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印象中黄道婆的织布机应该用的是踞织腰机,这样可以大大增加织布效率,不过梭子大小,细微开口的尺寸肯定要做适当的调整。
这些东西他不需要画的详细,只需要将大概模样画出,匠人们自可做出。这也是制作吉他给他的经验。
古代的匠人们实力真的很强大!
荀冉照着印象将织锦机的大概模样画在纸上,深吸了一口气。
若是他当时将织锦机的完整模样记下来,眼下便没有这么难做了。他现在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
老实讲,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制作出黄道婆的织机,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便不会放弃。
荀冉叫来了王勇封,将织机图纸交给了他,又悉心叮嘱了几句,这才仰躺在床上,盘算着接下来的打算。
织机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这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但这仅仅是第一步,便假设可以制作出黄道婆的织机,那么他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向蚕农大量收丝了。
收丝当然需要大量银钱,钱嘛。。。。。。
荀冉有些头痛了。
若是在长安,这点银钱自然不难筹措,可是眼下他是在益州,即便派人快马回长安取钱,一个来回也要月余,那黄花菜都凉了。
钱到用时方恨少,荀冉再次感慨票号生意是多么的重要。
没有银钱自然要去借,可是自己人生地不熟,要管谁去借呢?
荀冉思忖了片刻,还是决定去跟薛武礼商量一下,毕竟也只有以他的名义,才能说服仇英,借钱出来。
只要仇英声,这些蜀中大户必定会松口放血。银钱一借到手,便可以开始收购蚕丝了。
。。。。。。
。。。。。。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一百一十二章 拉拢豪绅()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求收藏,求推荐)
荀冉对于筹措银钱还是很在行的,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假他人之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仇英身为剑南节度使,虽然不太能调的动军队,但对于一般的世家豪族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薛武礼在听得荀冉一番对织机的介绍后自然也是动了心思。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这一点上便是堂堂左千牛卫大将军也不能免俗。
既然薛武礼开口,仇英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他在节度使府邸设下宴席,邀请了益州豪绅世家赴宴。
要说益州世家,虽不及五姓七家般历经千年浮沉而不倒,但也是枝繁叶茂,根深蒂固。
除了陈家,卫家和孙家是益州最大的世家。这些世家明面上关系很好,实际上却是在暗地里互相捅刀子,谁也看谁不顺眼。
便说这孙家,因为跟陈家争夺皇商的名额,不惜动用了蜀王李秀的势力。
这孙家二房的嫡小姐嫁给了蜀王做孺人,故而整个孙家都攀上了皇亲,成了名副其实的豪族。蜀王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叔叔,在蜀中建府已经多年。此时藩王虽然已经不领大量军队,但毕竟还兼着益州都督的职位,名义上也是益州军队的最高长官。
不过蜀王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跟朝中要员撕破脸皮,最后还是松口将皇商的生意拱手让了出去。
孙家人自觉的丢了面子,故而仇英说明缘由后,孙家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明立场的。
卫家相较于孙家要逊色一些,但也有近万亩良田,族中生意更是兼顾丝绸,茶叶,瓷器,不可小觑。有他们坐镇,仇英自然便有了底气。
“今日仇某请诸位来,实是有一要事相商。”
仇英轻放下酒杯,捋着胡须道:“大家应该都知道,朝廷对于每年进贡的蜀锦一向很看重,故而才会设立织锦坊,专理此事。只是近来这蜀锦的缺口太大,朝廷不得不允许私坊制锦,这才有了陈家应承皇商的事情。”(注1)
孙家长房郎君孙右军拱手道:“既然朝廷有需要,自当广收蚕丝缫丝,以制蜀锦。”
他这话说的隐晦,但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
陈家之所以能够赢得皇商的头衔,靠的便是应下海口,允诺一年提供一千万匹蜀锦,这可是织锦坊一年产量的五倍。难怪朝廷会毫不犹豫的将私坊制蜀锦的任务全权交给陈家。
此时河清海晏,一斗米只需要五文钱,一匹绢却值四百五十文钱。唐朝绢是可以用来直接做货币的,作为绢帛中质地最好的蜀锦,自然价钱更高。
拥有这么多蜀锦当真是富可敌国了。
卫家二房主事卫醇也捋了捋胡须道:“便是一千万匹也不能满足朝廷的需要,除了皇亲贵胄,不少蜀锦会卖到扶桑,河中,甚至是波斯。想必仇大人忧愁的便是这个缺口该如何补上吧。”
仇英点了点头:“不错,除此之外每逢番邦来朝,朝廷的赏赐也是番邦进献的数倍。蜀锦的缺口确实让仇某忧心不已。不过荀将军已经想出一种新的织机,定能制出更多的织锦。”
卫醇奇道:“哦,还有此事?”
他本对荀冉没什么印象,听得仇英此言立时来了兴趣。他盯着荀冉看了良久,怎么也不相信这么一个少年郎君可以制作出织机来。
“其实这织机也不能说是荀某想出的,荀某只不过在现有织机基础上做了几处改进。”
荀冉朝薛武礼的方向瞥了一眼,见对方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稍定。
有了沙盘的先例,看来薛武礼对荀冉还是很信任的。
一直沉默的孙右军也道:“若荀将军真能制出此织机,对我蜀中织造绝对是件大好事啊。”
他们都经商数年,当然知道织机更新的意义。荀冉此举将带给整个蜀中织造业一场巨大的变革。
“所以,仇某才找来诸位商讨筹措银钱一事。”
仇英轻咳了一声,微微一笑。
“筹措银钱?”卫醇皱起了眉头。“难道仇大人不是叫我们来分担蜀锦的织造吗?”
卫醇本以为一场酒宴便能定下乾坤,不曾想这却是个由头,自己当是被仇英诓了来。
荀冉淡淡道:“如今已经入夏,不少蚕农手上积压了蚕丝,此时购买才能赶上今年的织造。”
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这些豪绅世家心中想的肯定是压低价格明年再收丝。但如此一来必定会错过今年的织造。等于将一年的蜀锦织造拱手让给陈家。更重要的是明年荀冉还不一定在蜀中,他要赶在离开剑南道前敲定此事。
“荀将军的意思是现在还有机会争取蜀锦织造的机会?”
荀冉冲仇英拱了拱手道:“这件事情还是由仇大人来说更为合适。”
仇英颇为受用的捋了捋胡须,和声道:“只要各位能够在三日内筹措到足够的银钱买下蚕农手中的蚕丝,织染局那里仇某自会去言说。”
卫醇大喜:“仇大人真是爽快,如此的话银钱一事卫某今日便去筹措。”
孙右军也抚掌赞叹:“如此,仇大人无需担心,银钱的事便交给孙某了。”
此时此刻,荀冉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
起初二人对筹措银钱都很推诿,但一许诺他们分食皇商,便都拍着胸脯作保,当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荀将军,你那新式织机合适能够制出?”
卫醇似乎有些担心,生怕蚕丝收到手里,荀冉再摆他一道。
荀冉淡淡道:“不出五日,便可制出。”
倒不是荀冉诓他,这织机的制作比吉他更简单,毕竟有现有织机可以参考,五日已是足够。
“好!”
卫醇一拍大腿道:“卫某便结下荀将军这个朋友了!”
孙右军也道:“孙某亦愿与荀将军为友。”
荀冉朝二人拱了拱手:“荀某得此二友,实是幸甚!”
对这样的结果,仇英很是满意。
他挥了挥手道:“既然事情已经谈妥,诸位便用宴吧,今日仇某准备了上好的剑南烧春,当是不醉不休!”
。。。。。。
。。。。。。
注1:朝廷官方负责督办蜀锦织造的机构,相当于官方作坊。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一百一十三章 信然一诺()
(求收藏,求推荐)
益州,陈府。
陈家二老爷陈晋年背负双手,焦急的在书房内踱步。
“事情真是如此?”
他剑眉一挑,吓得管家陈福连连答道:“小的怎么敢欺瞒老爷,这事情是六儿在节度使府邸亲耳听到的,岂能有假。”
陈晋年追问道:“卫家和孙家怎么走到一起了,这真是奇怪。节度使大人是什么态度?”
陈福摊开双手,无奈的回答道:“老爷,这节度使大人似乎受到一个姓荀的小子蛊惑,竟然倒向了卫,孙两家,要重新招募皇商!”
轰隆!
陈晋年脑子一炸,拳头猛然攥紧。好啊,他每年三千匹蜀锦拱手送到仇英府上,到头来竟然换得这样一个结果。
“听说这个姓荀的是东宫的人,这次跟随左千牛卫入蜀,打的是剿匪的名头儿。但天下人都知道,这是东宫在消除晋王在蜀中的影响。”
陈晋年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又何尝不知太子与晋王嫌隙日深,只是既然选择了皇商,便免不了要投靠一方,他陈家倒向的便是晋王。
如此看来,一向表现得与世无争的仇英该是东宫的人了,怪不得他会在织造一事上狠下心来,挥刀便砍。这一刀,可是伤了陈家的筋骨啊。
他唤管家取来笔墨,挥毫疾书,不多时的工夫便写就一封短信,将其封好。
“你把这封信交到萧将军的手上,路上莫要作耽搁。”
那管家应了一声,躬身领命而去。
陈晋年背负双手,望着窗外流云,幽幽一叹。
。。。。。。
。。。。。。
锦鲤巷。
荀冉在薛家老屋外伫立良久,犹豫了片刻终是扣响了宅门。
不知为何,他想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薛婉儿,让这个被阴云笼罩的家感受到一丝喜悦。
开门的自是薛婉儿。
小娘子见来人是荀冉,颇是有些惊讶。
“咦,荀郎君,可是事情有了眉目?”
荀冉点了点头:“幸不辱命,事情荀某已经办妥。怎么,婉儿姑娘不叫我进去讨杯水喝吗?”
薛婉儿面颊一红,连忙挥手:“看我这性子,竟然忘了把郎君请进去。”
荀冉进了宅子,疑惑道:“怎么没看见令尊?”
薛婉儿摆了摆手:“今日表哥陪着阿爷去寺里求签了,希望佛祖能够保佑。”
她这么说,荀冉倒是丝毫不感到惊讶。唐朝时佛教极为昌盛,便是李唐朝廷极力扶持的国教道教都不能与之相比。蜀中更是佛法兴盛之地,此地信徒众多,薛父信佛也就不奇怪了。
“原来如此。”荀冉点了点头:“卫家和孙家应该很快就会将银钱筹措好,你们只要等着他们前来收丝好了。”
薛婉儿喃喃道:“唔。”
荀冉心中一紧。
“婉儿姑娘莫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薛婉儿叹了一声道:“荀郎君,这蚕丝我们不卖了。”
荀冉大惑不解:“这好端端的为何不卖了。难不成婉儿姑娘打算自己制了蜀锦来穿,可这。。。。。。”
他还没说完,便被薛婉儿打断:“事情有些复杂,总之如果是卫家,孙家出钱,那这丝我们是断然不会卖了。”
原来症结出在这里!
荀冉心中苦笑。
若是这般,他却是不好追问。不过眼下能够按照市价收购蚕丝的,除了孙家,卫家还能有谁?
薛婉儿神色冰冷的说道:“实在不行,我便卖了宅子,与阿爷去剑州老家种田去。”
“剑州?你们世代住在益州城,怎么会在剑州有地?”
薛婉儿惨然一笑:“谁说我们家是世代养蚕,我小时候还经常在田垄上玩耍嬉戏呢。”
“怎么,荀郎君不信?”
薛婉儿有些失望的垂下了头,喃喃说道:“这房子也不是祖宅,不过这么些年也是有感情了。”
荀冉不知该如何劝说,一时间屋子里气氛颇是尴尬。
“荀郎君一定想问,我们家是不是与孙家,卫家有过节。”
薛婉儿大方的摊了摊手:“其实这些蜀中豪族没有一个好东西,我阿爷的腿疾便是三年前卫,孙两家争抢蚕丝时被木棒击打后落下的,一遇到阴天便会酸痛不止。”
荀冉心中一惊。
“他们争抢蚕丝,怎么会闹到婉儿姑娘你这里?”
薛婉儿摇了摇头:“三年前我们家还是锦鲤巷里有名的养蚕大户,其余蚕农都看我们家的意思,再决定将蚕丝卖给谁家。那一年卫家和孙家争的很凶,故而找上了我阿爷,都希望我阿爷能够表个态,将蚕丝卖出。可是蚕丝就这么多,却是有两家要。最后他们两家带了家丁在锦鲤巷大打了一架,我阿爷上前劝架,便被他们的人打了。”
原来如此!
荀冉心中有些无奈。在这样一个时代,升斗小民怎么能和世家抗衡。像孙家,卫家这样的不过是一蜀中豪族,都可以只手遮天。像那些关陇贵族,五姓七家岂不是可以左右朝局?
怪不得朝廷要开科取士,不然官位永远掌握在这些世家豪族手上,不过是左手换右手,皇权等于被架空。
但即便如此,寒门子弟出头还是很难,像荀冉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人活着有时凭着的是一股气,对于升斗小民来说不能跟豪族争不出个是非,眼不见为净,也只能逃避了。
“那如果这钱是由荀某出的呢?”
“由荀郎君出?”
薛婉儿有些惊愕。
“若是由荀郎君出,婉儿自然愿意将蚕丝卖出,只是荀郎君去哪里筹措这么多银钱?”
荀冉微微一笑道:“这便不劳婉儿姑娘费心了,总之荀某一定会筹措出收购蚕丝的银钱。”
要收购整个锦鲤巷的蚕丝荀冉当然做不到,但仅仅收购薛家的蚕丝却是很简单的事情。眼下荀冉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说服仇英给自己在织锦坊一定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的控制监督蜀锦的织造过程。
“婉儿谢过荀郎君,荀郎君真是我们薛家的大恩人啊!”
薛婉儿当即便跪倒在地,冲荀冉连连叩。
荀冉连忙将她扶起来:“婉儿姑娘何必如此,荀某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以后织造一事还需婉儿姑娘多多费心呐。”
。。。。。。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织锦坊督察()
(求收藏,求推荐)
益州城,织锦坊。?
坊吏尹三水正在照例巡视,这批蜀锦是要直接押运至长安呈递给鸿胪寺,赏赐新罗来使的。事关重大,不容有失。上面时间催的紧,尹三水不敢耽搁,索性住在织锦坊中,日日夜夜盯着纺工们织锦,染色。
“听说仇大人又允诺卫家,孙家来分这单子。若真是如此,我们这里压力也会小上不少。”
一名纺工冲尹三水拱了拱手,叹道:“不然仅靠陈家,入秋前都不一定能够完成朝廷的定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