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都督-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20章 军功太大了() 
咳嗽一声的毛文龙,面对着兴奋不已的众将士,心中还有不忍,自己现在心中所想的想法要是说出来,真的是怕打击了大家的兴志,但是没有办法,前路漫漫,还需要稳步前行。

    “这一次,我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在座所有将士拼命厮杀的结果,我在这里代表我自己,代表大明朝廷,向诸位表示感谢。”这是大会的主题,士气可以鼓舞,但不可以泄,这是原则问题。

    如果不能肯定下面将士的努力付出,将来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所有的将士都一起站起来,冲着毛文龙真心诚意的拱手:“全赖大帅指挥有方身先士卒,才取得了这场辉煌的胜利。”

    功出上位,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这也不是违心之言,这次从弥川堡惨败开始,到在林畔扭转局面,的确是这位大家的当家人,大家的大帅指挥有方,这一点是没有人能够抹杀的。

    毛文龙就挥挥手,止住了大家继续的恭维,面色凝重的说道:“先不说原先我们斩杀的奴酋,就在象关前,据探子回报,建奴最少遗汉军不下四千,建奴不下五千,这样的胜利,纵观整个大明对后金的战争,绝对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大家的功劳,我也绝对不会贪墨了,大家的功绩。”

    毛仲明等参与了象关战役的将领,听到这样的成绩,却没有一个人欢欣鼓舞,因为他们知道他所付出的代价,先前的2000兄弟,后面的一千援军,能够退回来的不足一百,这样的战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

    “但是今天我开这个会议,却不是给诸位表功,因为论功行赏,那是朝廷的事情,我没有这个权利,所以这一次,我准备和大家好好的探讨探讨善后的问题。”

    所有的人就开始面色凝重起来,眼睛随着在大堂里慢慢踱步转动的毛文龙,全神贯注的听着准备的下一个话题。

    “就在刚刚,朝鲜的李大人来找了我,向我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在我们欢欣鼓舞的阵斩安费扬古的事情,对于这个捅破天的大功,大家不要太过欢喜,因为李大人给我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然后冲着坐在一边的李光道平和的点点头。

    李光到这时候也已经将所有的事情抛在脑后,准备实实在在的参加这一场会议,见到大明的毛帅冲自己点头,也只是微微欠一下身子,表示该有的礼貌,然后继续听他怎么说。

    “在我慢慢的思考,慢慢的想来之后,我发现,如果将这几次战斗所有的战果,上报给朝廷的时候,我们的功劳已经太大了。”

    在这个严肃的会议上,能有发言权的就是那个苏其民,即便是他一向老成稳重,面对如此巨大的军功,也是欢欣鼓舞,这时候听到毛文龙的话里有话,就小心的询问道:“毛帅的意思是什么?”

    毛文龙就背着手,低着头在地上继续的一面踱步一面说:“纵观整个大明面对后金,每一场战争,结果都是以惨败结束,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虚报军功,也不是过是三五个斩首,就这三五个斩首,已经可以震动天下了,而这次我们实实在在获得的斩首是多少呢?”毛文龙就开始掰着指头算“在林畔之前,我不知道也忘记了,当然,即便是有了斩首缴获,但我们也没有拿到实实在在的人头,这在我们考察严格的大明规矩里,这是不算数的。”

    所有的人都点头赞同,虽然脸上出现了惋惜,但也不得不认同这个事实。

    现在的大明王朝,在军功上,还没有达到崇祯五年后的那种烂,现在每一次战争的斩首,都是要切实查验的,而这个查验不是上下级之间的,而是皇帝亲自派来锦衣卫,那是黄帝的嫡系亲军,即便是在他们查验的时候,还要东厂来看着,那是皇家的奴才。

    如此严格的程序,不是每一个人能够凭着脑袋来禀报军功的。在内地剿匪上,地方的军队可能有一些杀良冒功,但是在面对后金建奴上,确实做不到,因为有经验的人从面相长相上看,就知道汉人和女真的区别。更主要的是女真人的那个标志性的金钱鼠尾,就那一个老鼠尾巴,并不是说你随时可以剃头就做出来的,那是几年几十年,不断的剃发最终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印记,朝廷有经验的人就凭这一点,就将许多杀良冒功的事情分辨出来。

    在万历朝廷的时候,有许多官员将领就因为这件事情而倒台,在现在大明的队伍里,在对待建奴的军功上是没有人敢再用杀良冒功的办法,来获取那每个人头五两银子的实实在在的赏赐。

    之所以朝廷如此严谨,也正因为这五两银子不是户部出的,而是一项以贪财吝啬出名的大明皇帝内帑出的,我绝对不克扣你,这已经非常良心了,但你绝对别想瞒着我。这就是规矩。

    “在林畔之战,我们先完整建制的歼灭了一个八旗的牛录,将他的300整编建制,全部的消灭干净。”

    板下了三个手指头,毛文龙就继续计算:“然后利用敌人的焦躁之心,又歼灭了500个汉军,当然,这些汉军的人头,在朝廷里可能算数,也可能不算数,我们就当它不算数。”

    所有的人都发出了一声可惜的叹息,按照上面大明的规矩,金钱鼠尾才算人头,汉人刚剃发的,那是不算的,但也可以勉强算作汉奸,不过会被许多人诟病的,谁知道你是杀良冒功还是真的?反正在这个年代,辽东的汉人就是被杀来杀去。

    女真人再杀过来,杀他们是因为他们需要震慑汉人的反抗。

    大明军队再杀过来杀他们,是因为认为他们没有忠心。

    如此杀来杀去,最苦的还是这辽中的百姓。百姓是弱者,他们面对对方的屠刀,除了跪倒哀求以外,还有什么呢?

    故国的军队不是保护自己,而是丢弃自己逃跑。强盗来了,需要抢掠自己,面对屠刀,自己只能忍辱偷生。

    但是各国的军队偶尔过来,却又以这样的借口,继续屠杀自己,这就是小民的悲哀。

    悲哀到连他们的脑袋都不值钱了,都被双方不计算在战果之内了。

    “接着林畔前的那场惨烈厮杀,我们又歼灭了敌人至少600,那是真女真,我们至少看见了500多个完整的脑袋,这是不能被人否定的。”

    那一场的战斗,虽然双方都死伤惨重,但是对于大明军队来说,收获的远远大于,付出,这和生命的数量对比无关。

    “半路埋伏,我们最少又杀伤了敌人,1500。当然,这是没有人头考证。”然后毛文龙就哈哈一笑,故意的轻松一下气氛:“那时候我只顾着跑路了,哪里还想带那累赘?也是耽搁了兄弟们的战功。”

    所有的人都善意的理解的笑了。

第121章 大功不能要() 
掰着手指头算计了斩获的数目,正在大家欢欣鼓舞的时候,毛文龙却突然间面色一整,“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我们这一次的斩首太多了,也正因为太多了,却打了许多大明当朝那些高官文武的脸,”然后不得不再次道:“打了两代皇帝的脸,确切的说是三代皇帝的脸。”

    所有的将士立刻都闭口不言了,因为只要有一点人情世故常识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这的确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

    自己这些人这一次表现得太过突出了,突出到已经打了所有人的脸,主要是,打了上面的脸。

    两代皇帝的脸且不说,对后金作战,督抚上吊也好,抹脖子也好前前后后就死了四个,总兵就有九个,那是怎么样的损失?当然,那都是过去,但就比如说还在其位的熊廷弼,就比如说王化贞,这两个大佬在一个经略辽东,一个巡抚辽东的这些年,所耗费国家的钱粮无数,但每一战都是损兵折将,没有一点斩获。而自己这些人,没有得到朝廷一文钱的补助,一粒粮食的补给,一把刀枪的补充,却突然间获取了如此大的战功,且不说别人,就是这两个人会怎么看自己这些人呢?

    官场就是这样,上位者可以尸位素餐,可以不作为,但是绝对不允许下面的人的成绩超过自己,一旦有这样现象发生,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将这个太过突出的下属直接掐死。

    在座的所有人,几乎都从大明官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这样的潜规则没有人不知道,尤其是那个苏其民,刚刚还兴奋无比,这次被毛文龙如此一说,后背不由得冷汗连连。

    “我们的功劳太大了,当初在林畔的时候,我们展望未来,我给大家算几个我们这次斩获大家应该获得的军功奖赏,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赏无可赏,升无可升,如果再加上后来我们这样的战功,等待着我们是什么?”

    不必说了,大家都已经明白了,等待的就是解甲归田,但是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还有就是那些上位者,给你捏造一个莫须有的名称,然后赏赐你一个白绫或者是一壶毒酒。

    你还不要以为你是怎么样的人物,纵观古今历史,所有能得到善终的功高能臣,哪一个逃脱了这样的命运?

    这是大汉民族的悲哀,但是反过来想,又何尝不是大汉民族长治久安的办法手段?

    这时候所有兴奋的武将们已经一起闭口不言,刚刚那种兴奋的心情,已经慢慢的坠入了冰窖。

    “如果。”毛文龙不去看大家的脸色,但也已经感觉了大家的心情,这是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否则的话一阵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还需要自己去完成,那将是烦不胜烦的事情。

    切身体会,这才是最根本的思想工作结局。

    “如果我们再次将这个安费扬古,大金朝的理政五大臣之一战死的功劳再做实了,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样的结果?”

    所有的人都不回答,但所有的眼睛里全部是悲哀加上无奈。

    “那我给大家算一算。”毛文龙就一边踱步,一边叹口气:“如果我们认了这个军功,第一个结果就是朝廷不可能信这个事情,即便是皇帝信了,下面的文武大员也不会信,因为这关乎他们的脸面,关乎到许许多多人的利益,如此一来,我们便得罪了所有的文官武将。”

    大堂里变得鸦雀无声,一股霉烂的味道,就开始在这大堂里弥漫。

    “第二一个,如果我们宣扬了这场军功,就会如这位李大人所说,将刺激皇太极同样是为了面子和我们拼命,因为他不得不和我们拼命,这对于后金来说,士气是绝对不能遭受打击的,他们必须要找回场子。”

    这一点,李光道为毛文龙能理解自己的心思,感觉到非常的感激,从而重重地点头。

    “如此一来,后金建奴毕竟要为了颜面,为了士气,不惜和我们破釜沉舟,来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然后毛文龙就站住了脚步,看了一下满堂的将士:“后金建奴无往而不利,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我们的威风,而在实力上对比来看,我们以这些真正的乌合之众,去面对整个后金精锐的决死反扑,我们的结果是什么呢?”

    打住了话头,扫视了所有的将士,没有人回答他。

    “以我们这些乌合之众,而且还是借住在别人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兵员补充,没有群众基础,却面对一个刚刚兴起的强盗集团,我们的结果只有两个。”

    所有的人的目光又看向了毛文龙,结果有两个,这是很让人出乎意料之外,毕竟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第一个就是我们在这里死战,结果便是我们彻底的被敌人歼灭,我们满腔报国的雄心,就此化作一腔空想。”

    放下一个指头,毛文龙给大家指出了第二个结果:“那就是我们浮海西归。”

    这个结局一出,不但是所有将士面有不甘,李光道更是冷汗淋漓。

    “但是诸位想过没有,只要我们西归,留给我们的路子也只有两条,一个是没有当初朝廷交给我们的任务解甲归田,我们所有的仇恨,就再也没有报的机会。而第二条路,那就是那些,看着我们不顺眼的官员们,给我们安一个怯敌畏战的名头,将我们一个个砍下脑袋。”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们为这个老大帝国征战,却不能死在对敌人的拼杀里,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诸位认为我们值得吗?”

    这个答案不需要任何人回答,所有的人都能够权衡这里的利弊。

    “壮志难酬,冤屈而死,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毛文龙郑重的站在地中间,目光坚定的看着每一个属下,说了这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我们想要完成我们为家乡父老复仇的决心,我们想继续为这个老大帝国付出我们的忠诚,前提就是,我们必须活下来,否则一切全是空谈。”

    用这样让人沮丧的话,结束了自己的谈话,然后就孤单单的站在那地中间,等待着所有人的决断。

    好久好久之后,首先站起来的还是苏其民,因为他的背景在,他所表达的能代表许多人。

    “毛帅深谋远虑,我等实在不及,一切但听毛帅安排。”

    所有的将士一起站起来,冲着毛文龙拱手:“一切但听毛帅安排。”

    毛文龙就轻松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又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我决定,现在就对外公布,建奴撤退,是因为他们的主帅之一的安费扬古,病死在军前。”

第122章 再回象关() 
对于阿敏的所谓追击,毛文龙还是保持了谨慎,尤其这个铁山,如果自己只留下一群老弱妇孺,一旦这些朝鲜人变了脸,那么自己将无立锥之地。这样的教训,在这个时代自己不知道,但在后世确实有,而且刻骨铭心的感受。想当年,如果志愿军不是撤出朝鲜,那么还有朝鲜的各种小叛逆吗?还有现在的朝鲜带枪投降美国吗?后事之师,前车之鉴这么说绝对没错,教训必须吸取。

    于是,毛文龙本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安排,将现在手中的战兵分作两部分,自己带着四千人马,采取谨慎的跟随态度,慢慢的向北方鸭绿江推进,名义上叫收复土地,实际上是在试探虚实,同时也将自己那曾经的缴获收拢回来。

    虽然自己已经决定放弃阵斩安费扬古这个让人难以置信和后患无穷的军功,但是斩杀近千建奴的军功还是要的,否则对自己的将士将一个绝大的打击,同时,如果没有一批军功报上去,也会让朝廷认为自己这些人是一群可有可无的废物。到时候就会有人提出来,将自己撤回到大明本土。

    在这里,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毛文龙都有一种深刻的认识。要想为这个大汉民族做点什么,在这里,在未来的皮岛,才是能够让自己独立发展的好地方。也只有站在这里,能彻底的牵制住后金对明朝肆无忌惮的进攻,而一旦撤回大明本土,等待自己的,早晚就是被推上前线,成为一个被背叛的炮灰。

    其实,大明的命运的转变虽然是多个原因造成的,但真正转折点是从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时开始的。

    毛文龙没了,东江镇瓦解了,后金再无后顾之忧了,不说袁崇焕是大坏蛋还是大英雄,是不是通敌,最少在后金没了后顾之忧之后,皇太极可以毫无顾忌的挥军进行了第一次进犯京畿。

    而正是这次进犯京畿造成了三大恶果,第一个是皇太极和他的强盗集团真实的感受到了大明的虚弱,完全就是不堪一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