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 小楼传说 Ⅲ(共4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耽美 小楼传说 Ⅲ(共4卷)-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载道的必要,但我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看到太多耽美故事之后,我们对于是非道德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把另一个人囚禁,强奸,羞辱,伤害之后,我们不思考这有多么残忍,多么不仁道,而往往会想,他多爱那个小受啊,他做得虽然残忍,但这疯狂也是为了爱啊,其实也是很可怜的。    当我们看到他杀戮,疯狂,伤害,烧杀掳掠时,我们因为那些死亡的都是炮灰,都是连路人甲也谈不上的东西,于是我们看不到这些行为的残忍和可怖,而想的只是,为了爱他都变成这样了,真是可怜复可叹。    狄靖到底有过什么心理创伤,他到底有什么样不完整的童年,我们暂且不讨论。    我想问的是,当一个人有了不幸的过去之后,这不幸是否就是他伤害别人的理由。    一个人是否有权举着他的不幸做招牌,然后堂后皇之地杀戮,肆无忌惮地毁灭,然后不用受到责备?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不是因为张三缺少父爱,所以他杀死别人的父亲是合理的,因为李四家里很穷,所以他抢劫杀人,就不犯法,就可以被原谅。    是啊,狄靖对阿汉的爱多疯狂。    变态影迷对明星的爱也很疯狂,明星不回应这样影迷的索求无度,于是,做为影迷,绑架自己爱的明星,甚至枪杀自己喜爱的明星。    这样的故事,我们在电视里,小说里,甚至真实的传记中我们都见过,    我们会说,这件事,明星也有责任,如果他肯回应这个影迷也许事情就到不了这一步吗?    我们会说,影迷好可怜,他只是想爱而不得吗?    我始终不能明白,是我们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是非的认知,所以才有无数这样肆无忌惮地虐待伤害之后的爱情故事,还是因为太多这样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渐渐模糊了,对是非对错最基本的判断。    以上一席话,很冲动,很混乱,没有逻辑,没有正常的思考,纯粹是今晚翻看回贴时,忽然涌起冲动所至。    另,天天天使问,为什么以前说这两章的情节和以前的情节有所不同,原因很简单,庄教授认为阿汉精神力失控的事需要保密,所以说是阿汉自己申请封档的,而相关的一切细节,也因为这个大的谎言,而有了其他的适当修改,一个大的谎言总需要好几个小的谎言来配合的。而且,一个成功的谎言,必须三假一真,所以,虽然小细节是假的,但阿汉申请改论题的事,倒是真的。    关于有读者说起阿汉的一切是自作自受的话,其实我个人也同意,阿汉所经历的一切,他自己有极大的责任。但不可以让他负完全的责任。    把一切推到人性之恶上,固然不应该,但也不能让阿汉一个人所有人性之恶的责任。    比如看电视剧,某个角色性情软弱,于是别人经常欺压他,凌辱他,我们固然看不起性情软弱的人,认为他应该为自己的不幸负责,但是,那个因为别人软弱而欺压凌辱的人,难道就没有错,难道人性中的这种恶,就不值得去反思去面对吗?    尤二姐软弱,造成了她的自尽,可是,若无凤姐的步步相逼,她也不会去毁掉自己的生命。在我们责备她软弱的同时,是否也该看到另一种恶更应该受到批判?    阿汉迟钝,天真,甚至可以说幼稚。他不懂保护自己,因为他不懂人性,不明白,人可以丑恶,可以残酷,可以无情。    阿汉不善回应别人,阿汉对万事不关心,我自己也在文中说过,从某种角度来说,阿汉是个极冷漠的人,也可以说是小楼最无情的人。    可是,他无情,他冷漠,不代表他活该被虐待。    就象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人是那种自了汉,不喜欢求人,也不接受别人的请求,不交朋友,不爱交际,这种人,我最多说他孤僻古怪,但我们不能说,他活该被伤害,被凌辱,被压迫。    最后,又想到两件事,    一是,读者建议我开个广告贴,以后在广告贴以外的广告删无赦。    我想,强推已经结束了,广告应该会减少吧。当然,如果要还是有很多广告,影响大家看书评,我就采讷这个建议。    二,今天看到有位读者很义正辞言地在那说,你的点击是假的,做假诱骗读者,以为读者都是笨蛋吗?    笑咪咪,我久闻有做假点击,假推荐的方法,就是不知究底,若这位高人肯指教,颇愿拜师学艺,他年小楼若有机会冲榜啥啥的,我就可以真用上几招,也让更多的读者,有机会,且能堂堂正正地指责我做假了。    最后的最后,嗯,我始终弄不明白,我的电脑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就是回不了贴,发不了推荐。以后,如果还有这些闲话要说,或是一些读者的相关贴子要回,可能会更新在这个章节中。    最后最后最后,强调一点,阿汉是自杀,不是被吃掉,或者狄靖是想把他吃掉,不过,没来得及达成,汗。

    所有投票的结果记录(11月12日初更)

小楼包月后的第一次投票。    风中劲节之后小楼故事是否应另开新篇进包月:    开新篇吧,这样公众版可以解禁2万字百分比:29。72%共:453票    不用开,反正都是包月,放在一起更方便百分比:45。87%共:699票    路过,无所谓开与不开百分比:24。41%共:372票

    谈及英雄志士;忠臣义士的争论(回蔓松)
    (下载小说到云 轩  阁 W ww。yxg。cc) 

    很高兴几个章节,一番感言,引来了读者蔓松的一些思考和议论。    但我的确有一些反对的意见。本来想发在回贴里,但这样信手写来,居然写得足有六七千字长,于是就干脆更新在文章相关里了。    我个人不太能认同你在文章回贴中的一些看法。    你说。“牺牲固然感人,但牺牲若不能换来相应的结果,就是毫无价值。”    对此,我的想法就完全不同。牺牲是感人的,但不是每一次的牺牲都一定能成功,都一定能达到目的。    看到街头有人抢劫,挺身而出,阻拦匪徒,结果被刺身亡。而匪人还是带着抢来的东西逃走了。那么,是不是遇到这种情形,先在心里算上个七八回,对方有几人,我有几人,对方个子高不高,力气大不大,手里有没有拿刀子,我是不是有本事拦住他?成功率有百分之几,低于百分之八十,我就不出头了?    当然,大多数人会去计算,但真正的有英雄肝胆之人是不会去有功夫算这种事的。等你算明白之后,匪徒早就得逞,溜之大吉了。    前不久看到报导,一位千万富翁,为了救一个路边被劫的陌生人,而被刺身死。他挺身以一人之力而敌数个匪徒。    在此之前,他会在心里想,我的牺牲一定能成功吗?如果我的牺牲达不到目的,那么我就不去做吗?    什么是英雄肝胆?义之所在,不计利害,不问成败,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    这样的人,才是英雄,这样的人,才值得敬佩。    你说“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少了谁地球都一样转。而正义公理并非天道,是非从来难辨清,有些东西是否就真的需要一意坚持?”    我并无意在文章中把古来的英雄义士,忠臣烈士都写成完美的救世主。当然他们不是救世主,少了他们历史一样发展。多一个士兵挺身死在沙场,多一个将军,守义誓死不退,多一个臣子,诤诤主张大义,多一个侠客,见不平奋然而起,这都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然而,有些东西,真的应该坚持。    文天祥为什么明知事不可为,仍要抵抗蒙人。    以成败得失而论进退,不是错,以眼前利益而决定是否坚持,不是罪,然而,正是因为,有的人,纵然失去一切,也要坚持到底,有的人,纵然身死家毁也不肯放弃原则,所以他们才是英雄。    所以,千载以下,我敬之,念之,感之,佩之。    你说“明知结果不会改变还坚持不懈,为的不是造福百姓,而是自己的尊严气节。诚然令人尊敬,但并不令人景仰感激”    我在文章后记里,就很明显地表达过,我个人是很反对,现代人身处安逸幸福的生活中,漫不经心地对史书上斑斑血泪后的忠臣义士指指点点,在他们付出生命,付出事业,付出一切之后,再来猜测他们的动机是不是纯洁这个问题。    更何况,个人的尊严气节和造福万民之间有冲突吗?    一个连尊严气节也没有的人,会顾虑万民吗?    然而,在这里,我们就退一万步,承认那些英雄义士们,为的不是造福百姓,而是自己的尊严气节?    一个人,有尊严气节,不值得敬佩吗?在一个全民都低头弯腰逆受顺受任上位者予取予求,对暴政不发一言的时候,一个人有尊严气节,他敢站起来,大喝一声,‘不‘,这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一个没有尊严气节的人,他还值得我们敬重,值得我们传颂吗?    再此,我们再退个一万步,他们可能连尊严气节也不为,为的是留万世之美名,留仕林之佳话,为了个人流芳百世,或是为了这个那个,各种各样,不见得高尚,不见得伟大的原因。    然而,请记住,不管他们为的是什么,但他们毕竟做了,毕竟付出了。    而太多太多只会指手划脚,说这怪那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中国人总是说,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做恶,虽恶不罚,这种观念真是古怪。    你的心灵再纯洁,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做,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行善是什么,是要把手伸出去,把血输出来,把钱捐出去,把坏人打倒,把弱者扶起,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事。    只要你做了这些事,只要你确确实实帮过人,你就是个值得敬佩的好人。    至于你做这些事的动机,我们真的有必要一一细究吗?    那些英雄义士们,他们做过了,他们用声名,用性命,用血泪,用事业,去做过了该做的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说‘劲节第二世,那么即使坚持也没用了,何必撞到枪口上‘    可是,不撞枪口上,就是顺应奸臣的话,去污陷正人君子?    当然,你可以说,我不污陷他也死定了,多我一个不多,但是,这样良心过得去吗?    严蕊一个妓女,都不肯做这种卑劣的事。    当她为了因为不肯指控一个官员宿娼而被下狱,被严刑拷打,被折磨,被判刑时,人们都不能理解她。    一个妓女,承认和官员在一起过夜,对她又没有损害。那个官即不是她的情人,也不是她的恩人,为什么要护着他。    那个官,没有探望过她,没有报答过她,没有为她的付出做过一点表示。    然而,严蕊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那个官吗?她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罢了。    一个妓女都不肯做的事,都不能放弃的操守,风劲节必须放弃吗?    你说“劲节第四世。耿耿诤谏,不知变通,实在不像是真心想办事的。堵不如疏。拍马屁,耍手段,一样能够达到目的。比如皇帝要选秀女,无非是要美女,可以自己物色几个懂点道理的绝色呈上,再天花乱坠一番美女爱明君、贵精不贵多的话,自可避免扰民”    首先,我想要说明,劲节做的事,其实是一个有良心,有担当的大臣一定会去做的事。魏征有没有力谏过李世民不可大修宫室,有没有阻拦过唐太宗征采美人?就算是面对明君也一样会因为耿耿直言而触怒君主,如果不是长孙后为他求情,没准那次李世民气急了,真把他杀了,就算以后可能会后悔,但他毕竟还是死了。    再看看史书上,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当政,都从来没有少过大臣们挺身对抗皇帝的不当之政的。也许不一定能成功,也许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是,正因为有这些不计自身利害的仁人志士坚持原则,所以在很多时候,的确能限制皇帝肆意妄为。即使是昏君,也有过很多荒唐的法令因为大臣的反对而无法实施的。    不是不知变通,不是不懂瑞摩迎合上意,但是,有的事,是真的需要胆识去触逆麟的,有的原则,是真的不能退让半步的。    后人可能要笑他们迂腐,笑他们耿直,笑他们不懂权术,却往往没看到,真是这些人无畏无惧,前赴后继地坚持,才使得上位者有了顾忌,知道了收敛。    史官执笔书,叛臣弑君,叛臣杀史官,令其他人做史。    我们当然也要笑这个史官可笑了,你写的史根本留不下来,白白送一条命做什么?    第二位史官,再写,叛臣弑君,叛臣再杀史官,再令旁人做史。    我们当然还要笑,这个史官,有了前面的例子,怎么还这么傻,明知结果不会改变,却还坚持不懈。    第三位史官,执笔仍写,叛臣弑君,至此,叛臣废然长叹,纵有倾国之权,难掩万世之骂名。史笔如铁,只此四字,已令得多少昏君奸贼,有所顾忌了。    这等浩然正气,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不计利害,不问得失,不畏生死的胆色志气啊。    我们知道明代铮臣多被廷杖死,但是,皇帝只要动过廷杖打死过重臣,就会在留下极大的骂名,而挨打过的臣子,则会得到至大的推崇。    到了后来,明代的皇帝已经极少动用廷杖,就算打,也只打五品以下的小官,    这凭的是什么,就是那一个又一个的士大夫,正直官员们,用性命抗争出来的结果,就是仕林清流们,用他们的力量,对君权的限制。    再看史书中,皇帝想造花园,怕被大臣骂,只好闭上嘴叹气,皇帝想选美女,怕让大臣唠叨,只好闷不吭声,皇帝有这个那个的不好念头,但知道一定会被大臣把旨意封驳,只好暗中派太监去求重臣,甚至贿赂官员的事,都有很多……‘    如果没有官员们的铮铮铁骨,这种权力,他们争得来吗?如果没有官员们的胆色正直,能够让君王如此顾忌吗?    当然,在这样的抗争中,很多臣子是没有好下场的,但是正因为他们可以不计较,不在意,还这么一个个,坚持下去,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有很多牺牲正是如此,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效力,似乎只是白白牺牲,却不知道,这个牺牲所含的意义多么重大,给人的感染多么巨大,支持鼓励了多少人来跟随,来学习。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电视里一个镜头,一个老人问一个刚参加完游行,被打伤的学生。你们这样做,有什么用,白白被打成这样,没准还丢了性命。    学生笑着说,至少让更多的老百姓,受到了教育,让更多的当权者,知道了民众的心声,知道了,中国人,还有打不垮的骨气和志气。    在我看来,这样的意义还不够重大吗?    他们努力,他们奋斗,他们以生命抗争,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历史永远记住他们,若干年后,也许会有另一个忠臣义士,英雄豪客,奋然以性命来维护国家,百姓,世人,其原因,或许就是少年时曾读过这些先辈英雄的事迹,于是便也立下志向,为国为民,不惜此生。    而在若干年后,他的故事,也会在另一个热血少年的心间无数次被回想起。    这样,他们这些牺牲的意义,还不值得,还不重大吗?    你说“卢东篱似乎是厌恶政治的,我不知道他是否有玩转政治的能力,但看起来他并不可能这么做。那么他所能造成的影响注定有限,不如踏踏实实做一个能吏,造福一方百姓。”    这个,嗯,卢东篱的影响的确有限,而他也确实在踏踏实实做一个能吏啊?他有在哪一任上没踏实干本职工作吗?    后来被调到中央,那是上头的人事安排,与他无关吧,即然进了中央,当然要努力做好,希望在朝堂上能够提出对国家有益的建议了。这和他是否踏实,相干否?    你说“甚至贪污来的银子,偶尔花掉个三五两改善下伙食也没什么嘛,真要伟大起来干脆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