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上车时还卿卿我我的两个小情侣,现在,却没有了刚才那种亲密。

    两个人,似乎刚才吵了一架,谁也不理谁,在那里尴尬的坐着。眼睛望着天花板。

    看到杨文斌回来,小伙的眼里,充满了感激,向杨文斌和左面的大哥,郑重地说了声“谢谢”。

    而少女,可以由于刚才的惊吓,羞愧,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她只是向杨文斌和左边那个男子点了点头,然后,低下了头,再没有看向杨文斌他俩。

    这时,杨文斌才发现,少女这个冷若冰霜的样子,愈发显得美丽。

    都说女人是祸水,也许,刚才那几个家伙,就是,在盗窃抢劫中,因为,发现少女太美啦,见色起意。

    杨文斌,这才抽出时间,和左面的男子道声感谢。

    若不是两人联手,今天这事,什么结局,还不一定呢。

    两个人谈了一会儿,原来,他还是个退伍兵呢。

    也是发现了这个状况,但是,看到对方人多,还有凶器,正犹豫之间,杨文斌主动向他发出信号,有了同盟,才果断出手了。

    杨文斌听到这话,发现两个人的心路历程竟然一样,两人对视了一下,笑了。

第一六一章 院校,军事科学研究的神圣殿堂() 
折腾了半夜,乘客们都已经很疲惫了。

    过了不一会儿,车厢里重新又寂静了下来,有的乘客还打起来甜蜜的小呼噜。

    杨文斌,也困了。他趴在靠窗户的小桌儿上,一会儿又进入了梦乡。

    列车,又继续行进了,六七个小时之后,终于,到了京城火车站。

    吸取上次从地面上走,比较拥挤的教训,这次杨文斌改变了路线,他决定坐地铁去学校。

    在站前广场,他随着人流,挤进了地铁,找到了去往军事科学研究院的方向。

    军事科学研究院,中间需倒两次地铁,但是,速度,还是比在地面上快,大约省了二十分钟。

    到了军事科学研究院的大门口,杨文斌把自己的证件,交给哨兵作登记,然后,到了机关楼,找到了研究生院,办理报到手续。

    研究生院是一座?层的小楼,从外表看,显得有些破旧。

    楼门前,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欢迎新同学”五个大字。

    进了门,门厅里竖立着几个指示牌,右首第一个,上面写着“报到须知”。

    要求来报到的学员,将行政介绍信交1号房间,供给介绍信交2号房间,党团介绍信交3号房间,然后,到4号房间领钥匙。

    第二个牌子,上面写着新生的房间分配示意图。

    杨文斌从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它被分在五楼的509房间,位于阳面。两个人一个房间。

    而和他同宿舍的,则是叫褚卫疆。杨文斌默默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第三个牌子,则是介绍的“军事科学研究院简介”。

    杨文斌细细地读了起来,看它本学校介绍的与公开资料报道的有什么不同。

    军事科学研究院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构,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关,是中央军委和总部从理论高度指导军队建设和作战的助手。

    其基本任务是:进行军事基础理论和国防建设、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编修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其他有关的军事法规;为中央军委、总部决策提供战略性建议和咨询;做好全军的军事科研管理工作。通过创造性的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中央军委、总部决策服务,为军队建设、作战服务。

    1956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提出,全军要重视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各大军区、军兵种和军事院校,先后组织了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者发明创造委员会。在此情况下,由叶剑英提议,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于1958年3月15日,正是成立了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事理论研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叶剑英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科学研究院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全军军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各军区、军兵种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加强了科研力量。

    1959年1月,军事科学研究院,向中央军委写出报告,建议成立军委军事科学指导委员会,军事科学院作为其办事机构,并在各总部、各大军区、军兵种司令部和军事院校以及野战军司令部,分别成立与其任务相适应的军事研究专业机构,军事科学研究院,同上述军事研究机构建立业务联系和业务指导关系,中央军委于1959年1月24日批准了这一报告并颁发全军贯彻实行。

    1959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召开了第一次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会议。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在会议讲话中,为军事科学院规定了编写条令、军史、战史,统一军语,研究技术装备的使用和改进等任务,这次会议为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确定的方针是,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以战略方针为依据,在总结人民解放军经验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学习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敌人,充分依靠群众,大搞军事学术民主,现在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使之服从于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实行未来反侵略战争需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军事科学理论研究领域不断开拓,深入研究了战略方针,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新技术革命对军事的影响,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战争史与军事史,以及发展和完善中国现代军事科学理论体系等重大学术问题,编著和出版了一大批引人注目的军事科学理论著作和研究咨询报告。

    全军出版的军事论著、编著、汇编、外国军事著作以及各种咨询报告达一千多种,按其性质、作用分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集和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专著。编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列宁军事文集》、《斯大林军事文集》、《毛泽东军事文选》等十余种。

    二、军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专著。编著出版了《军事科学概要》、《战略学教程》、《战略学》、《国家军制学》、《通俗战役学》、《战术学》、《战争动员》、《军事辩证法研究》、《军事哲学概论》、《军事心理学》、《军事经济学》、《军事后勤学简论》、《军事管理学概论》、《军事人才学概论》、《军事运筹学》、《军事社会学》、《军事未来学》等四十余册专著。

    三、军事科学应用理论研究成果。一是编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三代条令等法规性条令、条例,计有《游击战纲要》、《战役学纲要》、《合成军队战斗概则》、《合成军队战斗条令》、《合成军队团营战斗条令》、《司令部工作条例》、《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以及有关军兵种的条令条例等二十多个。

    二是完成了一批为统帅机构和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的论证报告,计有:《关于战略方针的建议》,《关于今后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几个问题的设想》,《1986至2000年国防建设规划课题》系列研究,《两千年中国的国防》,《关于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系统调查论》,以及有关军队改革的建议等三百多件。

    四、军事辞书。编撰出版了《辞海,军事分册》新一版,新二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1985年至1988年世界军事年鉴》,《军事知识词典》等十余册。

    五、战争史,军事史论著和学术论文集。已经成书并出版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年大事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简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中国战争史》,《中国军事史》,《中国近代战争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局部战争概览》,《俄国军事史略》,《拿破仑战争》,《中国兵书集成》等170多种。

    六、翻译出版外国军事论著、辞书。初次翻译出版和重新翻译出版的外国军事理论著作和辞书,计有《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战争初期》,《苏联对军事哲学的研究》,《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科学技术进步与军事上的革命》,《军事技术进步和苏联的武装力量》,《伏龙芝的军事思想和苏联的现代军事理论》,《局部战争今昔》,《战争艺术概论》,《战争指导》,《军事战略》,《苏德战争》,《中东战争全史》,《武器与与战争的演变》等120多种。

    七、创办多种军事理论刊物。在继续办好《军事学术》,《外国军事学术》的基础上,又先后创办了《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历史》,《军事》,《海军学术交流》,《中国空军》,《军事史林》,《西南军事研究》,《东北军事学术》,以及《国防大学学报》和其他军事指挥学院学报等一百多种军事理论刊物。

    这么多的科研成果,杨文斌看得惊呆了,里面很多书籍,他连名都没听过,有些,只是听过名,读过的,更是寥寥无几了。

第一六二章 授课,对军队发展历程的总结() 
杨文斌,先按照报到指南的要求,交上行政介绍信、供给关系、党团关系等,然后领了钥匙牌和课程表等资料,然后,上了楼,来到了509寝室的门口。

    他敲了敲门,里面没有回音,然后他就用钥匙打开了房间。

    宿舍不是很大,大约有二十多平方米的样子。靠着窗户的左右两侧,各放了一张木床。床的上面已经标上了标签。杨文斌的名字,赫然标在左侧的床上,杨文斌先将行李放在了床上。

    房间里陈设比较简单,靠阳面是一个大窗,窗户下面,有一张大桌子。

    桌子很大,大概有一米乘两米见方的样子。

    在门的两侧,分别有一个洗漱架,上面可以摆放脸盆、香皂、手巾等等。

    脸盆架和床之间,放着一排大书架。从地面到书架的顶部,约有两米高。

    书架的右边,则是一个铁皮柜,柜里面左侧有两个格可以放一些杂物,右侧上面有衣架杆,可以挂一些自己的衣物。

    房间设计的还是挺人性化的。因为是军事院校,看来,冬装等等不用的服装,还可以统一放在储藏室里。到用的时候再去取。

    在领钥匙的时候,同时领到了一张I卡,这是一张就餐卡,里面,每月学校打里面一定数量的助学金。用它可以到学校里的,任意一家食堂就餐。

    同时领到的,还有一张作息时间表。

    作息时间表,与部队的操课时间大致相同。只不过晚上的时间相对宽松一些,晚饭后,是自习时间。不需要强迫性的看新闻、读报。

    附带的,还有一张课程表。

    课程表上面,安排了一周的授课时间。

    按照课程表的安排就是,英语政治等共同科目的学习,需要去专修楼上课。上面标注着,英语课、政治课的上课教室,就在专修楼的205房间。

    军事历史专业,上军事基础课的教室,在专修楼的304房间。

    而历史专业的学生上军事历史专业的课程,需要在历史教研部上课。

    因为,军事科学研究院,作为研究机构。它不像一些大学,既有大中专本科学历的,还有,研究生学历的。

    而军事科学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研究生,招生数量比较少,所以用于学生使用的教室也就少了。

    杨文斌正在那里认真的看着,教学相关事项,门口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他打开门,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拎着行李。

    那个小伙儿,看屋里有人,就说到:“你好,我是来报到的,咱俩一个宿舍。”

    “欢迎”,杨文斌热情的伸出了手,握住她的手,把他拉进了宿舍。

    “褚卫疆,是不是?”杨文斌说道。

    “是啊是啊,名单上都写着呢,你是杨文斌对不对?”两个人热情的握了握手,互相打量着。

    因为,三年的同志加兄弟的生活,就要从此开始了。

    两个人,合力将宿舍重新打扫了一遍,拖了地,擦了灰。

    今年新入学的学员,基本上都分到了五楼,都是新生。整个一天,楼道里都是嘈杂的声音,这儿一伙儿,那一拨的。

    第二天,研究生院举行了,小型的开学仪式,就在研究生院的小报告厅举行。

    学院的副院长李振东将军,研究生部的张主任和副主任,参加了开学仪式。

    “同志们,我们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开学仪式。

    首先让我在这里代表院党委,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家都是,全军各军兵种和部队的精英,你们来到我们学院,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相信,在三年的时间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你们一定会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祖国为你们骄傲,军队为你们自豪。

    你们肩上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希望,你们能够发扬发扬我军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优良传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我国军事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你们自己的贡献。”

    主持会议的研究生部副主任,率先讲话,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第一节,举行完开学仪式后,研究生们,按照自己的专业,按照各自的课程表,开始了上午的第一节课。

    杨文斌和褚卫江,来到了历史教研部军事历史教研部的一小教室里。

    根据课程表,今天的授课内容,是浅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授课的老师,是两个人的导师。

    两个人提前了十分钟,来到了来到了教室。

    当时会是谁呢?

    还有两分钟上课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咔咔咔”,高跟鞋踩地的声音,“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一名女中校军官,走了进来。

    她径直进了小教室,来到了讲台前。

    杨文斌,和褚卫疆,两个人,惊呆了!这么年轻的,女军官,就是两人的导师吗?

    而且,这名导师,在复试的时候,杨文斌见过。

    这不就是,在复试的时候,三个考官之一的那名女子吗?

    她长的白白净净的,浓眉大眼,瓜子脸。

    而且,但是,配上一身,中校军装,她的气质,气度,那就截然不同了。

    她将讲义放在桌子上,然后,看了看杨文斌,褚卫疆,说道:

    “这是这周第一次上课,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于芳芳。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我的专业是中国现代史。在北大,读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分配到军事科学研究院军事历史所工作。

    你们俩是我带的,第二届硕士研究生。”

    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博士毕业了,杨文斌和褚卫疆,不由的伸了伸舌头。

    “报告!我叫杨文彬,毕业于滨城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入学前,是步兵第四四七团炮兵营反坦克导弹连政治指导员。”

    “报告!我叫褚卫疆,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入学前是步兵第九八七团,三营七连政治指导员。”

    介绍完毕之后,他们的课程进入正题。

    于芳芳老师先清了清嗓子,喝了口水,开始授课。

    “今天首先讲一讲,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