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 第9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你的话,他就赢了。”杨博的回答很唯心:“但是你回来了,一切必然大不一样。”

    两人陷入一段沉默,在快到午门时,沈默突然没头没脑蹦出一句道:“天官和次辅?”

    “成交。”杨博微微领,一张老脸上看不出半分喜忧。

    这时候,张四维过来,接替了沈默,带其离开后,才轻声问道:“都谈了什么?”

    “不捣乱的报酬。”杨博看到张四维的脸上满是忧sè,拍拍他的手温声道:“这还不是你的舞台收起那些无谓的担忧,瞪大眼好好学着点吧看看一个顶尖的权谋高手,是如何翻云覆雨不沾身的。

    如果你能看懂了,学会了,那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是张四维点头应下……心里却有些不服气。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

    其实有一副绵里藏针的脾气,他一直觉着,自己不比任何人差,也包括沈默。之所以有今日的差别不过是机遇和资历不如人而已。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卯时一到,皇城楼上响起悠扬的钟声,午门随即缓缓洞开。

    雄壮威武、衣甲鼻明的御林军,手持长戈从门洞中走出来,在道路两边伫立。鸿胪寺官员开始整队,当值御史手持黄册名簿报了进去。

    够品级的官员等候宣进面圣,不够品级的,只能等着在午门口磕头。

    不一会儿,便有太监站在午门城楼上扯着公鸭嗓子喊道:“有旨一召内阁、五府、六部众皆至——”竟然让在京所有官员,一个不拉全都到场。

    一听这旨意,在场官员不禁暗暗惊讶,但现在早朝仪式已经开始,谁敢交头接耳,会被当值御史警告弹劾的。所以百官带着满腹的疑,鱼贯穿过午门进入紫禁城中。

    因为上朝的官员实在太多,所以只能在殿前宽阔的〖广〗场上列班站定,公卿显贵们自然站在最前列。左边是辅高拱,他的身后跟着次辅沈默:右边是几位国公,二位阁臣、大九卿分列在他们身后高拱的位置距离皇帝的金台御幄仅有咫尺之隔。此刻只见龙椅上空空如也,撑张金伞、团扇,以及护卫丹陛的锦衣力士也没有出现,他便有些忐忑不安,对身边的沈默道:“这两天科道奏本的事,今天肯定要明盘。如果皇上和两宫责问什么由我来应对。我当然要以法理为依据,所说的话可能得罪皇家!但内阁有你,我就是被驱逐也没事!”

    沈默本不想来看这一幕但大计已定,自己也无法更改只能轻叹一声道:“元翁,您这是说到哪里去了!是非曲直,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你要在幼主登极之初,力图总摄纲纪开创善治,这满朝文武,除开少数几个心术不正之徒,还有谁能不拥护?”

    高拱听了他的话,心情好了很多,刚要再跟沈默说两句,忽听得殿门前“啪、啪、啪”三声清脆的鞭响,接着传来一声拖着长腔的传旨声:“圣旨到”

    传旨太监的嗓音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这三个字竟能覆盖全场,连最远处的官员都能听见。于是刹那之间,整个皇极殿前〖广〗场上,千余名文武官员哗哗哗一齐跪下。太阳恰好也在此时升起来,照耀在象征皇权至高的皇极殿琉璃瓦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芒。跪着的众位官员一时什么也看不清,只听得一阵“笃、笃、笃”的脚步声,丹墀上出现一个身影。

    众人费劲地眯起眼,便看到是个身穿大红团蟒撒曳,头带刚叉帽的高级宦官。很少人人得,这是司礼监的席秉笔赵成,但所有人都认得他手里明黄sè的卷轴,那是大明天子的谕旨。

    “皇上今儿个不早朝了,命奴婢前来传旨。”赵成看一眼跪在地上的众官员,面无表情道。

    “赵公公,皇上为年不御朝?”高拱不禁狐疑道。

    赵成神态奇怪的看了高拱一眼,然后板起脸道:“休得多言,咱家要宣旨了!”

    这种时候,接旨的人自然应该是相。高拱顾不上气愤他的不敬,习惯地高声道:“臣等接旨……”

    “不是给你的!”赵成的嘴角挂起一丝冷酷的讥讽,目光越过他,望向沈默道:“请沈老先生接旨!”

    高拱臊得满脸通红,笨拙的把身子朝后挪,心中的惊诧更是无以复加,这是玩得哪一出?不是当众扇自己的脸么?心里涌起浓重的不祥之感百官也是一片哗然,新君登极后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绕过辅,下给次辅的,这意味着什么?到底意味着什么?

    “肃静!”赵成尖着嗓子高叫一声,一指沈默道:“沈老先生,请上前接旨。”

    沈默只好上前,口中道:“臣沈默接旨。”

    方才还嘈嘈切切、交头接耳的〖广〗场上,登时安静下来,官员们屏住呼吸,唯恐1ù听一个字。

    赵成展开那黄绫卷轴的圣旨,朗声读了起来:“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说与内阁五府六部诸臣,大行皇帝宾天先一日,召内阁诸臣在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亲受遗嘱曰:“东宫年少,赖尔辅导。,今大学士高拱揽权擅政,夺朝廷威福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惊惧。现令高拱回籍闲住,不许停留。尔等大臣受国厚恩,当思竭忠报主。如何阿附权臣,蔑视幼主?从今往后洗涤思想,用心办事,如再有这等的,典刑处之。钦此”

    百官满以为这是驱逐冯保的圣旨,谁知越听越不对劲,竟然不是罢斥矫诏的冯保,而是驱逐席顾命大臣、内阁辅、两代帝师高拱,而且是不留余地,不留情面,立即滚蛋、不准停留!

    〖广〗场上的空气凝滞了,所有官员都能感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粗重。而遭逐的对象高拱,已经是面sè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地不能起了,一代权臣,就这样败在了并无大开大阖手段的宦竖手里。

    赵成读完圣旨,便走下丹墀把那黄绫卷轴递到沈默手中。他们这才意识到,权倾朝野的两代帝师高阁老,顷刻之间已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巅峰上遽然跌落这一变化来得太突然,以至所有官员都惊慌失措,不知所从。赵成已经完成差事,准备抽身而去,可是皇极门内外,仍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高拱是冤枉的,这道圣旨是不折不扣的乱命,但在那如皇极殿一般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威压之下,在内廷和后宫雷霆万钧的霹雳手段之下,所有人都被深深的震慑了,他们不寒而栗,他们呆若木鸡,没有人敢开口说话。

    除了那个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赵成刚要离去,却被人抓住了衣角,他惊异地回头一看,是手里还拿着圣旨的沈阁老。

    忠义之士自有天助,天不助我助!a。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八八零章 逆天(中)

    金窟殿前.一场史上罕见的大政变瞬息生。高拱狼狈万端,所有官员震惊无比,都以为是胜利者的.却反胜为败.都是为必败无疑的.却反败为胜:许多人还如坠梦里.难以断定州州生的一切.到底是真是幻。

    但有一个人,保持了绝对的清醒.他上前一步.在众目睽睽之下.拉住了传旨太监的袖子。

    “沈阁老.你这是干什么?赵成一阵心慌道。

    “我要面圣.请赵公公代为通禀。

    ”沈默沉声道

    圣?”赵成先是一惊.旋即色厉内茬道:“你.你要抗旨不从么?

    ”本官当然不敢。沈默摇摇头.一宇一句道:”但辅的去留.乃是国之大事。现在既没有百官弹劾,彰明其大罪大过。也没有让他上疏自辩.使天下人心服口服.就这样用中旨罢难免会招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还是让我代表百官见见皇上.问清楚确实是圣意.再领旨不迟。沈默的声音不大.却震得所有人耳朵嗡囔直响!疯了疯了.辅当场被秒杀.次辅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抗旨不遵,天下还有比这更筐人听闻的事情么?

    ”沈老先生.您莫非是烧糊涂了吧?”赵成膛目冉舌道:”这可是圣旨,圣旨自然就是圣意啊!”

    “问题就在这道旨意上,它的内容自相矛盾.让人吃不准。”沈默却不为所动.举起手中的黄绫.自顾自道:”正如这上面所言.先帝弥留之际.拉着高阁老的手,以天下托付了自然是无比认可高老之忠诚。圣人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当今皇上虽尚冲龄.但仁孝之名已经传遍天下。怎么可能在刚刚登极才六天.先帝尸骨未寒之际.就断定先帝托付天下之人不忠?这不是在说先帝没有知人之明吗?所以说这道旨意出自皇上.我不敢相信!”

    “皇上还小、口里.自有两宫做主赵成已经是汗如浆下.这可大大偏离了剧本,他这个小角色,咋知道如何往下演?

    ”住口.不许污蔑两宫!”沈默还没开口.他身后一人先暴起了.竟然是国子监祭酒徐渭。徐胖子须皆张.满面怒容.戟指着对方道:”国朝二百年.最忌讳的便是后宫干政。二位娘娘谨守法度.从不过问政事。她们怎么可能公然违反祖宗家法.把手伸到外廷来.而且一上来就拿掉先帝的托孤之臣?我大明有过这样的先例!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在捣鬼.不问清楚了能行么?!”

    “那你们等着.奴婢去请示一下”见大九卿也愤而难,赵成彻底顶不住了.连滚带爬的窜回了内宫。

    赵成离开后,广场上的百官再也压抑不住.开始喊喊喳喳、交头接耳起之前他们完全被皇威震慑住,被堂堂辅遽然从权力巅峻跌落而惊吓到.全都噤若寒蝉.不敢吭声。但次辅大人挺身而出、坚持原则,一定要符合程序.才答应接旨。把一件所有人看来.已经覆水难收的事情.硬生生中止住虽然看起乘.这番行为更像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这一停顿.那在特定环境、特定状态下,产生的皇权威压也遽然而去。压在百官心头的大石松动了,他们开始恢复了正常的思维.对方才生的事情“小声交换着自己的看法。

    这不议论不要紧,一议论吓一跳.方才生了什么?一道中旨,就把当朝宰相.席顾命大臣给毫不留情,彻底的开除了。但这道中旨真的是皇上的意思么,当然不是.皇上才十岁不到呢,那么是两宫的意思?这个不好说.但就像国子监祭酒徐渭所言.两宫娘娘深居禁宫.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多少?还不全听冯保的!

    对.就是冯保!这道旨意.肯定就是出自冯保!对于先帝驾崩至今.这十几天生的事情.京官们自然耳熟能详.更不用说这两日.为了弹劾冯保,言官们大揭帖.上下串联,早将冯保的恶行公诸于众了其中不就是有矫诏这条么?

    认定了这一切是那个死太监所为.百官顿时无比愤怒.无比恐惧一一堂堂内阁辅、席顾命.第一大臣.功勋卓著、廉洁奉公、不党不群、忠勉无双的高阁老.在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竟然被一个太监用中旨罢这是何等的筐人听闻.何等的荒谬绝伦?!当年臭名昭著的王振和刘谨也不敢干的事情。如果让他得逞的话.那么满朝诸公.还有哪一个不是他能随意罢免的呢?

    难道比刘谨时期还要黑暗的时代.就要降临了么?似乎是一定的.要知道.当年武宗登极时.好歹已经十五岁了.而今上才州州十岁.这五年的差距,很有可能就是冯保比刘谨多作恶的五年。在场的囊衰诸公.有几个能熬得住?一和强烈的厌恶和抗拒情绪.急的在百官心中酵、膨胀,让所有人呼吸变粗.心跳加,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这就是沈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力量,背负着.缩头乌龟.的指责.一直苦苦等待的裂变时魔啊!

    为这一刻.他等了足足十年!但.已经比他预想的要早了

    兵法上讲天时地利人和.要想成大事,也一样离不开着三样;要想开创一介,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就更苛魔了。至少要有千年一遇的绝佳契机,各和有利条件样样皆备.而各和不利因素,则要正处在最弱的时期。如此才有可能.让历史这辆有强大的惯性列车.稍稍改变一下它的轨迹。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口号.足足喊了千年。然而皇权,以及其衍生出的宦官.对臣权的肆意欺凌,其实一烹也没有停止。自然的.臣权与皇权的斗争.也一剩也没有停止过,自本

    泳乐后.在大臣的挤压下皇帝渐渐离开朝堂.不再讨问具体政务.而只握有最后的否决权.与大臣的斗争也交给了宦官。之后百余年,总体是一个臣权上升,君权下降的过程.直到嘉靖初年达到最高峰:

    嘉靖之前的历任皇帝,从仁字、宣宗、英宗到宪宗、仁宗,都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承认了自己的角色。但历史从来不是一条直线的.而是呈螺旋前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对于皇帝来说也一样.所以出现了嘉靖这样强势的君王自然和日益嚣张的臣权生了激烈的对抗了结果还是天然立于不败之地的皇帝.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把翘尾巴的臣权打趴在地:从此开始了几十年的独裁时期:

    然而在统治后期.嘉靖皇帝沉迷丹道,无心治国;而且因为他对宦官同样毫不留情.所以文官的地位再次抬头工但关键是他的儿子,隆庆皇帝登极后.这位缺乏治国热情,却又十分有自知之明的皇帝,索性采取垂拱而治.把国家的权柄交给了自己的师父们。

    也就是从这时起,炭炭可危的国家渐渐开始振作,从各种危机的泥淖中走了出来。近近六年时间.边境晏然、国库充盈.百姓终知生民之乐这一切,都让人们坚信.圣天子垂拱而治.才是最适合大明的。而在思想激进的江南一带.已经公然开始讨论.虚君实相的可能性

    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高拱的《陈五事疏》,那分明就是限制臣权的政治纲领。高拱可不是穿越来的.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接受传统教育.然后入朝为官三十年.可以说是世受皇恩。但这样一份纲领.就出自这位当朝宰相之手,高拱不可能突奇想.当然是具有可行性.也一定是得人心的。

    当然.不会得到皇宫中那对母子的心。

    但这正是第二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一、主少臣疑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皇帝才十岁.懂什么治国?,这句话可不仅仅是高拱一个人在说.而是所有人的想法。而大明的太后.又皆都出身卑微.缺乏足够的格局和政治头脑.无法像宋朝的太后那样.为儿子撑起一片天.因此皇权暗弱已成走局了大臣们本来就对先帝谈不上尊敬,现在面对孤儿寡母,敬畏二字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皇权的力量.正处在它的最低潮然了

    臣权的波峰.和君权的低谷.在这一竟出现了交集。一旦错过.就是错过.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最近这这段时间.沈默有一种愈强烈的感受.自己就是为这一庶而生的!自己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个时候.能站在这个场合.有足够的分量说出这样的话!然后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祭给那即将开启的新航线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a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官员们不会像沈默想得那么远,他们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就已经足够刺激了。尤其是高拱的门生们.那些弹劾冯保的主力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