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街五十一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平街五十一号-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线,嘴张开如洞,格格格格,胜过喜鹊。望着这种奇异的装束,尚文不禁记起了《涉江》里的名句:高余之岌岌兮,揽余佩之陆离,觉得继父俨然是屈原的化身。不禁油然而生敬意,讪笑之声遽止。
    老头子真是希奇古怪,把自己弄得七分不像人,三分不像鬼,简直成了老妖精。他还不知羞耻,要把孩子们个个搞得这么怪模怪样的,说什么能祛病免灾,让人笑掉大牙。我就不信,我不涂不抹,看老天爷给我赐什么病,降什么灾!春妈乜斜着林老,没完没了嘟嘟囔囔地笑着说。看似在埋怨,实则很高兴。
    接着大家跟着林老穿过天井,进入后幢的餐厅,每张门上都悬挂着菖蒲艾株。餐厅里的桌子上,堆放着两盘如小山似的粽子、饺子。还有三个碟子,分别装着白糖、酱油、辣椒。于是大家兴高采烈地吃起来。林老吃得不多,坐着看他们狼吞虎咽,流露出无限羡慕的眼光。多好的孩子,个个头脑聪颖,健壮如牛,真是国之栋梁,林老不禁幽幽地想。
    大家吃饱之后,林老领大家上楼,走进书房。后幢二楼并行两间房子,一间是林老的卧室,另一间是他的书房。书房里,靠窗的书案,已搬到房子的中央,书案上放着两个碗,都装着些液体,其中一碗汁浓,色黑似墨;另一碗褐黄,似酱油。桌上还搁着一叠叠线装书。大家围着书案坐定,春妈忙着筛茶。此时,坐在案一端的怪模怪样的林老,又提出了两个看似十分平常、却又希奇古怪的问题:
    今天,我有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第一个问题,桌上摆放着两个碗,大家尝尝里面的东西后,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你究竟喜欢吃那一种?第二个问题,根据你们的观察,这一段,我是真病,还是假病?你们应该像《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那样,实事求是地告诉人们,皇帝老子一丝未挂赤条条。千万不要像那些大臣们,睁着眼睛说皇帝穿上了最漂亮的新衣的瞎话。然而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你们就老老实实告诉我。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面面相觑,个个莫名其妙。好像习惯于解答数学难题的高才生,突然有人问他,一加一等于几,他竟茫然如坠烟雾,找不到解答这个题目的方向。他们小心翼翼地望着这两碗黑糊糊的东西,认认真真地思索着,似乎这东西就是颗即将引爆的炸弹。春妈在一旁望着他们那王八敬神的样子,实在觉得好笑。但她怕老头子精心设计的计谋露了馅,只好紧紧地捂着嘴巴,才没有笑出声来。
    你们还愣什么!要知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丁是丁,卯是卯;是甜说甜,是苦说苦。不偏不倚,不媚不骗,实事求是,那就容易回答。环顾左右,察言观色,想投人所好,图一己之私,那就永远不敢说出真理性的答案,而只能让谬误横流。现在,谁先来尝梨子?
    还是我先尝吧。黎疾望了林老一眼,见他态度严肃,正襟危坐,便脱口说出自己原意先尝。大家见黎疾如炸碉堡的勇士,争着上,免除了上峰命令自己冲锋的威胁,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黎疾小心地端起一只碗,送到唇边,双手都颤栗起来,好像碗里盛的是毒药。他轻轻地抿了一口,不禁惊喜万分,几乎跳起来了,大声嚷道:
    蜜糖,是蜜糖!好吃,真好吃!南爹,您给我们这么好的东西吃,还要弄得这么神神秘秘,真像爷爷逗孙子,有趣,有趣!说着,一口将半碗蜜糖喝光了。
    大家听说是蜜糖,紧张的心弦松弛了,一个个都像孩子一样,争着要喝。林老连忙挥手制止,厉声说:
    不急不急,大家不急。蜜糖有的是,一定让你们喝过够。不过,现在还是让黎疾尝过遍。一个人经历的事情多,正反两面都看到,看问题才不会片面认识不周全。
    蜜糖有的是,大家都能吃过够。小孩子嘛,有吃在后头,不要与我争,你们就慢慢等!黎疾得意洋洋地耸耸肩膀,装出大人的样子,向他们挤眉弄眼,挑逗性地笑着说,现在,还是遵从南爹的意思,首先让我吃个够。说着,端起另一个碗,就一口灌下去。谁知一口还没下喉,他就双眉打结,两眼发直,面颊鼓得像两个葫芦。实在憋不住了,他还没转过脸去,就一口喷了出去。他是摆开架式,站着喝的,当然也站着喷出来。这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全喷在坐在他身旁的彭芳头上。彭芳马上掏出手帕抹头上直流的水,横眉瞪眼,口里直叫骂。可黎疾哪里还能管得这许多,口里只顾嗷嗷叫:
    苦死我了!苦死我了!南爹,南爹!我不是您的干儿子,您就害我啦!他马上丢下碗,去找水漱口。春妈早知道会出现这种事,早有准备,马上给将碗水递给他。大家捶桌捧腹顿足,眼泪都笑出来了。事情早在林老的预料之中,不过他没料到竟如此富于戏剧性,林老也笑起来了,慢悠悠地说:
    黎疾啊,黎疾!你是自找苦吃。怎么能怪我?你只想吃甜的,不愿尝苦的;你可知道口蜜腹剑、良药苦口的道理?
    大家听了林老的话,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笑声遽然停止了,个个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肃,而黎疾的脸上火烧火燎,青一阵,白一阵,表情尴尬,羞愧难当。此时,永远望着林老深邃的目光,严肃的表情,也深有感慨地说:
    干爹,您的良苦用心,我知道了。您是怕我们年轻人惯于吃甜,不想吃苦;只愿听表扬,听不进批评。晴空万里,心情舒畅;狂风暴雨,怨天尤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大风大浪。您是要我们爱吃苦口的良药,喜听逆耳的忠言。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成为忠于于人民的革命者。
    永远,你理解得不错,我有这层意思。既然大家都懂得了这层意思,那么,就都来尝尝这苦和甜吧!林老又分别在碗里倒了蜜和药,率先尝了,然后依次个个都尝了。此时,大家舔蜜,不见喜色;尝药,没有忧容。个个态度庄重,心情激动,都觉得平日自己不愿吃苦口的良药,听不进逆耳的忠言,自满情绪严重。林老的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锤,敲碎了亘在他们的心窝里的骄傲的顽石。林老也清楚地觉察到,他们喝蜜多,喝时面不显憎恶;啜药少,啜时也并不呈喜色。认识还止于径庭,远未升堂入室。他的眼光穿过窗户,望着夕阳下的远山,进一步启发他们:
    你们看,任何事物都像那远山一样,有当阳反光的正面,也有背光阴暗的反面。永远的认识,仅仅是这个问题的一个侧面。还有另一面,甚至更多的方面,我们缺乏清醒的认识。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现在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今天是端阳节,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文儿正在读《屈原列传》。文儿,你告诉我,屈原为什么要写《离骚》?
    突如其来的发问,让尚文不知所措,他眼睛骨碌了几圈,隐隐约约地记起来了。他心情十分紧张,吞吞吐吐地说:
    爹,我,我记的不够清楚,理解也不透彻,不知是不是这几句:';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四章(。dushuhun。) ; ;午宴说梦(中) 12啜药尝蜜,黎疾明辨甘苦;读史答问,尚文两度出错 2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0:27 本章(。dushuhun。)字数:3925

    不错,是这么几句。可就是这几句,告诉了我们:喜餍甘而不惯茹苦,乃人之常情。';谗谄';似蜜,即使';邪曲';';害公';,王也喜欢;诤言如药,可良药苦口,即使';方正';耿直,一心为公,也为王所不能容。操重权的王如此,你们如此,我也如此,别人何尝又不是这样。特别是那些有成就而高慢自许的人,你说他的好话,让他啜蜜,他飘飘然;你批评他,要他茹苦,他自然憎恶。你若恣意揭短,那就是挖他的祖坟,他定会怀着百倍的仇恨,进行疯狂的报复。忠言逆耳,特别是那些握重权的人,更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千方百计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忠言者,置之死地。旧社会里,人们说皇帝老子是龙,龙的项下有逆鳞,摸它就会有凶险。俗话还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屈原摸了逆鳞、捋了虎须,尽管他是贵族,曾任左徒,也曾握有重权,可还是';见疏';被';放';,';忧愁幽思';,终至怀石自沉汨罗,付出的代价不能说不惨重!自古以来,从比干被剖心,到方孝儒被支解,灭十族;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清代的文字狱,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的';文死谏';的血迹斑斑的历史昭示人们,';言者有罪,罪不可赦';。韩非子深知说难,曾搅尽脑汁,潜心研究,写出了警世惊俗的著作《说难》,可他在说秦的时候,终未免于难。也许有人说,皇帝有逆鳞,摸不得,可是,他处在边远地区,天高皇帝远,皇帝老子的鞭再长,也无法及于他。至于别的人,既不是老虎,他们的屁股又何尝摸不得。其实,他那里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个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皇帝,都可以致人于死地。还是比较清明的唐代的全盛时期,名震京师的诗人陈子昂,持才傲物,一身正气,敢怒敢言,女皇帝武则天不能奈何他,可是回到故园,却被县令段简所杀。可见,地方的小皇帝的虎须,有时比皇帝的逆鳞还厉害得多。如今,大家都在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好像这个世界全风和日丽,花团锦簇。其实,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这样的理想境界,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口头上唱着这种高调,那也只是他们冠冕堂皇的封面文章(。dushuhun。)。只要揭开封面,里面的内容就不是这样,或者不完全是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大家热热闹闹,抖尽风光,好像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你如果惹怒了大大小小的孽龙、老虎,它们就会张牙舞爪、剑拔弩张地扑向你。我们这个看似平静的世界,其实处处都有雨雪冰霜,风暴雷霆。在特定的时刻,如果不能隐彗韬光,刻意避开它们,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因此,你们一定要总结历史的惨痛教训,透过现实生活的重重迷雾,找到一条能稳稳当当的踏脚的坚实地,千万不要为假象所迷惑,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也许有人认为,年轻人暂时走错了道,迷途知返,还来得及。不过,既已迷途,就难识正路,何况还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设制陷阱,使你失足蹶蹄,根本不让你爬起来,走上正路!因此,你们每走一步,都得回头看看,认真想想,千万不能图一时痛快,逞一时英雄,而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林老侃侃而谈,大声疾呼。
    爹啊,你这样危言耸听,未免言过其实。尚文是直性子,有不同的意见,就竹筒倒豆子,全倒出来。我看历史上也有英明的君主。他们也能从谏如流,开创了光耀古今的昌明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呀!至于那些圣哲,就更不用说。
    文儿,看来你近来读史,十分勤奋,收获甚丰,记得不少的历史掌故。可惜你只像牛吃草那样,狼吞虎咽地将这些塞进胃里,还没来得及反刍,没有消化,没有吸取其中的精华。好,现在你就举个例子,来佐证你的观点。林老见文儿能大胆谈自己的读书心得,觉得他进步很快,心里也很高兴。
    爹,盛唐贞观之治,能不能算昌明盛世?唐太宗李世民,能不能算英明君主?他从谏如流,算不算做到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魏征犯颜谏主,算不算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然封建时代也曾昙花一线地出现过这种光明时代,今天人民当家做主了,这种盛事就一定能从上到下,东西南北中,遍地开花。我们又何必怕什么失足蹶蹄,效小脚女人踽踽慢行呢?初生牛犊不怕虎,尚文越说越振振有辞,锋芒毕露。
    你说的是历史事实,可见你读书是勤奋的。不过,你只读了事实的一大半。你读书像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驰骋,跑得很远,却看得不细。书角行间的微词精义,你还全然没有领悟。我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为此,给你们准备了几本书让你们读读。这里有《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你们就分别读读《魏征传》,《资治通鉴》贞观十六年、十七年的史实,再来谈自己的认识,如何?说完,林老就把书分别给了他们。
    尚文《读资治通鉴》,永远读《新唐书》,黎疾和彭芳共读《旧唐书》。他们个个神情专注,只听到一片翻书的花花声。不久,尚文神采飞扬,像个孩子找出了别人隐匿的、而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那样,情不自禁地大声嚷起来:
    找到了!找到了!大海里捞针,总算捞出来了!
    找到了?一下子就找到了?文儿,那你就念念。林老以不信任的目光望着他。而尚文则满有把握地大声读起来:
    ';贞观十七年……
    ';春,正月……
    ';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朴,命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棺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我说得不错嘛,唐太宗虚心纳下,有如天无二日,亘古无双。爹,您说对不对?
    林老听后,眼滞眉低,默然无语。停了一会儿,他才慢条斯理地说:
    文儿,我想讲个故事,不知你喜不喜欢听。前清有个乡俗,上私塾的孩子家里有喜事宴客,一定要请塾师吃饭。有个教私塾的冬烘先生,穷得吃了上餐没下餐,只盼学生家长请他吃顿饭。一天,有人送请贴来了。他急忙从装着请贴的信套里,抽出请贴一看:';八月一日';。他快乐极了,';八月一日';,不就是明天么?于是他从这天中午起,就不吃不喝,准备枵腹以待。可是到了第二天正午,还不见来接客的人影儿。他再抽出请贴一看,他傻了眼,原来昨天没把请贴全抽出来,只看到第一横,误以为是';八月一日';,其实人家请客是';八月二日';。他又只好不吃不喝,坐着等。等啊,等啊,等到第二日中午,还不见有人来。他再一次抽出请贴一看,他简直目瞪口呆了,原来他昨天又没把请贴全抽出来,只看到两横,又误以为是';八月二日';,其实是';八月三日';。有什么办法呢?头发已剃了一半,只好等着剃完。于是他又只好枵腹苦熬。苦熬啊,苦熬啊!熬得他头眼昏花,肠肚紧贴背脊,冷汗淋漓雨下,腿脚走路踩棉花。总算苦熬到头啦,接客的人终于来啦!可他也终于提不起腿啦!接客的人见他如此,以为他病啦,就说:';先生,您病啦,今天还是不去赴宴吧。';这话可把冬烘先生急坏啦。他连忙摆摆来手急急地说:';没病,没病,我没病!要是我今天不去赴宴,真正会有一场大病。我,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