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样了?”四娘轻声地问罗大/奶奶。

    罗大/奶奶迎上前来,缓缓地摇了摇头,低声道:“说先吃一剂药试一试!”

    一剂一剂地用药,可见病情很凶险。

    四娘和十一娘神色凝重,都没有说话。

    罗大/奶奶就长长地透了口气,打起精神来道:“大家都到厅堂里坐吧!时候也不早了,我让婆子们摆饭。娘这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大家吃了饭再说。”说着,看了一眼罗振兴。

    罗振兴神色木木地点头:“吃了饭再说吧!”

    四娘和十一娘都轻轻地叹了口气,跟着罗大/奶奶去了厅堂,在罗振兴住的倒座摆了一桌,在东间摆了一桌。

    吃饭的时候十娘独坐一方,其他人都挤在另三方。王承祖的神色越见惶惶。

    吃完饭,余怡清才把大太太不好的消息告诉大老爷,至于为什么不好却没有说。

    大太太病的时候久了,大家对她时好时坏的病情早习已为常。大老爷也没有多问,进去看了看大太太,还安慰大家:“没事,没事。吃几副药就会好了的。”

    大老爷说这话的时候,罗振兴正在给母亲喂药。

    大太太牙齿紧咬,怎么也撬不开。

    罗大/奶奶原是服侍过祖母的人,出来朝着四娘和十一娘使眼神:“只怕有些不好。四姑奶奶也有病在身,不如先回去歇歇,留了十一姑奶奶在这里侍疾。有什么事,我们再去给你报信不迟。”

    “我就是每日三顿药不能断。”四娘沉吟道,“我回去安排安排再来。”

    罗大/奶奶点头,转身招了余怡清、罗振达、朱安平和罗三奶奶、七娘商量,留了余怡清和罗三奶奶、朱安平在这里,带着罗振达和七娘走了。

    十一娘则和徐令宜、钱明、五娘商量。

    钱明和五娘望着徐令宜。

    徐令宜沉吟道:“我们都留下来吧!”

    钱明听了立刻道:“那我们也都留下来吧!”

    “五姐先回去吧!”十一娘道:“还有鑫哥在家里!”

    水往下流,上辈疼下辈。

    “我回去!”五娘望了一眼钱明,“我明天一早再来。”

    徐令宜颌首。

    十一娘吩咐让琥珀回去给太夫人报信,给徐令宜和自己带换洗的衣裳过来。

    徐令宜和钱明去了大老爷那里,十一娘转身去了内室。

    撩帘子的时候却想到了十娘。

    她思忖片刻,去了东间。

    十娘站起来,身姿笔直,脸上带着冷冷的笑:“她还没死吗?”眼底却闪过一丝茫然。

    ※

    OO~

    

正文   
                  
第三百五十四章 离别
 

    十一娘犹豫了片刻:“没有!”

    十娘垂下头。没有说话。

    十一娘看着揪着她衣角目露紧张的王承祖,沉吟道:“要不,你和孩子先回去吧!有什么事,我再通知你。”

    十娘没有做声,牵着王承祖的手往外走。

    看见她的人都远远地避开。

    十一娘叹了口气,进了内室。

    半夜,大太太去逝了。

    第二天,礼部有正式的文书下来,王承祖承茂国公爵。

    ******

    丧事很热闹。士林学子冲着罗大老爷、罗振兴而来,公卿贵族、军中将领冲着徐令宜来,罗家的人也好、徐家的人也好,甚至是余怡清、钱明,都忙着丧事,只有姜家的人参加了王承祖的承爵仪式。

    大太太的丧礼轰动了半个燕京城,几个月以后,燕京还有人谈论起这场葬礼。

    大老爷一下子像老了十岁似的。大太太头七过后,罗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余杭。

    期间罗振兴来过一趟。他问十一娘:“我对她难道还不够照顾吗?”目光中充满了彷徨和不确定。

    十一娘没有办法回答。

    九月初的桂花正开到荼蘑时,馥郁的有些刺鼻。晴空万里,天气清爽。罗振兴的脚步却有些蹒跚。

    十一娘早御了簪钗,换上了素净的衣裳。

    她静静地望着罗振兴远去的身影,深深地吸了一口略有些凉意的空气。这才转身回了屋子。

    徐令宜坐在炕上看书,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书:“振兴走了?”

    十一娘点头,坐在了他的对面:“说把京中的宅子托付给三哥照料。让我放心,五姨娘和七弟他都会好好照顾的。”

    徐令宜点头:“振兴是个守信君子,说出来话必定会做到。”

    大太太出了事,罗振声只会站在一旁发呆。如果罗振兴还和大太太一样,只知道打压庶出的,以后到了庥哥这一辈,只怕连个站在一旁发呆的人都没有了。

    十一娘不想和徐令宜说这些让人不高兴的事。

    随着大太太的去世,有一些恩怨,能放下的就放下吧!

    “只是侯爷好不容易在家里过个生辰却不能操办一番,妾身心里有些不安。”她转移了话题。

    九月初三是徐令宜的生辰,这几年他要么在军中、要么有公务不在燕京,家里人有好些年没给他庆生了。

    “家有高堂,操办什么生辰?”徐令宜不以为然地道,“何况你一大清早就起来亲手下了长寿面我吃。”

    十一娘想到他连吃了三海碗长寿面,抿着嘴笑了起来:“侯爷要是喜欢,妾身每年都给侯爷下长寿面。”

    徐令宜笑了笑,没有做声。

    十一娘从此谢绝丝竹宴请,一心在家里主持中馈,向简师傅请教女红,偶尔也去看看甘太夫人。

    等到罗家离京之时,她一直送到了宣武门外。

    望着罗家渐行渐远的马车,十一娘原以为小小的伤心一下也就过去了,谁知道眼泪却自有主张地簌簌落下,止也止不住。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五姨娘。见到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到时候,只怕早已物是人非,又是一番景象了。

    徐令宜第一次看到她这样哭。

    别过脸去,虽然泪如雨落,却忍着不出声。

    他轻轻地叹一口气,把十一娘搂在怀里,轻轻地抚着她的背,像安慰受伤的小动物,动作轻柔,带着几份怜爱。

    温暖的怀抱,单调的辘轳声,十一娘一边哭,一边沉沉地睡着了。

    回到家里,已是酉初。

    朱安平和七娘来告辞:“马上要秋收了,得回去看看!”

    “那你……”十一娘望着七娘。

    七娘却望了一眼朱安平,脸色微红地垂下了头。

    朱安平看着呵呵地笑道:“我让她留在燕京,她要跟我回高青。反正开了一大堆药,回就回吧!等过些日子我们再来。”然后看了七娘一眼,“她在燕京开朗了不少。”

    七娘听着嘟了嘴,问五夫人在不在家:“……要跟她说一声!”

    “在家!”十一娘和七娘去了五夫人那里。留朱安平和徐令宜说话。

    五夫人听说七娘要走,拉着她的手:“你什么时候再来?我前两天回娘家还特意跟爹打了招呼,让他把刹什海那边别院借给我用。想过些日子和你去那边嬉冰呢!”又急急地问她,“你什么时候回来?还回燕京吗?”

    人还没有走,就急着下次的见面。这样的五夫人,让十一娘有些许的惊奇。

    “朱安平说要是我还没有动静,就春播以后再来燕京。”七娘说着,突然兴奋起来,“要不,你到我们高青去玩吧?我们高青也是很好玩的。有鼎足山、牛山,河特别的多。哎呀,这两天正是采葡萄、收苹果的时候,你不如和我们一起去高青玩几天。”

    五夫人听着神往,但很快眼神微暗:“我走了,歆姐儿怎么办?”

    是庭院深深不能随意远行吧?

    七娘何尝不知道。

    她知道自己提了个虚无缥缈的建议,讪讪然地笑了笑。

    五夫人问起七娘行程来:“什么时候启程?”

    “后天就走。”七娘笑道,“宅子托给了三哥帮着照看。以后来燕京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五夫人点头,大家闲聊几句,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听说七娘要走,留她吃了饭,徐令宜在外院款待朱安平,临走的时候赏了很多宫里御赐的吃食和小物件让七娘带回去:“拿回去送亲戚朋友。”

    七娘道谢,五夫人和十一娘送她到垂花门。

    太夫人就吩咐五夫人:“到时候你要去送一送才好。歆姐儿这些日子不仅没有犯哮喘,连咳都没有咳一声。”

    五夫人笑道:“正怕您不准呢?”又笑道,“她要是再迟两天,我就是想去送也送不成了。”

    皇长子两天后大婚,按制成亲后第三日百官朝贺,命妇要到太后、皇后面前祝贺、赐宴。

    “……如今天气凉起来,您到时候怕是要披件大氅去才好。”

    “那都好说。”太夫人望着十一娘,“得给大家准备些吃食带在车上吃才行。”

    十一娘应喏,提前一天准备了吃食。自己有孝在身,不能进宫。送走了太夫人等人,她去了简师傅那里。

    简师傅正架着眼镜在绣门帘子。看见她进来,笑着拿下了夹在鼻梁上的眼镜:“你送的这个东西好,纤毫毕露。”

    十一娘笑着拿了眼镜看:“我画一副图,到时候请多宝阁的师傅帮着做做,看能不能挂在耳朵上。夹在鼻梁上太吃力了。”

    “你一向主意多。”简师傅说着,秋菊端了菊花茶上来,“夫人,清清火。”

    十一娘看那菊花花瓣洁如玉,花蕊黄如金,笑道:“是二夫人送的?”

    二夫人听说简师傅来了,曾特意前来拜访。简师傅送了她一副“云山雾缭”的双面绣桌屏,她很喜欢,常常来简师傅这里坐坐。

    秋菊笑眯眯地点头:“说是桐乡的杭白菊。”

    十一娘坐下来和简师傅喝茶。

    “您怎么想到绣门帘子。”她望着收在了一旁的大红色锦绸,像是给谁做的陪嫁之物,“您眼睛不好使,要是推不脱,就跟我说。我来出面拦着。”

    十一娘怕有人把简师傅当成绣娘收拾。

    “不是受人之托。”简师傅笑道,“是我自己绣的。”

    十一娘微愣。

    “我看滨菊绣的门帘子销路不错,只是耗时太多。”简师傅缓缓地道。“就想着能不能改变一下技法,看看能不能缩短时间。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简师傅说着,把门帘子拿给十一娘看,“你看这幅喜鹊登枝,这个地方,原来一直是用叠针,我用了十字针,速度快很多,效果反而比一般的叠针绣的更觉得轻盈。”她又拉出一幅来指给十一娘看,“你再看这幅满池娇。原来用的是十字针,我把它留白,只勾一下边,是不是看着也挺漂亮。

    十一娘却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刺绣是一门学问。简师傅的特长是双面绣和打络子。按道理,到了简师傅这样的境界,应该想着怎样在双面绣和打络子方面突破,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德才是。原来因生活困顿不能静下心来研究,现在客居永平侯爷,要面料有面料,要彩线有彩线,怎么不好好研究她最擅长的,反而在这些普通的吉祥图案上下起功夫来。就算有了什么变革,可正如简师傅所说,这种变革带来的也只是速度,而好的绣品,从来都不是讲速度的。

    简师傅却是很了解她的,见她沉默不语,笑道:“你也别乱猜,我实话告你吧。我想开间绣坊!”

    十一娘大吃一惊:“师傅?”

    仙绫阁几次邀请、江南诸多富商建议,简师傅都没有答应。怎么现在突然想到要开绣坊?

    简师傅就支了在一旁分线的秋菊。

    “原先我孑然一身,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如今身边还有秋菊,总不能让她和我一样,四海飘零,绣到人老眼花不能动的时候到义庄去了却残身吧?”

    简师傅一向是个自立自强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她到燕京之后没想到把简师傅接来的原因。可开绣坊,特别是女人开绣坊,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她沉吟道:“师傅准备到什么地方开?如果没有确定下来,不如就在燕京开吧?”

    “我正有这个意思。”简师傅笑道,“我不仅想在燕京开绣坊,而且还想把你也拖下水,做我们的大股东。”

    这才是简师傅。

    磊落大方。

    “看样子您早就有了主意。”十一娘支肘托脸,笑盈盈地望着简师傅。

    ※

    新生活,新开始……要新的粉红票!

    OO哈哈~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五章 孝期(上)
 

    “要说我早就想好了,也没这样的先见之明。”简师傅笑道,“我也是到了燕京以后,看到滨菊帮喜铺绣门帘才开始仔细琢磨的。”

    以简师傅的性格,仔细琢磨了、又向自己开了口,恐怕不仅仅是有腹案,而且对开绣坊的事还有几份把握。

    十一娘一直以来都为陪嫁的开源节流而苦恼,闻言如见一缕曙光般精神一振:“师傅,我们好好絮叨絮叨!”

    “仙绫阁以绣技见长,彩绣坊以绣料见长。原来两家一北一南,各做各的生意,倒也相安无事。可自从彩绣坊老坊主去世,少东家接手以后,先是把女儿嫁到了东阳江家,后又网罗了江南名家鲁庆娘,开始涉足刺绣生意。不过两、三年功夫,江南已是彩绣坊的天下。那仙绫阁的根基在北方,虽然有些小摩擦,也没有生出什么大的波澜来。可这人心常常是不足的。彩绣坊声誉日隆,就开始打起江南织造的主意来。你还别说,少东家还真有几份手腕,去年万寿节,彩绣坊进献了一件八宝荔枝万字点鱼的常服,皇上非常喜欢,今年的万寿节江南织造点了彩绣坊进献十二件常服不说,还把一向由仙绫阁承办的端午节补子交给了彩绣坊。仙绫阁这才开始紧张,把他们的二当家派到了江南坐镇,开始网罗江南有名的绣娘为仙绫阁出力。彩纺坊见了,也开始出高价邀请那些自立门户的绣娘加盟。”

    说到这里,简师傅看了十一娘一眼,意味深长地道:“两家都是财大气粗。彩绣坊有鲁庆娘,她是鲁派传人,鲁派用色富丽堂皇,鲜丽华美,进献皇上的那件八宝荔枝万字点鱼的常服就是由她绣的,而江南其他流派用色讲究自然写意、清雅秀逸……如果去彩绣坊,要么改弦易辙,要么碌碌无为沦为下乘。改弦易辙,就意味着承认鲁派为江南第一;碌碌无为,就意味着接不到好活计,拿不到好工价,生计艰难。如果去仙绫阁,那仙绫阁早已立足北方,江南不过是其一翼,固然重要,可彩绣坊咄咄逼人,把手伸到了燕京。事到紧要之时,谁敢保证他们就不会丢卒保车或放弃江南的生意全力保全内务府的生意。内务府的生意毕竟是拿帑币的,岂是一个小小的江南能比拟的。而我们这些绣娘,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家眷亲朋全在江南,到时候我们又怎么面对彩绣坊的怒火。就算到时候跟着仙绫阁到北方来,家里的亲戚朋友能全跟着来吗?到时候不适应怎么办?”

    简师傅轻轻叹了口气。

    “我以前之所以能置身世外,一是仗着点小小的名头左右逢源,二也是仙绫阁、彩绣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现在却是不入彩绣坊,就进仙绫阁,自然就只能落荒而逃了。”

    这才是简师傅背景离乡千里迢迢来燕京的主要原因吧!

    仙绫阁镇阁绣技之一来自简师傅。如果简师傅入了彩绣坊,等于是狠狠打了仙绫阁一耳光。难怪为了皇长子妃嫁衣的事仙绫阁的人会多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