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室里去了。波格列巴耶夫少校实在不明白,一个通信枢纽主任怎么能越过参谋长,而径直去见集团军司令员呢?
过了一分钟,集团军司令部里的气氛大变,工作节奏加快。紧急召集以参谋长为首的各处、各业务部门首长,到卡恰洛夫将军办公室开会。如此兴师动众,是因为接到了以五个集团军级集群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反突击的指示,卢金中将的第十六集团军接到指示的时间略微早些。#中之个指示同时发来的,还有给第二十八集团军司令员卡恰洛夫中将的命令……
从这叠电文中,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觉得,好象有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向他袭来。透过西方面军的最新战报,想起了昨天的情景。这战报已经不象在斯大林办公室,听朱可夫的战况报告那样,使他感到心明眼亮。在大卢基地区负责掩护方面军右翼的第二十二集团军,正以一部分师的兵力,竭尽全力进行防御。这个集团军几度冲出合围之后,向东北方向突击。第十六集团军由于并入了科尔汉耶夫少将指挥的步兵第一二七师,实力增强,仍未放弃从敌人手中解放斯摩棱斯克的企图,与此同时,这个集团军也和第二十集团军一样,根据总参谋部的最新指示,调整了兵力部署。
但是,自从昨天德军攻占叶尔尼亚以后,形势大为恶化,方面军司令部是否已经看到?要知道,这是德军向东直扑莫斯科的一条最便捷的跳板。
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坐在敞亮的办公室内,仔细玩味着那份电文,同时听见有人把第二十八集团军兵力部署图和行将在此间作战的地形图,忙匆匆地挂到墙上。室内一片寂静,他知道人已到齐。接着,他以清晰、浑厚的嗓音,宣读了一遍命令。这项命令规定,以预备队方面军的二十个师,组成数个集团军级军队集群。这些师应同时从东北、东和南三个方向,对斯摩棱斯克实施向心突击,并协同第十六和第二十集团军击溃敌斯摩棱斯克集团,将其击退到奥尔沙以西。与此同时,为了打击与其先遣机械化部队脱离开相当距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后方,总参谋部又投入了三个骑兵师。这三个师已在第二十一集团军地带的日洛宾市附近集结。为了这次作战,还调来了三个航空兵群,每个群的实力相当于混成航空兵师的水平……怎么说呢?这个企图非同寻常……但是,如果把这个作战意图拿来同德军可能采取的新的军事行动相比较,是否有高明之处?
当命令中提到卡恰洛夫中将的军队集群时,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略微提高了嗓门,好象不由自主,说话的音调慷慨激昂起来。但这是卡恰洛夫将军的一个小小伎俩。他注意到,命令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本营从预备队方面军抽调二十个师,组成五个集团军级集群,归铁木辛哥元帅指挥……”。当他读到这句时,室内发出一片夹杂着唉声叹气的喧声。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立刻就明白了,大家都心烦意乱,不约而同,想到同一个问题:“第二十八集团军今后该怎么办?还留在预备队方面军吗?到底归谁指挥?目前,集团军司令部怎么办,……他们这个司令部改为军队集群司令部以后,一旦“脱离”开集团军建制,他们的职级不就无形中降低了吗?
这个问题虽不十分重要,但卡恰洛夫还是不由自主,模模糊糊地想到了它,下意识地浮现在他眼前。不错,他是集团军司令员……“要顶住古德里安,卡恰洛夫同志:”他又想起了斯大林的殷切嘱托……可现在,“卡恰洛夫同志”充其量不过是个军队集群司令员,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军长……
于是,他抬高嗓门读文件,以摆脱这些杂念的纠缠,同时向部属表明态度,个人的生死荣辱不必过多计较,重要的是要完成战斗任务。
可是,他们是否理解这个道理;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抬起头来,他眯缝着眼,以严厉的目光把在场人的脸们了一逼 他捉摸不透……只是看到坐在桌旁的集团军军事委员、旅级政委科列斯尼科夫的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辉。看来,旅级政委窥到了卡恰洛夫将军的杂念!但是,科列斯尼科夫马上又蹩起眉头,脸上做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向坐在他身旁的团级政委、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捷列什金悄悄说了些什么。
卡恰洛夫的右侧,在靠近的一张桌子边,集团军参谋长叶戈洛夫少将在看地图。他一边看地图,一边盯着两个青年中尉在向墙上的大比例尺地图标出步兵第一四九、一四五师和坦克第一0四师的出发阵地。这两个人都身穿崭新的尚未揉皱的军服。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回头看看地图,虽然在罗斯拉夫尔以北清晰地画了几条弯“墙”,即各团的出发阵地标线,虽然表示他们这个集团军级集群总任务的红箭头,气势凌厉地从这些标线中冲出,越过波奇诺克,直取斯摩棱斯克,但卡恰洛夫将军不能视而不见。昨天被敌军占领的叶尔尼亚正在从东北方向虎视眈眈,坦克第一0四师到现在还在该地奋战。他又忆起了斯大林的话;“要顶住古德里安,卡恰洛夫同志!”……
第二十五章
但是,要顶住尤其是要歼灭古德里安集团,即使投入五个集团军级集群,再加上被围在斯摩棱斯克的我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在目前也是绝对办不到的。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卡恰洛夫、铁木辛哥,还是斯大林,都全无所知。他们满怀希望,一切都会象未可夫大将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所设想和计划的那样,如愿以偿。
军事首长往往象一个老练的医生用听诊器倾听病人胸间的心跳一样,来按摸战场的脉搏。一九四一年七月下旬,苏军总参谋部和德军最高统帅的参谋部,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斯摩棱斯克与维亚兹马之间,京日河、第聂伯河与沃皮河之间的广大空间,是毫不足奇的。一切都再清楚不过了,这里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交战双方的统帅部都根据各自的判断和估计,根据各自得出的结论和定下的决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德军统帅部的计划是,尽快“鲸吞”由此至苏联首都之间这段三百至五百公里的距离,攻占莫斯科,苏军领导者则不惜动用一切力量,打消希特勒匪徒的痴心妄想,将其兵力向西驱逐,并加强整个苏德战场上的防御。
我军以五个集团军级集群对斯摩棱斯克地区之敌实施反突击,为第十六和第二十集团军解围,并消除敌军突破防御,进退维亚兹马和莫斯科之虞。这个方案是近期战役战略计划的一部分,而且是斯大林本人提出来的。不过,他向铁木辛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拿出七八个编有骑兵的师,在西方面军两翼形成拳头。”铁木辛哥果然在每一翼伸出了各有三个师的“拳头”。
苏联军队大大小小的作战行动,主要由总参谋部及其中枢——作战部,其次由方面军司令部,有时甚至由集团军司令部制定计划。但是,这些计划一般要上报斯大林办公室,经过当时在莫斯科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国防委员会委员集体讨论,修订补充,最后做出决定。
那么,法西斯德国最高统帅机构是怎么做的呢?希特勒是怎么做的呢?
各个时代运筹帷幄、指挥战争的统帅都注重搜集和研究情报,以求透彻了解自己的对手,了解他的思维方式、谋略能力、学识水平,以及影响他决断过程的感情因素。
比如说,拿破仑就是这样做的:他在发动战争之初,总是首先研究敌方的统帅和敌方的指挥机构……
也许,正是有鉴于此,斯大林才灵机一动,向总参谋部主管情报工作的德罗诺夫少将提出问题的吧,斯大林问他:“希特勒的大本营是怎样工作的?有多少机构?……他们那些屠杀计划是怎么出笼的?……”
几天之后,德罗诺夫将军把一个文件夹放到了朱可夫大将的桌上。突中的文件对斯大林感兴趣的问题—一做了解答。朱可夫在去克里姆林宫送这个文件夹之前,饶有兴味地测览了一遍其中的内容。
文件夹中最上面的一份材料,是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发布的关于德国武装部队统率权的命令。命令中说:“从现在起,我亲自接管整个武装部队统率权。此前成立的军政部作战部改组为最高统帅的参谋部,原军政部作战部全部权限,直接转交我本人掌管。
“前军政部作战部部长改任最高统帅参谋长,其职衔相当于帝国部长。
“最高统帅的参谋部将同时履行军政部职责,最高统帅的参谋长则应以我的名义履行军政部部长职责……”
第二份材料讲的是元首听取作战形势报告的程序。
“这种报告始于德国进攻波兰之日,即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在总理府的老花园内举行。目前,元首大本营或设在专列上,或设在有特殊设备的建筑时那里有迅速悬挂和卸下地图、图表的工具,有许多桌子放置情报资料和苏联的新型步兵武器样品。在这种会议上,一般是在陆军参谋长报告过作战形势之后,做出重要决定和下达治示。”
“参加希特勒处报告会的,人数绝少,而且固定不变。其中有最高统帅的参谋长凯特尔元帅,武装部队作战指挥部参谋长约德尔将军,元首的四名副宫,照例还要有‘私人联络官’博登沙特将军。有时,还邀请陆军总司令部代表,以及空军的代表赴会。作报告最多的是武装部队作战指挥部参谋长约德尔。他的消息
来自三军司令部的报告。”
“如果元首大本营设在野外,那么会议室的陈设就要适合野外条件,或者另建专用的木板房。”
“除了前线形势的例行报告外,如收到三军总司令的重大报告,还要在小范围内召集专门会议。”
“每天中午在元首大本营,即‘狼穴’举行的作战会议,元首一般都在场。会议讨论的内容,是三军司令部上午送来的战报。陆军总司令部送来的报告,主要内容取自各集团军群当天发来的最新战报。只有驻芬兰、挪威和北非德军司令的报告,才直接电呈最高统帅参谋部,并抄送陆军总司令部。”
“希特勒的每天日程安排也值得注意,”材料中指出。“大约在上午十一时,约德尔在小范围内,利用各战场图,向他报告夜间收到的战报。有时他的报告要推迟,因为希特勒在白天的劳乏之后,照老习惯,夜里要和他身边的人,有时甚至只和两个速记员,边吃茶点边交谈,往往通宵达旦,熬到翌日晨四时。这就给解决军机大事带来不便,元首常常要睡一个上午,谁也不能去惊动他。”
朱可夫大将在卡恰洛夫集团军级集群开始行动的前夕,向斯大林讲述了一遍希特勒大本营的“生活方式”。斯大林对苏联 的情报侦察工作表示赞许,说:
“朱可夫同志,现在我们不妨稍微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试想,现在希特勒在干什么,我们得冷不防往他的领子里塞进一包跳蚤去……到牧羊草地上去捉些跳蚤,然后命令他们把元首给咬死。”
朱可夫实在忍不住象小孩一样哈哈大笑,说,他感到自己的脊背上也有跳蚤在捣乱了。接着说:
“我历来不相信什么灵机一动,什么来卜先知,不过,说老实话,斯大林同志,我们战前不是有过一次由铁木辛哥和梅列茨科夫导演的战役战略图上作业演习吗,在那次演习中,我们‘蓝军’一方取胜,就是因为我早就猜透了铁木辛哥和梅列茨科夫的心思。可见我们了解敌人的心理状态,确实有益。”
“那么,现在就猜猜看,希特勒在想什么?”斯大林说,他的眼中闪过忧郁的神色,那眼睛眯缝着,紧蹩着的浓眉下,令人熟悉的金色光辉消失了,“现在是你死我活的‘演习’……我们要在第聂伯河上游,一开头就让希特勒来个嘴啃泥。为此,就要全力以赴。”
德军统帅部目前尚未获悉,苏军集结的各师正准备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反突击。但是,法西斯德军近日来采取的行动,也规模巨大,远远超出了原计划,而且在其开始展开的阶段,就使苏军统帅部乱了阵脚,苏军的种种企图统成泡影。成为泡影,但又不等干希望的破灭,因为铁木辛哥元帅仍然根据他清醒的估计和现实的可能性,策划着给予敌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以有力的打击。总司令还对第十六和第二十集团军的最后突围,抱着一线希望。
德军最高统帅部深知红军在防御作战中不屈不挠,深知苏军各级司令部指挥有方,惯会扭转不利战局,深知红军各级指挥员擅长在广大战线上机动兵力兵器。于是,转而另寻出路,探索新的战役战略原则。为此目的,希特勒在森严戒备下,乘专列到达“北方”集团军群所在的苏联领土。这个集团军群的司令是莱布元帅。他的部队,照希特勒的说法,已取得了辉煌之极的胜利,而莱布本人则是最为卓越的战略家和军事思想家。正因为如此,希特勒才把他列为首先会见的人,藉以申除他心头的疑云,进而坚定他那所谓天赐神授的信念。“必须尽快攻占列宁格勒,扫清芬兰湾之敌,使俄国海军进退失据。”这位元首提出要求,“瑞典的矿石能否正常运出,在此一举。”在这里,希特勒头一次说出了从莫斯科方向抽出两个装甲集群的设想。他建议把第三装甲集群调往利匕方向,以配合进攻列宁格勒和“尽快切断莫斯科至列宁格勒之间的铁路。”第二装甲集群要调到东南方向)并且应在那里起决定性作用。
至于莫斯科的命运,则在德军最高统帅部“七月二十三日第三十三号训令的补充命令”中,“早已确定”。
该命令指出:“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南翼的局势得到改善以后,‘中央’集团军群应从其所属两个集团军中抽出相当强大的步兵兵团,用以消灭斯摩梭斯克和莫斯科之间的敌军,并以其一翼,长驱直入,继续向东,攻取莫斯科。”
至此,德军最高统帅部承认,他们的“闪击战”暂时难以奏效,于是,赶忙重新修订整个战争计划,把装甲集群调往其他方向,而向装甲集群撤离的地区,又赶忙调来新锐部队。于是就形成这样一个局面,敌第二十四摩托化军马不停蹄地由西向东,而卡恰洛夫的集群则以略快于敌军的速度由东向西,都朝着罗斯拉夫尔以北各自预定的出发地区前进。
其间,还发生了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敌军车马喧腾的长长行军纵列走到一片森林沼泽地时,卢卡托夫这一小股人马,象排进捕鼠器里似的被挤到一边。卢卡托夫无计可施,只好耐心等待机会,以便使他带着这一双套马车的白俄罗斯银行纸币,逃离敌人后方。据他观察,这用不了等多久。
第二十六章
司令部是部队的大脑。它的各个处科及其工作人员,就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和协调的机器,这台机器的每一个“零件”都熟 和履行自己的职责。这台机器属下有许多分队,它要向这些分队下达战斗任务,要向每一个散兵坑提供和传递信息,还要存储、计算和解决含有许多未知数的课题,最后协助首长形成作战意图,命令部队行动,并为部队的火器指示目标。如果司令部的各个环节工作出色,那么,不仅敌我作战地带的情况,就是左右相邻地带的情况,也能了如指掌。司令部还要管好后勤单位的工作,以便向前线提供一切必要的物资。这是多么复杂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