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阵再次结合,这一下就有了十个人了,这时候一个黑衣服的老兵问:“什么军衔。”
另一个答:“总旗。”
“听你的。”
“好,我们向北杀,向少将军靠拢。”于是,这个小阵就毫不犹豫的向北,向酣战的毛有德靠拢。
现在毛有德已经杀红了眼睛,浑身上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建奴的,战马倒毙了,抢一匹建奴的跃上去,再次冲杀,他就像一只疯虎,在建奴里厮杀。
不必寻找敌人,因为他身上特殊的铁甲,他身后哗啦啦紧跟着的认旗,在向建奴们宣示着他的身份不同,所有看到的建奴都在向他杀来,将他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住,呐喊着厮杀着,都要取了这个明军将领的性命。
林茂春已经急疯了,整个战团彻底的搅在了一起,混乱在一起,而毛有德当初就不该第一个冲杀过去,他应该站在阵中,努力的指挥将士保持阵型。现在好了,没有人指挥的大阵就更加混乱,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毛有德你个该死的家伙,你失职,我要到大帅那里告你去。”林茂春咬牙切齿的砍倒一个建奴,在心中嘶吼诅咒着。
但也怪不得毛有德,他就那个性子,一看到厮杀,就忘记生死,忘记一切,他其实在毛文龙的所有义子里,最不适合做个将军,而最适合做个先锋。
不过这时候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只能由他厮杀了。
好在林茂春在和毛有德汇合的时候在这里,大战一起,他就被陷在了这里,在混乱里望向自己那边的战团,还好,当初的八百建奴已经被自己的副手张魁击溃,他们正在向自己这里艰难的靠拢。
“打起我的认旗,接管这里的指挥。”林茂春果断的给身边背着认旗的兄弟下令。
现在,在女真的对阵里,谁打起认旗,就等于将自己放在众矢之的。但现在林茂春必须挺身而出,要不然再这样下去,一场溃败即将发生。
背着认旗的兄弟立刻捞起一杆扎枪,将林字的将旗套上,高高的举起,然后猛烈的摇动。
这是军中的旗语,这是在表明,这个战场,已经由林字大旗接管。
“不能再这样纠缠下去了,步兵对骑兵,没有阵型的情况下,那就是一个死,我们突围。”林茂春简单的判明了一下战场形势,立刻当机立断:“摇动大旗,告诉所有的兄弟们,跟着我向对面我们的人对冲,我们冲出去。”
将旗再次摇动,然后斜指南方。
正在向毛有德将旗靠拢的王家兄弟刚刚拼凑出来的小队,带队的那个总旗看到了战场上又升起了一面将旗,摇动三下,立刻明白了,战场的指挥已经更换,于是对着身边的兄弟大叫:“向林字大旗靠拢。”
“可是,我们的主将是毛少将军。”那个小队长小旗辩驳道。
“我大,我说了算,现在战场指挥已经换上了林将军,我们听战场指挥的。”这个总旗立刻反驳,果断的下达着自己的命令。“我大,听我的,向帅旗靠拢。”
这就是复辽军一直强调的军令军纪,大一级的命令必须无条件的遵守。
已经挨了一刀的老大就紧紧跟着这个总旗的脚步开始向南移动,老二感觉到自己哥哥后背的松动,就不由自主的靠过去,其他的兄弟也就跟着这个小阵开始靠拢。
汇聚在林茂春将旗下的将士越来越多,林茂春带着他们拼死的向南冲击。
建奴也发现了关键,绝对不能让两队靠在一起,于是他们也在拼死的抵抗。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被建奴死死的挡了回来,那就一次再一次的冲击,林字大旗一直坚定的斜着指向南方。在冲击中,扎枪的长度再次发挥了优势,一排排扎枪阵型在慢慢的补充形成,伸缩的扎枪将建奴远远的就刺下了战马,大军开始艰难的,但坚定的向南移动,向由南向北杀过来的张魁军相对刺杀。
“轰。”夹在两军中最后一个建奴被刺死在地,两军轰然合并在了一起:“会师啦——”在一片厮杀声中,一阵兴奋高亢的呐喊冲天而起。
第337章 海岸惨败()
被分割开的两营复辽军,在拼死厮杀下,终于汇合在一起,原本散乱的队伍再次抱成了团,也因为此,将士们的军心稳定下来,在林茂春的带领下,开始一步步撤向简易码头后面的大船。毛有德冲出了包围,回归了本队,血肉碎块就在他的身上淋淋的流淌而下,调转马头看向刚刚的战场,自己的两千兄弟,几乎都躺在了那里。
“回来的有多少?”林茂春痛苦的汇报:“不足五百。”
无论怎么样,现在复辽军的战斗力还是不如建奴,只是这一阵厮杀,自己的兄弟就躺下了一千五,而看向对面的建奴,最少还有一千多。
两队和一,刚刚林茂春的两千晕船过来的兄弟,也在敌人的八百冲击下,损失了接近一千。现在复辽军总数也不过是一千七八,而且大部分带伤,直接战死了两千三百。
现在双方的兵力几乎想等,但面对骑兵建奴,这一方是绝对的劣势了。
“我要杀回去。”毛有德狠狠的吐了口唾沫,紧了紧手中的大刀。
“少将军不可啊,我们没有可能再战胜对面的建奴。”林茂春和张魁一起阻拦。
“我必须冲过去,要不留在黄古堡的兄弟就被困死在那了。”毛有德大急,这都是自己的错,一错了,不能再错,丢下黄古堡里的一千兄弟,那自己就错上加错了。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和眼前的建奴脱离,我们马上将剩下的兄弟撤退上船,至于黄古堡里的兄弟——”林茂春一沉吟,最终还是咬牙道:“他们有坚固的堡垒凭借,一时半会是没有危险的,我们撤回去,请大帅援军再来救援。”
“不,绝不,那是我的兄弟,我绝不丢下他们不管。”毛有德大声的辩驳着,眼睛里已经满是血泪了。
现在毛有德疯了,林茂春苦口婆心的劝解道:“少将军,现在我们已经精疲力尽死伤惨重,怎么可能再杀过敌阵救援黄古堡的兄弟?再说了,我们现在自身难保,如果再行进救援,那在建奴的骑兵底下,我们就是去送死的,现在当务之急不是救援黄古堡,而是怎么样在建奴即将的攻击下,将我们剩下的这些兄弟带回去。”
毛有德被林茂春如此苦劝,才算略微冷静了下来,看到身后不足两千的兄弟,再遥望了一下黄古堡,最终还是咬牙下了撤退的命令。
“张魁,带着负伤的兄弟们上船,陈将军你指挥全军,我带着一批兄弟对抗即将的建奴进攻。”毛有德这样安排。
林茂春这时候也不推脱,要是这个撤退的指挥再交给毛有德,那么大家就都走不成了。
于是,一批没有负伤喝轻伤的兄弟开始组建阻挡敌人的大阵,掩护其他兄弟们撤退。
王老大负伤了,他要跟着其他负伤的兄弟撤退到船上去,而王老二却没有负伤,就被留下打阻击。
老大就千叮咛万嘱咐的一顿啰嗦,经过战争之后的老二已经没有了刚刚上战场的恐慌,对着大哥道:“你就上船吧,我没事,千军万马都杀出来了,老天爷厌恶我,不愿意收我。等我再杀几个建奴,就可以升任总旗了,到时候和三弟一起进了军官教导队,那才是光宗耀祖呢。”
老大紧紧拉住兄弟的手:“别光想着光宗耀祖,保住性命才是要紧。”
老二看了下哥哥,再看了下远处铺满沙滩的兄弟们的尸骸,那都是曾经在一起训练吃饭打架过的兄弟,就那么没了,他咬咬牙:“不要管我了,即便不光宗耀祖我也要多杀几个建奴为兄弟们报仇。”然后甩开哥哥的手,大步走向了前面,蹲在了第一排,将自己手中的扎枪竖立起来,和兄弟们肩并肩的靠在了一起。
气喘吁吁的蒙古尔泰甩了下发酸的手臂,他是不想这么就和敌人分开脱离了战团。但自己带着人马长途奔袭,也没喘口气直接就杀进了战场,这一番死缠烂打之后,浑身就好像脱了层皮一样的难受,自己也明显感觉到胯下的战马在浑身突突的颤抖,眼看着就脱了力,有许多将士胯下的战马轰然倒地,再也站不起来,一个个勇士也疲惫的摇摇晃晃。。
自己的将士没有自己的力气,他们胯下的战马还没有自己的神骏,自己必须喘口气换下马,然后再战。
从来没有打过这样艰难的一仗,虽然杀敌超过两千,但自己也损失了不下三百,再加上原先被留在这里的八百中战死了的几乎三百,这一战直接损失了七百百,这的确是正蓝旗从来没有过的伤亡。
看着不多的敌人开始整队撤向海里的战船,而一群明军在一个威猛的明军的指挥下开始在沙滩上再次摆开阵型,做最后的拼死阻击,莽古尔泰咬咬牙:“儿郎们,换马,准备冲锋。”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那些疲惫以及的八旗兵立刻换上了带来的战马,握紧了手中的钢刀,准备做最后的厮杀。
对面比自己还疲惫,留下来的人数也不过四五百,自己这里最少还有两千兄弟,杀光他们,最少杀光海岸线上的敌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正在这个时候,蒙古尔泰身后的黄古堡突然传出冲天的鼓声,一阵阵呐喊声在堡前传来,莽古尔泰猛的扭头,看见黄古堡的堡门大开,一队又一队复辽军就从堡门里杀了出来。
莽古尔泰一见,当时心中大喜,这正好是引蛇出洞,就在这片野地里,将这些冲出来的敌人歼灭,就可以轻松的夺回黄古堡啦。于是立刻大声下令:“全军掉头,杀光他们。”然后一马当先冲了过去。
看到黄古堡里的兄弟们冲了出来,毛有德立刻将自己的腰刀斜指,就准备要下令迎接,结果林茂春一把将毛友德扑倒在地:“不要去救他们,救他们,我们就全完了。”
“你敢见死不救?我现在就杀了你。”毛有德大叫着挣扎。
林茂春也就大声的吼道:“陈大邵和许悌不是蠢货,他这是为我们吸引敌人,只有我们立刻撤退,许悌也会马上缩回去。”然后也不管毛有德,对着刚刚摆开阵型的兄弟们大吼:“听我的命令,玩命的往船上跑。”
所有的将士立刻开始掉转身,就像战船飞奔而去。
正如林茂春判断的那样,站在城墙上的明军瞭望一见沙滩上的战友开始向大船逃跑,他就将手中的红旗,猛烈的摇动,那些刚刚冲出堡门的复辽军许悌,立刻命令大军掉头回跑,转眼之间,缓慢冲出大声呐喊的复辽军就缩回了城里,厚重的堡门轰隆隆关闭。
随着堡门关闭,陈大邵许悌的复辽军一千人,成了深陷敌阵的孤军。
第338章 穿越失手()
一脚跳板一脚陆地,毛文龙转身对单游击叮嘱道:“我将第十营留给你,归你指挥,不要有什么顾忌,都已经是自己兄弟,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同时在皮岛也会运来一批武器装备给你原先的兄弟,只要你守好长山岛,不要让建奴偷袭了就算你的功劳。”
这样的安排,就是在向单荩忠表示,他已经成为自己的属下,已经算是东江镇的第三把手了。不管是他所属的势力,还是他的官阶,都应该这样安置,更何况,在毛文龙的心里,也想这样安置单游击,这样一来,原先的李光春一支独大的状况也就被分润了些。势力平衡,是一个集团稳定的基础。
单荩忠就感激的拱手:“大帅军令,末将谨尊不怠,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定守得长山不失。”
毛文龙就点点头:“有单将军坐镇,我就放心了,那我就去金州战场督阵了,希望能通过这次,我们能再次登上陆地。”
“祝大帅马到成功。”岸上的将士一起拱手送别。
“起锚喽——”朝鲜的船夫长拖着长长的号子声,开始指挥船队起锚,目标金州。
金州的战事不顺利,毛仲明带着三千兄弟上岸之后,直扑金州。
然后毛仲明在攻城前,打开了毛文龙给的密信,密信上毛文龙字里行间显示出了得意的语气,那就是,只要毛仲明的复辽军一发动进攻,那么守城的刘爱塔就会开城反正。
毛仲明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大金的副将,掌管金复海盖四卫的总兵官,会遇到自己进攻就开城投降。
不过义父说的就是对的,这一点毛仲明等几个兄弟是坚信不疑的,于是,毛仲明在带军进攻。
但金州没有像毛文龙事先说的那样,王师一道,守将纳头来拜,而是对进攻的毛仲明队伍施行了坚决的抵抗,一时间城上杀声四起,而且在那些原先投降的明军里,还参杂着很多的建奴,他们拿着大刀,一面对攻城的复辽军展开抵抗,一面督战汉军。
这样的状况,出乎了毛仲明的意料之外,父帅不是说只要自己一攻城,金州就该开城迎接吗,这怎么没有呢?
毛仲明就立刻谨慎的将队伍撤了下来,准备看看再说。
结果就在天傍黑的时候,一队女真骑兵从东而来,在金州东门直接进入,然后不久,金州的防卫就更加严谨了。
看到这样的状况,毛仲明就彻底的死心了,看来义父的计划是施行不了了,于是,他就采取了第二个方案,那就是将自己的三千人马转到金州西面,凭借一座小山做依托,开始施行阻断金州和南关的行动,给张盘夺取南关做掩护。
毛文龙带着不多的随从,坐着小船来到了金州上岸,看到高大的金州卫城上依旧飘扬着建奴后金的旗帜,就很是纳闷,等来到毛仲明的大营阵地,被毛仲明接进去,就在一个简单的帐篷里坐下。
还没等毛文龙询问,毛仲明就拿出了毛文龙事先交给他的书信小声的询问:“父帅,事情并没有您估计的那样,金州并没有如您想象的那样迎接暴动,反倒是加强。”然后就悄声的问:“是不是锦衣卫那里的情报出了什么差错?”
毛仲明当然这样认为,他认为父帅是英明的,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一定是锦衣卫王洪亮给的情报出现了差错。
将自己的书信拿在手中,慢慢的揉搓成团,毛文龙也皱眉的嘀咕:“到底是哪里出了错误呢?为什么刘爱塔没有发动呢?”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刘爱塔应该在天启二年六月,不满后金建奴残暴辽东汉人,在良心未泯的情况下,向登莱袁可立巡抚祈求里应外合,反金归明的。可是自己都打到了他的门前了,为什么他却没了动静?
刘兴祚后金人称其为刘爱塔,朝鲜文献称之为刘海,辽东开原人。后来不满明朝官吏欺压,投降了后金。在建州他以才干出众,且伶俐善解人意,再加上他是后金里难得的能文能武的儒将,深得努尔哈赤器重与赏识,被分到大贝勒代善的正红旗。他参与了后金进攻明朝挺进辽沈之战。
以击敌、追逃等功授备御,并迅速高升,直至副将,最终授辽南总兵,受命管辖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南四卫之地。成为后金国中声名显赫的汉官。
然而后金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奴役,汉人的惨遭蹂躏,深深震动了他未泯的良知,激起强烈的民族大义感,而开始采取对抗行动,被后金掠去18年的刘兴祚终于萌生逃出后金,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从此便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弃金归明之路。
这是有历史事实为依旧的,怎么就有了变故呢?
毛文龙不死心,于是就叫过身边对刺探抓舌头有经验的李柱子:“柱子,你想法抓个金州舌头回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