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崛起-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牛逼不假,但是在登州营面前,牛逼不起来。

    “陈大人,卑职等奉命来迎,辛苦了。”祖宽早早的就站在路边等着,看见陈燮出现就迎上去。就算是祖大寿,对上陈燮也都得客气的不行,就不说他了。

    “祖将军,辛苦了。怎么好劳你来迎接。”陈燮假假的客气一句,对上祖宽,真没必要客气。关宁军在陈燮的面前,真没什么底气。罗岱上前拱手,他不是邓玘那个愣头青,对陈燮的礼数做的十足。

    “应该的,应该的。总督大人在城内望眼欲穿了,就盼着登州营的来到。”罗岱行礼之后,小心翼翼的说话。生怕把陈燮给得罪了,杨廷麟有交代,就盼着陈燮的炒面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主动请战

    第三百四十九章主动请战

    带着卫队,陈燮没有丝毫停留便进城面见卢象升。戏文里经常出现一个词“满门忠烈”,简单的四个字,无数的血泪铸就。卢象升为首的卢家,恰恰大明走到尽头的时候,为数不多的满门忠烈。在面对一个王朝即将倾覆的时候,卢象升、秦良玉、孙承宗这三位为代表的历史人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满门忠烈。尤其是卢象升,因为与杨嗣昌的刁难,死后八十天尸体才得以收敛。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都不允许。直到杨嗣昌剿张献忠失败自杀后,朝廷才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建祠奉祀。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陈燮的内心极为复杂。卢象升和杨嗣昌的矛盾,体现在对待后金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上,卢象升是坚定的主战派。因为政见的不同,死后还不肯放过,杨嗣昌此人可见一斑。

    第一眼看见身材高大的卢象升站在台阶上迎接自己的时候,陈燮脑子里闪过的是关于他的史料。这一瞬间走神了,竟然没有先行礼,卢象升也挺纳闷,因为陈燮的表情不是那种傲慢的态度,明显的一瞬间出现了呆滞。

    可能是想起之前在郧阳的不快吧,卢象升心里暗暗叹息一声,面无表情的咳嗽一声。

    陈燮面带肃然,抬手横胸:“登州总兵陈燮。见过督师。登州营四日急行军三百里,奉命赶到,听候督师调遣。”大概是因为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太光辉了,陈燮下意识的收齐了对待其他文官骄横的嘴脸。

    虽然没有像别的文官那样下跪行礼,但是陈燮的态度很好。这一点出乎了卢象升和杨廷麟的意料。下意识的,这两人都觉得,陈燮可能是海外出身,不习惯下跪行礼而已。

    想到这里,杨廷麟上前一步道:“陈思华,流寇东犯。我军缺粮。素闻登州富庶。此番可有多余的粮食接济友军?”

    呃,听到友军这个词,陈燮楞了一下,看看卢象升。

    “我军只有三日口粮了。杨赞画心急如焚。故有此一问。”卢象升也想看看陈燮的反应。所以顺着话这么说。陈燮露出明白的样子,点点头道:“最迟两日,我军辎重可至。即便加上中都驻军。也够吃半个月的。前往徐州之前,卑职已经安排人走海路运送口粮二十船,想必已经进入长江,卑职立刻派人前往接收。”

    卢象升和杨廷麟互相看看,眼睛里都是无法置信的意思。这哪是什么骄横跋扈的登州营总兵陈燮啊,这也太好说话了。虽说卢象升手下的兵力汇聚之后,加起来也就是一万多,但是这一万多人吃喝拉撒,每天都不是什么小数目啊。这就答应让出粮食来了,这怎么敢信啊?要知道,这会哪都却粮食,江南不缺,粮食都在大户手里,张国维头发都白了也没凑多少。

    “此言当真?”卢象升的音调陡然提升,陈燮肃然立正:“军中无戏言。”

    “好,那就等两日,然后大军南下迎敌。”卢象升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手里没粮食,士兵饿肚子打仗的事情他可是干过的,在湖广的时候,就出现过断粮三天,他带头不吃,打仗冲在最前面,就这还打赢了。不能不说文臣出身的卢象升生猛的很。

    这个时代打仗,情报的传递快不起来。明知道流贼东进,卢象升与众将商议军情的时候,首先还是要做一个判断。卢象升拿出明朝版的地图时,陈燮的腮帮子抽了几下,叹息一声从随身的包里拿出自己的地图道:“用这个吧。”

    卢象升看了一眼,眼珠子有点转不动了,点点头示意展开地图,一群人坐议战局,关键点是流贼的东进是不是假象。

    “各位,流贼自河南、湖广两路大举东进,沿途各府县告急。鉴于过往与流贼交手的经验判断,不可排除流贼可能是虚晃一枪。大家都说说看吧。”卢象升的开场白就是需要一个判断,在座的诸位武将都没开口,这种事情大家都很少插嘴。在决策问题上,文臣掌握主动的现状,一直没有改变过。

    “我等粗人,只管战场上厮杀,这些事情还是督师做主的好。”祖宽站起来拱手说这么一句,又坐了回去。坐在武将这边第一位的陈燮,纹丝不动的坐着,盯着墙上的地图看。

    大概是对陈燮的印象有点颠覆的意思,杨廷麟看见陈燮的仰面看着地图的样子,忍不住出言试探:“思华,有何想法,不妨直言。”为人还算厚道的卢象升也看了过来,没有轻视的意思,真是希望听听意见。

    “军报上说,流贼连营数十里,怎么都不下四十万人吧?甚至更多。这么多人,吃什么?”陈燮站起,走到地图前继续观望,身后的眼神丝毫不在意的抬手,狠狠在地图上砸了一拳道:“流贼这是要饮马长江啊,闯贼好胆!”陈燮做出了判断之后,立刻向卢象升拱手,高声道:“卑职请战,愿率本部人马,先行一步,迎击闯贼。”

    陈燮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两万,算上卢象升手里的兵力,也就是三万多。高迎祥这一次的东进,真实目的就是奔着江南去的。这一点陈燮从史料上得出的结论,主动请战不过是要占这个天大的功劳而已。

    卢象升和杨廷麟不知道啊,心说流贼有数的巨寇,这一次都来了,连营数十里,四十万人都打不住吧?区区两万人,就敢顶着打过去,这忠勇之心可嘉啊。换成卢象升的部队,如果不是他没战必身先士卒,其他将领哪个敢像陈燮这么玩命?尤其是在去年的下半年,曹文昭战、艾万年战死之后,不断有明朝将领在流贼的主动进攻下战败,或亡或逃。就算是卢象升手下最能打的祖宽,也没高迎祥和张献忠的联军打败过。

    “思华,流贼势大,登州营勇悍不假,还是要慎重啊。”杨廷麟忍不住劝了一句,毕竟现在一个阵营,担心陈燮战败,大局被动摇。

    “呵呵,登州营就没打过败仗,陈某有信心正面击溃流贼。还请督师率部随后跟上,为卑职压阵。”陈燮这一刻迸发出干云豪气,这才有了点传说中骁勇跋扈的藩镇的意思。

    卢象升犹豫了片刻,心里多少有点矛盾。主观上他不赞成陈燮这么往里冲,客观上又需要陈燮这么干。历史上流寇围困滁州,他可不就是这么干的么?一万多人顶着数十万流寇打过去,居然被他打赢了。问题是现在他心里也没底气不是。

    “思华,请说说你想怎么打?”卢象升下意识的用上了“请”字,这人真没什么坏心眼,对于一个敢于请战的将军,这个时候该有的尊重一点都不少。

    陈燮微微一笑,充满自信的淡淡道:“堂堂之师,正面击溃,登州营从来都是这么打仗。”这还真是实话,陈燮很少有什么战略战术的想法,登州营玩的就是不对称的战争。就流贼那些装备和素质,陈燮就没想过会输。打仗要是比人多,建奴如何能入中原。

    官道上尘土飞扬,意气风发的高迎祥在路边的山坡上勒马远望。几十万人的行军,一眼望不到头。官道上,山林间的小路上,田埂上,都是正在往东前进的人流。灰色的基调,遮蔽了江南早春的绿野。

    确山小挫之后,李自成攻克光州,为东进创造了可能性。善于在流动作战中调动官兵的高迎祥,不能不说玩了一把漂亮的战术欺骗。装着要回陕西,突然掉头往东。等官兵反应过来之后,各路农民军已经在江北大地上汇聚,滚滚洪流奔向江淮大地。

    沿途官兵皆不敢战,闭门死守。农民军不做停留,快速往东。这一招导致本来兵力就严重不足的卢象升,更加难以应付这个困难的局面。南直隶的京营战斗力不值一提,高迎祥担心的还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和祖宽的关宁军。自打在河南联手张献忠打败了一次祖宽之后,关宁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不复。

    再次把数家农民军汇聚在一起,成功的奔袭江淮之后,高迎祥心目中预想的杀过长江的战略构想,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可能性。一匹快马疾驰而来,探马报信:“闯将把庐州给围上了,含山、和州也分兵去取。”

    高迎祥心中忍不住激动,用马鞭一指前方:“通知各家头领,我们去滁州。”

    李自成围困庐州,分兵攻克含山、和州,江北震动,江南告急。初六,高迎祥、张献忠等部,围困滁州,环山连营百里。为不使流贼过江,江南涂炭,卢象升命祖宽配合登州营先走一步救援滁州,其余部队随后赶到。卢象升做出这个决定,原因很简单,行军速度。(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章决战前夜

    第三百五十章决战前夜

    滁州,高迎祥、张献忠、刘国能、摇天动四股巨寇合围城池。兵科给事中常自裕在奏请卢、洪专剿闯王的奏折中言:“流寇数十万,最强无过闯王。彼多番汉降丁,坚甲铁骑……。”

    此奏折有书生臆想之嫌,但也不是胡说八道。高迎祥麾下确实有老营数万,皆有坐骑。

    “环滁皆山也!这种地形,骑兵的威力很难发挥。祖将军,这个头阵我来打,你与何显负责追杀便是。”急行军两日,陈燮率部赶到滁州外围。黄昏前登山而望,见流贼营地一望无际,看了看身边还算恭敬的祖宽,试探了一句。

    “没问题,我听陈总兵招呼。”祖宽看似憨厚,实则关宁军纪律败坏,杀良冒功,奸淫掳掠的事情没少干,拨在卢象升麾下,还算守规矩。如果是一般的明军,祖宽肯定不鸟。但是陈燮太牛逼了,生生把建奴都打的重伤,这么猛的人,祖宽真心没脾气。

    登州营已经在扎营,各路斥候不断的带回消息,回到营地的陈燮和祖宽,进入中军帐。祖宽多少有点好奇,登州营到底是怎么打仗的。巨大的军用帐篷中间,摆了一张巨幅地图,一群参谋围在地图点,不断的标出路线。

    陈燮和祖宽进来,参谋们整齐的起立敬礼,陈燮摆手道:“你们继续,一定要把情况搞清楚。让夜不收多找一些本地乡民,哪里有路。哪里有沟,都必须搞清楚。”

    祖宽看看这些忙碌的参谋,诧异道:“陈总兵,这是怎么说?”

    陈燮笑道:“参谋部的参谋,每一次作战之前,他们的人物最重。了解分析敌情,制定我军的行动路线,战场的选择等等,都是他们在操作。我登州营从不打无准备之仗。”祖宽心里啧啧称奇,大明哪有这么打仗的军队?不过他盯着地图看一会。这个疑虑就打消了。

    这张地图上标注的极为细致。哪里有小路,哪里有村落,哪里有沟壑,标注了很多。如果是大明官方的舆图。根本就没有这么仔细。

    滁州。农民军四面围攻。云梯穴道并举,连续两日猛攻。行太仆寺卿李觉斯与知州刘大巩,督率士民死守。两日激战。流贼蚁附攻坚,城下死伤数千未能得逞。城中民壮伤亡巨大,滁州摇摇欲坠。

    是夜,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刘国能、摇天动等在帐中议事,探马急报:“三十里外来了一支明军,打的是红旗。”

    听到红旗二字,张献忠惊的站起道:“穿的什么衣服?旗号上写的什么字?”

    探马道:“离的太远,没看清楚。头领先让我回来报告,他带着人摸上去看看。”

    高迎祥诧异的看看张献忠,要说胆子肥,张献忠可不在自己之下。怎么听到“红旗”二字,便如此失态?闯将李自成在旁不免挖苦一句:“八大王,这是被谁吓成这样?听说登州营打的就是红旗,也没跟他们打过,不知道深浅如何?八大王既然打过登州营,那就说说,以免兄弟们遇见了吃亏。”

    张献忠与李自成不和归不和,但是真没怎么坑过李自成,顶多是不欢而散。都是吃造反这碗饭的,张献忠苦笑对李自成道:“闯将,你是不知道登州营的厉害。他们穿的衣服都不同,颜色怪怪的。藏在树林和草丛中,根本就看不到他们。官兵之中,号称第一的关宁军都比不了陈燮,这狗贼用兵极为诡诈,擅长夜袭,多用火攻。今夜各部,必须谨防此贼的夜袭。否则他们那种火箭射来,直接给山都点咯。”

    高迎祥心中一紧,比关宁军还能打的军队,真的还是假的?一旁的刘国能道:“听说登州营连建奴都打败了,不知道真假。这伙官兵来自登州,定然没少与建奴厮杀,想来是硬碴子。八大王既然说了,大家还是小心点为好。”摇天动在一边附和,高迎祥急令探马,一定要搞清楚援兵的情况。

    天黑以后,滁州周边山上,星星点点,都是民军的营地。这个时候远望群山,还真的有点漫山星斗的意思。站在陈燮身边的祖宽,倒是不太害怕,跟流贼打的多了,他的信心很足。唯一的一次小挫败,也是他主动后撤脱离战斗,伤亡很小。

    “陈总兵,闯贼麾下有老营骑兵两万,明日一战,不可不防啊。”祖宽倒是好心,现在大家一条船上的,船沉了大家都不好过。陈燮听了笑道:“等战场选定了,明日你与何显,各守一侧,防住流寇骑兵侧击便是。”

    这个任务比较轻松,单纯的骑兵队撼,关宁军连建奴都干过,还不太吃亏。祖宽的麾下三千骑兵,装备的都是陈燮提供的锁子甲,比起以前的鳞甲来说,防御性能强,舒适性提高。三眼铳的威力如何不去说了,登州产的钢刀绝对是杀人利器。就流寇手里的那些大明产的家伙,对上关宁军肯定不是对手。

    相比之下,登州的骑兵装备就有点古怪,锁子甲居然是白色的,穿在里面,外面套一件墨绿色的外衣,脖子上还有围脖,头盔也是古怪的紧。手里没有长家伙,马刀锋利削铁如泥不假,但是短了。身上的背弩倒是厉害,百步可发,短铳更是犀利。祖宽心里也明白,人家的骑兵就没打算用来冲阵。

    高迎祥这边总算等回来了探马,都是带了伤回来的。放出去的探马不下三百,回来的不足一半。这一点张献忠早有预料,坐在一边看着没说话就是了。一名头目,背上还插着一支弩箭,被两个人扶进来。往地方一趴,大口喘气,高迎祥急忙叫大夫,头目却抬手打断道:“闯王,不着急请大夫。这弩箭古怪的很,先说情况,不然拔出来就很难说能不能保住命。”

    众头领神情肃然,紧张的听他的消息。探马头目喝了口水,挣扎坐起道:“打了这么些年,就没见过如此勇悍的夜不收。我带了一百多个兄弟,没走大路,走的山路。在一个山腰上查探官兵的营地,人不少,能有两万多,骑兵也有不少,五六千吧。旗号看不清楚,就看到了红旗,正准备摸近一点看的时候,就一个没注意,在一片开阔的地方,遭到了弩箭的袭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