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都督-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龅夭健�

    正在那个仆人慌慌张张继续出去寻找的时候,金全石捂着头盔兴高采烈的跑了进来。

    看到这小子笑的和茉莉花一样,李光道就气不打一出来,都什么时候了?你竟然还有闲心笑,这是明显的没心没肺,这是明显的想让我这个上司来给你顶缸,你想得到是美,今天我一定要拉你下水,最好在我们一起掉水里的时候,我再踩你两脚。

    结果正在算计的时候,金全石却对着李光道连声道喜:“给大人道喜了,我们的春天来了。”

    给我道喜,给我道什么喜?这倒霉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东边的那一批瘟神就在那里,眼巴巴的想着自己去死,哪里还有喜事可谈?

    结果金全石却大喜的道:“我刚刚接到议政院的文书,请我们出城迎接议政院的通官朴红文大人,难道这不是大喜的事情吗?”

    议政院通官来啦?他来做什么?当时李光道没转过弯儿来,但是只呆呆的愣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头尾。

    顶缸的来了,议政院派来人给自己擦屁股善后来了。

    想明白了这件事,李光道不由得神情一阵恍惚,一阵晕旋,这几天压在肩膀上的千斤重担,突然间卸掉了,让他浑身轻松得就像散了架子一样,摇摇晃晃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那种心情,简直想哭。

    想一想这几天自己如地狱一般的生活,竟然不由悲从中来,就像一个妇人哭坟一样,拍打着地面嚎啕大哭,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斯文文雅,简直就像一个泼妇。

    院子里所有的丫鬟仆妇看到这个场景,全部悄悄的躲得远远的,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来规劝。

    金全石理解自己这个上官此时此刻的心情,当时也不由得鼻子发酸,眼泪也陪着下来了。

    但这时候他还算明白,不是哭的时候,于是就紧走几步,拉起这个李光道,一边规劝着一边提示:“通官大人要求我们去十里长亭迎接,我们赶紧去吧,要是晚了大人怪罪,你我可就吃罪不起了。”

    被这么一提醒,李光道才缓过神儿来,从地上爬起来,对着外面连声吩咐:“赶紧的赶紧的,摆开仪仗队形,迎接朝廷上官。”

    结果就在那些仆妇们开始忙乱起来的时候,金全石却一把拦住了李光道:“大人,大人,上官可是事先通知下官,他们要求我们便装潜行,不可声张。”

    李光道闻听立刻就明白过来了:“对对对,还是朝廷上官明白事情,这是不想惊动了东面的那群瘟神啊。”

    于是赶紧吩咐:“赶紧的找来一辆轿车,我和金将军悄悄出行。”

    这样的轿车家里有,不过那是给内宅妇人预备的,骄帘一放,外面就再也看不到里面的任何状况。

    现在也顾不得两个大男人在一辆乌漆抹黑的车里是一种怎么样的暧昧委屈,两个人不等着马车套好,直接就钻了进去,然后连连跺脚催促:“快,快去南门十里接官亭。”

    车夫答应一声不敢怠慢,马鞭挥动,马车就急匆匆的冲上了街道,然后一溜烟的冲出了南门,向着十里外的接官亭跑去。

    大车颠簸摇晃,里面昏暗漆黑,而且空间狭小,两个人挤在里面,偶尔互相碰撞一下,弄得是灰头土脸,但这个时候已经顾及不得这么多了,大家只要接待了这个上官,将这里的事情一股脑的推给他,那两个人的性命也就保住了,也就是万事大吉了。

    接官亭转眼就到,马车停下来,两个人跟头把式晕晕乎乎的下了车,金全石搀扶着李光道就往接官亭跑。

    进了被青布围起来的接官亭,没有看到威武的仪仗,只看到接官亭里一张矮几放在中间,一个清瘦的官员坐在那里面容冷峻的等待着二人。

    毕竟这个朝鲜实在太小,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李光道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人,这正是议政院的当红通官朴红文。

    按照品级,自己这个铁山节制使是堂下三品(朝鲜官职,三品以上分堂上堂下,说白了就是,堂上三品以上,可以面对国王,堂下的就没有这个待遇,只能有事情召见才能上堂)而这个议政院的通官,不过是五品,跟自己最少差了六级,按照规矩,这个家伙见到自己,应该站起来下跪的。

    但现在这个五品小官连屁股都没动一下,李光道也在这时候丢了上官的规矩,直接冲过去,拉住这个朴红文的手哀求:“朴大人,救命啊。”

    结果这个小官就直接抽出了手,声音冷冰冰的道:“李光道,你可知罪?”

第132章 摸清底细() 
朝鲜议政院派来的通官的官职不大,其职责就是和外邦沟通联系的,在城外十里会见节制使和镇营将,这样做就说明,议政院,国王,他们想探查一下现在毛文龙的真实状况,以便采取应对。

    三人见面,这个通官一句你可知罪,当时就将李光道的心弄的拔凉拔凉的,这已经非常明白的说明,议政院已经将一口黑锅带来了,这个通官就是要轮起来,给自己脑袋上来一下。

    李光道二话不说,也不顾自己的品级比这个家伙大,咕咚一声就跪下了,连连磕头:“下官真的不知道自己罪在哪里,还请通官大人明示啊。”

    “明示?这还要明示吗?你在王师危难时刻不予协助,不放王师进关,这个罪还不大吗?”

    侍明不恶金的大政方针,那是暗地里大家互相体会的,是不能摆上桌面的,表明上还是要继续全力跟紧大明宗主国的步调的,自己挡住毛文龙入铁山,任凭他后有追兵陷入危机之地,在明面上来说,的确说大罪。

    不过这时候说,也说无奈,因为毛文龙已经进关了,这是在找人做替罪羊。

    “但我奉来议政院的——”李光道就直接喊冤。

    当时这个通官朴洪义断喝一声:“你不要命啦?”

    就这一句话,李光道就将在嗓子眼已经绝望的心就塞回到了肚子里,然后干脆站起来,直面这个通官了。

    看来自己的怀里的这张保命符起作用了,看来自己是死不了了,黑锅,爱谁背谁背吧,反正我是不背了。

    金全石见李光道起来,自己也爬起来了,他也听明白了,这个锅我也不背。

    通官一见自己的下马威在这个官场老油条面前没起作用,也就不再拿捏,指了一下桌子的对面:“李大人,坐下说吧。”

    李光道就施施然在朴洪义的对面坐下了,金全石就站在了李光道的后面,听着这位通官的下文。在文官面前,武将是没有坐着的资格的。

    “前日得到毛文龙确切的消息,事情已经如此,议政院和国王连夜召开了会议,决定对毛文龙行安抚之策,于是就派下官来处理这事情,做为当事人的您有什么办法吗?”

    李光道就笑着道:“刚刚,我再次得到了毛文龙的文书,言辞非常激烈,大有咄咄逼人之势,下官正愁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应付,这下上面有了章程,下官执行就是了。”皮球就这么轻飘飘的踢了回去。

    在这个非常时期,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干脆什么也不说,才是正经的处理办法。

    朴洪义见怎么的也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只能长叹一声,态度就再变一下,然后小心的询问:“那么李大人,你认为毛文龙的战斗力怎么样呢?”

    这是处理事情的关键,自己来的时候,议政院给出了两个方案,要求自己随时见机行事,最终目的一个,那就是将这个瘟神送走,否则的话,万一后金以追击毛文龙为借口继续南下,攻破铁山,那就是北方粮仓宣川了,而一旦大金到了宣川之后赖着不走,就会让朝鲜的北半部几乎失去,所以,这件事情非常严重,处理起来也一定要非常谨慎。

    提起毛文龙的战斗力,李光道立刻张嘴要说,结果这个通官立刻加了一句:“李大人,事关国家安危,你一定要据实说,否则由于你的错误汇报,造成议政院和国王的错误判断,到时候即便是你有老天爷的护身符,也绝对不能让你幸免。”

    “下官这次也知道事关严重,绝不敢胡言乱语,我一定会据实禀报的。”李光道郑重的说道,然后和金全石对望了一眼,略一沉吟之后,谨慎的回报:“毛文龙手下之兵,是我从没有见过的,大明最强悍的队伍。”

    看到朴洪义皱眉不语。这时候懂得兵的金全石接口道:“要说毛文龙的队伍如何的精锐却也说不上,和内地大明军队相比,没有铠甲刀枪,没有后勤辎重,一个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要说士兵都是勉强。”

    朴洪义很是赞同这个评语,因为即便他坐镇后方,也能想象被大明朝丢到辽东敌后的毛文龙的窘迫。

    “但这支队伍,却绝对可以用强悍来说明,因为,每一个士兵都有必死之心,敢战之气,有着一个复仇杀敌的目标。”然后金全石的脸上就不由得露出羡慕的神色:“一支队伍,有了上面这三个条件,即便粮饷缺乏,装备简陋,但也完全可以称之为强悍之军,精锐之师了。”

    朴洪义点点头:“那么你认为,在象关一战,毛文龙倒底死伤多少才让阿敏撤军?”

    金全石就肯定的道:“据末将所知,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派出2000人占据了我们的象关,这是我在向逃回来的象关守军反复询问之后得到的数字,绝对错不了,当时,他们就这2000人,然后就在第三天的时候,我在城头上观看,他们又派出一千人马北上增援,如此,凭借着低矮的关城还有我们遗弃的一些装备,就在象关,挡住了阿敏七千镶蓝旗的主力,一万汉人组成的奴才军四天。”

    这样的结局,不得不让朴洪义倒吸了一口冷气。三千人马,就阻挡住了阿敏大军于象关四天,逼迫一向骄傲自负的阿敏不得不回军,这绝对是一个奇迹。也通过这场战斗,可以评估出毛文龙的战斗力是如何强悍了。

    顿了一下,朴洪义谨慎的问道:“现在毛文龙的手下还有多少军队?”

    金全石就默算了一下:“有真正的战斗兵员,八千,老弱妇孺五千。”

    这样的数字,让朴洪义很是疑惑:“毛文龙不是一项兵民不分吗?”

    李光道接口道:“原先的确如此,据我所知,在镇江的时候,毛文龙一共收拢了辽东难民4万,于是他曾经向大明的巡抚王化贞禀报,说是他有兵4万,请求王化贞拨付他4万人马的钱粮。”

    朴洪义就讥讽的笑着道:“这件事情我知道,当时山东的回复是,以民充数,大言不惭,拒绝了他的请求。”

    虚报人数,这在大明的军队里是司空见惯的,但像毛文龙这样,带着200人进入辽东,不过是半年时间,就发展成4万大军,能站住脚就已经让人无法接受了。结果这个气泡吹得大了,不但给上司留下了善于谎报军功的恶名,变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其影响非常恶劣。

    不过毛文龙这个人就是爱吹大气,这也算是他咎由自取。

    李光道继续道:“但据说,在林畔一战,毛文龙性情大变,不但没有将那些老弱百姓驱赶上战场,反倒将百姓组成一个老营,将它们放在了后面,这才让那些士兵认同了他为身后百姓死战不退的口号,取得了林畔大捷。所以,现在在咱们铁山城里,他的队伍就分作两个部分,一个是百姓的老营,一个是真正的战兵,这才有了刚刚金将军说的数字。”

    朴洪义点头:“看来毛文龙取胜还是有些道理的,倒不是一个莽汉。”然后话题一转:“他经过了这一番连续的战斗,丢掉了辽东根基,他是否有回到山东去的想法?”这非常关键,一定要问个仔细,以此才能让议政院做一个最明智的决定。

    李光道和金全石互相看了一眼之后,面对朴洪义一起摇头:“毛文龙不但没有退回大明的想法,而且还正式的提出,鼓励士兵们努力训练,准备反攻辽东。”

    “这是不是欲盖弥彰?”

    “不是,绝对不行,因为我从士兵们的情绪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不准备回山东大明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毛文龙的手下全是辽东人,正所谓故土难离,如果毛文龙要是回到山东,估计也只能是他那原先过来的百多个手下,其他的人是绝对不会跟他走的,如果就他这几个人回去,那他毛文龙就废了,以毛文龙现在的心机来看,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一个武将,手下没有兵,在大明那就是狗屁不如,在京城里,二三品的武将赋闲在家,混的快沿街乞讨的也是大有人在的,而现在毛文龙手下有兵有将,在这里可以一手遮天,也就绝对不会蠢到这个地步。

    该了解的都已经了解了,其他的一些琐事也就没有必要再说,于是朴洪义沉思了一会道:“你们二位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我这次来也只是为了掌握着第一手情报,并不想直接面对毛文龙,所以我这就回去,向国王和议政院禀报情况,请国王和议政院定夺。”说完了,就站起身,冲着两个人略微的拱拱手,转身就要走。

    李光道可急了,一把拉住天使:“那我等该怎么办呢?”现在问明白,否则又一口锅会飞过来的。

    朴洪义摔开李光道的手,略一沉思,还是交代道:“不要慢待,等待消息。”然后就扬长而去,简直是个烫手的山芋,直接丢给了这两个倒霉蛋儿。

第133章 过年最大() 
年三十儿的会议结束了,该安排的都安排了,将领们的工作也做通了,于是毛文龙决定,到军营里去,到百姓中间去,给大家拜个早年,也安抚一下刚刚稳定的军心民心,这可是众将的基础,懈怠不得啊。

    带着两个小的,一面往外走,一面吩咐着张盘:“过年了,这是咱们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一定想方设法让将士和百姓吃出一个年的样子,以此来让百姓和将士安心。”

    在中国,吃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同时,吃也能体现一切的关怀,这很重要。

    张盘领命:“我准备下午的时候,将库里剩余的马肉再付出一半,保证大家吃饱吃好。”这已经是毛文龙集团所能做的一切了。

    现在还没有一个根基,因为没有根基,所有的一切来源也就如无根之萍,根本没有保障,好在现在还是冬天,那些在林畔缴获的马肉还冻的住不至于腐烂,这才有现在比至于揭不开锅的局面。

    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啊,现在的马肉已经不多了,下一步,一定要为一万五千多张嘴操心了。

    但这是中国人最大的节令,一定要舍得啊。

    毛文龙点点头:“光有马肉还不行,以前蔬菜和粮食也要分发一些。”

    这样的提议,那张盘一咧嘴,马肉是现成的,还有一些,但是粮食和蔬菜,自己手中真的没有,如果要是必须分发的话,那就要动用那些不多的储存资金,那可是最后的根底,如果花光了,以后有个措手不及,可就难办了。

    看出了张盘这个公库总管的为难,毛文龙就道:“既然已经有义商捐了我们一船布匹,就按照你们说的,给将士们做一身像样的军装,然后将剩余的,也分发给百姓,别的人可以不说,但给孩子们做一件体面的新衣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必在这上再花一分钱了,所以,就拿一部分钱出来,到集市上去购买些粮食还有蔬菜,让大家吃一顿真真正正的年夜饭。”说这话的时候,毛文龙特意将购买两个字说的很重。

    现在是非常时期,虽然直接对朝鲜那是喊打喊杀,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