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老汉听完猛子的吆喝,三口两口的吃完了碗里的高粱野菜饭,回来对蹲在门口上吃一碗小米饭的老二道:“不知道老爷要说点啥,明天一起去听听。”
葛老二心虚的看了看碗里的小米,老爹吃高粱米,他吃小米饭,这事情传出去可不好听。
“我媳妇给偷着做的……。”葛老汉不悦的打断他的话:“遮掩个啥,不就是小米饭么?有了神医老爷,迟早全家能顿顿能吃上小米饭。”
第八十八章反季蔬菜
第八十八章反季蔬菜
葛老汉信心十足的时候,陈燮正在书房里咬笔头。
人心是最奇怪的东西,对于陌生事物总有一种抵触,就像最初陈燮拿出种子来,张家庄的百姓也不愿意种一样。眼下这个新生事物,就得谋划一番了。
啪啪啪,玉竹的算盘打的叫一个熟练,管账的时间长了,也就炼出来了。瞅了一眼大丫鬟苗条的背影,陈燮猥琐的笑笑,脑子里浮现的是一些少儿不宜的场面。
没有电脑真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啊!一切都要怪吴琪这个家伙,怎么就不让带着电脑来明朝呢?就算没电,还可以弄太阳能电池板啊。一到晚上就得点蜡烛照明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而且这个蜡烛还死贵死贵的,一般的人家都是点桐油灯。
在明朝实现电气化的事情就不要惦记了,连电线都不让带过来,你电个蛋的化。
继续用笔杆子解决问题吧,写了一会陈燮觉得手都酸,正好雨荨进来了,正好:“雨荨,过来,帮老爷抄写文书。”
玉竹警惕的扭头过来看一眼,那意思今晚上是我值夜。争风吃醋这种现象,并没有因为两个丫鬟各管一片有所减少。雨荨就当没看见玉竹在场,笑眯眯的走过来,当仁不让的往老爷的大腿上一坐。
“老爷的字写的还那么丑!”毫不客气的打击了一句,对此陈燮早就麻木了。你让你一个整天拿电脑打字的现代人把字练好,真是不要太难为人了。就算是张瑶,见了几次陈燮写的字,次次都把脑袋摇成货郎鼓。
啪!小屁股上挨了一下,雨荨没有呼疼,反倒亲昵的扭了扭,老爷吸凉气的声音,真是悦耳。这还怎么做事情?大明朝的丫鬟都这么彪悍么?
扯!这都是陈燮惯出来的毛病!哪个大户家里没个大管家的?让两个丫头做主,这一点一直都是大明人士取笑陈燮的主要黑材料。陈燮也真没算弄个什么官家来,家里的男性下人,顶多就是个管事。
“能不能安静一点,这帐没法算了。”玉竹不干了,站起来瞪一眼,雨荨毫不示弱的起身回瞪。陈燮见状咳嗽一声道:“在老爷跟前,你们也闹?是不是嫌家法的滋味太好了?”
都是聪明人,立刻解除了对峙状态,各自归位。陈老爷是好脾气不假,但是不等于丫鬟真的能翻天,这里是大明。上下尊卑之别深入骨髓。
雨荨的字写的不错,陈燮说她记录,这一下效率有所提升。很快就写满了一页纸,陈燮看看这个大纲性的东西,不是很满意的叹息道:“先这样吧?”
“老爷,什么职业经理人?”雨荨问了一句,玉竹也停下手,看了过来。每次类似的情况出现,都是她们学习的好机会。作为老爷,陈燮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是却很好用。
“职业经理就是掌柜的,不过现在这个掌柜的权力太大了,万一有点私心,会造成主家巨大的损失。怎么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呢?这就牵扯到一个制度的问题了。老爷说的这个制度,不是为了限制掌柜的在买卖上的权力,而是从监督入手。就像登州营以前的监军,本来皇帝的这个监军制度是没什么大问题的。问题是监军的权力没有限制……。”陈燮说了好一会,口干舌燥的想喝水,玉竹这一次占了先机,一杯茶水端来,温度正好。
跟这两个丫头说这些,原因自然是想慢慢的培养两个得力的助手。别小看这两个丫鬟,在这种大家庭里当下人出身还能混出头的,哪个不是一脑子机灵揣摩人心的好手。
不能不说,这也恰恰是陈燮的一个巨大的短板,没有可用之人,只能自己培养。不利的一面是约束了陈燮的发展速度,有力的一面则是陈燮可以放心使用自己培养出来的人。
巳时刚到,老槐树下便聚集了一群庄户人。这次不像以前了,来的都是老家伙,年轻人也有不少。陈老爷笑眯眯的出现在门口时,原本蹲在地上扯淡的人们,纷纷站起,神态恭敬齐声问候:“老爷好!”
“嗯,大家都好,人来的不少啊。”陈燮希望性的往石碾子上走,平时都是直接上去,这一次竟然站住楞了一下,一拍脑袋道:“我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众人愕然之际,陈燮已经站在了磨盘上。
“今天说两个事情,第一个事情,老爷想在冬天种点青菜,不然顿顿不是大白菜就是萝卜,嘴巴里淡出鸟来了。哪家要是愿意跟着一起种的,出个人就行,咱也不多种,怕忙不过来,一家半亩地吧。这个地啊,最好是连在一起的,别让老爷我东奔西走的跟着你们后面忙活。愿意种的就别说话了,举个手就行。”陈燮话音刚落,刷的现场举起一片手,只要是个男的,都把手举起来。
“行,下午在东边那块地,老爷做个示范,各位都去看看怎么弄,再帮着打个下手。”这事情就这么定了,有趣的是,只要陈燮在说话,大家都竖起耳朵听,没人插嘴打岔呈一时之快。之所以会这个样子,主要是陈燮现在的威信太高,他说的话大家怕听不清楚,耽误了家里跟则落点好处。
“第二个事情,村里有石匠么?比这个碾子再大几倍的碾子,有人会弄么?”陈燮这么一问,有人迫不及待的站起来了,大声道:“回老爷,小的叫石三,是个石匠,您说的这个,小的会弄。你要是开石匠作坊,小的还能给您召集几个师兄弟来。”
年近四十的石三一脸的激动,大有总算盼到这一天的意思。这个反应嘛,陈燮自然是很愿意见到的。只要在登州地面形成一个共识,神医老爷让做的事情肯定有大大的好处,手艺人自然趋之若鹜,望风景从。
“好,就说到这了,大家都回去吧,石三留下,我有几句话交代。”陈燮笑着挥手撵人,众人纷纷散去,不断有人对石三道:“石头,老爷有好事吩咐下来,不要忘记兄弟。”“石三,你小子的手艺总算有卖力的时候了,早知道当初我也去学一份手艺。”
人都散去了,石三紧张的走到陈燮面前,不断的在衣服上擦手心。在此之前,三个手艺人因为陈燮发达了,一个是瓦匠文八斤,一个窑匠姚老六,一个是铁匠赵铁头。现在轮到石匠了,老爷爱用手艺人,这也是共识了。
“这样,你呢,知道哪有石头开采吧?”陈燮笑着问,跃跃欲试的石三很干脆道:“知道,龙山后山就有一个石场,以前修墩堡的时候就在那采石头。”
“这就好,眼看农闲又开始了,得给大家伙找个事情做做,贴补点家用。本老爷打算修条路,你去石场弄个碾子,事情办的漂亮,被老爷就开个石场给你管着。到时候你有三成的股份,这个石场专门打一些小石子,铺路用的。等老爷把路修起来了,你等着瞧,石场的买卖想不兴旺都不行。”陈燮淡淡的如此表示,石三毫不怀疑,点头道:“中,老爷说干啥,咱就干啥,别的本事没有,听话办事保证牢靠。”
陈燮这才从磨盘上下来,对猛子道:“带他去找雨荨姑娘,拿二十两银子的工钱。这事情得抓紧点,太晚了可不行啊。”
“老爷放心,小的知道附近的海边上哪有大块的石头立着,带上几个兄弟,直接就现凿出个样子,最多一个月,就能弄出大石碾子。”
石三这么一说,陈燮反应过来了,海边可不少石头,块头也不小,沧海桑田的,留在岸上了。这么说来,修路的事情还能提前一点。呃,可能回破坏一点自然环境,不过人类发展至今,不就是一直在破坏自然环境中发展进步么?在大明朝搞环保,恼洞大了一点吧?
“我不管你怎么干,就看你看的如何。”拍拍屁股,陈燮走了。
刚吃了午饭,东边的一块地头,陈燮还没到呢,人已经都围上了。看着陈燮慢悠悠的走过来,身后古三带着几个下人,扛着破好的干毛竹条子,还有一些绳索过来。
搭棚子搞大棚种植反季蔬菜这点事情,陈燮还真会,而且还有很多实际操作经验。陈老爷身先士卒,亲自示范给大家看,地是已经提前翻好的,都已经晒了好些日子了,撒上草木灰,堆过农家肥。这些事情都是安排下人做的,村子里的人一直在好奇,现在总算看见结果了。毛竹掰弯了,用火一烤,定型之后,一陇地两头一竖起,中间架一根直毛竹条。人多干活快,没多久一个大棚的架子就搭好了。
最后一步,独轮车推来,上面有塑料布,这个绝对是大杀器。
“都看清楚怎么弄了?”铺好塑料薄膜之后,陈燮笑着问围观众人。“看清楚了!”回答的很整齐,陈燮拍拍手道:“先说好啊,这薄膜不收钱,但是这地里产的瓜菜,本老爷要一半。不愿意干的现在赶紧说,别到时候签字画押没后悔药吃。”
“傻子才后悔呢!”不知道是哪个家伙来了一句,众人欢悦的哄笑。
第九十章这就是传说斩草除根么?
第九十章这就是传说斩草除根么?
天色微明,正在施工的道路两旁,已经来了不少破衣烂衫的百姓,密密麻麻的在晨色中等待的人头。他们手里的工具五花八门,这些工具的共同特点是原始,稍远一点的空地上,一群站在独轮车旁的人们,正在不屑的看着这些同类。
给神医老爷干活,从来都不会短了工钱。有一辆独轮车,又不怕吃苦受累,一天能挣下五十文大钱,都是黄橙橙的好铜钱,不是那种一掰两段看不出铜色的破烂钱。
“宝钞?那玩意现在谁还用啊?用那玩意付辛苦钱,也不怕被老天收了去。这话是工地上的石匠管事石三说的,这小子走了狗屎运,被神医老爷看上了。诺,那个大石碾子,就是他带着人从海边拖来的。”几个熟悉行情的百姓,一边吃着简单的早点,一边闲聊等待开工。
“神医老爷是个活菩萨,看见那小屁孩子没?还没三尺高,锤子都没一把,跟着老娘跑工地上来要干活,不要钱,就要一口吃的。我亲眼瞧见的,神医老爷知道孩子父亲卧病在床后,让他老娘给工地上做饭,还给他一把锤子,锤小石子,一天给两人10文钱,管两顿饭。”
聊的起劲的时候,远远的来了一群人,为首两个人大家都认识,文八斤文员外,石管事石三,后头跟着的有各村的里正,还有七八个蓬莱县的小吏和衙役,十几个壮实的青皮混混。等着干活的的百姓,纷纷往后退一点,免得冲撞了这两位给大家干活机会的好人。
“文员外好,石管事好。”络绎不绝的问候声中,文八斤和石三都板着脸走到众人面前。
“都给我听好咯,石管事要200个力子(身体好的男壮劳力),一天管两顿干饭,20个大子。愿意干的就站那边去,让石管事挑选。挑不上的也不用丧气,神医老爷说了。都是百里之内的相亲,既然来了,有一个算一个,不论男女,都有活干,只要不偷懒,都给一口吃的。丑话说在前头,偷奸耍滑的,一旦发现,立刻开除,永不录用。”
自觉有把子力气的汉子,都去了边上的空地上,石三过去挑人。那些手背上有刺青的混混,则扛着好几块木头牌子,找一块空地,牌子一竖,大声吆喝起来。
“运土方的来这里集合。”“砸石子跟我走。”“挖沟渠的到我这来。”
路边的棚子里烧了热水,文八斤和几个里正、衙役一道进去,工地上烧水做饭的妇人送了茶壶过来,一群人就在凳子上坐下。凳子是一根一根的木桩埋在地下,上面是块木板,钉子钉牢固了就算是有个坐的地方。中间一张桌子也是一样,木板多铺一层铁皮。
一行人也不嫌弃这地方条件简陋,个个都有点激动。
文八斤一个人做方桌的一头,看着坐在两侧的众人,中气十足的开口:“今天还是老规矩,几位立正,各位差役,维持秩序就靠你们了。我跟老爷说了,年底到了,各位的辛苦费加一成。老爷也答应了,还说今个开始,各位的晚饭加一个荤菜。”里正和衙役们喜笑颜开的,纷纷拱手道:“多谢神医老爷,多谢文员外美言。”
文八斤摆手道:“谢谢神医老爷是应该的,我就不必了。”众人陪笑中,文八斤又道:“来人,把曲拐子给我带上来。”两名壮汉,夹着一个面目猥琐的瘦小男子进来,往地上一丢。
男子被绑的结结实实的,嘴里还塞个核桃,躺在地上嘴里发出呜呜呜的哀鸣。
文八斤端起茶杯,吹了吹末子,喝一口后才冷笑道:“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废话了。曲拐子弄虚作假,多报土石数量,先后骗了神医老爷200多两银子的工钱。老爷心善没对文某说半个字的难听话,还让我看着办。大家都清楚,文某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神医老爷还没来登州之前,为了点小小的活计,操家伙跟人玩命的事情没少干。跟着神医老爷干了这一年多,文某才活出点人样子,老爷给文某脸面,文某因为轻信他人,误了老爷的事情。好了,废话就不说了,今天就一句话,谁坑了老爷的钱粮,文某就要他的命。”
说着摆摆手,两名壮汉麻袋一套,呜呜呜的哀鸣声中,扛着麻袋的出去了。找个独轮车上一丢,给车夫一枚筹子,让车夫推着往海边去。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曲拐子肯定被丢进大海里喂鱼了。家里的老老少少,今后在登州地面上,也没法子抬头做人了。都怪他做人太贪,200两银子啊,足够文八斤找亡命之徒灭他全家十几口十几回的。过去一年多,曲拐子一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给神医老爷的工地上干一些零碎活开始,到包下一些数量的土石方活来做。眼看着全家人从吃不饱,到能穿上不带补丁的安静衣裳,就这还不知足,黑了良心要拿昧心钱。
现场恢复了安静,文八斤看看身边一个手背有刺青汉子,淡淡道:“李三,曲拐子的活,今后归了你,可别让我再丢一次脸。”
黑面汉子李三一拱手道:“文员外,李三有个兄弟在水营,性命都是老爷给救下。不说老爷给的工钱足,就算不给工钱,给口干的吃饱了,兄弟都敢保证,把活干的漂漂亮亮。”
文八斤露出笑容,嗤了一声道:“这话在这说就行了,别人还以为神医老爷稀罕你几个工钱。没见识的夯货,登州城里几十家商号,每年光是押金银子,就得给老爷几十万两。就你那点银子,贪下来不够丢人钱。”
众人轻笑,这话一点不假,在座的可都知道。李三挠挠头,文八斤又道:“曲拐子在干的时候,一车土石给他一文钱,这不快过年了,你手下兄弟也多,老爷说了,过年之前,三车土石2文钱。你可得盯紧了,哪个敢偷奸耍滑,不要我告诉你怎么做吧?”
李三腾的站起拱手道:“文员外放心,只要发现作假的,一律打断腿丢出去。”
文八斤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道:“这就对了,回头去找张铁头,就说是我说的,赊你50辆独轮车,找些信的过的兄弟,多挣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