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崛起-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份,现在老刘都收回来了。虽然多花了一些银子,但已经没有别的股东了。”

    应娘确实不知道这个消息,听了这话便露出讨好的笑容道:“老刘确实干的不错,还得是老爷看人看的准。”陈燮听了哭笑不得道:“你就不要跟他们学了。这事情其实很简单,李恒那边自打海军击败郑芝龙,一统海权之后,李恒便主动要归还股份。钱不多手里的股份,早就主动的要求出售了。都是聪明人,明哲保身的能力都不差。”

    这个事情怎么说呢,陈燮的身份在不断的变化,地位越来越高。李恒和钱不多,继续掌握总号的股份,深知钱庄运营敲门的这两位,晚上睡觉都睡不着的。现在他们手里捏着的都是分号的股票,多拿一点陈燮一点都不在乎。而且李恒这两年号称身体不如以前了,不怎么往陈燮跟前凑了。陈燮的判断,这是个自保的策略,身体不过是借口。

    一夜看似平静的过去了,至少城里的百姓没有意识到南京城里的巨变即将来临。一夜没怎么睡好的赵之龙,晌午时分给面无人色管家叫了起来。老头子哆哆嗦嗦道:“侯爷,船,大船,江边有大船。”

    不就是船的么?赵之龙很不以为然,等到老管家说清楚之后,他也不淡定了,大步往出门,备马往江边去。等他看见长江之上的四级战舰时,立刻就吓傻了。

    一共是五条四级战舰组成的一个分舰队,出现在南京的江面上。两弦的炮舱都已经打开了,黑洞洞的炮口默默的对准着南京城。虽然最大的战舰不到一千五百吨,但这是明朝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二章短命的闹饷(上)

    第五百一十二章短命的闹饷(上)

    赵之龙也是见过世面的,早几年剿流寇的时候,长江里五百料的战船出现时,就已经感慨所谓的“艨艟巨舰”。当是觉得船头的那门大炮已经很厉害了,现在看到这种一千吨级别的战舰时,被震的脑袋里全是星星,眼前也是一黑。

    喜欢看热闹的百姓,这时候居然一个围观的百姓都没有,似乎那些黑洞洞的炮口会吃人似得。赵之龙呆呆的看了好一阵子,想动步才发现一点力气都没有。身边的家将们,这会也都好不到哪里去,个个呆若木鸡。这时候再看看城头上的大将军炮,就跟玩具似得。这边还在谋划着闹饷,搞出动静来,法不责众,再发动一些言官说话,自然是一个不了了之的结果。

    看见这些战船之后,赵之龙所有念头都乖乖的收了起来,就一个念头,陈燮不会拿自己开刀吧?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变得越来越强烈,浑身的血的温度,剧烈的往下降。

    以前还觉得,陈燮再能打仗,大概也就是那样。带兵的人上没上过战场,完全是两个概念。士兵有没有见过血,区别不啻云泥。侯爵在身的赵之龙,第一次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可笑。仅仅是见到了这种战舰,就已经魂不附体了。

    “快,快,去总督府。”赵之龙总算是缓过气来了,招呼人赶紧动身。但是身边的一位幕僚去说了一句让他如五雷轰顶的话:“侯爷,还是先派人去招呼那些位。那个事情赶紧停下。再不去通知,一切都晚了。”

    赵之龙陡然一惊,回头看看城内,突然听到一声隐隐的炮响。接着又是两声,三声炮响之后,赵之龙如泥雕木塑一般,呆滞的吐出两个字:“晚了!”

    三声炮响,这是约定的信号,三个京营一起动手,士兵出营闹饷。大明军队闹饷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这种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往往是随便找几个替罪羊,然后就没然后了。别看是简单的“闹饷”二字,一但发生这种事情,意味着烧杀、奸淫、掳掠这些字眼。

    南京是什么地方?一但发生这种事情。陈燮的整军计划还想顺利进行么?这就是赵之龙打的算盘。他以为只要事情闹大了。言官文臣肯定要跟着闹腾,到时候陈燮自顾不暇了,哪有心思来整军。应该说这个手段。对待一般的局面很有效。他想的也很好,士兵抢够了,出来安抚一下,然后就是展现自身威望的时候了。至于陈燮的登州营进城的事情,赵之龙还真的没放在心上,登州营是客军,本地的驻军闹事,关他们什么事情呢?没准京营闹起来,登州营还跟着抢呢。这种顺手发财的事情,大明的军队最喜闻乐见了。

    这种想法,在看见长江上的战舰时彻底的破灭了!原因很简单,陈燮连这种船都开了,怎么会让登州营坐视京营闹饷呢?开来这种战舰的目的,不就是要震慑么?不就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一但京营闹大了,直接攻打南京么?之前一直想不明白,登州营进城之后,不过是你占了各处城门和一些要隘,没有去管京营的驻地。现在明白了,人家一直在等自己往里跳。

    神机营的守备冷钢,这个时候已经被绑在旗杆上,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意思,而是很配合的被士兵绑上。就是在一开始,妆模作样的拦了一下。三声炮响,也是从这里发出的。五百多名士兵乱糟糟的往营外冲,外面是南京城的花花世界,抢啊!

    旗杆上的冷钢,嘴角一直挂着得意的微笑,但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营门大开之后,看见的是一片安静。对着军营的一条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所有人家都关门闭户。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穿过这几十米的空地,冲进接到内砸开人家,就能抢个够本。运气好的,还能找个水嫩的大姑娘或者小媳妇爽一下。

    问题是,一切都不在预想之中,冲出军营的士兵们,看见的是一个方阵。人不多,只有一百多人,排了一个两行的队列。墨绿色的军装昭示着他们的身份,登州营!

    一名年轻的军官,手里举着一把战刀,站在队列的边上,身后是一名旗手,举着一面红旗。整个方阵意外的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似乎对面的五百多名乱兵,丝毫没有存在的意思。军官上前一步,大声喊话:“所有人都听好了,回营,否则杀无赦!”

    喊完这一声,军官退回一步,手里的刀斜着朝地,口中发令:“预备!举枪!”随着口令,整齐的咔的一声,这是扳机打开了,刷的一声,这是整齐的举枪。都是当兵的,南京的神机营,别说能做到这么整齐了,好多士兵连手里的家伙都没放过一次。

    一名神机营的小头目喊了一嗓子:“大家别怕,他们不敢开枪。上面不发饷银,兄弟们都饿了好些天了。冲过去,找饭吃。”

    户部多久没发军饷呢?其实南京的京营情况没太糟糕,不过是三个月没有发。实际上就算发军饷,也不能是足发,一般都是发一半,狠一点的发三成。就这样,三千人的编制,只有眼前这五百多号,可见这个空饷吃到什么程度了。

    尽管有人带头喊话,闹饷的士兵们还是集体犹豫了。对面这一百多人,看上去人少,。实际上当兵的自己心里明白。同样是玩火器的,手里的火绳鸟铳能不能打响,这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对面那些登州营的士兵,衣衫整齐,步调一致,看上去很闷,实际上这样的军队杀人才狠。一些老兵已经悄悄的后退了,有人直接就蹲在人群的最后面。

    短暂的犹豫之后,一些士兵还是没有抗住去抢劫一下的**。带头的头目看看大家犹豫,立刻往前一步走,走出这一步之后,身后的兵跟着往前走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但是走出这一步之后,一切都无法改变了。

    (注:南京的驻军,主要是在大、小校场轮训的各卫官兵和神机营,这其中只有神机营是常驻的军队。河池营守江北陵寝,振武营隆庆年间取消了,驻扎大小校场。据万历年间的统计表格记录,南京驻军7149人。)

    在大、小校场轮训的卫所兵,分别隶属建阳卫和镇海卫,各有一千余人。听到三声炮响,各自从校场内出来,鼓噪而动。他们的遭遇和神机营一个样,都被登州营堵在了门口。这个时候如果是知道的内情的,一定不会轻举妄动。进入南京城的是两个登州甲字营,官兵合计五千余人。其中精锐步枪兵就是两千,分驻南京城内的各处要隘。神机营驻地,大校场,小校场外,都有登州营在等着他们出来。

    密集的枪声响起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惊呆了。正在衙门内的朱大典,当是就楞了神。他是上过战场的,当然知道这枪声的意味。按照他对明军的理解,如此密集的枪声,规模小不了,怎么也得好几千人才能打出来的动静。

    想明白之后,朱大典的脸都白了。本来他的日子就不好过,说是巡抚,上面有陈燮这个总督压着,下面有赵之龙这个勋贵架着。南京这个破地方,权利结构还特别的古怪。尤其是军队体系,不单单是南京兵部尚书能管军队,镇守太监也能插一脚。巡抚看似很牛叉,实际上对驻军的掌握力度很小。更不要说还有一个更让他疯狂的登州营插了进来,这就是嫌水不够混的意思。任何事情,一旦令出多门,那就是不断扯皮的效果。

    等到朱大典反应过来,让人去备车马,赶往总督府的时候,枪声意外的已经停止了。这时候他也没心思去见陈燮了,短促而密集的枪声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朱大典临时改变决定,对车夫道:“去神机营。”

    马车刚走了一段,就在街口被拦下了,家丁上前交涉,回来汇报:“大人,南京驻军闹饷,登州营在戒严。”朱大典不能在马车上继续待下去了,不露面是别想过去了。当即下了马车,看见路边设下的卡子,上前板着脸道:“本宪要去安抚驻军,还不速速让开?”

    带队的军官没啥好脸色,看看他道:“可有印信?”朱大典一口气差点没顺过来,气呼呼的大声道:“好胆!”话音刚落,身边的家丁便抽出刀来,喝骂:“贼配军,跪下说话!”

    大明文贵武贱,一般这个情况,只要看一眼打扮,这个军官就得下跪见礼。

    现场的军官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淡淡的举起手:“本人虽然不过是一介队官,但是在登州营见了总督大人都不用下跪说话。你算什么东西?都给我听好了,凡有擅自闯关者,杀无赦!”话音刚落,身后的士兵已经把枪都举起来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三章短命的闹饷(下)

    第五百一十三章短命的闹饷(下)

    朱大典做过一任登莱巡抚,深知登州兵的德行。调任南京之后,这里跟别的地方一个样,武臣见了文官,该跪的就得跪。这让他忘记了过去在登州时的记忆,这会面对枪口,再次想起来了。这是登州营,不是大明那些烂番薯臭鸟蛋的官兵。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自己敢冲关卡,当兵的会毫不犹豫的开枪。

    满脸涨红的朱大典,呆呆的看着对面坚定的枪口,好一阵才缓了下来。二话不说,摘下印信,让还在呆滞中的家丁递上去。军官检查之后,这在做个手势,示意收了枪。态度变得很温和,立正敬礼道:“中丞请,来人,街上不太平,护送一程。”

    一个小队的登州营出列,朱大典也不客气了,黑着脸上了马车就走。对文臣来说,方才那一下面对枪口的瞬间,可谓奇耻大辱。可是朱大典却丝毫没有恨那个军官,把这一笔账给记在陈燮的头上。今天回去,说不得要参他一本,如此骄纵配军,文臣颜面何在?心里想的好好的,也决定这么做。朱大典正在盘算如何写这份奏折的时候,马车停下了。

    不等车门打开,一股浓浓的血腥气味已经扑面而来。打过流寇的朱大典,深知这是什么味道。也不至于被冲的吐出来,反倒深深的呼吸,平定心态之后,走下马车。

    看清楚眼前的一切时,朱大典噔噔噔的后退了三步。被马车挡住了后路,一屁股坐在点胶的踏板上。这是一副什么景象啊,面前的一块空地上,横七竖八的躺了几十号尸体,还有数百人抱头蹲在地上。边上还堆了一个小山,全是乱七八糟的武器。有鸟铳,有弓箭,还有刀枪。端着刺刀的登州兵,在附近虎视眈眈的看着这些兵。

    这是官兵啊,朱大典心里一团怒火升起。登州营开火了。对着他们的袍泽开火了。大家可都是官兵啊,这个扳机怎么就扣的下去?朱大典的怒火,腾起来快,灭下去也快。很简单。因为这是登州营。军纪森严的登州营。他们对这些闹饷的士兵大开杀戒。客观上避免了这个城市面临的一场劫难。

    朱大典二话不说,转身回了马车上,吩咐一声:“去大校场!”马车立刻上路。再次停下时,朱大典没有下车,鼻子里浓烈的腥味,告诉他答案。朱大典痛苦的闭上眼睛,不是为这些被镇压的乱兵,而是因为登州营的肆无忌惮。这可是南京城啊,他们大开杀戒,可曾问过自己这个巡抚,可曾想过给城市里的百姓带来什么想法?要知道,这里很多士兵,在城里都是有家有口的,杀一个人是小事,家人怎么办啊?多少人靠着饷银吃饭的。

    给自己找了个道德的制高点,朱大典也不废话了,立刻要车夫去总督府。没曾想他的马车还没有动,便听到有人在下面喊:“中丞,救命啊!”朱大典看了一眼车窗外,一个人从人堆里冲出来,刚跑了几步,就被士兵绊倒在地。雨点一般的枪托落下,砸的那个人在地上乱滚哀嚎。朱大典觉得自己不认识这个人,也没必要下去说什么。转念一想,就算是自己认识,那又能如何呢?事情已经这样了,登州兵人都杀了。

    马车走了,被打翻在地的是建阳卫的指挥使雷云,他跟冷钢一样,也是装模作样的阻拦一下就被士兵绑起来了。没相登州营平了叛乱之后,发现自己解开绳子的雷云(本来就是假的),一点都不不客气,直接给人捆了起来,押在一边等候处置。

    堂堂指挥使,麾下战兵一千余,结果被一个登州兵的队官,带着一百多人给打散了队伍就算了,自己也没留下半点的尊严。登州兵根本就不问你是谁,直接给按住绑起来。

    朱大典的马车疾驰而去,赶到总督府门口的时候,看见跪在大门口的赵之龙。堂堂的侯爵,这个时候跪在这里,口中高呼:“阁部,饶命,饶命啊!”朱大典大吃一惊,要知道赵之龙是侯爵,南京城里这样的人可不少呢。正常的情况下,就算是兵变跟他有关,陈燮也不敢轻易杀他,否则兔死狐悲的人就多了。

    朱大典下了马车上前去,听到动静,赵之龙转身看看,立刻膝行上前,磕头道:“中丞,救命,救我一命啊。”朱大典惊道:“你是侯爵,何至于此?”赵之龙苦笑道:“中丞有所不知,登州营把我家宅子都围上了,只准进不准出。几个小崽子不知道深浅,拎着家伙往外冲,都被登州兵拿下了。这一次,在下是在劫难逃了。”

    朱大典立刻上前,派人递上拜帖,很快就被请进去。陈燮在书房里,对面站着一个苏皓宸,冷冷的看着进门的朱大典,都不带上前见礼的。陈燮似乎也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同样冷峻的看着朱大典。

    朱大典上前见礼道:“阁部,何至于此?”陈燮冷笑,突然喝道:“南京驻军的粮饷,为何三个月没发?”朱大典被问的一惊,本能的答道:“此事下官也不知道,都是幕僚钱粮师爷在一手操办。上个月,京师户部倒是走工商税的渠道,拨了一笔款子,下官签名下发了。”

    陈燮这才收起黑脸,稍稍温和道:“好,你派人带路,把那个管钱粮的师爷给我带过来。我倒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