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七年-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杭业淖雷影崂矗粘闪艘蝗Χ髯宰隆�

    李贵端着个大木头盘子一溜儿小碎步出来,嘴里笑嘻嘻的喊着:“菜来喽!”

    有了卫红袖调制的那种效果奇佳的金疮药,他们的伤势好的很快,现在行动已经是很利落了。

    李贵把盘子端上来,先把一大盘差不多得有三斤多重的烤羊肋排放在董策面前,低低一笑:“头儿,您慢用。”

    然后才把剩下的菜肴各自放在别人面前。

    王羽和王通也跟着忙活,不一会儿,菜便是上齐了,一只足足有六十多斤重的肥羊杀了,出了四十来斤肉,足够全墩上下饱餐一顿的了。菜肴极其丰盛,有烤的羊腿,炖的羊蹄子,味道浓郁的羊杂汤,散发着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儿。

    有的小孩儿忍不住,偷偷的扯了一块肉儿下来塞嘴里,被他娘发现,一个巴掌重重的扇在后脑勺儿上,也不敢哭,只是在那里规规矩矩的站着,脸涨得通红。这个时代的孩子,可比后世要懂事的多,他的母亲有些不安的看了董策一眼,生怕他怪罪。

    董策微微一笑,伸筷子缺了一口羊肉放进嘴里,只觉得又香又脆,鲜香浓郁,味道是极好的。

    他冲李贵笑道:“老李,你这手上活儿可是够硬!”

    李贵赶紧连说不敢,董策摆摆手:“吃吧!大伙儿随意,今儿个团圆的日子,不消得那些礼数拘束。”

    众人赶紧应了声是,纷纷大快朵颐起来。

    少有人说话,众人都在享受这一次难得的盛宴,董策也是大口大口的持着。一块儿差不多三斤重的羊肋排入肚,又喝了一碗羊汤,便是董策的饭量也是觉得有些撑了。

    他溜溜达达的上了墩台,上头周仲正在值更,一大碗羊杂汤放在墩台的女墙上,周仲一手拿着大饼,大口大口的吃的香甜,见了董策过来赶紧就要行礼。

    董策摆摆手,微微一笑:“你吃你的。”

    他探头向下面喊道:“李贵,剩下那仨羊蹄子给周仲拿上来。”

    “是!”李贵赶紧应道。

    董策走到墩台旁边,极目向东南方向望去,那里是十里铺的所在。

    母亲已经被安顿到十里铺了,自己回去看了一趟,又悄悄的问二丫打听了,红袖和母亲相处的很是不错,心里也就是放了下来。其间又发了一次饷银,还是张寒亲自来的,对董策却是亲密了不少,只是董策感觉他的眉宇间,瞧着自己的神色有些复杂。

    不过别人的心思董策也懒得揣摩,管他南北西东,且静观其变就是。

    “今儿个团圆的日子,也该回家一趟,晚上一起吃个饭了。”董策暗暗道,想到红袖那柔柔软软的身子,红菱儿也似的小嘴儿,心里便是一阵火热。

六十五章 百户官

    也足有十几天未近女色了,他终究也是需求强烈的健壮汉子,自然有些按捺不住。

    身后忽然传来周仲的声音:“头儿,我吃这碗饭也有七八年了,蓟镇,宣府,大同都走过,却从未见过您这种带兵的官儿。”

    董策回头,笑道:“怎么了?”

    “有谋略,能玩儿心眼儿,阴谋算计不比别人差。却也能赤膊上阵,真刀真枪的硬干拼杀!心够黑,手够狠,既能当街杀人立威,又能拉下面子跟人家玩儿街头泼皮无赖的那一套路数。”周仲摇摇头,他嘴里还嚼着一大块儿面饼和烤肉,声音有些含混不清。

    董策听了他的话,只是淡淡一笑,并不言语。

    “头儿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看不懂,不过我能看懂一件事儿!”周仲一拍女墙,大声道:“头儿你是真心待我们好,就凭这个,我这条烂命,你能卖给你!”

    “你可不是烂命。”

    董策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要说话,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爆裂的马蹄声。

    两人赶紧侧头看去,只见是几匹快马向着这边奔驰而来,周仲眼神儿好,轻轻咦了一声,道:“是许大人亲自过来了!”

    “许如桀?又来了?”

    董策和周仲对视一眼,心里都是大喜:“难不成是封赏下来了?”

    说起来,许如桀现在也算是安乡墩的常客了。

    自七月二十七之后,又来了两趟,第一次是要走了那些建奴的首级,给硝制了起来,这些首级可是要送到京城去给那些兵部,都察院,给事中大人们验看的。第一次还算是公事,第二次就纯粹是私事了——许如桀过来,想从董策这里弄五套铠甲武装自己麾下的亲兵。

    这就有点儿过分了,而且许如桀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那四十斤重的铁阀甲,那可是董策的心头宝贝儿,怎么舍得给?

    不过许如桀倒也不是白要,而是提出花钱买,毕竟到了崇祯朝,大明的军队被将领私有之现象相当严重——家丁制度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体现,最好的装备,武器,都被拿去供养家丁,而且家丁的每月饷银往往是普通士卒的四五倍。这些家丁,可是将领私人所有的,却是要国家养活。基本上到了这会儿,打了仗只要把首级交上去就行,剩下的一概不用上缴,都可以自己留着。

    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大明朝的军队根本缴获不到什么东西,反而是被后金缴获了自己这边儿的。

    所以这些缴获都可看做是董策的私产,从这一点上说,许如桀还是很会做人的。只是他提的要求触及到了董策的底线,甲胄他是一副都不可能给的,不过许如桀终究是上官,也不好损了他的面子。董策只好拿出三匹马外加一把精铁钩镰枪,一把长柄战斧来给了许如桀,也算是破财消灾。

    董策只希望许如桀这次别又是过来打秋风的。

    他们两人匆匆下去,等到了地面上,王浑的大嗓门儿已经传来:“头儿,许大人来了。”

    “我知道了!”董策扬声喊了一句,快步向着墩门走去。

    许如桀几人已经到了墩台之前,董策赶紧下令大开大门,落下吊桥,快步走出去,叉手行礼道:“下官拜见大人,下官迎接来迟,还请大人恕罪。”

    “诶,自家兄弟,何须说这么见外的话?”许如桀一脸的笑意,未等董策拜下去便是伸手把他扶住,不过董策不愿意在这种事儿上纠缠,还是坚持拜了下去,把礼数做的周全了。

    他知道许如桀的性子,气量颇为狭小,若是因为这等小事儿被他认为是居功自傲,未免划不来。

    见董策如此知情识趣儿,许如桀心中大是满意,上一次因为要甲被董策拒绝的那些许不悦也是烟消云散。他把董策搀了起来,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笑道:“董老弟,老哥这一次可是给你报喜来了!”

    “老弟?”

    听到这个称呼,董策先是一怔,然后心中了然,顿时便是一阵狂喜涌来。

    在他面前,许如桀向来是很有些上官的自矜和威严的,对他要么是客气的称一声董大人,要么是直呼其名,但是却从有过‘老弟’这个称呼!而这个颇为亲近的称呼,从许如桀口中说出来,显然是代表着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同以往。是什么会引起这种变化?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自己升官儿了!而且这个官儿还不小,至少跟许如桀的差距不像以前那么大了,所以许如桀才会如此客气!

    他强自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微笑道:“老哥,喜从何来?”

    既然许如桀已经折节下交,这般放得下身段面子,董策自然也要上杆子爬了。

    许如桀微笑不语,却是从怀里取出几件物事,在董策面前晃了晃。董策顿时眼前一亮,这是一套告身腰牌,也是不管文官武将,他们在大明朝身份的象征!

    这是自己的?

    他吸了口气,一拍手,忙不迭道:“哎哟,都是小弟没眼色,怎地能闪大哥在这儿说话?老哥,快请里面坐,咱们进去说。”

    许如桀微微颔首,大步走了进去。

    他扫了一眼那未吃干净的饭菜,笑道:“安乡墩这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了。”

    董策连称惭愧。

    “老弟你有本事啊!”许如桀感叹了一声,自挑了个椅子坐下来,许猛等几个亲兵摁着刀在他身后站的笔直,顿时那威势便是烘托出来。众墩丁都是低下头,不敢直视这位大人的威严。

    他瞧着董策,神色间很有些复杂:“你知道老哥我今年多大了么?”

    董策摇头道:“小弟不知。”

    许如桀叹了口气,伸出四个手指头比划了下:“整整四十六了!”

    “我从一介军丁做到百户的位置,用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而你呢?只用了不到三个月!若是我记得不错的话,你今年还不到二十吧?”许如桀哈哈大笑,又一次起身拍了拍董策的肩膀,赞道:“年少有为,不过如此啊!”

    他这话一说完,周围围着的一圈儿墩丁还有他们的家眷们顿时便是响起了一阵惊呼——咱们大人升了百户官了?

    大伙儿一阵窃窃私语。

    董策心里也是一阵汹涌澎湃,他已经想到了自己会升官,但是之前却认为差不多总旗官是可以的,至于百户官——也只有在梦中奢望一下而已。要知道,十里铺的管队官许如桀不过才是个百户而已。

    却没想到,竟是封了百户官!

    许如桀招招手,温和笑道:“都过来吧,这一次除了我这老弟,你们诸位也是人人都有封赏。”

    众人赶紧凑过来,听他细细说。

    许如桀也乐得和这群新晋的十里铺军官集体打好关系,因此表现的很细心,并无丝毫的不耐。

    这次后金军入寇,大掠晋北,冀北各地,在后金铁骑面前,每年耗费几百万两银子供养的九边重镇形同虚设,大同镇宣府镇几十万军兵上上下下,一团废物。崇祯皇帝大怒,严查各地守臣失机之罪。宣大总督张宗衡,宣府巡抚焦源清,大同巡抚胡沾恩,山西巡抚戴君恩均以治疆罔效、御虏无功等罪被罢斥听候,三镇总兵与监视太监也同样被免,大明官场被掀起了一场大地震。

    各方论罪之下,冀北兵备道,怀隆兵备道也跟着倒霉,被罢官下了诏狱。由于无所建树,新上任的怀隆兵备道前几日已经在京城被论罪流放了,而陪着一块儿被充军流放的则是前任大同巡抚胡沾恩。

    新上任的宣大总督杨嗣昌,大同巡抚焦源傅,山西巡抚吴奖北傅懒跞粼祝际切枰环莨屠次约旱窒沽Γ诨实勖媲俺鲆桓霾释罚獾帽换实廴衔弈堋且丫皇前展俚奈侍饬耍切悦坝恰�

    结果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候,董策的捷报上去了。

    无疑是雪中送炭,而且送的是上好用蜂蜜及各种名贵香料浸泡了十几日的那等上好香碳。

    斩首十几级,缴获战马近三十匹,其它无算,在这众军一片灰暗中,可算是一挘钭钚涯砍霾什还牧恋恪<奖北傅懒跞粼状笙补越荼ń辛艘环娜笊螅攀σ怂姆荻R环荻杀ㄗ约旱亩ネ飞纤荆笸哺В环荻⑼笞芏酱Γ环荻⑼浚环荻蚴侵苯映释啊�

    作为山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佥事,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已经有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权力了。

    那老几位收到捷报之后也是大喜……我来之前怎么就没打胜仗呢?这里头也有我的一份儿功劳啊!

    于是一封封润色之后的奏章,飞也似的传到京城。

    而在京城的兵部,诸位兵部的高官们这段时间日子也很不好过,皇帝几乎是每日都要把他们招去催逼训斥,兵部尚书头发都白了一片。

    这封捷报就像是沙漠中快要生生渴死的旅人面前出现的一杯清水,虽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至少是把命给续上了。

六十六章 封赏

    皇帝也是大悦,亲自验看了那十几颗建奴人头,还很罕见的款待兵部尚书老大人留在宫中吃了一顿的晚饭。皇帝清简,吃穿用度都很简单,那饭也不甚好吃,但是留宫中赐宴,这可是天大的殊荣!

    在皇帝的催促下,得了好处,躲过一劫的兵部及大同镇,大同巡抚下属的官儿们,效率都是变得奇高无比。所有手续,全部从简,所有关于此事的文书,优先处置。

    这等事,本来处理起来很是麻烦,手续繁多,怎么着也得三两个月才成,但是这一次破天荒的,不到一个月这封赏就下来了。

    托董策的福,冀北分巡道上上下下,全都有喜。

    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刘大人稳住了自己的位置,皇帝特意下旨褒奖,夸赞他识人有术,血勇敢为。有这一道圣旨,那就是有了护身符,短时间内是无人敢于招惹他了。

    镇羌堡守备侯家伟英勇善战,也同时接到了一封圣旨,其中对他颇为褒奖嘉许。原来的侯家伟是以千户领镇羌堡守备,现在升了一级,被封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下属阳和卫都指挥佥事,乃是正四品的官儿,不过到了明朝末年,像是指挥使,指挥佥事,千户这等原本实授的官职已经变成了虚衔儿,就和后世的军衔一样。军衔高,并不意味着权势大,还得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实职。很倒霉的是,由于摊上了刘若宰这个恨透了东林党徒的上司,侯家伟这一次实职还是镇羌堡守备——原封未动。

    不消说,其中定然有刘若宰运作的功劳了。

    十里铺管队官许如桀,因知人善用,运筹有功,情侦及时,策勋一转,以正百户升至副千户,升任镇羌堡防守官,仍兼任十里铺管队官。同时负责辖理镇羌堡下大孙庄,新庄,陈皮庄三堡之军事,并协助镇羌堡守备侯家伟处理镇羌堡事宜。

    而功劳最大的董策等人,当然也不会被忘记。

    董策勇武善战,连升两级,从小旗升至正百户,实授十里铺贴队官一职,仍兼任安乡墩甲长,同时分管十里铺下属大枷墩,安乡墩,孤山墩,新民墩,三道沟墩五个边墩。

    石进升任总旗,王浑、周伯、周仲、王通、王羽、苏大成、李贵六人全部升任小旗,这是封官。同时按照他们斩获的建奴的人头,一颗真鞑子的头颅赏银五十两,假鞑子是二十两,白巴牙喇兵则是百两。

    已经战死的张七四和翟让两人,都追授总旗,各抚恤白银十两。

    命令宣读完毕,安乡墩内一片欢呼之声,这几乎是皆大欢喜,当日参战之人,基本上人人都有封赏。

    一眨眼的功夫,咱们都从普通军户变成军官了?

    董策心中也是极为振奋。

    百户乃是正六品武官,是低级军官的巅峰,在往上一步,就是中级军官的行列了。他回首数月之前,自己刚刚穿越而来蹲在地上被那孙如虎拳打脚踢,却也没想到,自己用了短短的时间,竟是已经已经行至此处!

    一时间,董策表情竟是痴痴地。

    看着欢呼雀跃的众人,许如桀抚着下颌的短须,露出一抹矜持的笑。

    董策的表情落入他的眼中,在许如桀看来,这才是他应该表现出来的正常反应。

    他轻轻咳嗽一声,董策猛地惊醒过来,只听许如桀道:“各位的腰牌都下来了,只是官衣,告身,赏赐的银两物品,都还在镇羌堡中放着,明日本官陪着诸位去取。正好,守备侯大人,也想看看各位的风采,已经吩咐下来,明日在府中设宴款待。”

    众人又是一喜,镇羌堡守备,在这些军户的眼里已经是头顶的天那般大的官儿了,当真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的。欣喜之余,又有些忐忑,生怕明日失了礼节,丢了面子是小,怕是引得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