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这样的话不应该出自一个后宫嫔妃之口。
“臣妾听闻景桓侯有个亲弟弟,原本是长安令,后来去平定河内郡,如今为处理景桓侯后世而回长安,前几ri陛下在朝会上免去了他长安令之职,如今长安此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都在猜测陛下的心思。”李美人随意的说道,好像在为汉武帝讲述一些她听到的闲谈。
霍光被免去长安令一职之事,起初并没有引起什么言论,因为大多数人都以为汉武帝会让霍光接任右内史或者廷尉等职,可前几ri汉武帝的任命中并无霍光的名字,这时候人们才开始猜测起汉武帝的用意来。
“这些外朝之事是你该关心的吗?”汉武帝又一次睁开双眼,这一次语气明显有着一丝不悦了。李美人见状连忙跪下说道:“陛下息怒,臣妾闲来无事,听了一些闲言一时好奇,臣妾知罪了!”
“谅你是初犯,这次朕就不追究你了。以后无事就多编些曲子,这些坊间闲言不是后宫该关心的!”汉武帝语气缓和下来,随后又闭上眼睛,示意李美人继续为他按摩。
李美人心中微舒一口气,她知道自己还是太心急了,只是关心则乱,即便她知道自己不适合直接问汉武帝,但还是问了出来。
一时间汉武帝与李美人之间都陷入了沉默,汉武帝看起来是闭目养神,而李美人则是小心翼翼,深怕在惹怒了汉武帝。直到过了许久之后,汉武帝竟然首先开口说了一句:“安阳君是个人才,朕早就打算重要他。明ri景桓侯下葬之时,朕也会同时颁布旨意,让霍光出任京兆尹。”
这一次是汉武帝主动说出来的,李美人心中却疑惑不已,因为据她所知,从古至今还从未有过京兆尹这样一个官职,不过汉武帝既然说了是重要,那么这个职位应该还是很高才对。
“这京兆尹也是陛下新设的官职吧?不知道这京兆尹是干什么的?”李美人小声的问道,汉武帝新设官职也不是一两次了,对此整个大汉民众都习以为常。
“朕打算将内史之地一分为三,分别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位同各郡。以京兆尹掌长安诸县,第一任京兆尹就由霍光来担任。”汉武帝初略的说道,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细则,不过任谁都知道这京兆尹将成为天下第一郡,虽然比不上原本的内史府,但依旧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汉武帝如此安排,可能也是因为他认识到原本内史府权利过大的问题。
到了霍去病下葬的ri子,长安城中到出都挂出了白幡,整个都城一片肃穆,城外足有六万身着素衣的人组成了庞大的送葬队伍,这其中有五万都是汉武帝征发的匈奴移民,剩下的几千人才是朝中官员和长安百姓。不过如此庞大的送葬队伍,已经堪比几十年前各诸侯王的葬礼规模了。
对于今天这个ri子,霍光绝对终身难忘,因为就在准备出发的时候,他的夫人竟然在此时临盆了,虽然算ri子霍光的第一个孩子也应该是这几ri出生,可正好赶在霍去病下葬之ri,不得不说这太过巧合了。
霍光与霍嬗走在送葬队伍的前端,此刻他真是两头着急,兄长下葬这是大事,可另一边夫人即将生产也让他心急如焚。而就在送葬队伍走出长安城不久后,一道旨意也从未央宫中传出。汉武帝正式颁布了划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诏书,在诏书之中同时也任命了这三郡的长官,不过因为是京畿三辅,三位长官并不称太守,而是直接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官职,同时三人都有上朝议政的资格。
从长安到茂陵整个送葬队伍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到了茂陵霍去病墓已经到了下午,这还是霍光第一次来到兄长的墓地,这个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久修建完好的墓地,整个墓冢外形似祁连山,在墓冢前有一块巨大的石刻,雕刻的是一匹战马踩踏着一个匈奴战士的形象。无论是墓冢形状还是墓前石刻,无一不在彰显着霍去病生前的功绩。
整个下葬的过程冗长复杂,好在没有太多需要霍光去处理的。下葬还没开始的时候,霍光已经的到了他被任命为京兆尹的消息,不过相对于这样一个消息,他更愿意听到的是从长安传来母子平安的消息。
在另一个世界,霍光没有体会过娶妻生子的感受,现在他终于体会到一个即将做父亲之人的感受。那是一种焦急中又带着期待和喜悦的感觉。
霍去病下葬前太子刘据宣读了一片祭文,这洋洋洒洒一片祭文在太子包涵深情的诵读下,使得到场之人无不双眼含泪。就在太子宣读的过程中,一个外围的士兵急匆匆的跑到回宫面前,在他耳畔小声的说道:“君上,府上来人传话,夫人诞下一个女孩,母女平安请君上放心。”
“知道了!”听到母女平安的消息,霍光反倒不觉得有什么激动,只是淡淡的说了句‘知道了’。
霍光的第一个孩子名字早就定下了,而且正是霍去病取的,无论男女都叫霍成君,也是纪念霍光被封安阳君时有了这个孩子。在封建时期男女观念还很严重,尤其是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越希望子嗣男孩越多越好。
不过对于霍光来说,后世的思想让他对霍成君这个女孩也倍加喜爱,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和李妍的第一个孩子,而且又是在今ri出生,其中又多了一些意义。
霍去病一代人杰终究是退出了历史,不过霍氏家族的辉煌并不会因此而终结,相反霍氏家族会在霍光手上散发出更加辉煌的光辉。
葬礼结束之后,霍光就马不停蹄的返回长安,这次他不是返回冠军侯府,而是连同霍嬗等人都一同回到了安阳君府。当霍去病去世所带来的伤感还没完全退却时,霍成君的出生多少带来了一丝喜庆。
不过当霍光等人出现在安阳君府外时,这里早已是门庭若市,因为霍光出任京兆尹的消息在一天时间里早已传遍长安,倒是作为当事人的霍光自己对此还一无所知!
。。为你提供jing费阅读!
第一六零章 上缴虎符()
一秒记住【阅读。
很快霍光便知道汉武帝任命自己为京兆尹的事情;不过对于这些道贺之人;霍光统统没有接见;而是直奔后院;去见自己刚刚降临人世的长女。
后院之中如今依旧一片忙碌;不过每一个下人都是喜笑颜开的;一见到霍光出现;一个个都连说着‘恭喜君上;贺喜君上’这类的话。在这个时代;尤其是高门大户的家奴仆人;对于主家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所以霍成君的出世;连下人们都很高兴。
霍光急匆匆的跑进李妍房中;相对于外面的热闹;房间里就安静了许多。霍光第一眼就看到躺在床上的李妍;此刻正面容憔悴却又带着喜悦之色的侧身看着自己怀中。另外卓文君此刻也坐在床榻边;看着李妍母女;脸色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让夫人受苦了;为夫来迟了!”霍光急忙上前;一边走一边说着。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李妍生下霍成君的过程;不过霍光也知道;女人生产是多么艰难的过程。
“夫君快来咱们的孩子;看她长得真像你!”李妍声音有些虚弱的说道;虽然生产的过程是艰辛的;不过当孩子平安顺利的出来以后;在她心中过去的艰辛痛苦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卓文君笑着站起身来;给霍光让出地方来。她看着夫妻两高兴的样子;又看一看已经熟睡的霍成君;这一切仿佛触动了她心灵中某一处隐藏的情感。原本卓文君的人生也是并不完整的;她与司马相如虽然恩爱;可毕竟两人连一个子嗣都没留下;一个没有做过母亲的女人;她的人生就不是完整的。而这一刻李妍仿佛为她延续不完整的人生。让原本已经生无可恋的卓文君;终于彻底融入了霍光一家。
“呵呵;这么小的孩子;哪里看出了像我?我怎么感觉孝都一个样?”霍光凑近幼小的的霍成君;在她看来如此幼小的孩子都是一个样。
“怎么说看不出来?你看这眉毛眼睛。多像你啊!再看这嘴巴和鼻子;和夫人的就是一模一样。”卓文君连忙指着霍成君的脸庞说道;而李妍只是无奈的看着霍光微笑。
“婶婶这么一说还真有些像;那个……我能抱抱她吗?”霍光连忙点头说道;而后又搓着手向卓文君问道。
“这刚出生的孩子胆小的紧;只有在她母亲身边才会感觉安全。而且这时候的孩子特别累;就让她好好睡觉吧;以后有你抱的时候。”卓文君理直气壮的否定了霍光的小小要求;对此霍光到很能理解;生产过程不仅母亲备受煎熬;孝子要出来同样也是很累的。
“也好。也好;就让她好好睡一觉。夫人你也多休息;以后还要多劳烦婶婶照顾她们母女啊!”霍光柔情的捋了一下李妍的发丝;照顾月子和初生儿这种精细活他还真干不来。
“听说君上今日被陛下任命为京兆尹;以后肯定公务越发繁忙;君上就不要再分心内院之事了。”李妍连忙说道;这个时候她都还在为霍光分忧。让霍光心中不禁感慨;人生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做了京兆尹;以后可就要天还没亮就去上朝了;为夫清闲的日子也到头了!”霍光开玩笑的说道;从明日开始他就要去上朝;确实没有现在这般自由了。
随后一家人又说了邪;霍光便离开让李妍母女好好休息。霍光估计汉武帝任命他为京兆尹的正式旨意随后就到了;今日霍去搀世刚好料理完;这个时候升霍光官职也算是对霍去病的补偿。
这个夜晚霍光辗转反侧;基本上都没怎么睡。回想自己穿越到这个西汉时代。才过去短短几年时间;自己竟然真的从一介山野少年成长为了大汉帝国的安阳君京兆尹。这已经是大汉帝国的绝对高层了。
恍若隔世就是霍光现在最真实的写照;而从明天开始;霍光相信他已经有了改变历史的资格与能力了。未来的史书将会如何记载这段历史?霍光都不禁开始期待起来;自己的出现将会造就一个怎样的帝国和一段怎样的历史?
翌日清晨。霍光轻轻的在李妍和还在熟睡的霍成君脸色请问了一下;还小声的说了句:“女儿怪;父亲上朝去了!”这才出了安阳君府奔未央宫而去。
霍光不是第一次上朝了;不过以往都没有今日这般正式;因为以前他都是奉召上朝;更多的是一种旁听的感觉;而从今天开始他的声音将时刻出现在帝国的权利核心。
一到未央宫门外;几乎所有先到的官员都主动与霍光打招呼;有称呼他安阳君的;也有称呼京兆尹。不过目前这些人的职位都不算太高;似乎从人华夏文明开始就有贵者后至这样的传统;连上朝都被这些官员们无形的形成了这样的默契。
待霍光出现以后;那些两千石的高官也一个个陆续到来。这些人就显得没有那么热情了;都是简单的一句问好;或者直接就点头示意。而桑弘羊出现只是与霍光眼神对视;就再无其他动作了;等到最后御史大夫张汤;丞相庄青翟和大将军卫青等人都到了以后;这携臣们也都默契的进入未央宫门。
这携臣都看似随意;可不知不觉就就各自拉开了距离;位高者先行;下位者自觉的就落到后面;而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又一切自然;甚至霍光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没有刻意去站;就出现在了人群中间;而他的身边就是桑弘羊。
大汉帝国的朝会每次都大同小异;待百官都坐定后;汉武帝也就在此时不早不晚的出现了。而后君臣见过礼数;便是各种需要在朝会讨论的军国大事。
“诸位爱卿都有什么要说的?”汉武帝首先开口;他这样开始;就说明他并无什么特别安排。
随后便是一个个有各种事情需要上奏的朝臣一一起身;或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或报告一些喜讯奇闻。有些时候某位朝臣提出一个问题;也会引发一阵激烈的争论;不过多是一些各司职衙门互相扯皮的事。
这一来二去就是一个时辰过去了;在汉武帝的示意下朝会暂时休息。这也是一种惯例;通常朝会进行太久;都会有片刻休息时间;这时候在偏殿朝臣们还能享用一些茶点;或者解决一下人之所急。
很快朝会再一次开始;而这一次霍光也瞅准一个机会;起身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安阳君请讲!”朝堂之上汉武帝大多数时候还是显得礼贤下士;对朝臣都很在尊重。
“如今河内郡乱局已定;且臣迁任京兆尹;臣请陛下准许平乱的气门军士返回长安;河内郡事务全部归还河内郡太守。这事陛下赐臣调动期门军的兵符;现归还陛下!”霍光说着从怀里掏出那块伴随他一年时间的虎符。直到此时满朝上下都还不知道早在霍光平乱之前;虎符就已经在他哪里了;而此刻大家都以为;这虎符是霍光去河内前才得到的。
虎符事了便要归还这也是规矩;不过霍光这虎符并非平乱所得;这时候主动借此归还虎符;让汉武帝还微微有些意外。然而霍光对此确实深思熟虑已久;特别是霍光知道自己出任京兆尹后;就更是急于想要归还虎符了。如果他职位还很低;秘密持有虎符也不算太大的问题;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特别是京兆尹这个官职;在继续持有期门军虎符;就不是明智的选择了。
试问一个掌管京畿重地的京兆尹;如果手中再有一支精锐的军队;这让皇帝如何能安心?或许短时间内汉武帝不会疑心霍光;可难保一直不会;而此时霍光主动上交虎符;更加能博得汉武帝信任。
“准奏。”汉武帝满意的看了霍光一眼说道;而后示意身旁内侍从霍光手中蓉虎符。对于霍光汉武帝本就非常满意;尤其是因为霍去病的突然离世;让汉武帝爱屋及乌之情多少转移了一些到霍光身上;而此刻霍光的举动更是深合汉武帝的心意。
“此次平乱有功将士具有封赏;随后安阳君将将士功绩报上来。”汉武帝又随口说了一句;不过却丝毫没有提到霍光的功劳。
按理说河内平乱霍光是首功。连他手下的东方朔和李陵都一跃成为一郡太守和都尉;霍光即便升任京兆尹都还显得有些不够。不过汉武帝没提出来;那谁也没有办法了!
“朕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而今三辅治所未定;朕有个打算说与众卿;不知诸位以为如何?”汉武帝突然话锋一转;接着就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朕打算让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治长安。在京兆尹设京辅都尉;左冯翊设左辅都尉;右扶风设右辅都尉;各置其所。”
汉武帝此话一出;几乎满朝文武都将目光投向霍光。众人心中此刻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皇帝对霍光实在是太过偏爱了……”
第一六一章 南越风云()
一秒记住【阅读。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算是三郡衙门,理应各置其所,古往今来还从来没有将不同的郡治设在同一地方的先例。汉武帝这样一安排,等于让左冯翊和右扶风两位长官还得在京兆尹的地盘上办公,虽然长安是帝都,天下机枢皆在此地,可是左冯翊和右扶风毕竟与京兆尹同级,这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仰人鼻息的感觉。
此刻新任左冯翊右扶风脸色都不约而同的有些难看,而霍光倒是神色如常,不过这反倒使得靠近霍光的两人心中都升起一丝不爽。霍光虽然幕布斜视倒也能感觉到身旁两人目光,在别人看来这是汉武帝偏爱霍光,使得无数人羡慕,不过霍光心中却是直叫苦,汉武帝又使出了一手妙招。
让左冯翊和右扶风衙门设在长安,而自己又是京兆尹,这长久以后自己的京兆尹衙门必然和左冯翊跟右扶风衙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