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杨家还是看简单了他袁本初。
至少现在的袁绍已经不会在敌对袁术,至少已经在理智上认可了这位兄弟。
“荒谬!”袁绍一把拉开车床帘,随手便是将杨簇给的信物扔到了水沟之中,最后便是揉了揉额头对车外说道:“今天的拜访全部取消,直接回家吧。”
袁绍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告诉袁逢杨家的计划,好做出下一步的应对措施。
“这头倔驴还是不愿意同意吗。”洛阳送来的关内侯服饰,卫语始终有些不习惯,以至于来到此处还是穿着一身素袍。
伊籍与程熙都是摇了摇头,这袁术军中最有口才的两人已经试过了无数的方法,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将张曼成劝降。
“哼,要我说便是将这张曼成一刀砍了,顺带连那个什么龚都一起杀了了事。什么玩意!”
俞涉看到卫语又来劝降张曼成,心里顿时冒出火来,在他看来黄巾就是黄巾,是一群不受教化的恶贼。
“叔远,切莫妄语。”卫语好笑的看了一眼俞涉,这些天来这个家伙简直是对自己言听计从,这不,看守张曼成龚都的任务都交给了他。
但是张曼成的一番话明显让已经投降的刘辟卜巳脸色非常不好,卫语见状便是说道:“两位也不必在意,叔远豪爽惯了,说话也直。但是毕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私底下不少跟我称赞张首领统军严谨。”
“不敢,不敢。”刘辟卜巳一听卫语解释,脸色也是好了很多。
卫语摇了摇羽扇说道:“两位没有试过去劝降张首领吗?两位曾经都是张首领的部下,劝起来应该是事半功倍吧。”
“军师说笑了。”卜巳上前说道:“我与刘辟早降,渠张首领已经不愿意与我们答话,至于那龚都更是破口大骂,我们试过好几次,也没有什么成效。”
“这样吗?似乎有点难缠。”卫语耸了耸肩继续说道:“两位说话不必这般蹑手蹑脚,主公乃是爱才之人,他既然想要招降两位,必是两位有过人之才。
昔日黄巾已经过去,如今的南阳才是两位大战拳脚的好机会,且要多多与众人亲善,莫要妄自菲薄。”
一番话说完,卫语已经不再管卜巳与刘辟的表情,他伸手将帐帘打开,便是想开始今日劝降张曼成的工作
第二十五章 张过,从头来过的“过”()
“张首领。”卫仲道让俞涉搬了一把椅子过来,一屁股坐在了上面,笑着看着被反绑在一起的张曼成与龚都,缓缓开口。
“你这狗头军师莫要再白费口舌,俺与俺家渠帅是不可能投降的,有种你给俺解开绳子,非要跟你大战三百回合不可!
这世间上只有战死的龚都!没有投降的龚都!”
“话别说的太早。”卫语将羽扇指了指龚都,“你好歹也是个渠帅竟然说出与一个军师单挑的话,你若是想战,我军中大有人奉陪。”
说完,卫语便让俞涉将一团布塞到了龚都的嘴里,那张臭嘴卫语实在不想听。
“叔远,你将龚首领带到校场,他既然想玩,你就陪他好好玩玩。”
“诺,军师!”俞涉舔了舔嘴角,眼中闪烁着诡异的目光,一把将被堵了嘴的龚都提了起来,就往营帐外面走去。
“这下便清净很多了。”慵懒的掏了掏耳勺,卫语看向张曼成,“现在张首领便可以跟在下好好谈谈了吧。”
听着卫语的话,那张曼成叹了一口气便是说道:“卫军师何必多言,刚刚龚都的话便是我的话,曼成如今地步如何能够投降?”
张曼成渐渐将目光与卫语对上,想来想还是开口说道:“卫军师真是好手段,一入南阳便是雷霆斩了韩忠,又去我军营前打压士气,让我部一个月来都是怨声四起。
疲兵之计也是运用得当,我军被贵方搅的人困马乏,想要南撤之时,军师又是神奇的出现在了蔡阳城楼之上。
种种神机妙算已经堪称当世一流,这一仗曼成输的不冤”
“哪里哪里。”卫语见到张曼成如此神色便是有些惭愧,这些哪里是他的未雨绸缪,误打误撞的因素占了一半。
“若是我说斩杀韩忠不过是顺路,去张首领营帐前只是情绪使然,疲兵之计也是程仲德与徐元直的计谋,至于最后去蔡阳救援,在下不过是放心不下自己的两位兄弟罢了。”
卫语干笑了一声,“这一切啊,就像上天注定的一般,语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好一个顺势而为。”张曼成扭动了一下,显然长时间的捆绑已经让他非常不舒服,“卫军师过于自谦了吧,话说的是轻巧,但是这些事情哪一项不是需要勇气与决心的?天意也好,人为也罢,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军师能够得胜,自然有过人之处。”
“哎。”卫语叹了口气,便是在营帐外呼唤了一声,只见两个小校已经入内。
“去给张首领解绑,顺便让程长史端些酒肉来。”
小校还有些犹豫,但是在卫语锋利的眼光之下,也只能解开张曼成的绳索,之后便是留下一人自己出去通知程熙去了。
张曼成转了转被勒红的手腕,笑着看着卫语说道:“军师就不怕曼成暴起杀了你吗?”
“你可是要知道大败南阳黄巾之后,你与那袁公路已经是天公将军的头号大敌,曼成不过是败军之将,拼了性命在此换掉了军师,也是赚了的。”
“别说大话了。”卫语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站着说话累,你先坐坐。”
张曼成摇了摇头,便是坐了下来,对视只见,营帐已经被打开,程熙带人将酒肉送了上来。黄舞蝶那丫头不知怎么的也跟了过来,大概是听到卫语给张曼成松绑,想要过来保护卫语吧。
“这位便是那射杀何曼的黄将军的女儿吧。”张曼成打量了黄舞蝶一番,他虽然武艺一般但是对于武人一举一动还是有些掂量的。
“果然是虎父无犬女。黄姑娘的武艺应该是在曼成之上。”张曼成拿起了一坛酒,便拍去了泥封,就算刚刚想换掉卫语的想法是真的,现在因为黄舞蝶的到来已经没有可能。
“好酒。真烈比那些马尿要好了很多。”
看着张曼成一把擦干嘴上的酒迹,卫语说道:“这是卫家的烈酒当然是极好的。”
摆了摆手的卫语继续说道:“张首领既然喝了这酒,是不是代表已经有了降意?”
“哈哈哈。”张曼成大笑一声,“军师说笑了,曼成也是好酒之人,见到如此佳酿怎有不喝之理,至于投降?喝酒与降有什么必然联系么?”
好一个滚刀肉。卫语腹讥了一句,张曼成这几日都是拒绝了送来的酒食,现在喝酒卫语本以为他改变了意思,但依旧还是那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首领就没有想过黄巾必败吗?张角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本就是无根之军,黄巾大部也只是裹挟百姓虚张声势。
与其说是一只军队,不如说一个松散的组织,有的甚至连武器都没有。这天底下黄巾虽多,说白了又有几处黄巾是与首领部下一样精锐?依我看不过就是一群拿着农具抢饭吃的农夫罢了。只要,只要见势头不对便做鸟兽散去。
有的或许会占山为王继续苟图一隅之地,有的甚至会就此隐姓埋名大门不出。”
“首领被黄巾军中尊为神上使,难道这点道理也不明白么?”
卫语一番话说完,张曼成本是无所谓的瞳孔突然布满了血丝,黄舞蝶已经抓紧了腰间宝刀预防其发作,但是张曼成始终还只是摇了摇头,开口说话。
“军师说的我又未尝不知?当初投大贤良师门下本想建立那心中的太平盛世。只是这乱世一开,这群人便是忘记了初心,为了利益他们不惜杀良冒功,不惜裹挟百姓,让世间最可怜之人去充当最前排,早就已经不是那些壮志豪情的忠义之人。”
或许是说的有些感伤,张曼成渐渐放下了酒盏,“其实你永远不懂,你卫军师就算心怀百姓到底也只是个世家子弟,你们久拥特权,根本不会明白下层百姓的疾苦。
人各有命,这一点曼成不会怪你,但是你知不知道,只要你们这些世家存在,平民百姓就永无翻身之地!”
张曼成眼神一厉害,一番说的非常有感染力,让卫语都不禁愣神,他没有想到张曼成的思想已经上升到这个层面。确实如此,这个三国乱世本质就是平民与世家的斗争。
“可是那黄巾就行了?换句话说吧,若是黄巾推翻了汉庭,只会代表老一代的世家门阀衰落,新兴的黄巾豪门崛起。
到时候张角,张宝,张梁,波才,彭脱等等等包括你张曼成便会摇身一变为你口中最为不屑的世家豪强!”
吐了一口气,卫语继续说道:“中原大地的这些世家毕竟是百年的流传,就算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对,但是依旧可以为朝廷牧守一方。
但是你们呢?若是你们得势,必然会屠尽这些世家,然后取而代之,你认为在你们这些人的治理下就会是太平盛世了吗?
难道你以为就凭你们就能抗衡人家千百年的传承了吗?”
“我告诉你,那是不可能!”卫语指了指进来的士卒,“他,他,他在参军之前都只是平头百姓,但是他们现在一样生活的十分美好。每天有按时的饭食,每个月也有充足的军粮,甚至就连他们战死之后,家中也可以靠抚慰金富裕度过一生。
相比以前他已经过的十分满足,一个个杀敌起来也是勇猛非常,因为这样可以便获得功勋,便可拿到更多钱粮去养家糊口,便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现在你还认为这些人一定要生活在你们所谓的太平盛世吗?”
“太平盛世不过是一个新屠刀举起的幌子罢了。我虽是世家,但是那里不知道世家之间的龌龊?要是对付世家光靠暴力是不可能的,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张曼成听着卫语的话,脸上的表情有些呆滞,他有些不由自主的问道:“你你说你要对付世家?”
“或许吧。”卫语平静下来,他是一个现代人,平等观念早就深入了心灵。穿越以来世家的身份给了他很多的特权,虽然享受但并不代表他不去想大汉苦命的百姓。
但他不是圣人,不会大言不惭的去说要消除世家门阀。就算世家门阀的淡化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这个需要几百年甚至千年去消融的东西,他没有自信能在自己短短的寿命里完成。
“但是我会去做些什么,至少你以后会看到。但是如果你不投降的话,肯定没有机会去见一见,因为我们于情于理不会留一个不投降的黄巾头目性命。”
张曼成苦笑一声,他也知道世家门阀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消除的,但是卫语的话确实燃起了他的希望。
“就像你说的,我是贼,而且是贼的头目,就算投降,你们也不敢接纳。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这个就不需要你来考虑。”卫语从袖中摸出一卷书简,丢了过去。
“若是你愿降,便就是这个张过字曼成,身份是一个不忍看到黄巾屠杀百姓而倒戈朝廷的忠义之士。”
张曼成慢慢摸过书简,眼神已经有了松动。
“我需要考虑。”
卫语点了点头,便是吩咐了一句好酒好肉招待张曼成,自己带着众人离去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降与不降只在张曼成的一念之间,卫语也是没有能力再左右的了了。
看着卫语等人离开,张曼成缓缓打开了书简,看着上面关于张过的记载,神色有些恍惚。
大口给自己灌了一壶卫家的烈酒,想让酒精麻痹自己过于纠结的大脑,但是却始终没有效果。
放下酒杯之后,张曼成再次拿起书简,这个张过应该是真是存在的人物,只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不再人间了罢了。
像抱着宝贝一样抱着书简的张曼成,恍惚的神色慢慢变成了呆滞,嘴中似乎还在喃喃自语。
“张过,字曼成。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十六章 神秘的后方()
南阳战事告一段落,袁术大军已经回到了宛城,至于新野则是交给了卫凯与袁胤领了五千士兵驻防,以防黄巾余部的骚动。
宛城里,虽然说不繁华但是依旧还是人流量很多,要知道这里可是关中通往荆楚之地的门户,所以走商游学的士子还是非常之多的。
太守府毫不疑问的坐落在了宛城正中处,在它不远的地方则有一处不怎么显眼的宅子。
但是宅子门前却是防卫森严,今天轮岗的正是廖化,他正坐在宅邸附近的眺楼之中,一身铠甲加身,眼光似乎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路过的行人。
两具不高的石狮子压阵门前,红漆木门,正中间正是一个香木牌匾,上面还有袁术的亲手题字军政厅。
顾雍坐在了一个精致的木椅子之上,手中的笔在不断在书简上勾勾画画,时不时抬起右手揉了揉酸痛的额头。若是正面望去便可以发现他坐在的正是厅中的主席之一。
左右下方已经是一字排开,阎象,伊籍,程昱,徐庶已经分别落位,他们同样是抱着各自的书简眉头紧锁。
大概好一会儿,徐庶率先占了起来,他将书简放下,便是伸了个懒腰,对着众人说道:“我的事情处理差不多了,我要回去休息了。”
“恩?”程昱抬头看了看徐庶,便说道:“这么快?”
随即想了想又有些恍然大悟,“也是,这宛城城池已经足够完善,你修缮城池的事情确实没什么忙头。”
大战刚歇,政务还是非常繁忙的,为了让众人合理化分工,顾雍便是想出了抓阄的方法,而徐庶恰恰抽中了修缮城楼的简单任务。
“喏………”程昱将面前的书简挪了一半到了徐庶的办公桌上,便笑着道:“所谓能者多劳,元直既然满身才华也不建议为我分担一点吧。”
看着众人“仇恨”的眼光,徐庶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坐下来,心里鄙视了程昱一番又开始工作。
“南阳北部虽然没有遭受重大的匪灾,但是南部却是棘手,张曼成就算一直约束手下,可黄巾军中少不了投机之人,不少村庄都被夷为平地。”
徐庶看着手上的书简,同情的看了程昱一眼,这个好友抽的是赈灾的政务,难怪一时半会儿都没有办法。
“可不是吗。”伊籍一听也是开始发牢骚,“因为村庄被毁,加上从汝南,襄阳,上庸一带逃过来的难民,现在整个宛城已经有些容纳不下了,主公就算粮食也不够这么多张嘴啊。”
赈灾与处置流民是两个相互依存的问题,显然伊籍就是负责处理流民方面的。
“也许主公需要放弃一些流民了。”阎象在这里年龄最长,此时将手中的竹简放下,一把躺在了靠背之上。
“查明人口的事情现在越来越难办,这些流民的涌入,已经让整个南阳越发困难,关键是我们的态度都是接纳。
接纳的消息一旦传出去之后,四处的流民都会蜂拥至此,要是按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南阳必定要超过自己的负载,非要瘫痪不可。”
查明人口这些事情都是阎象负责的,他的桌前堆积的书简最高,很显然查明人口是其中最为精细又极为复杂的活儿。
“无非是钱粮罢了。”
顾雍听着众人开始抱怨,他已经开始说话:“这些事情我已经跟仲道商议过了,他提出的方法就是以工代赈。”
看这众人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