了个王位继承人都能打起来。

    同时进入西班牙的还有瑞典、荷兰、葡萄牙的军队,他们的目的地是马德里。应为只有在这里汇聚起力量,才能在决战中打败大明帝国的军队。因为都是异国作战,也不用担心自己家里被打烂,这一点对于西班牙来说,可谓是有苦难言。但是其他国家不会这么想,呵呵呵,这样才是最佳的选择嘛。

    当然这仅仅是有些国家的一厢情愿,作为曾经的大明友好国家,在背叛了大明之后,还扣押了大明商人的法兰西帝国,大明自然是不会忘记他们的“深情厚谊”。如果不是路易十四的**,在法兰西内部存在很多反对与大明为敌的声音。说到底,都是利益关系在作祟。路易十四的**,带来的好处就是国家挣钱了,皇帝挣钱了。但是诸多贵族,在这一次的变脸过程中,可谓损失惨重。但是他们没办法反抗大权独揽,军队强大的路易十四,只能默默的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找回场子。

    这个时候,法兰西皇帝陛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场战争后果会多么的严重。**的路易十四,在其的执政生涯中,因为一系列的对外扩张的成功,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掣肘。总的来说,民间的怨气固然是有的,但是因为连续胜利,国内政局还是稳定的。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他的对手是大明帝国。尽管陆军还在邻国西班牙作战,海军主力舰队却来到了马赛。

    “这就是马赛港么?”叶海,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这个临海的城市,不算大,大明很多港口的规模都比这里大的多。因为战争,港口内大批船只云集,只能指望港湾周边的要塞庇护。如果轻易出海,遭遇大明帝国的海军,结果就是两个,被俘,击沉。

    马赛城内自然看见了海面上滚滚浓烟,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没少看见冒着黑烟的战舰,只是之前都是一两艘带着几艘风帆船来晃荡一圈,这一次来的是十八艘战舰,全都冒着滚滚黑烟的装甲战舰。

    “看见那个炮台没有,用的水泥都是大明商人在法国办的企业生产的。”参谋长刘明轩指着山头上的一座炮台,冷笑着放下望远镜。“150炮最大射程五千五百米,用榴弹打这种坚固的目标有点浪费啊。”叶海说话的语调很冷,刘明轩点头认可:“是有点浪费。”

    “那就炮击市区吧,先派人登岸,要求法兰西帝国在24小时内释放被扣押的大明百姓。否则,我们将用大炮说话。”叶海果断的一挥手,很有气势的做出了决定。(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二章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五)

    第八百九十二章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五)

    人类社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拳头大的说话算数。个人如此,国家如此,当然这个可能是很多东西,比如说你钱多。

    摆在法国人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残酷的现实,从马赛到巴黎,一天能跑一个来回么?不能,类似信使都做不到。但是人家就是这么说的,就是打算来炮击马赛的。

    怎么办?没法办!赶紧的跑路吧,能跑的都跑掉。不能跑的找地上躲起来。叶海的目的,也正是如此,尽量避免造成平民的伤亡。先打个招呼,怎么办是你的事情。但是出乎叶海预料的是,贵族们做事根本没底线,首先跑路的是大大小小的贵族,等到一般的百姓知道消息时,天都已经黑了。当然也不是所有贵族都这么不要脸,还是有勇敢的贵族更在乎他的名誉,尽量多的通知百姓跑路的同时,自己也拿起武器,走上炮台,准备战斗,这时后话不提。

    作为地中海重要的港口,马赛港口周边自然是有要塞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堡垒,就是马赛港口出口处不远的伊夫堡,这里其实是一个小岛200米长,168米宽的石灰岩小岛,法国人把它建成了一个堡垒。

    “让他们投降。”叶海派人上了伊夫堡,结果自然是无趣而回。堡垒内的法国官兵,差点杀了信使。面对这样一座堡垒和勇敢的官兵,叶海抬起帽子,微微致敬后道:“开火!”

    20门主炮次第开火,不大的小岛瞬间被笼罩在硝烟之中,堡垒内部的官兵。也用大炮进行了还击,但是射程太近,只能在海面上留下一个接一个的水柱。尽管这是一个极为坚固的堡垒,但是在150主炮面前,还是显得有点脆弱。短短十分钟之后,炮击停止了。望远镜里看了一会,硝烟背后出现一个踉踉跄跄的人影,手里拿着一杆火枪,绝望的向战舰射击。

    叶海面部表情的再次挥手,主炮再次轰鸣。摇摇欲坠的跑垒轰然倒塌。

    炮击声惊动了城区的贵族们,加快了那些胆怯者的逃跑速度。好在伊夫堡没有再抵抗了,面对用小船登上岛屿的陆战队员,残存的一百多人,选择了冲锋。结果被小船上架设的机枪撕成碎片。最后一个士兵倒下后,战斗结束了。

    次日清晨来临时,马赛陷入了恐慌之中,大批百姓拖家带口的逃离城市。原因自然是因为贵族们跑的七七八八了,面对人心大乱的马赛城,守备城市的战士们士气低落。实际上就算他们士气高昂,也没有什么卵用。就在昨天,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伊夫堡的毁灭。

    港口内的船只没有一艘敢出海迎战的。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四周的炮台了。马赛这个城市的凝聚力并不强,原因自然是因为这个发生的新教起义。遭到路易十四的镇压之后。这里修建了两个炮台,圣若望和圣尼古拉斯炮台,庇护着法国的舰队还有数百商船。

    不是法国的舰队不勇敢,而是因为在直布罗陀海峡外的一战,打的太让人震惊了。四个欧洲的海上强国,纠集了二百艘战舰出战。结果是令人跌破眼镜的近乎全军覆没。本来就不是什么海上强国的法兰西,手底下那些船都是宝贝,怎么舍得拉出去玩命。

    太阳升起的时候,海面上响起了惊雷声,猛烈的炮火瞬间将圣若望和圣尼古拉斯炮台淹没在硝烟之中。炮台上的老式大炮。进行了绝望的还击,但是毫无战果,射程差距摆在那里的,只能在海面掀起一团又一团的水柱,看着很壮观。

    猛烈的炮击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炮台上的还击变得越来越弱的时候,一直在海面上游弋的巡洋铁甲舰突然动了。所谓炮击市区,果然是个幌子。巡洋舰队冲进了马赛港,顶着稀稀拉拉的炮台的反击,港口内的法国舰队和商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巡洋舰队的主炮开始了攻击。谁都没有想到,面对两个坚固的炮台,对手居然敢于冲进港口。

    炮台上残存的大炮拼命的向巡洋舰队射击,但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