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实在没想到孙承宗会这么说,会向自己请罪,准备向朝廷自请有罪。这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啊。
信王这一刻哈哈一笑:“将帅之间应该多沟通,但现在误会应该没了,毛帅,解除戒备吧。”
尴尬就这样揭开了,毛文龙一声令下,一万大军转眼之间便回归正常,这样的动作速度,也不得不让孙承宗感叹,东江镇复辽军所以能和建奴叫板,真的是有他的资本啊,关宁军,不如也。”
毛文龙这时候不依不饶的盯着孙承宗严肃的问道:“孙师傅,建奴突袭京畿,您事先知道不知道?”
孙承宗就郑重回答:“我带大军赶赴宁远准备阅兵,面对辽河东岸的建奴,我也加紧防备,不断的派出刺探探查动静,以免在我阅兵时候他们出来捣乱。结果回报都是一切如常,并没有获得建奴有窥视之动静,然而却没想到,他们竟然绕道蒙古,蒙古朵彦部,真真可恶。”
毛文龙就冷笑道:“蒙古人不可恶,可恶的是那些刺探的人,辽东多大个地方,屁大的地方,几万大军调度,还是两白旗主力的调度,难道竟然没有一点风吹草动?这绝无可能,如果是这样,那是不是有人刻意隐瞒刺探结果?”
被这么一说,孙承宗不由得低声沉吟不语,毛文龙怀疑的不是没有道理,这么大的军事调度,自己还刻意针对他们进行刺探,结果竟然毫无征兆消息,这绝无可能,唯一的解释,正如毛文龙所说,那就是有人刻意的隐瞒,为什么隐瞒?还不是放任建奴主力绕道东去,希望自己的面前的压力减小?
想到这里,心中不由得一颤。
但看了一眼咄咄逼人的毛文龙,最终只能痛苦的道:“老夫整日奔忙,可能是将这些事情忽略了,我将上折子自请自罪。”
既然孙承宗将这事情揽在了自己身上,毛文龙就无话可说了,不过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孙承宗不会再无原则的信任那个袁崇焕了,他们之间的裂痕就因为自己一句话就出现了,希望从此之后,孙承宗能好好的看住那个为功绩而肆意妄为,专好投机的家伙。
带着这样阴暗的心理,毛文龙然后就退一步,闭上了嘴。
孙承宗也放下这个话题,征求了信王继续阅兵的意见之后,和毛文龙交接了信王的护卫,收回了自己两千信王随扈,于是两人分道扬镳,如果这时候毛文龙依旧派两千复辽军跟随,那就真的是明目张胆的不信任孙承宗了,那后果绝对是严重的,会得罪上到皇帝,下到整个关宁,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为人要知进退,忠心表完了,那就没有必要再过,再过了就适得其反了。
信王带着小胖子在孙承宗的护卫下,继续前线阅兵,毛文龙带着大队兵分两路,一路由赶来的陈忠带着毛仲明带领水师,拿着信王的手谕去天津接防,一路自己亲自带领一万五千援军,其中两千从火器营调来的二人抬抢手赶奔遵化。
第598章 愣头青马维忠()
就在毛文龙赶赴遵化的时候,皇太极先一步赶到了,但他并没有如意的快速退去,因为前面竟然又出现了一个不怕死的堵住了他的退路,要想过去,必须和这个不怕死的战一场。
长城口被占,遵化被围,当时蓟镇总兵王威,躲在三屯营不敢轻举妄动,遵化周围官军将佐本着鸵鸟精神龟缩不出,就等着建奴归去,然后大家就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大家继续过太平日子。
但这时候,却跳出来一个不相干的人,这个人就是大明顺天府治下蓟州巡抚马维忠。
马维忠,明万历四十六年进士及第,年不过二十八。是大明难得的后起之秀,被当地称为神童,深得叶向高首辅看重一路提拔。
进士之后放蓟州下属一县做个县令,而后不负叶向高厚望,以连年政绩卓越考评而步步高升,就在今年的三月以五品而升任蓟州巡抚,管辖蓟州军政,如果在四十岁以前能当上蓟州知府四品的这道坎,绝对有望登台入阁,真的是前途无可限量。
其实,现在他的这个巡抚在大明算是最低等级的了,不过是一个临时差遣,为着整顿一下延边军政卫所吏治。
本来这是一个清闲的再也不能清闲的官,就是镀金一下,然后调到京师去。
但这个家伙真的敢做事,也是年轻气盛,一上来,就弄得蓟州卫所和各县文武鸡飞狗跳。他上书皇帝并恩师叶向高,言自己上任一始,走马边关,见长城沿线军备费驰,将士饥馑以不可用,已经没有了抵抗蒙古侵扰的能力,使得每每蒙古从长城缺口进入内地抢掠,虽然没有出现山陕让蒙古打到延绥的恶劣战况,但也相去不远,自己管不了九边军镇,却希望能获得朝廷一点钱粮,整顿已经彻底费掉的蓟州直辖卫所以应完全。
当时蓟州驻扎十卫,但只有一个镇塑卫的四个千户所归他管辖,其他都编制在九边,那么,马维忠就准备拿这四个卫所练手了。
这个提议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有的延边巡抚上任都这么说,你也就是说说,朝廷也就是听听罢了,哪里有钱粮给你瞎闹?
但正所谓朝廷有人好做官,叶向高对这个门生非常欣赏,认为他说的对,这可是京畿门户,还是把握一下为好,整顿下卫所也是应当,于是就答应了马维忠的请求,多少拨付了一批钱粮,本着让你折腾折腾看看,折腾不好,好吧,那卫所都那个样子了,还能怎么再坏下去?万一折腾好了呢?不是又给这小家伙加了分不是。
结果钱粮到手,马维忠立刻大刀阔斧的对蓟州所辖的四个千户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只是半年时间,补足千户所缺额,发放了刀枪,而且直接划出一片荒地,命令卫所士兵屯垦,让卫所有了后劲补给,而且在屯垦中对将士施行了操练,最起码,在开荒种地的时候把身子骨打熬出来了。
就在今年秋天的时候,他所管辖的四个千户所竟然收获粮谷五万石,豆麦无算。这不但让四千足额的卫所将士看到了希望,士气为之大振,而且报到朝廷,内阁诸位皆认为其能。因此准备在今年年底京查之后,直接提调进兵部,做一个司官,虽然品级没变,但在京内和在外,那就是截然不同的地位了。
本来马维忠顺风顺水的准备进京为官,结果却出现了皇太极突袭信王的事情,建奴兵围遵化,让遵化城里的知府巡抚总兵一个个不敢出城半步,周边的官府严密的封锁消息,希望这不过是蒙古人太过深入的打草谷,大家就让他打是了,等他们打足了,也就退了,天下也就在次太平。
结果还是有逃难的百姓将这个消息传到了马维忠的耳朵里,当时根本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遵化战事,让马维忠勃然大怒。据回报,不过是区区2000蒙古鞑子,就让遵化周边以及城内的明军不敢乱动,这岂不堕了大明的威风?当时马维忠年轻气盛,跳脚大骂一番之后,最终决定:2000蒙古鞑子的乌合之众,就敢深入到大明的内部,这样不给他一个教训,让他们吃惯了这口,那还了得,你们不打我帮你打,我用4000人马,对阵2000乌合之众,坚决要将他们留在这里。
于是马维忠立刻将四个千户所聚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现在马维忠给四个卫所的将士找到了生路,当然人脉忒高,他的决断一出,大家当然无条件响应,于是合兵4000,自己亲自领队督军,在没有朝廷调兵的命令下,擅自带队杀向了遵化。
正所谓春风得意,他可不怕什么弹劾,因为他的后台就是叶向高,自己是给他长脸,这点小娄子,自己即便是捅出来,恩师也绝对会替自己摆平。
结果气势汹汹的杀过来,双方一照面,马维忠立刻感觉到事情不对了,这可不是他了解的蒙古的那种乌合之众,这是一群真正的强悍无敌的铁骑,在死打硬拼了一场,伤敌二百,自己损失一千之后,他总算是明白了,自己面对的竟然是建州女真,而在当地收集到的消息说,不是单单这两千女真,就在不久前,大队女真已经南下了。
当得到这样的结果之后,马维忠的冷汗就下来了,他立刻意识到自己莽撞了,局势是危险的,事态是严重的,因为他知道,朝廷已经下了邸报,信王要去军前代皇上阅兵,那么这股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建州女真人,他们的目标绝对就是信王。
这样的判断一出,马维忠已经不是冒冷汗了,而是魂都吓掉了。于是立刻将自己的判断,写成公文,用驿站600里加急,送往京师,请恩师决断。
但就在他的公文刚刚发出的时候,800里加急从蓟州追了过来,皇上内阁调派援军去丰润的命令经过蓟州知府转达到了,这更证明了他的想法。
皇上和内阁以及兵部的命令是让他紧急赶向丰润战场,参加解救信王的战斗。结果马维忠掐指一算,自己这里离着丰润足足有500里路,自己的3000左右步兵,赶到战场上去,最少要十天。十天,热狗都凉了。
而只要自己一动,身后的一千多女真就会尾随而下,在行军中,自己两条腿面对追击的四条腿,怎么也跑不过的,而在行军中和建奴的骑兵对阵,那自己连丰润都看不到就一定被建奴歼灭,那自己死的就太冤枉了。
而建奴突袭进来,绝对不会攻城略地不走,要走,他们一定还是要走这里,因为东有山海关,西有京畿京营,南是大海,他不走这里走哪里?
于是马维忠再次擅自更改将令:“既然我赶到战场上没有屁用,我也绝对不让建奴轻松好过,我就凭借在这遵化和喜峰口之间险要的地形打一场阻击战,虽然自己可能面对强悍的不能对阵的建奴会战死在这里,但总比什么也不做要强。
于是马维忠立刻决定,大军退向遵化北部通向喜峰口的要道半壁山设防,要凭借自己一己之力,将建奴堵住,等待后续援军,然后将这股建奴歼灭在这里。
第599章 不对等的战斗()
半壁山,地如其名,两面悬崖峭壁,就好像被天神大斧一劈两半,飞鸟难过,中间一道奔腾的河流,沿河一条蜿蜒曲折的官道,南连河北平原,北进万千大山通向长城关口,只要利用好地形,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急匆匆赶到这里的时候,马维忠根本来不及半点喘息,立刻指挥手下人马修筑工事,准备在这里和建奴决一死战。
马维忠整顿卫所的时候,因为给了将士们足够的利益和希望,他的威望在这些将士中那正是如日中天,所有的将士都以他马首是瞻,虽然经过前面的那一场惨败,但马维忠的人格魅力抵消了沮丧的军心,正所谓只有怕死的官,没有怕死的兵,只要他说怎么办,那四个千户就唯命是从,所以进度非常快。
而就在紧急修筑工事的时候,马维忠也不知道战斗将持续多久,为了做到有备无患,他派出了一股500人的队伍,一面通知半壁山前面村镇的百姓,这里即将有一场大战,让大家赶紧逃避,一面拿出官府惯用的手段,征集民夫粮食,一时间虽然弄的是天怒人怨,但还是征集了八百民夫,足够半月的粮草。
看着用巨石垒起的,渐渐形成的简陋堡寨,马维忠站在最高处,对着南面的大平原咬牙切齿的道:“建奴,你们既然敢轻骑突袭京畿,那要想轻松回去,那你得等。”
马维忠突然北撤,留守围困遵化的正白旗的甲勒额真当时就感觉到事情不妙。
他带着2000人马,正悠闲的围困遵化,为自己的大军保留后路,结果就突然间莫名其妙的杀过来一股明军,战斗力还算强悍,结果双方只是打了一仗,这家伙就突然撤退了。
撤退了,他也不想追击,但是让他改变主意的是,这伙儿突然从西面冒出来的明军,撤退的方向却是向北,这个甲勒额真立刻就想明白了,这是要断自己的后路啊。
这还了得?于是当机立断,抽调五百将士,自己亲自带领,追着这个明军就到了半壁山,结果这一看,敌人的堡寨防御工事已经快要成型,一旦成型,就等于堵住了整个大路,于是,这个额真二话不说,立刻组织人马对还没完工的堡寨就发动了进攻。一场突围和阻击的战斗,就在这里打响了。
汉人善于守卫,只要有决死之心,不主动弃城逃跑,基本游牧民族是不能攻取汉人城池的。
但这里也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双方兵力的对比,还是将士的对比,城墙要塞的坚固程度等等。
现在,马维忠的兵力对比是占据优势的,但将士的身体素质却不如建奴,作战坚决上,不如建奴,作战经验上不如建奴,城墙?不过是刚刚磊起来一半的一道石墙,只要敌人站在战马上,就能够的道顶部,而敌人的骑射准头工夫,那根本就不是这些刚刚整顿的卫所兵能比的。现在大家比的就是双方的决心。
因此,大战一开,以三千将士对建奴五百,战斗竟然直接进入了惨烈的白热化。
五百建奴骑着战马,呼啸着冲了过来,在距离石墙半箭之地,就放出了他们的羽箭,呼啸而来的羽箭立刻压制住了石墙上的卫所明军,一时间奇准的羽箭杀的石墙上的明军惨叫一片。当场就放翻了两百多。
然后如此轮番射击,直接压的石墙上的明军抬不起头来。
直到建奴手臂酸软,箭雨才停,但真正的冲击却立刻展开,一波波的建奴骑在马上,冲到了石墙下面,跃上马鞍,隔着一段石墙,向明军施行疯狂的砍杀,但这样真正的白刃肉搏建奴却吃亏了,明军人多,呼喊一声,拿起扎枪大刀五六个招呼一个,建奴却成了被动挨打。
正在对战之时,突然一处有人大呼:“建奴上墙啦。”
马维忠扭头看去,却是几个建奴已经跃上石墙,正挥舞着弯刀和自己的属下鏖战,在对等的状况下,建奴的凶悍再次展现出来,不过是跃上来几个建奴,就杀的自己的属下节节后退,石墙的缺口越来越大,而后续的建奴正凭借这段口子在源源不断的往上攀爬,一旦缺口再扩大,那自己的阻击也就彻底的失败了,于是抽出自己腰间的宝剑,大呼一声:“将士们,跟我杀奴啊——”竟然跌跌撞撞一马当先的冲了上去。
他这呼喊杀奴,亲自冲锋,立刻带动了声势,那些还在步步后退的将士一见巡抚大人亲自上阵,那还说什么,自己的命哪里有巡抚大人金贵?于是发一声喊,奋不顾身的杀上去,和建奴死战,如此堪堪稳住阵型,于是双方就在这里杀做一团。
将士们当然不会真的让马维忠上阵厮杀,将他死死的拉扯在后面。
马维忠大急,左右一看,立刻大呼:“长枪兵上去,快,快将他们捅下去。”
被这么一调动,十几个长枪兵就呼喊上前,将小小的石墙两面占据,长枪挥动一顿乱捅,长枪利于远,和建奴拉开了距离也就在心理上占据了优势,再有人多,密密麻麻的的两面如墙推进,让建奴的弯刀简直就没有一点使力的用处,在马维忠呼喊助威之下,还上在付出了十几个兄弟死伤的代价,将建奴赶下了石墙。
随着最后一个建奴跳下石墙,石墙上爆发了一阵又一阵欢呼。
建奴的第一拨攻击被打退了,清点下来,马维忠的人马凭借石墙,依旧损失了五百,大多是损失在建奴飞马骑射之上,而自己斩首的建奴,在墙上的有十几个,墙下被杀死的和负伤被丢弃的,不过五十几个,这样的战损比,简直让马维忠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